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视点一周
字体∶
大
中
小
鼎沸民生下的落寞民权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08-16 14:33:12 阅读人次:1595 回复数:1)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按时举行,依然备受瞩目。
两会期间,参政议政的代表们在社会民生方面话题鼎沸,却一律对民权政治的要求背过脸去,莫置一噱。这种充满中国特色的现象并非今年独有,只是由于民生议论不断喧哗和高涨,益发反衬出民权话题的冷清和寂寞。在中国,权利受到万众竞逐,更是奇货可居的东西。然而,“权”和“利”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民生是浮出水面的社会表象,民权才是主导民生的根本力量──事实显示,权力的归属和利益的获得,至少在今天的中国尚与广大人民群众无涉,这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居民。
两会之前的舆论环境是严峻的:民间抱怨“改革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思想界忧思“改革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有责任感的地方官员痛批“行政十弊”,中央高层则警告“决不能犯下历史性错误”。对于28年改革得失利弊的反思和辩论,将在两会前后,成为2006年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话题。
当前中国的社会民生,可以用“三农问题”和“三座大山”来概括。三农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座大山包括看病难、学费贵、楼价高。中国社会的私有财产日积月累,不断扩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既得利益者手里;中国社会的公共产品日益稀缺,比价昂贵,真正的负担落到了普通大众肩上,不堪重负。中国的行政经费在25年里爆涨87倍;中国的大学学费也在20年里增加了25倍。中国经济成长昂首阔步,中央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人民币,而城乡落差、区域发展落差、社会成员收入落差却持续扩大,形成了难以填埋的鸿沟。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农民开出三大优惠政策:1、从今年起9亿农民无须再交农业税;2、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3、到2008年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救助制度。媒体迫不及待地称颂为“德政”,却没有人指出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本来就应该享有的权利,中国的农民不需要施舍。
单纯的财政让利和经济措施,成为本届两会改善民生的主要结论,也成为政府年内施政的主要方向。但只要“一切向权靠”和“一切向钱看”继续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权”和“利”集中为寡头占有而不为民众所有,那么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不会得到根本改善。
孙中山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民生主义,主张耕者有其田,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即使中国不把“三民主义”作为终极奋斗目标,至少也可以视作一个参考。所谓“民权”的核心,就在于人民拥有政权,政府享有治权。当年的理想是靠政治革命来实现“民权”,用如今的话语来表达,就是通过政治改革来普及民主和民权意识。中国的两会年年开,但回避政治改革和普及民权的话题已成习惯──执政者心安理得,社会大众见多不怪,结果养成少数人的执政“霸权”。
人大和政协两会热衷讨论民生,热切开出药方,用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然无可厚非,然而两会若能进一步展开民权讨论,不只关心少数人的私有财产权和物产权,而是兼顾大多数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尤为当务之急。民生与民权可以截然分开,各说各话吗?28年的改革经验再次说明这是痴人说梦。“权”与“利”是同一事物分别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不同表现方式。人民大众没有“权”,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利”,或者即使短暂获“利”也会被再次剥夺,比如征地、拆屋、移民、下岗、上学、看病等等,因弱势而受损害的永远是没有权利的大多数。所以,两会的作用不惟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不止步于问题讨论会,应落实为决策实施会──靠民主,用法制去解决问题。
2006。3。16
回复[1]:
陈梅林
(2006-08-16 15:21:38)
“靠民主,用法制去解决问题。”说得好。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视点一周
学者朱炎解读中日高铁技术之辩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毒奶粉摧毁中国食品安全信心
也为了忘却的纪念
地方参政权唤醒华人政治意识
明天会更好并非理所当然
十七大解谜容易解惑难
关注十七大的台海议程
叩响通胀时代的机遇之门
从羽田直飞虹桥的标本意义
香港回归十年 重解一国两制
山西黑奴事件暴露制度灾难
世界华商大会百日总动员
中国股市听不见狼来了
倾听外国劳动者主体心声
日本的问题首推人的问题
孔子学院背后的文化战略
战后赔偿并非一无所获
谨防媒体沦落自由陷阱
温家宝融冰展示热情与韧劲
中日关系背后的东西南北
温家宝访日成安倍救命绳
习近平如何念好上海这本经
物权法为私权盖上金钟罩
历史钝感力带来现实杀伤力
中国威胁背后的逻辑陷阱
人生起跑从考学开始
拉近日朝距离 中国不做谁做
华人共创春节文化新景观
公民海外安全保障何所依
用行动消弥新殖民主义喧嚣
中国苦心积累大国本钱
摆脱中日互为假想敌之害
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
华人需要顶天立地的自信
改善中日关系事在人为
从北高选举提前看08变局
残孤新生从赢回尊严开始
网络时代的生存与毁灭
亚太经合会的认证效应
为旅日华人史添加浓墨重彩
第一夫人不是好当的
中国实现大国外交试金石
让和谐从概念落实到行动
中日人和从政治决断开始
陈良宇落马是谁的危机
试看安倍如何超越父辈前贤
新闻自由不是他人给予的
9.11五周年后的文明世界
中国面临对日关系再挑战
华人企业无心失足与有意下水
投资中国 魅力无法挡
胜之不武的丑陋日本人
从乌来事件看留学生人权现状
重视天皇遗言的示范作用
解除零利率的欢喜和忧愁
华人与日本共迎挑战新十年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在生涯学习中重拾自我
上海合作组织羽翼渐丰之后
村上基金的罪与罚
展开外国人政策新视野
窃国型腐败者走向政治末日
让和解与融合成为历史关键词
文革浩劫永为民族反面教材
日美军事统合的现实威胁
中美首脑互访的终极意义
让旅日生活充满笑声
人生二百年 水击三千里
重视中日关系的感情投资
人妻杀夫的中国式解读
鼎沸民生下的落寞民权
两岸变数出现从量到质的危险
防范悲剧需要自觉与付出
拿什么拯救你 华人同胞
重视培养孩子的成长意识
倾听民间舆论和国际共识
中日媒体的自存之道
迎接600期的新挑战
中日贸易让人忧喜参半
打破僵持 中日关系悬念何在
期盼中日关系实现二次正常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