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东京博士
>> 中日文化篇
字体∶
大
中
小
谈谈日企为何不愿意雇佣外国人
东京博士 (发表日期:2007-06-18 22:16:11 阅读人次:11205 回复数:66)
经常听到有在日本找工作的拒绝外国人的情况,由此引发讨论类似日本人是否歧视亚洲人,日本社会是否排外,日本是否崇洋媚外,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最近正好遇上自己所在部门需要募集有经验的技术开发者,应征的有来自各种渠道的,结合这些年自己在日本从打工,到正式就职,再到跳槽,从别人雇佣自己的立场,到自己站在雇用他人的立场上来随便谈谈关于日本公司雇用外国人的问题。
相信来日本的人不管时间长短,用何种雇用形态的找工作,都曾经遭遇过被拒绝的事例,就算有熟人介绍没有这类经验者,至少也有过这样的担心或周围同国人的所闻。
大致说来,初次到一个陌生地方,就是自己国家的不同地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除了工作是否能胜任,还有会不会遇上欺生的问题,如果是跨国的话,首先必须直面的就是语言交流的问题,由语言交流不畅造成的误解,现实生活的例子中不在少数。
日本是个高节奏运转的社会,而且又是一个非常注重团队协作共同作业的社会,产业链的概念不仅反映在社会,更缩小到企业内(尤其是大型企业)。因此,一个人由于语言能力造成自己不能畅通地与周围及时沟通信息,那无疑会给预定的工作计划进度整体带来影响,还会给别人造成工作上的压力和麻烦,这是日本公司第一个不愿意积极雇佣外国人的客观原因,而且也是我认为外国人自身存在的并且应该努力快速理解并克服的原因。
其次,仔细观察一些日本的中小企业,由于日本人的大公司就职志向依然根深蒂固,小公司要获得专门的优秀日本人人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客观上说,这个社会的空缺给具有一定学历经历的外国人创造了不少的就职机会,虽然这部分外国人或许日语尚未成熟,但是作为公司内业务为主的技术开发,公司也是能忍耐一下,并且从略微长远的计划看待此人的,此时最为重要的是确认此人在日本的逗留计划,如果明言在日本仅仅是3,4年的,很多公司会退却,尤其是技术性很强的那些公司,这与日本公司依旧残留的终身雇用制的习俗有关,当然也与日本公司对待正社员的“培养”观念有关。
中小企业由于相对人手不足,通常不得不要求一人身兼数职,对于外国人来说,当初最大的业务障碍莫过于使用日语的事情了,诸如接电话,接待客人,甚至不得不去客户公司单独开会商谈业务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外国人职员能否单独接触客户并非单纯的以他的日语能力是否通过日语水平考试1级来衡量的,或许有个外国人日语基础非常好,日语也说得很流利,但是由于发音不纯,或者不太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日本人的思维方法,作为企业一方,对于是否该让此人单独接触客户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为难事。
接触客户首先不仅仅代表着此人个人,同时还代表着公司的一张脸,因此新人进入公司,就是日本人,也要经过社会人培训,大公司有OJT培训,大约需要3个月,从待人接物,详细到如何引导来客通过走廊,会议室内车内如何决定座位,接电话前必须准备记录纸,接电话的3要件,向上司汇报的“法连草”等等,社会人礼仪的教育范围之广,可谓重新进行了一次集中性的家庭教育补课。
面对如此详细规范的新社会人教育,大部分外国人就职者除了本国的社会礼仪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至今未置的个人习惯根深蒂固地与周围的格格不入,接受此类教育本身还有语言障碍者也不在少数,因此除了一小部分外国人,绝大多数外国人对日本企业,甚至日本社会的这一整套规范的运行机制或多或少内心是报有抵触情绪和消极状态起步的,也是他们自己无法更快地积极融入日本社会,阻止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这个原因甚至还会反过来阻止他们的日语的进步。
不得不说,日本的中小企业为很多优秀的但是对日语和对日本社会的全面了解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在日外国人提供了施展才能和个人发展的空间,这些外国人或许本来就很优秀,有一定的实力,企业看到了他们已有的能力可以在日语尚不完善的时期得以发挥,为企业所用,这个衡量标准是公司的计划与受雇外国人用拙劣的日语,甚至夹杂些英语来达到初步沟通的,这个水准的沟通如果都难以进行,那么这个外国人被公司拒绝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别人歧视的结果。
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社会究竟是不是歧视外国人,首先作为外国人自身必须明确两点。
第一,日本社会的主体是日本国民,任何一个国家首先维护的是本国国民的利益,包括各种社会福利系统,税收制度的制定,即使某个时期,某个行业,某家公司缺人不得不雇用外国人来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也并非意味着日本社会具有对外国人履行解决国际失业问题的任何义务和责任,如果一定要这么认为,那也不应该对大量民间企业抱怨。事实上日本政府的不少政策和国际交流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的国际化态度,当初的外国人研修制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那本来是为帮助后进国家的人最大3年来日本学习先进熟练技术和技能,然后回祖国报效的,现在却非常遗憾地成为一些恶质中介为日本3K企业介绍廉价劳动力违法打工的社会问题,这类与当初政策的旨意背道而驰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国家声誉,同时激起了新的一轮对日本迷茫误解的国际舆论,尤其是具有严重历史政治情结的那些亚洲国家。
第二,凭心而论,日本在国际化问题上依然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但是就本人亲眼目睹并投身于日本社会的将近20年来说,日本社会,尤其是地域社会在对待外国人问题上的态度和各类媒体还是处于比较积极纳入的状态,外国人正式就职的人员在税收,福利上享受的也是日本人同等待遇,在薪水方面,虽然有一些个别的不尽人意的现象,但是这里面也有当事人自身的能力问题(尤其是日语问题造成评价的打折扣)。我认为这并非是歧视现象,恰恰是现在在日本的年功序列制越来越趋向空洞化,企业日益注重能力的个别评价方法,一个人的能力,就是日本人,如果由于性格的问题造成的语言交流能力弱点,该日本人也会被降低评价的,仅仅是外国人在语言上的先天不足和社会的不融洽,得到这样的负评价的人数较多而已。这只能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提高来弥补。因此,短期在日就职打算的外国人如果带着遭受歧视的错觉离开日本,那也不是日本社会的责任,资本主义的企业讲究的是商业利润效果第一,毕竟不是教会慈善事业。
相比中小企业而言,日本的大型企业在外国人雇用问题上则要谨慎得多,因为人才来源首先不像那些中小企业那样年年烦恼,除了每年可以从名校按照正规途径募集新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各种获得特殊人才的中途采用渠道,大企业的雇佣实力除了安定的经营状态保持下的色彩依然浓厚的传统的年功序列制度,还与企业已经建立的一整套的诱人的福利有关,就算薪水暂时不如某些中小企业高,但是个人的实际收入很少受企业甚至行业的波动影响,因此快要结束独身时代的工薪层把进入大企业获得今后的人生安定感作为首要考虑,大企业也愿意采用这些已经在中小企业内积累了一定业务阅历的人,如果谋求的人才职位双方匹配的话。
能挑战日本大企业就职的外国人不是很多,正规的留学生涯结束后,过五关斩六将的日本名校毕业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应该是主流,这个群体不仅日语平均水平高,而且学院派出身更显示了他们对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理解的深度,远远不是当初来日时的自身能比拟的,毕竟留学生们至少经历了在日本6年的时光(2年语言学校+4年大学学部生活),相反,有些硕士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却不如学部生,这与他们的留学年数少于学部生有着密切关系。
要进入日本大企业的中途采用外国人,大致上要比上述日本的名校新毕业的留学生难度大很多,大企业的入社考试面试制度复杂繁琐,几乎都是在没有任何风险之下才决定录用该外国人,而且录用的都是特殊技术或专门性极强的职位,该外国人如果没有过人(超过日本人)的能力,基本上是无缘的。
以我们公司为例,最近一直在募集IT经验者,面试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各种不同途径来的5个中国人,或许我的原因在募集中国人技术者方面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是即使没有我的存在,我们这里也录用过中国人,当然不是中途采用,而是前面说的每年新毕业的留学生。
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如果采用人数较多的外国人,作为公司方面有什么顾虑呢?这个一般外国人自身并不清楚,但是作为雇佣方的担当者,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首先像我们这种东证一部上场的公司,雇用体制已经有具体明确的框架,雇用行为本身涉及企业体制,如果不是外资企业的话,大量集中在某个部门录用外国人有企业机密泄漏的担心,这种担心不仅仅来自公司内部的文化保守势力,还来自各股东,甚至一般股民的公众信誉,最终可能影响公司的股票时价,因此上场公司的企业行为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从这个观点上说,积极录用外国人是日本国际化的一块宣传牌子,如果确实是优秀人才对企业也并无坏处。
事实上,究竟是不是优秀人才,由于外国人的不透明状态较多,诸如是否能长期在日工作,是否能与周围协调工作,是否会因为文化习惯因素带来新的企业问题,这些都是不透明的,而且大多数非外资企业的日本公司不具有对应的经验的,甚至这些企业的人事担当对外国人的保险福利签证知识都不如我这样的外国人,这就好比一个中国人不会明白外国人在中国需要办理何种居住就职手续一样。从结论上看,雇用外国人的麻烦事要比日本人多得多。
极端地说,雇用外国人社员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雇佣3个外国人,其中一个是中国人,一个美国人,一个印度人,这没问题,但是如果你雇用了3个印度人,也许在企业内就会成为问题,东芝事件,本田的直升飞机事件,都是成为日本社会性的政治担心的因素,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集中在一个技术部门被日本企业视为不适当的,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处于对立状态的外国,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对外国人个人是否歧视的话题,日本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但不等于它就不存在国家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反过来想想,同样的中国核心大企业的技术要职如果雇佣好几个同样国家的外国人,这可能吗?不也有技术泄露和国家安全问题的存在?
非移民国家的小小岛屿上,在日外国人突破百万,占总人口的1/100,其中在日中国人占60万。所以批评指责他人时,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想,其实人家的国际化已经比我们先进,也作了大量的实事,我们这么多就职的外国人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的国家如果也先进了发达了,我们的政府和国民能有现在日本社会这样的器量和积极态度去容纳大量的外国人就职吗?
——东京博士 2007年6月18日
Page:
3
|
2
|
1
|
回复[61]:
liang (2007-06-22 20:19:14)
变得“比日本人还日本人”,这也许就是日本文化的魅力?李登辉也是“比日本人还日本人”。扣DB这顶帽子分量不少啊。
日本真的很特殊,目前还看不到“比美国人还美国人”“比法国人还法国人”~之类说法。
回复[62]:
阮博士对日本人的英文水平如何评论?
数字 (2007-06-22 21:25:35)
一些大中型公司的日本人去中国出差,不会中文就说英语。他们常说,中国人大多数不会英文,而在台湾会英语的人很多。听到他们这样评价中国人的英文水平,每每感觉他们的偏颇和无知。
回复[63]:
不好评论
二子
(2007-06-22 23:04:30)
要看那个层次的。
一般老百姓来说,可能日本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中国很多。其他的不说,他们的外来语那么多,就是日本文盲也听得懂不少英文吧。
说到比较高层次的科学家,工程师什么的,我觉得和中国差不多吧,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一般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者,平均水平要比中国人差不少。
说就不说了,日本人的英文估计难懂程度不比印度人低。呵呵。
听力普遍比较差。阅读能力也不行,我觉得他们的大学生包括很多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平均水平真的不如中国大学生,尤其是阅读量,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的远。至于写的能力,反而并不很差,日本人做什么都很认真,写起来也一板一眼。
这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完全不保证能反应真实情况。因为这个东西我实在也没怎么特别留意过。说中国人大多数不会英文,在台湾会英文的人很多,可能也是事实。普通老百姓的英文程度,大陆可能确实不行,这个也要承认。中国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还很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回复[64]:
东京博士
(2007-06-23 01:15:20)
二子的两个观点小评一下(不是反驳)——
1。“只是我现在说的都是他不是的地方。”,很对,我也是,但是作为一个来到比自己国家先进的地方,我一直觉得不是日本人做的特别好,而是做的很普通,理应这样,我们做的太差,也许这就是用日本作为参照时我们的不足,因此,我跟你恰恰相反,我“只是知识说的都是他们是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我离开中国在日本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有自己存在价值的原因。
2。“DB对日本企业的看法,我觉得比日本人还日本人。其实很多日本人都已经不这么看了。”
哈哈,我不知道你接触了多少日企,除了技术是否跑过营业,甚至人事。拿在日年数说事我肯定“不道德”,也太八卦压人了,再说年龄和来日年数对日本社会的理解沉湖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绝对的,我可以清晰地告诉你,我在日本一共就职过5家公司2家研究所,规模从不满10人的中小企业到几千人的大企业,如果算上我单独交往过的客户,协力公司和下请业者,估计有4位数,这些日本企业大约20%是通常说的IT业,80%是制造业(俗称ものづくり)。
日本企业80年代以后至今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非常迅猛,有的也是渐变的过程,但是我说过,日本人是一个不会轻易全盘否定一样东西的民族,自己的文化习惯更是如此,你说的“很多日本人都已经不这么看了”很含糊,我的很多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我的原创,而是在日工作中积累下来的,也就是日本人很多人的看法的还能算比较有代表性的集合。
最后,不得不补充一句,我没有在日本的外企呆过,所以如果你在日经历大部分是呆在日本的外企,那你我对这个观点的分歧我能理解,否则我就不想再跟你继续交流这个话题了,你可以任意反驳我保留你自己的观点。
回复[65]:
东京博士
(2007-06-23 01:26:49)
对于Sony这个名词,不仅仅在私生活中我是它民生产品的粉丝,可以说Sony也是改变了我一生道路的里程碑,因为Sony,我从一个普通的软件开发技术者脱胎换骨变成了涉及机械电子硬件等综合技术的系统开发者,经营者。是Sony让我知道了CCD摄像原理,开拓了那以后从事FA实时图象处理ビジネス。我没有在Sony公司就职过,但是我与Sony公司的人同吃一锅饭,同在一室通宵达旦地开发产品的日子永生难忘,所以我每次看《プロジェクトX》很感动,因为当年我周围就是这样的索尼的日本人,那是我自己很不适应但依然咬紧牙关挺过来的一段很艰苦的日子,但是现在回头看,也是自己在日本这个行业内获得最大财富最原始的起步阶段。可以说我对索尼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它的任何动静都无形地让我关心之。所以不谈干枯话题了,没意思,人生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让我去忙碌。。。。。
回复[66]:
DB,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打算回帖继续谈论这个话题了
二子
(2007-06-24 21:46:57)
我常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同样的事情上,会有那么截然相反的观点。
我绝对不能保证自己的观点是客观的,任何人都会自己的主观和情绪在观点中,你这样,我也一样。
但是,我自己可以保证的一点是看待任何事情,不带任何预设的立场。我们不能保证自己的情绪不影响自己观点,但是至少可以让自己做到在进入观点之前不带情绪。
举个例子,就如你说的,你来日本这个先进国家是尽力学习他的优点的。所以你要尽力发现他的优点。而我从来不预设这样的立场。每个事情都是独立,不因为他发生在美国日本或者中国而有什么不同。我并不打算发现日本多少优点,当然反之亦然。
关于日本是否先进的问题,我经常举例告诉我的朋友,日本远远比现在很多中国人想象中的要先进。至于日本的缺点,我总觉它太明显了,明显到你都不可能装作看不到它。
-----------------------------
其实隔海看中国也是一样的。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我对东洋镜上的很多话题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了。
Page:
3
|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中日文化篇
喧哗两成败的经典事件:忠臣藏
日本人为什么是非不分?
福原爱在台湾究竟感受到了什么?
福原爱带来的国际大地震
中日文化比较:儒教的分歧点
我在日本“看”广场舞
无声的震撼
五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四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三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欣赏日本茶道
今日上海滩:东台路古玩市场
中日消费小事的杂感
中日生意经的差异
日本人吃鲸鱼与保护动物的矛盾
再谈中日男女平等观念
[原创]简评杨逸获日本芥川文学奖
漫步[柴又]——寅次郎的故乡
海外中秋话月饼
中国大米为何不如日本大米——与龙之醒商榷
日本人为何冷酷无情?
谈谈日企为何不愿意雇佣外国人
上海滩的文化新热点——泰康路田子坊
日本社会的日常五[心]
木子美改邪归正了吗?
扭曲的人性——三评《我的女友里美》
嘲笑他人的民族心理——再评《我的女友里美》
爱情的自私与本能——评《我的女友里美》
中日文化交流:再谈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宁波,麻将及其他
中日文化交流:不可思议的日本立食
从日本的“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
从《含泪活着》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
打倒[你好厕所]!
我们需要欧洲的Renaissance精神
漫谈中日拉面
暧昧的日本人
日本人究竟是否歧视中国人?
日本饮食文化谈[四]
日本饮食文化谈[二]
日本饮食文化谈[三]
日本饮食文化谈[一]
人情与自由
再谈大中华与小日本
中国人的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心理
[原创]Never give up!
[原创]日本的咕老肉和天津饭
[原创]星巴克与喝凉水
[原创]欧洲归来看日本
[原创]法国老太太鲁西
[原创]阿Q先生新说
[原创]谁动了我的蛋糕?
[原创]情人旅馆体验记
[原创]盒子旅馆体验
[原创]我的麦当劳历史情结
[原创]吹“牛”
[原创]书包情怀
[原创]从茶叶盖子看中日差距
[原创]我无法理解酒吧文化
[原创]浅谈日本文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