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解尊重 才会有关怀照顾
---访来日采风取材的赵海成先生
新年过后,赵海成先生回日本实地采访调查,准备在国内推出一本新书,专门介绍当今日本年轻人的生活和想法。连日来,赵海成在东京各处马不停蹄地做个人采访、开集体座谈、搞问卷调查,从家庭、学校、社会、信仰、性情等各个方面深入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并以大量出自第一手的现场照片来展示日本的真实面貌。赵海成曾任《留学生新闻》总编辑长达10年,是旅日华人的媒体启蒙者和资深工作者。赵海成因家庭原因已于2002年6月回北京定居,但他依然关心日本,关心日本华人社会,回日本现地采风也不改记者本色。
据赵海成介绍,本次他携摄影师文芳重回日本,希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日本年轻人的真实生活。近年来,中日关系发展不顺,政治关系恶化,国民感情低落,自己总想做点什么来为两国的互相理解搭建桥梁。这次与国内有关出版社共同企划,准备以日本15~25岁青年男女的真实生活为素材,推出一本《TOKYO鲜人十日谈》。目前,国内介绍日本时尚情报的出版物不少,但真正探究日本年轻人的心灵、观念乃至信仰的图书还比较少。该企划就是希望从生活和文化层面出发,为中日青年人互相理解提供一种样本。
类似的短期旅行兼实地采风,赵海成每年都有一次,并顺带着做一些专题写作。这种工作机会对今天的赵海成来说已经很奢侈,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陪伴在妻子小米身边──妻子自2001年突然窒息昏倒后,脑细胞严重受损,迄今处于半植物人状态,恢复的希望十分渺茫。
说起家人遭遇的变故,赵海成显得有些感伤。2001年11月29日,对赵海成来说是天昏地暗的一天。早上刚与赵海成挥手道别的妻子在路上突然窒息昏倒,被送往急救中心。医生对匆匆赶到的赵海成说,您太太停止呼吸数分钟,导致脑缺氧后遗症,十分危险,有可能成为脑死亡。此后,病人虽然恢复了意识,但由于大脑缺氧致使脑神经受损,双目失明,手脚也不能运动。后来,甲状腺肿瘤扩散影响到喉咙,妻子又不得不接受切除手术,导致严重失语。赵海成在这个天崩地裂般的飞来横祸中,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打击。他说,这种故事以前只在电影、小说里看到,觉得离自己很远,没想到有一天突然所有的灾难都落到你的头上,这时候个人没有退路,只有面对和承受。作为一个男人,更作为一个丈夫,赵海成毅然决然地把妻子带回北京就医。
2002年6月,赵海成带妻子回到北京宣武医院,接受凌锋医生的治疗。不久,在英国遭遇车祸的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也住进宣武医院。刘海若受的是外伤,恢复得比较快。赵海成看着刘海若一天天好起来,心中十分羡慕,但他知道妻子恢复的可能性几近于零。尽管目前的状态只是维持和延续,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坚持,但赵海成仍然鼓励妻子勇敢地活下去,并抱有只要妻子活一天就照顾她一天的信念。现在,赵海成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妻子,给她喂饭,为她洗澡,用来陪伴一个与自己共同生活过的渐趋衰亡的生命。
回北京后,住房宽、朋友多、生活便利,比在日本更有利于照顾病人。为了调剂生活,赵海成在家里养了3条狗,4只乌龟,4只鹦鹉,希望妻子每天能听到鸟鸣,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赵海成也在家里设了佛坛,每日祈祷能让妻子减轻痛苦,但他了解妻子拜佛是祈求尽早解脱人世之苦。最近两三年,赵海成比常人更深刻地思考着“ 生是什么?”、“ 死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些命题。他在发给日本年轻人的问卷调查中,其实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思考。
沉闷与单调的生活,对于搞媒体出身的赵海成构成着压抑的氛围。为了自我的调整,赵海成每年都会回日本一两次,处理一些个人事务,也会做一些短途旅行,去到人迹罕至的偏远地方,比如高山、沙漠、戈壁、草原等。2003年,他去了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2004年,他去了内蒙古和外蒙古。凭着个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他也为《华夏人文地理》写了介绍日本河豚文化的专题,并参与中日电视文化的交流工作。赵海成自谓个人兴趣是自由自在地到大自然中充电,个人专长仍在写作和摄影。
虽然离开日本两三年,但拉开距离后可能更容易看清日本社会。赵海成一直不喜欢日本政治,但对日本文化情有独锺。他十分关心有关日本社会的报道,也关心日本华人社会的发展。赵海成切身感受到生命如此脆弱,希望大家多多保重,他也向所有关心他支持他的华人朋友表示感谢。多年来的生活经验使赵海成认识到,“ 理解”、“ 尊重”和“ 宽容”是为人之道、成家之道、治国之道,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方法。作为华文媒体的拓荒人,赵海成希望看到更多独家的报道,他坚持好新闻是靠脚走出来的,他始终会关注并乐见华文媒体发展壮大。(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