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0年到1930年这十年间,至少出现了三位据说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们还代表了德国哲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卡西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发表于1923年)。如果再加上本雅明他们,那就更多了。这可真是哲学史上的奇观!其中两位,海德格和维特根斯坦,都诞生于1989年。这一年又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年头儿啊:希特勒也降生了,而且后来还与维特根斯坦同校,只是不同期。一战中,作为志愿兵,老维和希特勒一样奔赴前线……据说《逻辑哲学论》的部分手稿就是在战壕里写就的。那十年间,值得注目的还有罗素的师父、老维的师爷怀特海(Whitehead 1861-1947 )。他先是以数学家的身份渡过了剑桥大学时代,又以自然哲学家的身份经历了伦敦大学时代,最后,从63岁开始,作为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渡过了晚年。也因此,他在科学论、形而上学、认识论,甚至神学宗教方面都有一些影响。有意思的是,他在1927年出版了他当年的讲义《象征作用(Symbilism—Its Meaning and Effect)》。虽然只有几十页,但还是能从中发现他与卡西尔的思路几乎一样,也是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提出了“象征”的说法,只是没有展开。是时代所致,殊途同归?还是受到了卡西尔的影响?笔者认为很可能有后者的因素。否则也太偶然了吧……相对于他的其他创见,这本小册子很少有人论及,也许就有如上原因。不过,他有两句名言为人津津乐道:“所有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柏拉图如果在现代复活,肯定会把(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作为自己的哲学来讲述。(《过程与实在》1929)”
在谦逊了一番之后,他紧接着说:“另一方面,在这里所阐述的真理,在我看来是不可反驳的,并且是确定的。因此我认为问题基本上已经最后解决了……”两个对立的态度,哪个是真心话?他是在说这是一个没有得到完美表述的真理吗?一斑见豹,读者将会因此而联想到他的“逻辑哲学”的逻辑……这些现象也呈露了维特根斯坦的性格:优柔寡断。表现在在思想方面,就成了自相矛盾,因此在风格上,寄希望用一套模糊的概念来提供一个明确思想的野望。前提应该是没有绝对客观的科学真理,因为科学也是人的科学。他说“命题不能描述本身反映在命题中的逻辑形式。……命题表明现实的逻辑形式。它揭示了现实。(4.121)”既然如此,他就应该像卡西尔那样,通过具有多种形式的文化这个“现实”来“表明”具有同构性质的“逻辑形式”。然而他的做法正好相反,仍然寄希望于某个超验的公式可以解答“逻辑形式”的问题。所谓“它揭示了现实”也弄颠倒了,应该是作为“客观精神”的“现实”揭示了“逻辑形式”!这才是科学的意义所在!他断言:“能够表明的东西,不能够讲述。”(4.1212:“What can be shown, cannot be said”,“Was gezeigt werden kann, kann nicht gesagt werden. ”);老维的目标在于用(狭义的)语言为哲学划定界限,但是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矛盾,或说,两个障碍:sagen(言说)与zeigen(表示)的区别。一方面必须把非科学逻辑的东西(艺术、伦理、宗教……)排除于哲学之外,因而使哲学失去了批判的对象而变得空无一物;从而,另一方面,使广义的语言失去了立锥之地。因为,所谓的“表明”靠的是什么媒介?难道不是广义的(神话的、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语言?用这种语言“表明”不也是“讲述”吗?此外还有什么“讲述”?他真的是要用谜语来考验读者的智商吗?还是罗素最早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导论中不无幽默地说:“使人发生犹豫的是这样的事实,即维特根斯坦先生终于还是说出了一大堆不能说出的东西……”是我吹毛求疵?我的哈哈镜的问题?……幸亏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经过反思,改弦更张了。说好听些:他的一生是勇于探索真理的历程,是知错就改、不断改错、不断探索的历程。
为一个“说法”寻找根据,把个根据归于客观或是归于主观,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唯心”的区别或许成立,因为便于理解。但是用这个区别去鉴定一个哲学家的立场,并给他贴上标签,就太简单粗暴了。这种做法一般是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即忽悠的需要,因而必将使问题脱离学术而误入歧途。任何一个说法都处于主观与客观之间,就如处于人与物之间,并寻求两者的“统一”。无视任何一方都是一种单弦儿思维,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其说是心理问题,不如说是生理问题,即智商问题。换一个角度或者可以这样说,唯物主义阻碍了智商的开发。道理很简单:对主观进行反思是发现正确道路的条件,并且还能起到开发智商的作用;否则只能像朱熹那样去“格物”。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脱离了人来谈论它,就难免独断论;同样,人也可以拿来分析分析,但脱离了具体的文化史的背景,分析不外是水中捞月……然而一遇到具体问题,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偏执一辞。特别是对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来说,他把重心放在这个“说法”的根据,即逻辑上。一方面,要求这个逻辑必须与事实同构:“它们都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4.014)”另一方面是主体的无所不在,问题是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在场。“我就是我的世界(小世界 Der Mikrokosmos)。”(根据文脉,我应该=我们、人。)这里有老维最美丽的比喻:你可以看见“一切”,但看不见自己的眼睛。“这里我们看到了严格贯彻的唯我论是与纯粹的实在论一致的。唯我论的‘自我’缩小至无延展的点,而实在仍然与它相合。(5.64)”“‘自我’之出现于哲学中是由于‘世界是我的世界’。(5.641)”令人无法满足的是,老维没有就他的论点展开论证,即说明到底我、逻辑和世界处于何种具体的关系之中?而研究者们只能猜。不过幸好,这个“猜”是在思想的意义上,或许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或灵感,也许这就是老维的魅力所在;不像中国古典,是在字义上的考证,令人如坐针毡……
德文: Der Satz kann die logische Form nicht darstellen, sie spiegelt sich in ihm.…… Der Satz zeigt die logische Form der Wirklichkeit.Er weist sie auf.
英文:Propositions cannot represent the logical form: this mirrors itself in the propositions. ……The propositions show the logical form of reality.They exhibi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