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东京博士
>> 嘎山湖篇
字体∶
大
中
小
“家”和“根”
东京博士 (发表日期:2006-07-27 17:19:06 阅读人次:2724 回复数:17)
2006年4月,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我们盼望拆迁的10多年的国内的老房子终于从上海的最新版图上被抹消了,在这座养育了我前半生26年的老式石库门房子前,我留下了几张纪念照,斑驳的门墙和朽木窗户,是我那段人生浓缩了的回忆,那是我的家,也是我的根。
所有的家具,以及海归时特地从日本购买的那些100V的家电,被动迁组提供的免费民工麻利地包上毯子,又麻利地搬上了卡车。房内,剥落的四面墙纸,默默地注视着的是陈旧的地毯上的一堆垃圾,铝合金嵌条,仿丝绒的窗帘布条,还有一块打碎了的玻璃,沾着一张怎么都无法剥离的小学时代发黄了的集体照。
第三次出国,是毅然决定结束1年零10个月的海归生活,毅然觉得自身的价值似乎还是不属于这座沸腾的城市,不是我不爱这座城市,但是我必须离开它,尽管这里是我的家乡,也是很多中国人向往的城市,可我还是跟它说再见,跟它说“看不懂”。
半年后,我们全家在东京团聚了,所谓全家,其实是人口由2个变成了3个,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小的像只小猫咪,不敢碰也不敢抱,深怕折断了手脚,托不起软软的小脑袋。
又开始重新在东京创建自己的“家”,毕竟不同于单身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在异乡创业的艰辛过多地除了在精神上连累家人,还要在物质上亏待了在家时间比较长的不得不暂时做日式“专业主妇”的妻子。
于是,“家”的话题经常出现在我们家里,在日本每添置一样生活必需品,我们第一议论的话题就是“将来带回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尽量买价格最便宜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烦恼还会继续延伸到怎么带回去,会被祖国的海关卡住上税罚款吗?船运还是空运,运费多少等等。
其实,很多烦恼不就是因为大海的另一头我们还有那么一个有形的“家”吗?无家可归的人,说我们是奢侈,拥有2个家的人才会有这种腐朽的资产阶级烦恼。中国朋友来做客,话题都离不开将来怎么办,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那么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根在上海了,在那条陈旧的弄堂深处。
为了那个“根”,我们海归时购买了当时最好的日本国内销售的100V大型的和小型的家电,不惜在装修房子时埋下了220V和100V的两路电线,当时标准的5安培的小火表承受不了我们的哈日电器们的超前消费,手电和大卷保险丝就像家里的油盐酱醋被指定在厨房的抽屉内,不能断货,也不能乱放,闭着眼睛就能拿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牵着那条“根”,我们举家再次开始了东京的生活,同时也完整地保留着上海的“家”,为了有一天能回“家”。每年回国探亲,支付一年的房租,水电煤基本费是我们与邻居热情交流的一个重要任务,当然免不了每次在机场上购买份额的七星后在石库门内散发一下,作为一年来邻居们对我们那个空家的“多多照顾”。
不多久,开始传闻“家”处黄金地段的南京东路要大改造,拆迁指日可待的满城风雨飘洋过海,让远隔千里的我们在东京的晚餐后经常盘算着能拆迁到多少“好处”才答应挪动,是不是也该“钉子户”一下,那样的痴心妄想居然一直延续了10多年,“钉子户”似乎不是我们,倒是那个地区的房子不管多么破旧,依然像扎根地球似的存在,拆迁之说从未间断,也从未进展,就像一个“狼来了”的故事疲倦了我们的耳朵。
每年回国,依然在为那个心里放不下的“家”开窗通风晒被子,却没有在那张总共大概没用满365天的席梦思上睡上一晚。抖抖一年的尘埃,看着新婚时代购买的全套国产家具比我们自己还日益衰老,日货冰箱彩电却依然会制冷能发热,有声有色,宛如10年前的新品。
渐渐地,像服侍一个老人,或许在我们心里已经淡忘了拆迁的事,把上海的家当做了必须抚养的一个人口,或者是当作了东京的家的院子里的一棵树,为它浇水培土,却并没有再指望它能开花结果,有的只是深深扎入我们心里的根。
人去楼空的时候,如梦初醒,一切真实地发生了。国际电话打到东京时,亲戚说一个月内必须动迁,而且党的阳光政策超出了我们曾经贪婪无比的盘算,真怕电话里传话是不是数错了一个零,除了动迁折算费,还有一个月内搬出的一次性奖励费,就冲那个奖励费,都不枉全家专程来回一次的飞机票。
终于高效率地办妥了一切,没有后悔付出了10多年的房租,也没有后悔因为没有出租空房去赚钱的经济损失,因为那个空间有我的根,有我的不希望别人入侵的空间,也有不希望别人去改变里面带着霉味和记忆的空气。
所有的东西,都分给了亲戚,曾经是为了创建一个家奋斗过的心血,10多年前从日本运回去的四门三菱冰箱给了亲戚A家,A家的国产冰箱给了亲戚B家,连锁震荡一直持续了1周,亲戚打来电话说,18年前小日本的这么大的冰箱还像新的一样,365升耗电只有100W,而且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笑答,事实胜于雄辩。
那时我已经回到东京,与家人化整为零带回日本的只有一套自己曾经最喜欢的索尼组合音响,听着布施博的《摩周湖》的胶木唱片,淳厚的让人陶醉,非当今的CD/MP3能比拟,不管是华丽明亮的歌声,还是旧唱片上被刻下的略带噪音的沙哑。
孩子暑假了,一起回国吧?一句很普通的问话,勾起了全家对“家”的思念和对“根”的又一次震撼。“家”没了,我们的“根”又在哪里?
回国曾经有因为对“家”的牵挂,虽然不一定住在里面,依然会住宾馆,或者被亲戚A,B,C邀请而去,从今以后我们回国也没有了那个熟悉的可以去探望的“家”了,或许不久那里就是一幢漂亮的外资银行大楼,或许是地铁车站上的一座大型商场,或许所有的景观都改变后,上海的新版图上我们无法再找出那个家的确切位置了,但是家在我们心中,根也在我们心中,不是巨额的金钱能够收买掉的,也不是随着推土机的那隆隆之声中随着泥烟短墙消失的。
亲戚说,现在在国内有钱怕什么,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喜欢的房子啊,我无语,房子能买,但是“家”似乎无法用金钱买到,“根”不会被今天铲去的泥土带走,更不会被明天那块土地上铺设的水泥大理石封印掉。
——东京博士 2006年7月27日
回复[1]:
也是曾经拥有的烦恼
陈某
(2006-07-27 17:53:22)
------在日本每添置一样生活必需品,我们第一议论的话题就是“将来带回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尽量买价格最便宜的
回复[2]:
东京博士
(2006-07-27 18:08:11)
这里面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中国的入出境政策多变。相信很多人有这种体会,尤其是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入出境过的人。
回复[3]:
97年我也是第三次来日本
陈某
(2006-07-27 18:14:10)
出来之前有点犹豫,但是,和亲友说了,所有的人都怂恿我去去去。
过了几年,我想回去了,又和亲友说了,没有一个人赞成我回去。包括有些在上海混的不错的家伙。奇怪。
回复[4]:
一个简单的理由
陈某
(2006-07-27 18:16:36)
回去容易,再要出来就不容易了
这个过程不可逆
回复[5]:
东京博士您好!
蓝方 (2006-07-27 20:42:04)
东京博士您好!
我觉得理想的老年生活是健康加上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这也是我的梦想。
人在日本,广义的"根"应该是在广大的中国。有了根,还担心叶落之时没有家吗?
我觉得前途是光明的。
回复[6]:
东京博士
(2006-07-27 20:53:07)
回蓝方——
在广义理解上我赞成。但是我跟你含义不同,根和家,我认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地域的概念,而是心理文化的概念。
回复[7]:
东京博士
(2006-07-27 20:58:07)
陈某 (2006-07-27 18:16:36)
回去容易,再要出来就不容易了
这个过程不可逆
————————————————————
非常赞同。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做中国人悲哀远远大于自豪,不需要很多的理由,因为现实就是理由,只有类似经历过烦恼过的人,在这些问题上才有可能正常交流起来,在大多数国内网站上,这类话题基本上被一句:“你怎么还不做日本人?去做汉奸阿”,然后就是一场无聊的争吵和对骂。
回复[8]:
我的根该在哪里呢
eve (2006-07-27 22:23:17)
每每听到上一辈人谈到落叶归根的话题时,我就插不上话。我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上海人,父母大学毕业就支援了大西北,我小时跟爷爷奶奶在广州长大,后和父母在大西北成长,大学毕业后,又在上海工作,并置了房,之后又嫁了日本老公,先是在福岗,后又搬到东京。生活过那么多城市,你猜我几岁。不到三十岁。我的根该在哪里呢
回复[9]:
回eve
liang (2006-07-28 03:45:52)
[1]根在口,那一种语言最熟练[听说读写],并能对其中的幽默之处哈哈大笑?[2]根在胃,那一种食物吃的最多或三天以上不吃就不舒服,泡饭?面条???[3]根在3~18岁形成,在这段时间那里生活的最长?[4]打开电视报纸那个地方的新闻最有吸引力?例如,我现在每天都看广东电视台的新闻,我在广州出生长大,二十几岁才出国。根啊,未比是脚下的那一片土地,而只是心灵的归宿。
回复[10]:
给博士
张石
(2006-07-29 08:32:39)
赠博士唐人刘皂的诗一首: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回复[11]:
东博兄这篇文字写得真好!
唐辛子 (2006-07-29 20:11:44)
饱含真情啊!真实的情感永远是最动人的。
回复[12]:
东京博士
(2006-07-29 21:44:22)
我知道凡是符合投稿《人民日报》的,唐辛子必定手持鲜花登场
回复[13]:
东京博士
蓝方 (2006-07-30 02:27:00)
--“根和家,我认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地域的概念,而是心理文化的概念。”
弄得这么复杂啊!我这样的人是泥巴里长大的,对地理地域的概念是板上钉钉,想忘记也忘不了。心理文化的概念?太深沉了!也许还没有到琢磨那个的年龄。
谢谢您的回复。
回复[14]:
东京博士
(2006-07-29 23:27:54)
回13楼——
8楼+9楼的回帖已经替我补充回答你了。
回复[15]:
那么14楼就不必存在了
蓝方 (2006-07-30 02:27:50)
回复[16]:
陈梅林
(2006-08-01 22:06:59)
东博:我也决定为你这篇文章送一打花。张石先生送的古诗也是我的心声。
回复[17]:
东博这几天怎么没声音了
陈某
(2006-08-01 22:10:16)
私奔啦?还是偷渡啦?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嘎山湖篇
土豆烧肉的那些二三事
往事如烟:光明村的阴影
关于徐州铁链女
加贺藩国的悲情故事(后篇)
加贺藩国的悲情故事(前篇)
黎泰院Class与下跪文化
领先20年的防疫针机场
当主流媒体撒谎时,民间发言反而可信
读懂李登辉,并非统派转为台独派
有二个香港名人叫Agnes
小姐是怎么升级到小姐姐的
重温奥巴马就职演讲
这个世界,人的生活和追求差了十万八千里!
日本的“蒋宋美龄”第一夫人
武汉病毒就是一个中国梦
年轻人从政的社会才有未来
为什么我说文昭是个狗P!
安倍做了一件脱裤子放P的事
日本在对待美国邮轮《钻石公主号》上的反思
略谈大型豪华邮轮《钻石公主号》
我为什么讨厌反共的法轮功?
为台湾的民主,喝一杯庆功酒
从《清明上河图》到《清明上坟图》
汉武帝刘彻是个熊孩子
汉人说汉
阳澄湖PK青森县
天然大闸蟹,日本国产
制霸苏沪生煎
国内高铁地铁乘坐有感
关于网上的五毛
假货王国
2010上海人时下的婚礼
当老板,工薪族,人生观
扬州瘦西湖景色
看看昨天日本地震后的信息
往事如烟:水铺鸡蛋苏州忆
小震的确有益无害
今天傍晚我捐款了。。。。
[原创]我的刀史
冬夜心情回忆之五
冬夜心情回忆之四
冬夜心情回忆之三
冬夜心情回忆之二
冬夜心情回忆之一
生病
看图说话:洗头妹和洗头哥
大人的烦恼:手机流行现象
我见到的栩栩如生的坛主
我见到的栩栩如生的九哥
抽烟、戒烟、侃烟
俺家有把炖刀子
往事如烟:逆境中的强者——船歌
海龟小婷
说说中国“童养媳”
[原创]网事不侃会馊
皮蛋咸蛋漫谈
苏州大白天的小夜曲
单人麻辣烫:闲话交关
2006三回苏州记
一日之际在于晨(上海2006/08/04)
往事如烟:贱骨头
“家”和“根”
墨尔本之旅
公开自拍工作照
往事如烟:秋田小町
往事如烟:我的太太
往事如烟:玫瑰老师
往事如烟:我的日本朋友
往事如烟:我的台湾朋友
往事如烟:我的大表哥
往事如烟:白兰花的初恋
谁动了我的蛋糕?
往事如烟:我的1976
上海人四侃上海人
上海人三侃上海人
上海人再侃上海人
上海人侃上海人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