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龍昇 >> 炼狱流行曲
字体∶
25,马来亚的姑娘

龍昇 (发表日期:2006-09-14 10:01:00 阅读人次:3160 回复数:0)

  

  
前面说过一位朝鲜女子,偷越国境来到北京,探视在公安局所管的农场里劳动的刑满就业的丈夫,她在农场的一个帝王时代留下的小亭子给她丈夫唱了一曲《与君永相望》的歌。我们还记得在同一个农场同一个亭子里,面对一片池水,还有另外一对男女齐唱过一首《马来亚的姑娘》:

  
在这里我听到了大海的波涛,

  
在这里我闻到了豆蔻的花香,

  
我曾到过美丽的南洋,

  
遇见过位马来亚的姑娘,

  
我和她曾并肩靠在椰子树,

  
我和她曾谈到过我的故乡。

  
我望着她大而黑的眼睛,

  
她静静地、她呆呆地、她望着我,

  
我和她的爱情如同海洋深,

  
她为我献出了她的青春。

  
在这里我听到了大海的悲吼,

  
在这里我闻到了豆蔻的凋落,

  
每当回忆美丽的南洋,

  
难忘那马来亚的姑娘,

  
我和她曾游戏歌唱在椰子树,

  
她说她要漂洋过海到我的故乡。

  
我俩的情,我俩的爱,我永难忘,

  
这大海也洗不净这愁和恨这情这缘,

  
我和她的爱情如海洋深,

  
她为我献出了她的青春。

  


  
唱歌的青年名叫孙家伦小伙子长得很帅,人也很聪明,有音乐天赋,吹拉弹唱都行。他犯罪和那朝鲜女子颇相似,是偷越国境去澳门,途中被抓获,他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被劳动改造多年,刑满后留在了团河农场一大队就业。他产生偷越国境动机时刚刚十七岁,既是幻想人生的起步也是爱情在朦胧中萌发的年龄。他的起步错了,可以笼统地说他是向往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个花季少年走入了爱情迷津——他迷上了《马来亚的姑娘》那首歌,他想看看那位马来亚的姑娘,他想闻闻豆蔻的花香,想和她并肩靠在椰子树上看她大而黑的眼睛,他想不回故乡地永远和她在一起或者将她带回故乡相爱永久,他想偷越国境从澳门去南洋。

  
与他齐唱《马来亚的姑娘》的姑娘曾在歌舞团里工作过,又很快地失去了那令人羡慕工作,去了一个农场就业。她那个农场也在北京南郊,叫做天堂河农场。天堂河农场与孙家伦所在的团河农场同属一县,相距不远,也是公安局所属农场。在那里劳动的有教养释放留场就业人员,也安置了一批城市无业游民、闲杂人员。那批人可以有28—32元的工资,每月可以回城休假一次,文革前的人们经常能在北京南门永定门桥头旁看到许多台大巴司迎送那批人。那个天堂河农场里确实有一条河,只是很多年前就断了流水,只剩下一条很宽的沙石滩,那里就成了农场的沙石场,姑娘就在沙石场里劳动。姑娘有一别名叫“一枝花”,是因她美丽和善唱歌闻名全场而得。

  
话说当时在北京不不仅社会上,在许多劳动改造单位也流行那曲《马来亚的姑娘》,大墙与大墙之间的歌声是相互传闻的,孙家伦听说了全北京(当然是指全北京劳改劳教圈里)能把《马来亚姑娘》唱地道了、唱绝了的唯有“一枝花”,不由得心中怦然一动,产生爱慕之心,便想去会会她。一日,孙家伦去了沙石场,他从十字镐和铁锹飞扬起的沙石中找到了“一枝花”。因为人家还在工作中,不便多谈话,孙家伦便向“一枝花”鞠了个大躬,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封早已写好的信就告辞而归。

  
几天后,他收到了回信:“……当上歌唱演员是我的理想,不料又因我父亲的历史问题而被文工团辞退。失业后经街道办事处介绍到这里工作,在这里我能维持生活。人言天堂河美,但我在这里并未找到幸福。凡来这里的姑娘都出于生活的无奈,每个人都有说不尽的苦衷,流不完的辛酸泪。你在信中对我赞美过誉,其实我很平常。想当一个演员是我的理想,在从事音乐的梦想未成之前,我还不想交男朋友。但知道你也喜欢音乐,我想如能在患难中,得到一位知音的兄长帮助,正是我的希望。我答应你对我的邀请,我会如约去你们那里为你唱《马来亚的姑娘》。”

  
于是,在一个两个农场都是休假日里,从那个皇家遗迹的小亭子中,传出了女声独唱《马来亚的姑娘》,接着还传出了男女齐唱的《马来亚的姑娘》。那歌声如爱如慕如泣如诉,把听到歌声的人带到一个美丽的世界,他们看到在大海边,在椰子树下,一对异国情侣的爱情;也勾出了他们心中的呐喊,勾出了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抗争……。

  
孙家伦不仅会唱歌,还会画画,和同队的人曾笑称他们的古亭齐唱为“孙伯虎点秋香”。孙家伦对“一枝花”有无限爱恋,但他还是按照她的请求,以兄长的姿态去处处关心她爱护她的。孙家伦被送新疆生产建设强制劳动后不久,“一枝花”也被送去内蒙古劳动。他们隔着千山万水戈壁大漠也鱼雁往来,保持那种兄妹式的关系,最后是 “一枝花”主动提出了待她实现重当歌唱演员后就嫁给他。

  
孙家伦爱文学,他被“一枝花”的从兄妹关系升华到恋爱关系的承诺所感动,就每晚点着小煤油灯,偷偷地将他的犯罪和在劳动改造中遇到了红颜知己的事写成了一部小说。他写的小说名字叫做《劫后余生》。我们有不少人看到过他的手稿,里面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歌曲《马来亚的姑娘》。

  
“一枝花”重当歌唱演员的梦没能实现,她在内蒙古照样唱《马来亚的姑娘》等“黄色歌曲”受到了非人的批斗,因不堪忍辱而自杀身亡。噩耗传到新疆,孙家伦变得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他将““一枝花”的像片夹在《毛主席语录》的塑料封皮里,时时都要拿出看,看着照片就默默流泪,然后就哼唱《马来亚的姑娘》。

  
终于,孙家伦从新疆逃跑了,他想去内蒙古找“一枝花”的坟墓,想在那里为她唱《马来亚的姑娘》,想在那里为她读《劫后余生》。他先到了他在包头的哥哥家,打算从那里走向草原。他先将《劫后余生》给哥哥看了,哥哥是个老老实实却胆小怕事的人,看过那份手稿后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身处文革中的他听说过民间有“地下文学”在传布,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也写出了“地下文学”。那是会引起杀身之祸的呀,哥哥为了大家庭的安全,将那本手稿交给了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队将孙家伦抓起来,送回了新疆。因为有“反革命证据”孙家伦在新疆的看守所受到了严厉的惩治。

  
有同时期关在看守所的人看到过孙家伦被打的皮开肉绽,但不知他后来哪里去了。我们工程大队的人再没见他回来,都估计是凶多吉少。他的《劫后余生》未能面世,我们再也听不到孙家伦和“一枝花”齐唱《马来亚的姑娘》了,我们能给他们编一支歌吗?

  
马来亚的姑娘的眼睛真的如歌曲那么“大而黑”吗?她的心真的情深似海吗?我问过我们中队也爱唱《马来亚姑娘》的一位归国华侨。他叫郑伟,是真正的马来亚吉隆坡出生的华侨,他告诉我是真那么“大而黑”,真情深似海。郑伟爱唱歌,而且是用美声唱法,是用后脑勺儿唱的,因此他总将那看似很抒情的《马来亚姑娘》唱得激情高扬。我曾挑剔他那种唱法,他说你没见歌中不仅有“大海的波涛”还有“大海的悲吼”吗?他说他见过真正的马来亚姑娘,也曾经有过马来亚姑娘。

  
这位郑伟祖籍侨乡梅县,生有广东人的厚嘴唇和炯炯有神的亮眼睛,性格中有十足的南洋式的热情。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回国考入北京大学医学系齿科的,他在学中齿科分出来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因此他很自豪自己是北大和北医的双料毕业生。他毕业后分在北京一家极有名的医院中当齿科医生,工作兢兢业业,技术也甚佳。但他后来犯了错误,被劳动教养。请原谅我用句劳改圈里的脏话介绍大家戏谑他的错误:“他给女患者治牙时让人家张开上面嘴还要检查下面的嘴”因有那戏谑他得了个外号“大色”。

  
那只是大家开他的玩笑,穷欢乐,“色”是有的,男人谁不好色?没那么邪火罢了。其实他在马来亚时本是个向往共产主义热血青年,爱唱歌爱写诗爱写些激昂文字,高中时就参加了马来亚共产党外围文化组织,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回国学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来了。只是他在国外学的共产主义与中国的共产主义不太一样,尤其到了五、六十年代交接、世界共产主义分裂为“马列”和“修正”是,他的思想就反动了。

  
郑伟“色”得没大家戏谑他的那么邪火,但还是有些“色”的,他上高中时就恋上了一位有着“大而黑”的眼睛的马来亚的姑娘。他的家和那个姑娘的家隔着一条小巷相对座落,他和那姑娘的阁楼隔窗而望,他们一起成长为高中生。他对我说每当他高声歌唱,她就在对面窗中“她静静地、她呆呆地、她望着我”,他伏案作诗作文,她也在对面窗中“她静静地、呆呆地、她望着我”……。

  
终于他们有机会相诉衷情,终于她告诉他,她不会唱歌但她喜欢听他唱歌,她也爱写诗也爱写激昂文字,而且她还参加在一个共产党外围文化组织中。是那位马来亚姑娘介绍他参加了哪个文化组织、引导他接触到共产主义,鼓励他回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和她曾在椰子树下相约,将来接她到中国结婚。

  
没想到正当他事业有成,可以接那位马来亚姑娘时,却因走进了牢房而难以践诺。他悔恨、他悲痛,仅将对她的怀念寄予歌唱《马来亚的姑娘》。他对我说:“现在不仅隔了大海还隔了高山和塔克拉玛干的八百里大沙漠,我不用后脑勺儿歌唱,她听得见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炼狱流行曲
    31,《炼狱流行曲》尾声 
    30,牛鬼蛇神歌之二 
    30,牛鬼蛇神歌之一 
    29,舞伴泪影 
    28,蓝宝石 
    27,午夜吉他 
    26,阿拉伯姑娘 
    25,马来亚的姑娘 
    24,含着眼泪带着微笑 
    23,丽达和拉兹 
    22,爱你需要你 
    21,我还是永远爱着你 
    20,天上有五只乌鸦 
    19,叶尔羌河水悠悠 
    18,戈壁滩上的母亲河 
    17,精神病患者 
    16,相思河畔 
    15,鸭绿江之夜 
    14,淡水河边 
    13,默默地祝福 
    12,我与咖啡 
    11,红柳的奉献 
    10,胡杨赞歌 
    9,望 月 
    8,天涯沦落人 
    7,无 题 
    6,流浪的人归来 
    5,苦难悲伤 
    4,一担石沟歌 
    3,与君永相望 
    2,兴凯湖小调 
    1,炼狱流行曲序曲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