|
| 字体∶大 中 小 | 烧鸡大窝脖儿
| 龍昇 (发表日期:2008-01-21 13:01:32 阅读人次:5988 回复数:47)
|
诚心诚意给她献上一束玫瑰,人家拒不肯接,我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她给我的是一个烧鸡大窝脖儿;没钱过日子了,找他去借点儿,人家说我这儿还喝西北风哪!又闹我一个烧鸡大窝脖儿;想给某贵人拍拍马屁,贵屁股却撂着蹶子闪开了,还是一个烧鸡大窝脖儿。碰一尴尬、撞一钉子、讨一无趣,就是烧鸡大窝脖儿。此话取自烧鸡的鸡头被窝到交叉着的鸡翅膀底下去了的形象。自愧地想是被人家把脖子窝弯,抬不起头,无地自容;阿Q点儿想是人家以双臂捂头双手掩面,不愿或无法答理你。
却说我第一次吃到窝着脖子的烧鸡,是在安徽的符离集火车站。上小学时,从上海往北京搬家,火车过那宿县小镇符离集,停了三五分钟,打开车窗透透气,就见有两只手用很粗糙的黄纸托着只黑红黑红油亮油亮的鸡,伸进了窗里。香味诱人啊,让我嘴中流出了哈喇子,不禁回头看看坐身旁的妈妈,妈妈又看了别的窗口的人,见大家都买了,便也买下了举在我鼻子下面的那只鸡。这鸡怎么没脑袋?原来它窝在了两只抱着的鸡翅膀里。我掰开鸡翅膀找出了鸡脑袋,就那么一掰,鸡肉一条一条地散落在手中,真松啊!虽然先让了下妈妈,但那只香喷喷的鸡百分之九十下了我肚中,我永远地记下了它的名字——符离集烧鸡。
到上高中的一年,反着从北京去上海,火车在山东德州停了三五分钟,我的车窗里又有一双手托着只烧鸡进来。“不行,吃了你的鸡,前面符离集的该吃不下去了,那儿的鸡好吃。”“学生,符离集还有八百里地哪,这鸡早消化了吧。再说了,你这是快车,符离集不停的。还说了,你不知道是有个做德州鸡的师傅搬家上那里去了,才有的符离鸡烧鸡吗,这儿的是正宗啊。”原来如此,我买下了那只鸡,它叫德州扒鸡。吃符离集烧鸡时我是从掰开它抱着的翅膀开始的,看到德州扒鸡一样抱着翅膀窝着脖儿、一样别着腿儿,这回我从腿儿开始吃。一提搂它的腿儿,鸡肉就抖落下来了!我对同座的一个也在吃鸡的大人说“那么好吃的符离集烧鸡是由德州扒鸡传去的,这德州扒鸡当然也是好吃的了。”人家是老江湖,反而告诉我说:“其实这烧鸡发源于南边一点的禹城,因为德州是九省通衢的水路码头,是大地方,所以传成了德州扒鸡的。”
稍年长,我也想试试做只烧鸡吃,凭着道听途说的制作法,把它做了出来:把料酒、酱油、醋、味精、盐等搅在一起,擦破了膛的鸡身子,再用色儿重的酱油擦它的皮,腌上他一会儿。再缝上它的肚子下油锅炸,炸黄了捞出来,拆开线往肚子里装进大料、桂皮、葱、姜再缝上线,上铁锅里放水“烧”它,烧它一个小时,得了。色儿还行,也让它大窝脖儿了,也将它两腿盘起来了,可就是一提搂它的腿儿肉离不了骨,非得撕才行,鸡肉味儿只能说凑和,比人家的差老鼻子去了。后来又采取不炸,而是大火煮小火炖的“烧”法,肉松软了,味儿还是跟不上。
后来进了厨房,向老师傅请教,人家亲切教导我说“也难怪你的烧鸡味道差,人家烧鸡的作料配料比你的多了饴糖、口蘑、花椒、丁香、砂仁、豆蔻、白芷、草果、大茴香和好多中草药呢,再说你没陈年老汤烧它。”哇,得有那么多料哪!“搁谁小家也不会有那么全的料的,咱们是大厨房,能找到多一半料,没陈年老汤不妨用高汤试一试。”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我做出了一个还算可以的烧鸡。但我回味往事,觉得这烧鸡啊,自己做的不如产地大厨的好吃,而坐店里吃不如从火车站台小贩塞进车厢里的、就着咣噹咣噹车轮声音吃的好吃。也是,说的这符离集烧鸡和德州扒鸡不都在京沪铁路线上出的名吗,还有河南道口烧鸡和锦州沟帮子烧鸡也是在铁路线上卖的,通过乘车的旅客名扬四海的。
猛想起看过的好几部电影中,有日本鬼子,正在火车厢里低头吃烧鸡时,让地工或游击队给干掉了;猛想起在打假运动中,我在某铁路线上吃的烧鸡是老鸹(乌鸦)。这算不上被烧鸡大窝脖儿了?
|
回复[31]: 搞糊涂了 王者非王 (2008-01-22 09:50:21) | | 闹了半天,那局长大人的传说是假的呀!我可真傻,居然还感动了半天。糟蹋感情了。怎么又冒出个21岁的黄花闺女,还有什么茶叶蛋的。全搞糊涂了。 |
回复[32]: 嘿嘿…… 我是局长 (2008-01-22 10:12:33) | | 让您这么一说,我怎么脚着自己跟黑白子成了一路货色了呢……
|
回复[33]: 老王要慢慢适应,嘿嘿 陈某 (2008-01-22 10:25:16) | | 譬如,你现在开始就要脱口而出地认为你自己是兰大毕业的 |
回复[34]: ZT话说天津味:窝脖儿 黑白子 (2008-01-22 10:43:55) | | 话说天津味:窝脖儿
一片好心,想请一位朋友去看一场表演,票都买好了,送到面前,“我不去,就是不去。”吃了一个大窝脖儿,不给你这个面子。
窝脖儿,是一个十分形象的词汇,天津人常说,“不吃烧鸡,吃窝脖儿。”中国人制作烧鸡,都要把脖子窝过来,将鸡头窝到翅膀下面,来个大窝脖儿。用于人际关系,人们就把碰钉子,叫吃窝脖儿了。碰钉子,有软钉子和硬钉子之分,软钉子是窝脖儿,硬钉子就是大窝脖儿。
其实,窝脖儿原来是一种职业,北京旧时的搬运,当然是小件东西的搬运,靠的只是人夫。想将一张桌子送到什么地方去,雇一个人夫就行了,这个人夫将桌子放在肩膀上,也不必手扶,稳稳当当地就扛走了。用肩膀扛一张桌子,脑袋要往一边歪,肩膀要向上微微地耸着,这种行业,就叫窝脖儿。窝脖儿作为一种行业,没有传到天津来,因为天津的马路窄,你这里窝脖儿扛着一张桌子,对面一个二愣子跑过来,一头就把你肩上的桌子撞下来了,砸着他,你还得给他看病,留下残疾,你得养他一辈子。
天津虽然没有窝脖儿这种行业,但天津卫吃窝脖儿的事不少,前面说的吃窝脖儿,或者是给人来个大窝脖儿,在天津不算稀罕事,一个天津人,每天都得吃几个窝脖儿,也必要给人回几个窝脖儿。上班乘公交车,月票无效,先吃个窝脖儿;到了机关,有人来找你办手续,今天上午还有个会,给人吃个大窝脖儿,就是这样你自己先吃窝脖儿,然后你再给别人吃窝脖儿,就在窝脖儿的来来往往之中,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你道好玩不好玩?
|
回复[35]: ZT北京的行当-窝脖儿 黑白子 (2008-01-22 10:48:57) | | 北京的行当-窝脖儿
解放前,在北京的马路上,常见有人窝着脖子,背着东西健步疾走。这是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的。这种行业叫“扛肩”的,也叫“窝脖儿”。
过去,北京中上人家嫁女,多将嫁妆交与喜轿铺,由喜轿铺用红漆桌摆好,由人抬着(几抬、几十抬不等)穿街越巷,以示阔气。可穷人家嫁女,顶多有一大一小木箱,及脸盆、油灯等物,所以,只雇个“窝脖儿的”便一“窝”了事。“窝脖儿匠”常由喜轿铺代找。因此,这行人就归在喜轿铺的组织内。收入的二成交柜上入帐。“窝脖儿的”代人搬家,又须交车脚业包运人二成。因为,那时搬家多由车脚业包运。
另外,还有些“窝脖儿的”专归皇室懋勤殿绳子库管。这些人是专为慈禧太后扛运贵重陈设的。如夏天西太后到万寿山去避暑,“窝脖儿的”就得把她的心爱之物“窝”到那里去。每次窝运的官价是一两二钱银子,可实发不过八钱银子。
“窝脖儿的”“窝”法是:先将物品摆在一长二尺五寸、宽一尺七八,用软线绳捆好的长方木板上,然后请二人抬起,放在“窝脖儿的”肩上。窝脖人要在脖子上垫好一根板条(这条板的下面铺有棉布垫),蹲身低头将物件“窝”起。走时,他只用一手扶大木板边,一手前后甩动,二目向前平视,迈大步疾行。到地方后,下肩时也由二人抬下。
“窝脖儿”也须有一定的技能,没有技能就“窝”不了那些又长、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比如“窝”夹几案,一条案有一丈三四尺长,外行人确是“窝”不走的。“窝脖儿的”还得善走,有健步如飞的本领。另外,“窝脖儿的”还须有拆装各式硬木家具的本领。如果不会拆,有些东西就“窝”不走。像“罗汉床”,不拆开运,扛在肩上,就像“窝”着一个小房子。
这个行业干久了,窝脖人都留下残疾。这就是脖上都有一个大包。有人还被压成驼背(北京人叫“罗锅子”)。
|
回复[36]: 小林 (2008-01-25 10:40:36) | | 龙爷这篇文章我不好跟贴!自打第二次网友会后,我的形象让东京博士搞成“鸡”了。
|
回复[37]: 不好跟还跟?可见有吃鸡之心。 龍昇 (2008-01-25 10:37:46) | | |
回复[38]: 小林 (2008-01-25 11:06:33) | | 龙爷呀!就因为爱吃德州扒鸡,在国内买了装好的调料。让太座给加工,一是要小嫩鸡,二是烹炸,三是配料焖煮。扒鸡的焖煮以原锅“老汤”为主,并按比例配制新汤。嘿!在家就吃上德州扒鸡了。形象不要了。
200年前,德州就以制作烧鸡著称,色、香、味、形均有独到之处,其外形完整美观,色泽金黄透红,肉质松软适口。具有健胃、补肾、助消化等功能。 |
回复[39]: 小上海 (2008-09-08 14:40:43) | | 我舅舅有老汤和秘方,看他做过几次,在家里做的
天还没亮,就跟着他去取鸡,小公鸡
几十只杀完退干净毛后拿回家,先是要像龙叔说的,把头和脚塞到鸡壳子里去,然后外面沾上蜂蜜,开炸.
然后放老汤里煮
老汤很关键,就是你有全部的秘方,没老汤还是白搭
我舅舅冰箱里那两大瓶老汤是特意从山东弄来的,颇费周折.
老店名叫:一撮毛........
据说,手艺和老汤是祖上传下来的,几百年没有,至少也有一百多年了吧
-
鸡是得用撕的,用刀切是糟蹋鸡.
口水下来了........怀念...... |
回复[40]: 小上海 (2008-09-08 14:51:40) | |
|
回复[41]: 请教龍昇老汤问题 蛇 (2008-09-08 15:48:03) | | > 老汤是祖上传下来的,几百年没有,至少也有一百多年了吧
据说以前没有冰箱的年代,老字号的店里的老汤必须放锅里,下面要点着火不停的烧着,尤其是夏天,锅下的火一刻也不能停,一停,那汤就坏了,但只要下面点着火,一直咕嘟(沸腾状)着,就不可能坏。
但是,49年解放以后,老字号的店都被砸掉了,有谁还敢让那老汤24小时不停的咕嘟着?估计也没那个条件了,所以,有人说,目前的百年老汤都是骗人的!
+++++
龙爷觉得这个说法对否? |
回复[43]: 百年老汤我真不懂,只能懵懵看: 龍昇 (2008-09-08 18:46:22) | | 现在有特意做好的老汤,放冰箱里,用时盛上一勺。
至于百年老汤(我再添句老卤)有没有,以前没冰箱,要不要老架火烧着?
老字号应该有百年老汤,但那老汤也在新陈代谢着,因为你炖上哪怕一锅炉,也不够一百年用的。就是老得兑新汤新料,再剩下一部分。
一撮毛的老汤?两说着:也许百年前真有“一撮毛”,也许先有《林海雪原》才有的它,就不敢说了。
老汤并不难得,比如我原住北京西单,家旁有家“桂香村”专制南点也做烧鸡卤鸭酱肉,我五十年代在时它已开了五十年了,家中老叫我去那里买五分一碗的酱肉剩下的牛肉汤,回来兑一大锅牛肉汤面,鲜美得很。那汤也是几十年一点一点兑下来的老汤了。问题是你要想拿它炖出和它店一样的牛肉来还得兑新汤和兑料,那兑料人家是不肯说得,即使求爷爷告奶奶花银子了,人家告诉你了,也是缺了几味换了几味的,要不人家活不活呀。
想象啊,大店名家,供不应求,它老得炖哪,一炖几小时,那汤停火时间就少。小店小作坊停火没冰箱,放背阴处或小窖也是可以的,放三五日再烧不会坏。放时间长了?那就是没客人来,也就当不成百年老店了。
至于以前不见经传最近风起云涌的百年老汤,顶多三十年——改革开放后的。
侃不好吓侃啊。 |
回复[44]: 老汤和文章 陈某 (2008-09-08 18:31:54) | | 突然想起,做文章也是如此阿。
老汤不能倒掉,但是,也要不断添加新鲜作料,才能保证鲜度。是不是? |
回复[45]: 蛇 (2008-09-08 20:12:33) | | 谢龙爷“侃”啊。
俺也侃点小料,以前听老辈人说,奉天老皇宫附近中街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店,其汤号称百年老汤,据说首创于道光年间的吉林四平,后来其子孙背着一坛老汤,把店迁到了奉天,但文革期间被红卫兵们给砸烂了,那百年老汤的大锅被当着几百人的面给掀翻了,然后改卖大米饭、大锅菜等。
80年代初期,改革了,就又改成了"李连贵熏肉大饼店",也又打出了百年老汤的招牌,但那百年老汤的大锅被掀翻了的事可是很多老相邻共睹的,没法瞒的。据说有人曾问过这个事,但人家说了∶大锅当年被掀翻后,等众人都走散了,又把地上的大骨头给捡起来,并一直藏到现在!厉害吧,祖传配方再加上几块大骨头,人家又把百年老汤给续上了~~~~ |
回复[46]: 哈哈哈哈哈!~ 自带板凳 (2008-09-08 21:56:15) | | 高汤啊。 |
回复[47]: 小上海 (2008-09-13 00:41:12) | | 其实老汤就是那一口,一小碗也叫老汤,一小锅也算老汤.
做烧鸡不太清楚,估计汤头不是天天换.
但是做面,做羊杂汤之类的,都是每天要换新汤或新面的.
比如羊杂汤,要用羊皮加羊脊髓煮,煮时要加中药(在此我鄙视一下我舅舅,外甥都不让看秘方),煮成之后,加老汤进去继续煮,至此,大功告成~~!!开门营业~~!!
-
-
话说一天结束之后,汤头都剩没多少了,这点汤渣都要留下咯~在现代,当然是放冰箱,在古代,据我判断,是煮一晚上,用微火看着.
-
-
面团也是这样,其实不服不行,加了老面团的面团,那味道就是不一样,里面的老酵母都可能存在了几百年了...
-
五粮液厂,宝贵的,也不就是那几个酒池吗,里面都长满酵母,火红火红的...... |
精神会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