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之後,哲學家的任務便是如何把二元論回歸為一元論。實際上在康德之前就有一元論,例如貝克萊的“存在即是被感知(拉丁文:esse est percipi)”。然而這個簡潔的、天才式的句子居然很難被智商欠缺的人所理解。如果我們真的邁出了第一步,真的理解了“食慾先於食物”,那麼我們一定也能理解定義“食物即是被消化”的道理。在中國,遇到災年,觀音土也被臨時作為食物,但是因其不被消化,最終沒有進入食物的行列。人卻可以是食物,不光因為他們可以被肉食動物消化,而且也像大多數動物一樣是人的食物。“人吃人”說的就是這一事實,特別是在災荒和戰爭時期。之所以鮮有記載,不過是顧及了自己的尊嚴。如果能夠理解“食物即是被消化”,那麼離“存在即是被感知”也就不遠了。類似的還有中國唯一一位可稱為哲學家的王陽明,他提出“心外无物”。理解了貝克萊有助於理解王陽明,反之亦然。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王陽明偏於舉例說明,而缺少哲學所必須的論證過程。這也是我上面使用“可稱為”的原因。接著才有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黑格爾的作為“絕對精神”的世界,胡塞爾的“現象學”⋯⋯不過這些理論都不受唯物主義者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