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顯然,這裡的“蛋”指的是雞蛋,而不是廣義的蛋:“鳥蛋”。如果是後者,答案就會十分簡單:鳥蛋固然先於雞蛋,就像鳥先於雞。翅膀的退化就是證明。之所以不喜歡說 “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是因為語言習慣,比起概念的準確,中文更喜歡“對仗”。問題用英語來表述的話也許會嚴謹一些: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
“相信”(包括“信”)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相”表示人際關係,有“相互”之意。雖然可以翻譯成“believe”,但是與believe的主旨“求真”:“to accept something as true”還是有距離的。日語的“信じる”反而與believe比較接近。“相信”的危險在於一旦“相信”被個人,特別是群體固化和神化,就立馬變成了“信仰(faith)”。而“信仰”與“迷信”又是孿生兄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對沒有證據的事物的堅定信念。(羅素語)”如果非要對兩者進行區分,只能從是否形成規模,是否形成系統,是否得到承認來著手。前文已經提到,信仰催生了宗教,就像食慾創造了食物。只要有公認的“信仰”的地方就有宗教,這並不限於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新興宗教將“永遠回歸”。新興宗教的特點是清除一切舊有的宗教,為信仰騰出地盤以供自己茁壯成長。當然,它們不再打著宗教的旗號,而用“主義”等新詞招搖撞騙。但是在本質上與宗教無異,甚至比傳統的宗教更宗教!我們在朝鮮和中國都能看到這樣的新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