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朝花偶拾
字体∶
大
中
小
亮出我们的精神胎记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08-08 12:29:11 阅读人次:1596 回复数:2)
在遍历了痞子顽主、愤怒的青年、新新人类和晚晚生代渐次登场的90年代之后,我,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依旧怀恋80年代中后期风起云涌的思想启蒙和文化热潮。每每想到我们曾经有幸赶上过本世纪中国仅有的两场弥足珍贵的启蒙运动的末班车,即使到今天,那种浩荡的感觉和飞扬的体验依然长存在个人的血液里,温暖、流动、营养丰沛,滋润着随岁月流逝而变得苍老厚重的每一寸肌肤,每一道精神。
不知道90年代以后校园生活的主题是什么,但在感情游戏、经商实验和捐精广告之外,不会有太多新鲜货色。记得我们踏进复旦的时候,那还是一个以思想、文化为时尚的年代,但先辈们已经有资格对我们说:你们来晚了。回想更早的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夫妇访问复旦,相辉堂里人满为患,座无虚席;1985年,李泽厚在复旦做美学及思想史演讲,相辉堂里更是满谷满坑,见缝插针。我们迟到了两年,却还能幸运地沐浴到弥漫在校园四处的跃动气息。我们开始真诚地为某个宽泛的思想概念,或某个高悬的文化命题争论不休,更为自己的捍卫者形象而自命不凡。文学、文化,在生活中四处飞扬,学术、思想,更是心口相传。一代人顶着理想的标签,纯正得令人心碎。就像更后来校园里的人们,听到股票就亢奋不已,看到钞票就两眼放光一样,我们当年的激情体验,尤在其上。记得我平生最大的惊喜就是在上海书店的特价书柜上只花一元钱就抢购了曾经读过无数遍的李泽厚初版于1980年的《美学论集》。晚了七年的补课行为,丝毫不妨碍如获至宝的狂喜在心头奔涌。十年光阴,水一样地流过去,如此的高峰体验,类似的激情岁月已经随风飘逝,昨日不再。
恍然记得去年看到过远走他乡多年的李泽厚在一篇访谈录里自我调侃道:“我都怀疑你们这一代人根本就不知道我是何许人也。”李泽厚近年在美国各大学辗转授课。他提及自己的教书生涯时,曾说:“我的课还比较受欢迎。……在卡尔纳多学院,一个班最多不能超过25个人,但是我好几次都是二十七、八个人,大概也因为我在那儿服务得好。”看到这样的问答,难掩心头黯然。曾经引导了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习惯于万人空巷的李泽厚,于今也只能满足于二十七、八个学生听课──时代真的已经翻过去好几页了。
但是,真的无法忘却那个属于我们的激情年代。也许,春潮般涌起的新生代们在今天可以把哲学吹得比哲学更哲学,把文化玩得比文化更文化,不少人长袖善舞,玲珑自在,更不惮于煽情表演、自我暴露、呼朋引伴、耸动视听,但斑斓的世纪末感染症再缤纷绚烂,相比于奔流、恢弘,扬高凿深、拓广开阔的新启蒙时代,只能是病态的。即使叫门骂阵之声不断,也只能衡之以恶犬相向的尺度,提升不到百家争鸣的层次。很难想像,没有经过80年代启蒙运动洗礼的心灵和头脑,会对诸如文化抑或是哲学有超乎现实之上的纯精神境界的体认。
出于工作之便,我有机会阅读各种来稿。在众多的稿件中,我惊异于自己能极其敏锐地搜索出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常常勿庸确认,直觉便告诉我这些文章必出于同辈的复旦人之手。时代的印迹是难以磨灭的。尽管许多人已天涯四散,或关山远隔,即使近在日本也素难谋面,但每每读到这些熟悉的同类人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就会包围我。无需再去刻意寻找或求证,只要我们的心里永存着在3108教室争抢座位的峥嵘记忆,彼此之间便会挽接起绵长的割不断的精神连线──这是那个已随风飘逝的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胎记。
2000。5。18
回复[1]:
虽是旧作,读来仍觉亲切。
刘大卫
(2006-08-08 12:49:39)
谢谢小杨。以前读过这一篇,再次读来,仍然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亲切感。
3108的辉煌不再了。一教前的小山包和那片树林不见了。周末舞会的学生活动中心消失了。幸亏我们的6号楼还在,对于我,是个莫大的安慰。你们14号楼还有吗?东门外那条街已经面目全非。
我们的精神胎记,在那里被烙印。
回复[2]:
和小刘同感
陈某
(2006-08-08 13:40:1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朝花偶拾
母亲今年七十岁
怀念上海话
我的1976
我与武侠迎面相遇的日子
亲孝行
读书年代
山水有相逢
春节杂忆
让思想和感情走出去
毕业十年
我的棋缘
启蒙
朋友存在的理由
迁徙
亮出我们的精神胎记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