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龍昇 >> 走四方
字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

龍昇 (发表日期:2009-04-14 10:51:14 阅读人次:3159 回复数:8)

   

  
屯垦戍边

  
古代中国北方一直面对一支叫做匈奴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他们在秦汉时代更为强大,经常对边境地区骚扰掠夺,因而战争连绵不断。西汉景帝(公元前156——前160)时,政治家晁错上书《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提倡募集百姓,整备边塞,防御匈奴入侵,被后人合称为《屯田疏》,是以后历朝历代的《屯田疏》之始,是屯垦戍边之源。屯——集聚、驻扎、村庄,屯垦——驻军垦荒,戍——防守,边——边疆,屯垦戍边就是驻军垦荒防守边疆。汉景帝之后的皇帝即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他曾两次派遣张骞通使西域,派遣卫青、霍去病于公元前127、121、119年发起三大战役,大破匈奴,随之三次大规模移民到河套地区屯田,在河西走廊四郡兴修水利,开发屯田,此后于公元前108年攻楼兰、公元前104、102年两攻大宛(今トルクメニスタン),将匈奴彻底驱除,并于公元前101年将屯田深入到了今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始,屯垦戍边作为一种国策,源流至今已有两千一百余年。是西部与北部边疆省区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支柱之一。

  
新疆的屯垦戍边

  
汉王朝在西域大兴屯田,其中有军屯(军人)、民屯(移民)、犯屯(犯人),从此汉人和其它民族的人大量进入西域。在中国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除去宋朝、明朝未能深入西域,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南北朝、隋、唐、元、清,有十五个王朝都在西域组织各民族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戍边活动。唐代:屯军5万人,屯田50万亩,超过以前历代;清代: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屯垦戍边活动,至1911年,共开垦出耕地1、055万亩,令新疆人口增长到216万。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曾于1912年——1918年、1933年——1944年二次大力发展新疆的屯垦事业,使新疆耕地从清末的1、055万亩增加到1、202万亩和1、680万亩。这两次大发展之后都遇到了战乱,而令屯垦遭到破坏衰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的屯垦戍边迎来了一个新局面,产生了一个新事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但那一天共产党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在进军新疆的途中。那年9月25日和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国民党新疆政府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尔汗,宣布率领新疆军政人员起义,使得解放军比较顺利地于10月20日和11月26日抵达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和南疆重镇喀什噶尔。

  
同年12月17日,新疆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同时成立。进驻新疆的解放军是有9万余人的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的二军和六军,司令员是王震。原驻新疆的国民党部队改编成了有6万人的二十二兵团,司令员是陶峙岳。原新疆还有一支“三区民族军”,它的近1、5万人被编成为一兵团五军。新成立的新疆军区所属部队,很快就面临从内地补充给养困难的问题,于是在1950年就开始了参加生产劳动的垦荒造田运动。

  
1953年,驻疆解放军部队保留了一个师兵力作为国防军,其余部队编成为生产军,生产军有10个农业师1个工程建筑师,计10、5万人。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它的构成部队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1兵团和由原国民党军队整编成的22兵团。司令员是陶峙岳,政委王恩茂,总人口计17.5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初期,隶属中共中央新疆局和新疆军区领导,它的正式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6年,中国农垦部成立,兵团隶属农垦部和军队双重领导。

  
1958年,给最后的现役军人发放转业军人证,宣布兵团不再隶属解放军,而成为一支军垦部队。

  
1966年后的文革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与新疆军区的隶属关系。

  
1975年,撤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兵团内现役军人归新疆军区领导,绝大部分单位和人员编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

  
1981年,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至今,从那时起,取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前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头衔。

  
今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不被军队所管辖,但它的管理体系从来都是兵团、师、团三级,下层基本单位是营、连、排、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就保留了1、4万人的武装部队,1962年起的两年中,兵团内组建了300个包括机炮连和骑兵连的民兵值班连,1965年后的值班连队更增加到446个,如今它们统合成了兵团武警部队。

  
1981年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双重管辖,但在全国算是准省级行政单位,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报告或下达文件中会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样的字样。它的党务、行政、司法、税收上归自治区管理,经济、财政由中央政府管理,仍属计划经济;它的人口和土地耕地面积计入自治区政府统计,但国民生产总值则单独计算,不列入自治区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机构,是个庞大的军政合一的特殊的社会组织。

  
在中国,曾经有过许多类似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社会组织,文革前几年出现了甘肃农业建设十一师、宁夏农业建设十二师、青海农业建设十三师、陕西农业建设十四师。它们是在新疆兵团的帮助下组建的,序号也由新疆兵团的十个农业师排列下来,也曾挂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头衔。文革中,出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三大兵团和许多省份的小兵团。文革结束,上述兵团均消失,最后只剩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为它有存在的价值。

  
新疆兵团最早建设的许多工矿企业,都移交给了自治区,它们成了自治区的骨干企业。新疆兵团人在新疆公路、中巴(巴基斯坦)公路和南疆铁路的建设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1962年4月,新疆北部发生了伊塔事件(伊犁、塔城),几日之内,20多个县的少数民族边民6万7千人从几千公里长的边境线,集体逃亡去了前苏联,使得伊犁、阿勒泰草原人烟尽失、牛羊四散、田地荒芜。在中央政府的命令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立即组建了有着21个值班民兵连的6个独立营,布防于中苏边境,还抽出大批人员,去填补出逃的人留下的空白,代替他们耕种田地、放牧牛羊、管理地方,继而成立了数十个团场,形成了长达千余公里的一条边境团场带。

  
同年10月,发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有东线战场,由成都军区担任反击,有西线战场,由新疆军区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运输单位参加了后勤运输和前线支援任务。

  
兵团的值班部队最快地出现在一些“暴乱”现场,苏联解体后,新疆的民族独立势力台头,但它们除去面对国家政权外,无疑还得面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其拥有的武装部队,也就是说它的“戍边”意义。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占有土地总面积近700万公顷,近七万平方公里,是新疆的总面积的4/100,其中110公顷是开垦出来的耕地。在这些土地上,先后出现了石河子、奎屯、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六座城市。除去耕地和牧场,兵团拥有千余工业矿业企业,还有着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兵团行政学院、高等医学院、公安司法警官学校、财经学校、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大中专院校和1、800所中小学校,六百余所医院医疗机构……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口近260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7,但它的工农业总产值却占了新疆的1/7多(历史上有1/3之说,现在也有1/4之说)。兵团自成立至今,已有55年历史,人员已从当初的17、5万人,增加到今日的近260万人,其中汉族230余万人,约为新疆汉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兵团中还有其它民族人口30余万。

  
除去自然生殖,略举几次大的屯垦戍边移民:

  
1958年,河南5、5万农村青壮年和0、5万知识青年。

  
1959年,江苏、湖北、安徽支边青壮年及家属19万人

  
1962年——70年代收容去新疆求食做工的自动支边人员20万人(自流人员)。

  
60年代前半期以上海为主的大城市来的十余万支边青年。(今大部返回城市。)

  
60年代起陆续转业的退伍军人十余万。

  
历年送往新疆的“三类人员”——劳改、劳教、新生人员,有十余万人。例如1961年一次性地安置了从甘肃调进的2万人“三类人员”。自1983年的“严打”(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之后全国许多省份的重型犯人更是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兵团。

  
以上人员构成,很符合自汉朝开始的军屯(军人)、民屯(移民)、犯屯(犯人)。

  
下面是今日兵团各师成立年、分布地区、师部所在地和人口:

  
农一师 1953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市 28万人。

  
农二师 195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 20万人。

  
农三师 1966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喀什市 20万人。

  
农四师 195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宁市 22、5万人。

  
农五师 195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乐市 10万人。

  
农六师 1953昌吉回族自治州 五家渠市 29万人。

  
农七师 1953奎屯市 20万人。

  
农八师 1953石河子市64万人。

  
农九师 1962塔城地区 额敏县 7万人。

  
农十师 1959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市北屯镇 8万人。

  
农十二师 1982乌鲁木齐市 7万人。

  
农十三师 1982哈密地区 哈密市 8万人。

  
农十四师 1982和田地区和田市2、7万人。

  
工程建筑师 1953 乌鲁木齐市 6、5万人。

  
(附兵团各师分布地图)

  
无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越来越庞大,实力也越来越壮大,但是它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因为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越来越按市场经济走路,而兵团绝大部分仍是按国家计划经济走路,因此和地方差距加大,尤其一些边境团场和完全指靠农牧业的团场相对而言贫苦艰难、出现人心不稳。

  
这些事情应该是掌握政策的人考虑之事,下面我讲一些兵团里的小故事吧。 




 回复[1]: 哈哈!爷爷您又痛说团史呐! 新局长 (2009-04-14 12:17:27)  
 
  

 回复[2]: 这回不是痛说,是讲演稿: 龍昇 (2009-04-14 12:28:38)  
 
  今天下午,我这没进过大学门的人,将去给大学博士班讲兵团,挺紧张的,先在这里备备课。

 回复[3]: 呵呵!您讲演一定要有声有色! 新局长 (2009-04-14 12:37:06)  
 
  讲演一定要说真话、说说您当年在兵团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再加上一段《青龙白虎》,保证大学博士全给震了。

 回复[4]: 兵团是个好地方! 四海为家 (2009-04-14 12:56:48)  
 
  应该建议孙东东教授去支教。

 回复[5]:  邓星 (2009-04-14 14:58:43)  
 
  龙爷,我还是等着读你的小故事。。

 回复[6]: 补遗 会長 (2009-04-14 20:15:31)  
 
   在文革期间,当时属广东省管辖的海南岛也有生产建设兵团。在五指山麓开荒种植橡胶树。艰苦程度不可想象。历年都分配广州各中学高中毕业生前往,被分配去的知青都视为畏途。不愿去者连父母被押回学校办班。做思想工作,直到愿去为止。也由此引起了知青偷渡香港的狂潮。

  
70年代后期,知青大部分回到城市,兵团也解散划归当地国营农场。当事者们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回忆录,曝光兵团内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黑幕了。当时流行所谓“伤痕文学”一部分。

 回复[7]:  采夫 (2009-04-14 22:10:44)  
 
  龙爷作博导啦。

  
年青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先辈们教导:要读万券书,行万里路。

  
龙爷别紧张,在行万里路这一点上,做个博导当之无愧。

 回复[8]: 讲坛登的顺利,酒坛下的昏沉 龍昇 (2009-04-15 11:40:01)  
 
  昨天当了回“先生”,讲完了,还答了许多学生问。

  
课罢,和真博导及学生喝了顿,喝高了,刚睁开眼睛,就快吃中午饭了。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走四方
    湖畔胜景,学府园林(武汉) 
    崖门岭南风 
    小女驴友片片(终) 
    小女驴友片片(五) 
    小女驴友片片(四) 
    小女驴友片片(三) 
    小女驴友片片(二) 
    小女驴友片片(一) 
    徜徉西湖 
    炮 台 
    赤湾岭南风 
    樱花地图 樱花前线 
    木耳蘑、玛瑙 
    关口里外 
    从达坂城到可克达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 
    博斯腾湖 
    叉田鸡 
    骑 驴 
    赶巴扎 
     去大桥 
    海南咖啡行 
    老呔儿过关得儿得儿地 
    赶 集 
    小庙祠堂 
    咸鸭蛋 
    三转半 
    那段“白毛女”生活 
    滕王阁下 
    云居山上 
    社会工作者 
    美国三日  
    拜谒三孔 
    梁山葫芦梁山鞋 
    走拜城 
    乌鞘岭的风  
    曾乱着衣 
    幻的胯面 
    任先生 
    蔡家坡 
    水满微山湖 
    忆路友 
    藏刀皮恰克蒙古刀 
    釜山行 
    良乡塔 
    地窝子 
    集邮 
    小纸头 
    战上海 
    尹宏亮 
    LDK 
    小金子 
    四合院排房单元房 
    老家的房子 
    公寓洋房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