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东京博士 >> 中日文化篇
字体∶
从《含泪活着》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

东京博士 (发表日期:2006-11-06 21:59:44 阅读人次:9657 回复数:59)

  近日看到不少有关介绍丁尚彪的那个《含泪活着》的在日华人以及日本观众的评论,夸主人公了不起的占大多数,我也认为的确非常的了不起,但是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着另外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的家庭。

  
我认为,家人还是尽量不要长期分开为好,有时候对方的沉默不一定就是对你的支持,更何况女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其实我看了那个电视后,一直有股说不出的想法,除了钦佩老丁的毅力(其实我来日本后也曾有那种毅力),我觉得既然老丁能为女儿牺牲,为何不能也为了妻子做点什么呢?老丁那样的做法是个好父亲,但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个好丈夫,在无法两全其美的时候,我可能会选择善待妻子,而不是为了女儿。我可以想象老丁在牺牲自己的同时,在当时也无法与国内家庭充分沟通的客观环境下,让妻子也不知不觉地搭进了牺牲的圈子,也许当时是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想过妻子是否愿意像自己一样为孩子如此牺牲。这是我唯一不能理解的这个电视中的一个情节。

  
我这么说并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因为我也有过与家人分离的体验,虽然时间不长。我女儿出生在国内,当时因为妻子恐惧在日本单独生孩子,以及产后没有家人照顾的生活,那时我在日本创业,几乎一直出差,早出晚归根本无法顾及家庭。

  
孩子生后6个月我们在东京团聚了,没多久,由于我们夫妻都工作繁忙,孩子送回国内10个月,那10个月的变化终于让我们明白了钱财一切都是身外物,家庭的幸福在于让每个人都幸福,而不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也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因此我们把孩子又接回日本,一家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日本的中文媒体常有讨论海外华人的孩子究竟是送回国教育培养好,还是留在身边好的话题,我觉得不管哪种选择,保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是最好的选择,孩子有几个童年?人生有几个10年?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启蒙教育,夫妻最美好的共同生活的时光,一起为家庭忧愁,分担,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偶尔奢侈,缺了谁都不会快乐。

  
昨天的东洋镜东京聚会,与[九哥],[每天早上]同席时谈到了孩子的出息和教育问题,我觉得不能把父母的价值观强加与孩子,父母最多引导,九哥拉琴,但是九哥如果逼着他儿子一定也要拉琴就不一定是儿子本人真正幸福的人生,我是搞技术的,我也不会逼迫女儿将来非做电子工程师不可。

  
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我们的父母不能强求我们做的事,为何我们在成为人父时要强加自己的孩子呢?这里面有浓重的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的经典模式,包括介绍老丁的那个电视,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教子育女的传统精神枷锁下,老丁不得不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悲剧人物。

  
老丁的女儿成功了,所以有这样的电视片让人感动流泪。但是这世上其实有很多老丁,他们的儿女不一定都能有那样的成功,这里面有千千万个老丁的孩子们由于机遇,甚至由于智商,或者他们本人的贪玩,甚至长期单亲家庭的教育不周的不尽人意的结局,他们都不如老丁的女儿,难道他们今后就没有幸福的人生了?

  
老丁的这15年是否真的值得,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如果抛开老丁的女儿这个特定的结果来看,老丁的15年我认为是不太值得的,当然我说不值得不等于全盘否定他的牺牲精神本身,相反我无法否认老丁是在日华人中的一个非常努力的人物缩影,这不以这个人物的年龄,出身,学历,经济水准的高低而改变,有这样精神素质的人,不管他在哪里,是黑户口还是白户口,他都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我还是希望他当时能分一点什么出来给自己的妻子,而不是太执著于赚钱替女儿实现那么高的目标。

  
孩子的路将来很长很长,有很多很多的机会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妻子是自己的同辈人同路人,一直要走向坟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在考虑家庭的完整性时,是不是应该把妻子放在第一位呢?老丁的女儿我想越是有出息,越是个懂事的人,她今后的心理包袱也不会小,因为自己,父母分离了整整15年,这绝对不是她能用任何形式弥补的。

  
——东京博士 2006年11月6日于秋田





Page: 2 | 1 |

 回复[31]:  appleyang (2006-11-07 14:37:33)  
 
  回東博:多放醬油味道偏酸所以我在顏色夠後放鹽。

 回复[32]:  东京博士 (2006-11-07 14:41:34)  
 
  我狂晕。。。。

 回复[33]: 一起晕 陈某 (2006-11-07 14:42:58)  
 
  

 回复[34]:  唐辛子 (2006-11-07 14:55:14)  
 
  陈姐姐:偶听你的,你说“当回‘心理不正常’者吧”,那我就“不正常”算了。

  
好衬托坛主的“超级正常”。

 回复[35]:  云舞阳 (2006-11-07 15:01:40)  
 
  我的看法:该片强调的为女儿打工辛劳,事实上,这是个误读。确切地说,丁作为一个来自底层的小人物,没有任何生活基础,命运把他送到了东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他无怨无悔的劳动着,付出着。对于他来说,在东京,世界消费之都,一定程度上也是收入最高的城市,他可以通过最大化体力付出,最小化物质需求,来实现财富的积累。女儿的留学,开始时是个美丽的梦想,随着自我强化,最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回复[36]:  云舞阳 (2006-11-07 15:04:47)  
 
  支持东博的观点。我来后不到一年,lp,孩子都过来了。经济一下子就困难了许多。但是幸福,这种感觉是跟家伴随在一起的。

 回复[37]: 唉,有人就是愿意对号入座 陈某 (2006-11-07 15:06:21)  
 
  

  
烧红烧肉加点绍兴黄酒更香

  

 回复[38]:  东京博士 (2006-11-07 15:19:06)  
 
  15年的老丁,我认为对日本,对东京,乃至对北海道阿寒町都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不仅仅是在日本能赚绝对数字高于国内的钱。

  


  
我来日的大部分年头是在东京度过的,但是我也曾经在秋田的农村生活过2年不到,虽然日本的农村与中国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大城市出生的人的那种失落寂寞的心理我想应该与老丁非常接近的,此刻我正在秋田出差,虽然我已经不是这里的居民,但是我和家人都非常怀念秋田的生活,虽然当时的搬迁到农村有点惆怅,离开了却时常为秋田感动,秋田的白雪皑皑,现在这个季节的漫天姹紫嫣红,春天冰雪融化时河水奔腾而去的那种大自然的喜悦和向往,但是我能经常公费来这里,我的家人不能轻易而来,影片最后老丁回到北海道阿寒町时,那种远离都市的景色,是另一种回味,在这里也有过老丁的人生的一幕,虽然不是自己的故乡,却有一份乡情,就像我现在非常虚伪地说喜欢秋田,但真的让我在这里永久居住,肯定不行。

  
我是海龟过的人,然后又来日本了,在海龟的日子里,我无法忘记在日本的每个日日夜夜,虽然很辛苦,还有病倒住院俄经历,但是国内悠闲懒散的整个节奏,以及社会的氛围,我已经无法适应,尽管我现在在日本也已经过了紧张的时期,能悠闲地打字,但是我依然喜欢在日本,至少比国内有充实感。所以老丁回国以后,我想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对日本的美好的回忆的,甚至远远比我当年海龟时强烈百倍,但是这些,丁夫人很难正确理解或共鸣的,他们具有的共鸣是文革时共患难的那些岁月,分离的15年,老丁夫妇其实已经各自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有些不一定都能沟通,就好比我们离开中国15年,很难与国内的人真正沟通起来的,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回复[39]:  唐辛子 (2006-11-07 15:18:23)  
 
  

  
恶狠狠地朝红烧肉里扔进大把唐辛子。辛味扑鼻,刺激开胃。

  
为了红烧肉好吃,将自己都扔进去了,5555~~太令人感动了!!!含泪下~~~

 回复[40]:  唐辛子 (2006-11-07 15:23:15)  
 
  看了38楼东博的贴,终于明白了东博为什么老说日本如何如何好,原来,就象“非常虚伪地说喜欢秋田”一样,因为在日本住久了,所以,也就“非常虚伪地”喜欢上了日本。

  

 回复[41]:  东京博士 (2006-11-07 16:08:40)  
 
  鸠山先生请我喝酒时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回复[42]: 回复30楼的不可思议 陈某 (2006-11-07 21:56:24)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呢。关于这个话题,我的回复或者评论,远远少于东博或者其他博士。你们可以算字数啊。

  
唯一使得某些人不满的是,我动用斑竹权力,把这个话题套红套兰地挂了2天而已。这就是“异乎寻常”吗?

  
说私交,我和张丽玲就见过一面而已,论交情,我和她的冤家对头的关系,远远要比这一面之交深远的多。所以,照常理,是不是应该也封杀这部片子或者议论才显得正常呢?

  
我仅仅凭我的个人直觉来判断是否应该推荐这部片子的。正如水博说的,荐不荐是他的事,看不看是你的事呀。这里没有人发文件,也没有人组织学习,网上的议论全部是自发的。

  
我要说明的是,关于这个话题的种种议论都有,也有网友来信强烈要求删除某某回复,可是,至今为止我没有删除过一个字。没有关系,这些话,我相信老丁是能够承受的。伤人的话也伤自己。

  
我要提醒的是,有些意见纯粹渗入个人恩怨的,这个我在一开始就说过。谁谁谁和谁谁谁以前打过架,这个我不关心。可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当事人是应该回避的。

  
又说了许多废话。也许是我不对,太罗嗦了,有句成语,对牛弹琴,决不是牛的过错。

  

 回复[43]:  东京博士 (2006-11-07 15:43:02)  
 
  所以这种评论我来发最好,我不属于任何派,也不认识任何人,东洋镜聚会之前,我也就认识一个孙秀萍,不过我想我的发言如果老丁本人有看着不是很舒服的,那也应该知道我并没有对老丁任何的恶意,相反我也一定程度暴露着自己的隐私,我对老丁的这个影片感兴趣的唯一要素是虽然老丁年龄比我大,但是在出国来日本的“背米”的上海人大潮中,我们是相当有共鸣的同代人,我的朋友曾经有好几个没有什么学历的人,初到日本大家互相帮助,在上海都是本来互相不认识的,有的人熬不住,半年回去了,有的人黑了很长时间,有的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被抓回去了,日本,是一个中国人这20年的特殊的人生舞台,我已经很难用好坏是非来评判每个幸运的和不太幸运的人了,但是大多数人都十分努力,完全改变了原来在国内吊儿郎档的样子,没有谁来宣传教育,来提高我们的觉悟,一种求生求高的欲望,支撑着每个人,有的人迷失了方向,有的人抓住了机会,大浪淘沙,一个人一种追求,一种活法。

 回复[44]: 东博的善意大家都知道 陈某 (2006-11-07 15:49:46)  
 
  哈哈

  
这句不同意:“完全改变了原来在国内吊儿郎档的样子”。

  
你看看你我,一边上班一边上网。这不是吊儿郎档是什么?

 回复[45]:  东京博士 (2006-11-07 15:54:33)  
 
  你把时期搞错了,我是说来日本之后的那个咱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现在俺们已经进入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了,再每天被鬼子差东差西,那以前10年的苦就算白吃了,这不,刚才还有人来打扰我上网,我得下车间去巡回一下了,等找到问题了,让鬼子们开始干起来了,我再来陪你聊天。

 回复[46]:  小小鸟儿 (2006-11-07 16:12:39)  
 
  我忙完一阵,吃了喜多方拉面,绕公司转了一圈,飞回来一看,大家还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呢。东京博士聚会的时候手托香腮,默默无语,到了这里可是大不一样,看到了你的双重性格。

 回复[47]: ジャガイモ 游人 (2006-11-07 17:17:31)  
 
  红烧肉里放马铃薯?还是要烧土豆牛肉?

  
非也!

  
个人觉得老丁有点像:

  
若いジャガイモため、親いもは自分が腐ってもかまわない。

 回复[48]:  风 (2006-11-07 17:18:37)  
 
  游人:

 回复[49]:  朦胧 (2006-11-07 19:20:35)  
 
  这个问题就像1+1=2,谁都知道的,但是后来又有推出不等于2,也是正常的,也许以后还有人推出等于3什么的。可是同一等于2的是大多数。

  
最后,求斑竹把我在论坛里贴得删掉,只有题目,文章没贴上。

  

 回复[50]: 欢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丁尚彪 (2006-11-08 00:55:02)  
 
   谢谢唐幸子和东博士发表的高见,很高兴看见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通过讨论,我们都可以有一些收获,对事物有个认识,

  
两位的发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对,我也很支持,天底下谁都愿意和家人永远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正常的,有血有肉的,吃五谷长大的人,

  
谢谢,希望还能听到更多朋友的高见。

  

 回复[51]:  东京博士 (2006-11-08 01:06:16)  
 
  老丁是只夜猫子

  
半夜起来照镜子

  
镜子里面回帖子

  
害得阿拉长胡子

  
哈哈,结棍。

 回复[52]:  食蟹猴 (2006-11-08 01:07:12)  
 
  阿拉上海宁里厢,夜猫子交关多的,吾就算一个.

  
大概是老早挫麻将,扳扳小老酒锻练出来的.

 回复[53]:  东京博士 (2006-11-08 01:08:38)  
 
  我那里也有些读者评论,老丁有兴趣的话随便瞄一眼好了。http://eastern-ark.com/read.php?tid=9456&fpage=&toread=&page=1

 回复[54]: 给丁尚彪先生 唐辛子 (2006-11-08 10:21:11)  
 
  您好,丁先生:先谢谢您的宽宏。我这个人喜欢开玩笑,对于任何过于严肃的话题,总有一点逆反心理,喜欢唱些反调,所以,如果在我发的帖子里,有影响您心情的地方,还请包涵原谅。

  
关于您的故事,我在很久以前看过,感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另外:我得老老实实地告诉您说:您的故事的续集,我没看。当时家里的电视已经打开了,我看到您和您女儿在电车里的几个镜头,就关了,因为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有另一份工作要做。而且,我也特意不看,因为我害怕被感动,害怕流泪。您在日本生活过,您一定知道,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无论是“黑户口”还是“白户口”,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得不容易,即使拥有了一些幸福与富足,也都是一步步含辛茹苦地靠大脑和双手挣来的。生活的沉重和严肃,如同影子般站在我们的身边,时时期待着引人注目,但我希望自己能没心没肺地活着,做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就好---少些思索,多些行动,这样也许更容易与心目中的目标靠近。丁先生,您的生活经历比我更为丰富,我想您会比我的体会更深吧。

  
今天,在办公室和一位年轻女孩说起您的故事,是个和您女儿差不多年龄的中国女孩子,她说:虽然没看电视,但关听介绍就想流泪了。这个女孩说:如果是我,我宁愿不留学,也决不能答应让自己的父亲在异国他乡“黑”下来15年,而且一家分离,这对自己的父母而言,太残忍了!

  
丁先生,我现在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我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看过许多前辈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我在心里告诫自己:无论我多么爱他们,但一定只能给他们适可而止的爱。因为爱太多时,人生也会更沉重。

 回复[55]:  东京博士 (2006-11-08 11:14:19)  
 
  对唐辛子前面3段同意50%,最后一段100%同意。拷贝一段与老丁女儿同龄人,曾经留学日本的俺的晚辈亲属的观后感——

  
“单从人物故事来说,15年黑在外面打工赚钱的人并不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甚至单纯的不愿意回到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去,丁桑来自上海,虽然是普通百姓,那还算是中国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方,更何况现在发展很快,但很多地方依然不能跟别人比,尤其是那些大众的部分,能比的只有高楼大厦和社会的中上水准的人,但是那些中上水准和富裕层都是什么人?不是官商结合的就是与出国有关的,陈良宇事件后暴露了上海局级干部的子女家属超过95%在从事银行不动产等行业,难道这是他们这些人偶然的特别优秀?不见得吧。

  
丁桑这样的中国人有很多很多,他们唯一致富的途径只有在国外,黑户口也是因为不凑巧来到了日本,要是到了美国,黑还能转白,要说黑的时间长短,打工的烈度,丁桑都不能排上最高峰,你们问问老东当年同时打几份工?人都送医院了。还有我周围见过的付了巨款来日的福建人,有一个1年来后背没有碰过床,睡觉就是在电车上,山手环线转几圈就是他一年来的床。论打工的烈度,上海人总的来说不如福建的,体力也不行,上海人在日本搞IT的居多,但多年前的第一次出国大潮就像四人帮粉碎后的恢复高考,有一大批赶人生末班车的丁桑那样的年龄比较大的人出国,他们渴望改变自己下一段的人生,现在35岁办理日语学校本身就不可能,以前超过40的都有发给语言学校签证的。”

  

 回复[56]: 如果骨肉分离,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love1975 (2009-10-21 15:23:57)  
 
  人生有时候要做选择,但是我相信如果是我,我不会选择长时间分离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如果孩子的童年没有父亲或母亲,我相信这个孩子一生都会有阴影。如果夫妻长时间分离,这样的婚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回复[57]:  yzmm89 (2009-12-27 01:42:10)  
 
  今晚在澳大利亚看这部记录片,我非常感动!就想起动88年到日本的......老丁值的我学习!

 回复[58]:  待于泥~ (2009-12-27 10:56:42)  
 
  朋友; 今、新宿で中国人の家族の映画が上映されています。

  
我: 叫什么名字?

  
朋友; もともとはテレビの番組だったようです。

  
我; 啊,我知道,这个中文叫<<活着>>

  
朋友: 中国人には、普通の市民の中に本当に偉い人がいます。

  
我: 没错,很好的,中国人的下层是最坚韧的人民

  
没有他们,中国早就完结了

  
朋友: たくましい人たちです。

  
我: 是

  
朋友: 家族をとても大切にしていますね。

  
我: 是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什么苦都能吃

  
家族的凝聚力是最强的。

  
朋友: 娘さんもお父さんの愛情と期待に応えて、アメリカで医者になったみたいです。

  
我: 是的,现在她女儿也结婚了

  
我 :你如果想要认识他,<<东洋镜>>上有人跟他很熟,可以介绍

  
朋友: そうですか。

  
でも紹介してもらっても、何をしていいかわかりません。

  
我:

 回复[59]:  待于泥~ (2009-12-27 11:00:45)  
 
  上面是跟一个朋友在网上谈到这件事的有关对话,现贴过来,给大家的讨论助个兴。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中日文化篇
    喧哗两成败的经典事件:忠臣藏 
    日本人为什么是非不分? 
    福原爱在台湾究竟感受到了什么? 
    福原爱带来的国际大地震 
    中日文化比较:儒教的分歧点 
    我在日本“看”广场舞 
    无声的震撼 
    五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四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三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欣赏日本茶道 
    今日上海滩:东台路古玩市场  
    中日消费小事的杂感 
    中日生意经的差异 
    日本人吃鲸鱼与保护动物的矛盾 
    再谈中日男女平等观念 
    [原创]简评杨逸获日本芥川文学奖 
    漫步[柴又]——寅次郎的故乡 
    海外中秋话月饼 
    中国大米为何不如日本大米——与龙之醒商榷 
    日本人为何冷酷无情? 
    谈谈日企为何不愿意雇佣外国人 
    上海滩的文化新热点——泰康路田子坊 
    日本社会的日常五[心] 
    木子美改邪归正了吗? 
    扭曲的人性——三评《我的女友里美》 
    嘲笑他人的民族心理——再评《我的女友里美》 
    爱情的自私与本能——评《我的女友里美》 
    中日文化交流:再谈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宁波,麻将及其他 
    中日文化交流:不可思议的日本立食 
    从日本的“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 
    从《含泪活着》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 
    打倒[你好厕所]! 
    我们需要欧洲的Renaissance精神 
    漫谈中日拉面 
    暧昧的日本人 
    日本人究竟是否歧视中国人? 
    日本饮食文化谈[四]  
    日本饮食文化谈[二]  
    日本饮食文化谈[三]  
    日本饮食文化谈[一]  
    人情与自由 
    再谈大中华与小日本  
    中国人的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心理 
    [原创]Never give up! 
    [原创]日本的咕老肉和天津饭 
    [原创]星巴克与喝凉水 
    [原创]欧洲归来看日本 
    [原创]法国老太太鲁西 
    [原创]阿Q先生新说 
    [原创]谁动了我的蛋糕? 
    [原创]情人旅馆体验记 
    [原创]盒子旅馆体验 
    [原创]我的麦当劳历史情结 
    [原创]吹“牛” 
    [原创]书包情怀 
    [原创]从茶叶盖子看中日差距 
    [原创]我无法理解酒吧文化 
    [原创]浅谈日本文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