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知日散录
字体∶
低智商社会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0-11-04 11:11:28 阅读人次:1638 回复数:1)

  

  
管理学大师、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去年推出《如何摆脱智力衰退》一书,中文版翻成《低智商社会》在中国出版,引起的反响比日本现地要强烈得多。

  
日本社会不缺少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著作,最著名的有高桥敷在40年前写的《丑陋的日本人》。该书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该书出版后在日本乃至真个东亚引起了思考、形成了社会话题,这表明那个时代的日本社会还是有点智商的,因为集团和个人受到刺激后产生了反应。大前研一近期推出《低智商社会》来解剖和分析泡沫经济崩溃20年来的日本社会,观点确实切中肯綮,声音不可谓不响,但社会影响却今非昔比、不过如此而已。这种现象其实印证了大前在书中提出的日本人“集体智商衰退”问题,日本社会已经进入了“集体不思考、集体不学习、集体不负责”的时代。

  
中文版书名把当今日本归纳为“低智商社会”,这是比较理性的、学术化的表述。通俗地来说,就是社会充斥着笨蛋、白痴,还有许多原子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分子。日本人话语暧昧,习惯把什么事都往“文化”上靠,还煞有介事地归纳出“御宅族文化”、“草食男文化”等等,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 “低智商文化”。

  
大前指出 “低智商社会”的表现有:一是“集体不思考”。比如,电视节目说“纳豆对减肥有帮助”,第二天超市里的纳豆就会被一抢而空。电视台用大量无聊低俗的搞笑节目来填塞放送时间,导致社会认可“白痴化”。宽松教育理念和电子游戏厂商合谋,引导孩子们“集体不思考”,其后果是在平成年代出生的宽松教育一代人丧失了欲望和上进心。大前回顾说,10年前的年轻男子就职后有一个目标是买一辆车,因为他们从小就盼望能够驾车与女孩子约会;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买车不买房,只要有个手机就万事足矣,蜕变成了“拿手机的猴子”。

  
二是“集体不学习”。现在的日本人不怎么读书了,视野局限在日本,甚至只关心三米半径以内的事情,对世界的了解很幼稚。很多人关心的不是国家该何去何从,而是“怎样变成强者”、“怎样赚到钱”之类的肤浅问题。电车上有人看书,大部分只看漫画还有手机,聊天的话题最多是棒球。“集体不学习”造就了日本一亿“经济文盲”。泡沫经济崩溃20年,日本社会一蹶不振、每况愈下,再这样下去日本人真要变成“笨蛋”了。

  
三是“集体不负责”。这种现象尤以政治为甚,上行下效,弥漫社会。未来,人们谋生主要靠“英语、金融知识和IT信息技术”这三种“神器”,但日本的政客还是脱离不了“地盘、看板、皮包”老三样,满脑子都是选举、权力、人脉和任人唯亲,政界的集体素质大幅下降,对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转型一窍不通。新世纪以来,多位日本首相遇到困难就撂挑子不干,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社会的缩影。

  
的确,国家的体力首先由国民的素质决定。日本在战后以教育为先,国民的平均素质和教养在世界上出类拔萃,这才有了日本经济的腾飞。但现在的年轻一代与父辈相比,最缺乏进取心和竞争力。许多人争不到上流、进不了中流,只能安身于下流社会。众多“不思考、不学习、不负责”的个体汇集起来,把日本推向了“低智商社会”。这其中,越来越弱智的媒体就是一只看得见的黑手,为“低智商社会”的成形和扩大推波助澜。

  
民主社会以大众的趣味与爱好为风向标,从日本在过去几年反复进行的选举及其结果,就能看出一个大概了。但社会在大众以外毕竟还需要精英,而精英的标准是高智商、宽视野、大胸襟、还有领导力和执行力。日本的问题是大众满足于低智商,精英们或为了视听率,或为了选票,也争相以弱智表现来讨好大众。比如在选举中得票最高的国会议员能大言不惭地质问“日本为什么非要争第一,做第二难道不行吗?”这种名正言顺的“老二主义”,可能说出了这个社会许多人的心里话,却不可能引导社会奋然前行。

  
十年前,大前研一曾在《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预言:今后的20年注定就是一个以下克上、天翻地覆的时代。如果孩子们为时代所抛弃,又被更年轻的一代所赶超,那么他们到了中年必将困苦不堪,后悔莫及。他提倡,要让孩子们时刻牢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即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还有对国家负责。除此之外或可以随心所欲,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来决定。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那将是家长一生当中最大的耻辱。

  
当今的日本被大前研一形容为满是“笨蛋现象”, 是世界上“集体智商”最低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从江户时代以后就再没怎么进步过”。按照以上思路来看,大众没有责任感,那是社会精英的耻辱;国民没有进取心,那是政治家的耻辱;社会全员智商衰退,那不仅是国家的耻辱,更是国家的危机了。

  
2010。10.21

  




 回复[1]: 值得推薦 老唤 (2010-11-04 20:06:48)  
 
  大前研一先生是個[思考型]的學者。他的許多觀點独到,深刻;当然是否被人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他的作品值得推荐;当然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十几年前,我在[背影]一文中写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现在很多日本人仍然沉醉在“高度成长”的泡沫经济时的梦幻之中,但是用不了多久,当今天的青少年长大成人,这一时期的弊病就会作为无法治愈的创伤清晰地呈现出来。]我的一个学生看了之后说:[あなたに言われたくない.]当时我真吃惊。因为他毕业于京都大学,在大藏省任职,我们几乎每星期五晚上下了课都到酒吧去开心。

  
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尽管喝了酒,我还是感到吃惊。算是[酒后吐真言]吧。

  
好像是德国有个谚语说:不能找太自爱的对象,因为她(或他)就顾不上爱你了。

  
日本好像也有个谚语:自满的人的肚子里是什么也装不进去的。

  
说的是类似的道理。造成日本目前困境的原因已经由来已久了。。。。。。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知日散录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江户遗产 
    安倍经济学也有陷阱 
    日本人的座右铭 
    从东京塔遥望天空树 
    坚守也是一种美德 
    桦太犬的故事 
    全媒体时代的日本政治 
    战后日本首相研究 
    九亿年收高不高? 
    无国籍华人旅日15年奋斗纪实 
    低智商社会 
    一生需要多少钱 
    激斗甲子园 
    草食男子 
    女性刺客 
    卑弥呼是谁  
    圣德太子 
    棋士终焉 
    皇室风云五十年 
    为日本棒球喝采 
    难民大国日本 
    一休的汉诗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孙中山与日本  
    日本人的两重性 
    老歌新唱的背后 
    日本人的强项 
    正是菖蒲盛开时  
    鉴真上人日本行 
    舜水先生日本行 
    随风而逝的古典 
    万年青年 
    帽子下的文人像 
    说茶 
    论语与算盘之辩 
    习惯寂寞的开放 
    地震不惊魂 
    战后日本慰安小史 
    莲的故事 
    初富士 
    一期一会 
    善解人意 
    路边响起萨克斯风 
    感动花事 
    城市的文学地图 
    三岛之死今昔观 
    花火的季节 
    符号帝国的尴尬 
    感受诺贝尔的气息 
    喧嚣与骚动 
    男人女人相爱在红色年代 
    托起黎明的感动 
    绚烂靠平淡追认 
    见证城市细节 
    与孔子相遇在东京 
    笔走龙蛇 
    诺贝尔奖应该授给谁 
    我们正在失去什麽?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