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老唤 >> 
字体∶
上帝的起源 續5

老唤 (发表日期:2024-10-16 13:53:38 阅读人次:833 回复数:1)

    我把尼采看作迄今為止古今中外最偉大的哲學家。這樣說並不是否認還有很多哲學家在各個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而且這樣說也不意味著把尼采當作神靈。“尼采名言”之一是“重估一切價值”,這是哲學的歷史,也是哲學的使命。這也意味著他自己也直面著時刻被重估的窘境。尼采影響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人物,同樣,在中國也結出了果實。我們知道,魯迅曾留學日本,在日本被尼采驚醒。可以說:沒有尼采便沒有魯迅。一般認為魯迅的“棄醫從文”肇始於他自說的“幻燈事件”,然而這只是一個易於理解的表面契機,如果沒有思想,魯迅也不過就是看客之中的一個,更不可能“從文”。從魯迅早期的文字裡我們可以看出尼采的影響。例如“超人”的影響。“超人(主人)”和“奴隸”是一對概念,我們千萬不要把“超人”理解為可以在空中飛翔、有著某種超能力的角色,也不要把“奴隸”理解為可以被自由買賣的商品。尼采指的只是兩種精神狀態:自由的精神和被束縛的精神,即“貴族精神”和“奴隸精神”。這裡的“貴族”也不是有錢人,而是指與“低賤”對立的“高貴”之意;“奴隸”我們應該容易理解,比如中國人民的精神狀態。如果沒有尼采的影響,很難想像魯迅的“吃人”來自何方,即魯迅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和批判。這樣說還因為魯迅自始至終沒有一套系統的哲學思想。

  
魯迅的才能和成就在於他創造出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一個又一個令人過目不忘的人物,這很像他欣賞的果戈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及一大群木版畫般普通中國人的形象。而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浸透著上千年中國文化的沁潤。不管他說沒說到尼采,我們都能看到尼采的影子:一個自由的精神(“超人”)站在雲端俯視著芸芸眾生(“奴隸”),在重估一切價值。在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之作”的【狂人日記】中,我們看到有“蟲子”、“猴子”、“人”的描寫,這裡有進化論的影響,確切說,是尼采關於“猴子、人、超人”的翻版。

  
我們喜歡把“重估一切價值”說成是“批判精神”,為了抹去尼采的影響。但是“批判”很難不令人想起“批判四人幫”的“批判”。這是一種“降格”,把精神活動變成政治運動。

  
在洶湧的共產主義洪流中,魯迅也被席捲於其中。在《二心集》(1932年)序言中, 他指出:“ 只是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 毫不可惜它的溃灭, 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 以为惟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却是的确的。”在《拿来主义》(1934年)中他写道:“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与, 不想取得。”⋯⋯ “ 然而尼采终究不是太阳, 他发了疯。”魯迅似乎忘記了他的恩師曾給予他的溫暖。可以說憑藉他的天份,他既沒有宏觀地理解尼采,也沒有看清馬克思的射程。因為他終究沒有自己的哲學。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要否認魯迅在中國文化史上開天闢地的功績,只是暗示把尼采的部分思想用在中國就已經足夠了。魯迅很難被中國人理解,更不用說尼采了。這樣說並不是指沒有人寫過魯迅或尼采的論文,而是指很少有人像魯迅或尼采那樣敢於“懟天懟地”,即如王陽明所說“知行合一”。(眼光膚淺的人會根據性格分析來判斷魯迅,說他是個懟天懟地的刺兒頭。)這樣說也非並企圖強人所難,在馬克思的幽靈正在中國上空徘徊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希望魯迅能夠預見馬克思帶領諸國人民走了那麼堅苦卓絕迂迴曲折屍橫遍野的彎路,那才是強人所難。

  
饒有興味的是馬克思和尼采幾乎是同時代人,而且他們都是“造反派”,但卻像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馬克思屬於唯物主義(生產力),而尼采被我們稱為唯心主義(超人);馬克思訴諸無產者,尼采則批判奴隸精神。他們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馬克思立竿見影,希望以政權的更替來實現變革,應該是集體主義;尼采卻希望以漫長的個體精神的昇華來實現道德的改觀,屬於個人主義。馬克思相信經過否定之否定,人們會進入共產主義天堂;尼采則把演進看作“永遠回歸”⋯⋯總之,他們構成了思維方式的兩極。一百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看到了結果:無產階級革命造成的只是惡性循環,即尼采所謂的另一種“永遠回歸”;而尼采的精神卻還在潛移默化地支持著人們更新自己的認知。有趣的是,從馬克思走向尼采的人很多,而魯迅卻從尼采走向了馬克思。幸虧魯迅早逝,我們才不知道他能走多遠。

  
在北洋政府的排擠和南京政府的冷遇之中,魯迅發生了“位移”,他的精神回到了紛爭中的現實。但是不管他如何徬徨、搖擺,仍可以定義說,在反對傳統和權力、權威的意義上,魯迅自始至終,骨子裏都是一個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知識分子。 




 回复[1]: 注 老唤 (2024-10-19 09:02:34)  
 
  似乎應該對【續5】做些說明。

  
中國的文字本來就帶著先天的缺陷,經過我黨的改造,越發失去了原有的那點兒生命力。就拿“批判”一詞來說。“批判”原來指的是“給出是非曲直的判斷”,例如作為古時辦案的手段。要是這樣的話還有點兒德語“kritik”的味道。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的“批判”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有理有據的分析”。可是到了現代,我們就只剩下了片面的一方:對錯誤言行的批駁與否定,而且這個“錯誤”還是“先天的”,即未經分析的。“批”字本身也是雙向的,例如“批示”、“批文”。到了“狠批四人幫”就只剩下單向的了。這種對詞語的閹割意味著思維方式的墮落和思維能力的退化。

  
與從主觀出發的“批判”一詞相比,黑格爾喜歡從客觀出發的“揚棄”一詞,因為“揚棄”表示客觀的“絕對精神”進升的一個方式:對立的命題經過揚和棄發展到更高的階段。“客觀精神”難免令人想起老子的“道”,只不過“道可道非常道”,無法進行定義和推理的考驗。

  
類似的精神活動還有“反思”這一提法。“反思”的日語是“反省”,我總覺得不太恰當。因為它令人想起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一種道德概念,而且是個人的。而“反思”是一個哲學概念,意味著一種更高級的精神活動,它需要深厚的歷史知識,科學所必需的懷疑精神,還有起碼兩種以上的價值觀。這在中國是犯忌的,因此這麼重要的哲學用語,除去誤解,在中文網站上幾乎找不到它的蹤跡,快成了敏感詞。然而沒有“反思”能力的人或者民族是不可能進化的。

  
而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不僅限於“反思”。因為它不僅限於歷史,更重視現實;它包括了哲學、道德、宗教、美學各個領域。更重要的是,他與源自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家們不同:不是告訴人們如何獲得知識,而是如何生存。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上帝的起源 續5 
    上帝的起源 續4 
    獨裁的本質 續 
    上帝的起源 續3 
    回复【回复2】 
    上帝的起源 
     再論“傻屄” 
    魯迅是否是“人渣”? 
    回复愚公 
    如何写信? 
    我老婆和我的最爱 
    纪念刘晓波 
    悼五道 
     文贵的智商 
    中韩比较 
    【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终于死了】 
    《雷雨》与“俄狄浦斯情结”  
    【信、达、雅】是个假命题! 
    中国还有学问吗? 
    2015年老唤美术金奖 
    智商 续 
    求助 
    我是汉奸我怕谁 
     战争万岁! 
    忍无可忍! 
    中國人為甚麼老被別人肏? 
    也聊韩寒和李承鹏 
    [哭]的机制 
    孙中山和毛泽东 
    韩寒的孤独和老唤的孤独 
    一份来自非洲的报告 
    [善]与[忍]的最简史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