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大卫
>> 自己的歌剧院
字体∶
大
中
小
值得纪念的音乐巨人们
刘大卫 (发表日期:2009-05-29 10:51:33 阅读人次:1573 回复数:7)
值得纪念的音乐巨人们
吾丁编译
小序:古典音乐的作品,都是昔日之成果。他们名垂千秋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后人的一付沉重的十架。后世的音乐家们,只能一边模仿着先贤们的作品,一边摸索独自的创作路径。同时,作曲家之外,还有一批为音乐作品注入生命力的指挥家们,也同样值得我们回顾。
1.古典音乐之王:贝多芬
旷观古今之交响曲,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无论何时何地都被高举在音乐宝座上的,唯一人而已,他就是贝多芬。此一情形,恐怕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大的改观。
我们今天所谓的“古典音乐”,其主流就是19世纪创作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以及东欧诸国的众多音乐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之中,“交响曲”又逐渐在演奏会曲目中脱颖而出,而成为音乐会之冠,其他的作品则渐渐处于从属地位。在这样一个音乐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把交响曲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且使之成为音乐会之冠的,就是贝多芬和他的作品。
贝多芬的交响曲,只有区区9首而已。老前辈海顿写的交响曲超过100首,稍早于贝多芬的莫扎特也写了几十首交响曲。相比之下,贝多芬只写了9首。可是,这9首交响曲,每一首都有独自的价值和魅力,其厚重的存在感,超越任何作品。
这也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结果。贝多芬的时代,欧洲的市民阶层逐渐成型,音乐市场也不断扩大,从演奏方面来说,大规模的交响乐团的演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常态。演奏既已可能,听众当然雀跃。庞大的听众需要大规模的演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贝多芬的作品可谓如鱼得水,浑然天成。
2.贝多芬以后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获成功以后,德奥的作曲家们,或多或少地都开始在自己的创作中模仿贝多芬。而且,在潜意识里,连他们所创作的曲目的数字,都会受到贝多芬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贝多芬以后,写交响曲再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差事了。
从年代来说,与贝多芬人生的后半段重叠的舒伯特,如果算上他的未完成,总共写了10首左右的交响曲,认真算起来,真正完全的作品,大概只有7首。
另外,许多作曲家从心理上产生了“冒犯贝多芬综合症”。比如门德尔松,就把自己的交响曲分成正式出版和“习作”两类,在他38年的短暂人生中,给自己的交响曲正式冠名的只有“意大利交响曲”等5首。其实,这位天才作曲家,从12岁既开始创作作品,除了冠名的5首之外,还有13首“为弦乐而作的交响曲”,被他自己以“习作”之名,与另外5首分别开来。
贝多芬以先的时代,作曲家们只顾埋头于创作新作品。但是,自从出现了贝多芬,作曲家们开始注意“以往”,开始顾及“先贤”,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前人的作品的分量。比如舒曼,他本人只写了4首交响曲,但是他发现了舒伯特的一首没有发表的作品的乐谱,并且请门德尔松来指挥,才使得这首作品流传于世。
受舒曼的影响,勃拉姆斯也只写了4首交响曲。而且勃拉姆斯更加慎重,他发表第一首交响曲的时候,已经43岁!
布鲁克纳写了11首。但是他不敢超越贝多芬,因此把两首年轻时代的作品划掉,因此他的交响曲总数也是9首。
这样一来,9这个数字,对于作曲家来说成了一个略带不详的忌讳。比如马勒,写到第九首,就不再敢按照数字顺序来排列,赶紧把交响曲的名字改成“大地之歌”,想借此来逃脱“9”字的魔咒。但是,天意难违,当他写完下一首(数字排列第九首)的时候,却突然神秘地死亡。9字的魔咒,愈加强烈!
3.摸索新的作曲方法的作曲家们
1911年马勒过世之后,作曲家们开始逐渐从贝多芬的交响曲模式中脱离,他们开始冲破交响乐的程式,在承继了19世纪晚期的浪漫派乐潮的同时,开始进入交响诗的时代。他们更重视自由发挥,明确的故事情节,以及标题性。这一批作曲家,以勃辽兹为首,李斯特,理查德施特劳斯,都是典范。他们不再用编号来冠名,而是以比如“阿尔卑斯”这样的具体化的名称来为自己的作品冠名。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作曲家开始轻视贝多芬。恰恰相反,他们每一个人都通晓贝多芬以及19世纪后半段的浪漫派作品。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在承继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开始了交响诗的时代。
比如理查德施特劳斯,他发现,虽然到了20世纪初,但是听众对于贝多芬,仍然如醉如痴。因此,作为一名指挥家的他,在演奏会上,经常在演奏自己的作品的同时,也会主动指挥贝多芬以及其他先贤的作品,让听众在比较中得到更好的艺术欣赏。
4.渐入佳境的国民乐派
西欧的作曲家们的作品,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把听众的胃口都吊高了。对于新作品,他们已经很难认同。虽然说这样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但是19世纪末,这种情形尤其严重。举例来说,无论是布鲁克纳还是马勒,他们的生前所得到的评价,就远远比不上其身后的名望。
相比之下,在交响曲相对“落后”的东欧诸国,其作曲家们的作品倒是得到了听众们的广泛推崇。这些作曲家们,在通晓了浪漫乐派的精髓之后,又加上本国的民族音乐风格,成为“国民乐派”,他们在各自的国度,俨然得到了与西欧诸国对交响大师们一样的评价!
这些作曲家,包括写了7首交响曲的柴科夫斯基,写了9首的德夫夏克,以及写了7首的西贝柳斯等等。
进入20世纪,在德奥等国,强调调性的古典交响乐已经没有人写了,相比之下,在上述诸国,作曲家们却仍然乐此不疲,继往开来。比如写了7首的普罗柯菲耶夫和写了15首的肖斯塔科维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2008/8.2
回复[1]:
这一篇也是以前的。
自带板凳 (2009-05-29 11:20:43)
放在别的论坛里给忘了。
回复[2]:
老赵 (2009-05-29 11:33:09)
这个马勒是不是马勒戈壁系统的啊
行啊,板凳连马勒都知道
哈哈,上学时候听老师讲过,很牛逼很痛苦好像,记不太清了
回复[3]:
老赵 (2009-05-29 11:43:17)
那天闲了,局长专门评次马勒吧
沐浴更衣
焚香吃几天素在
个人偏爱啊,感觉比贝多芬那个
。。。。。。。。。
回复[4]:
你可以呀你!
自带板凳 (2009-05-29 12:00:11)
你还偏爱马勒了你!
我还没听过呢!
回复[5]:
老赵 (2009-05-29 11:58:11)
汗死。。。。。。
我偏爱的也是马勒这个名儿起的好
响亮。。
比贝多芬好
音乐我根本不听,跟看书一样
现在文化人都是只看书名,在翻看目录就算很给作者面子了
呵呵,土壤,那个时候土壤好
就跟中国现在出不来名牌一样
没那个土壤,拿广告费堆不出名牌来的
光有灵感没用。。。。。。。。。。
有时间的话评评吧,呵呵
回复[6]:
老赵 (2009-05-29 12:02:19)
名牌卖的内涵和功能不一样
名牌卖的是理念,诚信,灵魂。。。。。
现在中国没这个土壤,和具体人种没啥关系
那个势到了,水到渠成的事
就是傻子也能干,呵呵。。。。。。。。。。
回复[7]:
kalichen (2009-05-30 13:31:54)
音乐是一种表达。。。会有不同的style
想听听你对中国和日本音乐的看法。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自己的歌剧院
听《弥赛亚》,说日本人的合唱
听波兰人弹肖邦
安魂弥撒
加冕弥撒
值得纪念的音乐巨人们
拒绝演奏会的孤傲的钢琴家:顾歌兰
百年诞辰纪念:卡拉扬与歌剧
歌剧名伶今安在
波希米亚人:这小手如此冰凉
今夜无人入睡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