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孙秀萍 >> 世事杂谈
字体∶
日中交恶华人自危

孙秀萍 (发表日期:2006-08-09 22:07:32 阅读人次:1990 回复数:4)

  日中关系随着中国发生的大规模抗日示威而跌入低谷。不仅中国民众反日情绪高涨,中国和日本两政府也剑拔弩张,僵持不下。就在温家宝总理首次就中国的抗日示威表态,强调责任不在中国,并要求日本必须深切反省,诚实面对二次大战历史之后,日本的小泉首相也针锋相对地强调,中国有责任保护在华“邦人”的安全,有责任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就在唐家璇一本正经地警告,如果日本允许民间开采东海资源,将“使问题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日本立即宣布赋予民间采掘东海天然气资源的权利,实质上给了中国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政府本来打算借助愤怒的民意,狠狠打击一下日本的嚣张气焰,逼迫其俯首称臣,心服口服地继续躲在中国的影子下面夹着尾巴做人。可惜,却让日本政府找到了对中强硬的借口,做出了全面对抗的姿态。日本突然之间由一个听话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不听话而有自己独立意识的大人。这让中国感到很不适应,也是日中交恶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其实,日中交恶由来已久。自从小泉担任首相之后,日本开始蹒跚迈出独立国家的步伐。从政治家到平民百姓都意识到,经济大国的日本不能总是依附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做亚洲各国永远的“罪人”。战后一直奉行和平路线的日本必须也有能力、有资格成为独立的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平起平坐,甚至也可以与亚洲地区的唯一大国中国平起平坐,一争雌雄,同领亚洲风骚。于是,就有了小泉首相连续不断的参拜靖国神社,并以此主张国家内政不容他国干涉的权利。就有了教科书获得文部省的审查认可,获得了可以登上学校课堂的通行证,有了东海石油资源之争,让钓鱼岛问题浮出水面,更加激化,还有台湾问题更是让中国大陆难以承受。随着日本老一代亲中政治家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亲台政治家。事实上,日中政治家之间的信赖关系正在消融,昔日友情不再,留下的只是空喊友好的虚无和无奈。

  


  
结果,由于中国放不下大国的尊严和面子,日本不肯永远甘居下位,要成为独立国家导致日中首脑竟然四年之久未能谋面。日中两国礼节上的往来虽然没有中断,但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诚意对话,终于酿成政治冷却,经济独热的局面。进一步来说,日中关系早就有名无实,脆弱而空虚了。由此看来,日中交恶也是早晚的问题,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值得深思的是,日中交恶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源于日本要成为独立国家,主张自己的主权,而中国不同意,也不愿意看到日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然后站在美国一边与自己抗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看似强硬的政治“秀”。所谓的各种纷争不过是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和斗法,互相试探彼此的走向,而发生在中国的示威游行则是两国之间撕去友谊假面的一个最好时机。应该说,以这次示威为契机,日中友好的蜜月终于以中国民众的狂热画上了句号,代之而起的将是一种全新的日中关系。这种关系将以国家对国家的平等互利为原则,由纷乱到平稳最后走向正常。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国家的定义。日本广辞苑辞典解释说,国家就是拥有统治一定的领土和住民的,排他的权利组织和统治权的政治社会。看到此,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要想成为独立国家,就开始和邻国发生冲突,发生争端和矛盾。因为国家的前提就是排他的。

  


  
日本战前曾经为国家利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战后因为忽视国家,坚持反战和平的理念,获得了无尽的财富,和平与与世无争,再加上日本民族特有的勤奋,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让世界为之侧目,成为支援贫困国家的最佳使者。放眼世界,一些贫困的地区享有日元各种方式的援助。只要有灾难的地方,总有日本的慷慨解囊。这些都是值得日本自豪的。相反,在日本要求成为独立国家的现在,我们不能不担心历史的再现,不能不忧虑日本的倒退。这次日中交恶再次表明,所谓的想要成为独立国家的理念,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应有的尊重和和平,而带来的是接连不断的指责和纷争。日本究竟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独立国家?可能日本自身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只能走老路,唱旧调,加上交流不足,沟通不畅,说明不够,导致中国等邻国产生错觉,以为日本军国主义真的要复活了。可是,历史不能重演。但愿日本能够以崭新的理念,提出一个清晰明了崇尚和平的独立国家构图,成为一个受邻国乃至世界欢迎的邻国。当然,这也要求中国等亚洲邻国,理解日本的这种独立意识,以平和的心态,成熟的外交促进日本反省历史错误,以平等互利的方针接受现代日本,承认其独立国家的主张和地位。最终实现亚洲和平。值得忧虑的是,中国的示威活动虽然暂时平息,但是日中关系却因此达到史上最坏水平,日中关系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尽管中国政府呼吁国民要冷静,但是,网上反日声浪仍然有增无减,呼吁周末再次示威游行的通知还在网上任意流传,特别是在知道了日本外务大臣即将访问中国的消息之后,国内局势则更加微妙。示威游行似乎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如果示威再起,而且造成有关人身伤亡的更严重后果的话,那么首先受害的就是我们这些在日华人。

  


  
面对目前中日关系的紧张状态,在日华人可谓人人自危,每个人的心理都不能平静。特别是发生了大阪使馆受到恐吓,中国留学生遭到骚扰,横滨中国银行被枪击事件之后,在日华人更加感到不安。一位开洗像商店的华人看着国内示威者投掷石块的疯狂场面说,太可怕了,要是日本人一生气,做起同样的事情来,那我的店铺首先会受到冲击。那些有孩子在日本学校学习的家长更是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会因此而受到日本同学欺负。所以,在中日两国关系处在非常时期的现在,在日华人一定要谨言慎行,保持冷静,注意自身安全。同时,通过电话,将事实真相告诉国内,通过自身行动争取日本邻居,同学或者是老师的理解,为消除日中两国国民之间的误会而努力。

  
2005.4




 回复[1]: 保持冷静需要,谨言慎行也不必了...重要的是... 后生可爱 (2006-08-10 03:09:59)  
 
  不卑不亢...

 回复[2]: 不同意作者的一下观点 yangtze (2006-08-11 21:36:26)  
 
  1.日中交恶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源于日本要成为独立国家,主张自己的主权,而中国不同意,也不愿意看到日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然后站在美国一边与自己抗衡。

  
--我觉得我们愿意看到一个独立的正常国家的日本。不过现在的日本还不具有成为正常国家的条件。这样连以前的历史都要翻案的言行不一的小人我们无法相信它-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

  
2.日本战前曾经为国家利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战后因为忽视国家,坚持反战和平的理念,获得了无尽的财富,和平与与世无争,再加上日本民族特有的勤奋,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资本是它通过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建立在中国朝鲜韩国等许多二战被侵略国家的贫穷的基础上的。日本民族特有的勤奋其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

 回复[3]: 希望作者增加学养,“谨言慎论”(借用) 古运河 (2006-09-13 04:27:44)  
 
  2楼的意见比较有道理

 回复[4]:  yearn (2006-09-13 16:32:49)  
 
  你可以称为独立国家,无可厚非,但是拿东海油气田和钓鱼岛来说事,是不是就有点动机不纯,难不道又是一个918?假如你是东北人的话,你是南京人的话,你愿意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日华人为自己的处境担心很正常,难道在中国的华人就不能为了自己的将来担心吗?担心了有了行动就是错的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杂谈
    可怕的不是霾而是对待霾的心态 
    吐槽春晚 
    说脏话气话要有“度” 
    早安巴黎! 
    中国应该取消上访制度 
    旧文新贴:在日华人要联合起来要求“尽孝权” 
    涩谷食堂归来! 
    赋予在日外国人参政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买花随想 
    永远做个美丽的女人 
    从小事看日本人的国民素质 
    一朝天子,不应永久为王 
    在日本买餐具的联想 
    中国人不要把窝里斗演到国外去 
    中国名人身上的名牌 
    北京出租司机的烦恼 
    怎样增加中国的军事透明度? 
    闻《中国不高兴》一书出版后的不高兴 
    收到一封奇怪的邮件! 
    我是亲日分子吗? 
    中国人的镜子:有钱不赚的日本人钟表匠 
    中国文人沉重的叹息-读亦夫小说迷失有感 
    奥运开幕式,中国走向文明大国的新起点 
    福田首相的飞机 
    中国人应该也为日本地震做些什么 
    为震灾你能做什么? 
    胡主席在早大讲演的一点遗憾 
    与国际接轨,中国还差那么一点儿 
    爱的表现 
    旧文:可怜的现代人 
    旧文:上当后的复杂心情 
    滑雪,初生牛犊不怕虎 
    忠君爱国西思想复燃 “三岛”热再起 
    “依他嘶啦”电话 
    喜欢下雨的日本女人与大男子主义 
    久违了的温暖感觉 
    日本婚礼花样繁多 
    哭笑不得的日本料理 
    电车上的“妖怪”与人权 
    中国要进行一场意识革命 
    秋天的风物诗“祭”节 
    德岛皮毛 
    日中交恶华人自危 
    矫枉过正的“入管” 
    “水卖”女孩儿 
    关注留学生的精神健康 
    “反日”让在日华人不得安生 
    怎样脱却中日历史情结 
    也谈贝克汉姆 
    在日观画展杂感——关于国民素质的联想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