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知日散录
字体∶
说茶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2-02 14:16:25 阅读人次:1967 回复数:2)

  

  
夏日高炎,饮茶为上。日本是饮料工业大国,给人的印象是无论什么蔬果植物,都能制成饮料似的。不过在成百上千种大众饮料中,茶是永远的主流,美式碳酸饮料只是陪衬而已。日本饮品的花料翻新,大都围绕着茶做文章,不是鼓吹乌龙茶热,就是掀起绿茶热,最近又重新炒作红茶热。连可口可乐公司都不得不屈就市场,下大工夫推出自己的茶饮料,可见日本人的舌头终究还保留着东方的味觉,没有被彻底西方化。

  
中国人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所谓“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自古以来,茶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温和良药和健康饮料。茶从中国传到海外,经历了从CHAI和TEA的转读过程。现存最早的中国茶外销记载,或为公元475年土耳其陆路商队经蒙古或华北边境,以物易茶,现在土耳其的“CHAI”保留着中国古代有关“茶叶”的中原发音。茶,从广东出口发音读CHA,日本语和葡萄牙语发音为CHA;由厦门出口的闽南音读TAY,如今的西班牙、意大利、丹麦等都读为TE,德国、荷兰读为THEE,英、美读为TEA。1644年,英国商人在厦门创办茶叶贸易业务,正式取“茶”的厦门土音,拼成TEA。

  
日本是学习并吸收中国文化最得力的国家,日本茶的底子自然源于中国。今年是空海弘法大师入唐研习佛学1200周年,公元806年,空海大师就把中国的茶籽和蒸菁绿茶的技术带回了日本。此前的753年,日本僧侣已带回茶籽种于比山之林,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1191年,荣西和尚留学归国,又带回了蒸菁绿茶制法、泡法和药用方法,还把中国的釜炒茶制法引入日本。1835年,中国的复盖团茶“玉露茶”制法传入日本;1875年,红茶制法、乌龙茶制法传入九州及四国等地。1885年,高林濂三发明了三种制茶机械取得专利,日本的绿茶加工开始机械化。目前,日本制茶业已全部机械自动化,也就是动力采摘、电气拣茶、低温储存、充氮包装等,充分保证了日本茶的品质。近现代,中国文士喜欢喝日本茶者不少。梁实秋晚年回忆20年代在北京“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拜会周作人,有仆人送来两盏茶,日本式的小盖碗,七分满的清茶,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那可能就是日本茶,是周作人生活日本化的明证。

  
中国古代讲究琴、棋、书、画、诗、舞、茶、香,认为这是士人应该学习的修养之术,应该拥有的成人之技。中国人把这些看成“术”或是“技”,最多上升为“艺”,也就是生活的艺术。比如饮茶的最高境界称为“茶艺”,除了品茗以外,还讲究茶叶品质、冲泡技术、茶具鉴赏、品茶环境等。但日本在“茶艺”之上更搞出了一个“茶道”,不免会让不知就里的外行备感惊惧。

  
无疑,日本人有把任何一种“艺”都上升为“道”的本领,不惟茶道,还有花道、书道 、棋道、剑道 ,更有武士道 。所谓“道”,应该是对独立世外、自成一体的最高表述。一种技艺一旦进入“道”的层面,必有提纲携领的精神理念,还应有贯穿始终的仪式典礼。茶道在这两方面是有充分代表性的。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土,不仅带回了茶籽和抹茶的制法,还写成《嗜花养生记》一书,把中国百丈禅师的进丈清规传入日本,演化为行茶礼的蓝本。饮茶之风在日本盛行后,上流社会成立“茶数寄”,庶民大众成立“茶寄合”,都是联谊娱乐组织。16世纪奈良村田煌珠光综合了茶数寄和茶寄合的特点,又吸纳了儒教和佛教文化的精神,并使用日本自制陶瓷为茶具,创立了日本式茶道传。后世武野绍鸥继承珠光遗志,将茶道简约化,茶室也由书院改为民间草庵式,普及了茶道。武野再传千休利,千休利贯通了清静怡和与百丈清规的真谛,树立了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喝到“道”的份上,喝的已不是杯中物,而是喝感觉,喝精神了。日本茶道的本质不是外炫,而是内指,在森严的清规戒律中弥满着“和敬清寂”的精神品质,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唐代陆羽,世称“茶神”,所著《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是茶业的圣经。陆羽以后,历代不乏茶书,如唐代张又新《煎茶新谱》、苏庆《十六汤品》;宋代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黄儒《品茶要录》;明代钱椿年《制茶新谱》、许次纾《茶疏》、屠隆《茶事赋》等。但中国的茶书都以实用说明为主,以讲解技艺为要,文人斗茶重游戏,民间饮茶忝列开门七事之末。虽然中国人历来将茶视为“国饮”,却少有对饮茶进行精神阐述和思维提升,所以,饮茶只是实用化的生活方式,成不了形而上的“道”。

  
2006。7。20

  


  


  




 回复[1]:  雪非雪 (2006-12-02 14:31:56)  
 
  作者文中说到:

  
日本人有把任何一种“艺”都上升为“道”的本领,不惟茶道,还有花道、书道 、棋道、剑道 ,更有武士道 。所谓“道”,应该是对独立世外、自成一体的最高表述。一种技艺一旦进入“道”的层面,必有提纲携领的精神理念,还应有贯穿始终的仪式典礼。

  
————作者关于日本各“道”地阐述十分精到。

  
每当接触到汉语中“味道”这个词,总是如同遇到一个很陌生的大生词,对于汉语把日语中“味”写作“味道”似有不解。这是我会说联想一下日语中的“茶道”“剑道”“书道”,你就能理解中文的“味道”了……中国人讲究吃,中国菜讲究味

 回复[2]: 看日本人自己写的“道” 老三 (2007-03-02 10:40:21)  
 
  道

  
田中 一久

  
十一年前,在河南省郑州我开始和当地人一起练习打太极拳。回到日本以后,我仍然一直坚持打太极拳。我发现日本和中国练习太极拳方法不一样。日本在练习时非常注重动作的一招一式的要领,可是在中国他们就并不拘泥于动作的细微之处。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熟能生巧”吧。

  
在日本,从前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技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道”字。比如说“柔道”、“剑道”、“茶道”、“书道”等等。这些“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有各的“形式”和“规矩”。初学者必须学习和掌握那些“形式”和“规矩”,彻底钻研至细微之处,直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为止。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做法符合日本人的性格吧。正是这种对高深完美“形式”和“规矩”的追求,使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技术。重视“形式”和“规矩”的日本方式和强调“熟能生巧”、追求自由发展的中国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日本和中国在对待不同事物的想法、做法以及价值观上的差异。

  
例如宗教上,日本有“八百万之神”的说法。日本的多神论文化不同于欧美的一神论文化。一般的日本人既会在新年里去神社参拜,又会举办基督教式的婚礼,也会举行佛教式葬礼。虽然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同时存在着神道、基督教、佛教三种宗教,但是一般日本人并不感到有什么矛盾。这其中的一个理由可以用“连沙丁鱼的头都信仰”这句日本谚语来解释。即便是沙丁鱼的头都可以当作神灵供奉起来,这说明对日本人来说与其说是“参拜什么”或“信仰什么”神,不如说参拜的“形式”更重要。我认为追求信仰的“形式”化体现出日本文化的特征。

  
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成了日中友好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对亚洲的战争受害者来说,首相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虽然首相每次都解释自己的参拜行为是向在战争中的死难者表达哀悼之意,可是并不能得到充分地理解。在这里有两个价值观对立的问题。一个是因为供奉有甲级战犯所以应该停止参拜,也就是重视参拜的对象和本质的价值观;另一个是首相的拘泥于参拜靖国神社这种形式的价值观。

  
为了亚洲有安定、和谐的将来,我想日本应该创造出一个新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应该是政治家、一般日本国民和亚洲各国人民都能认可的新形式。

  
我衷心祝愿“道”能够成为日中友好的坦途。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知日散录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江户遗产 
    安倍经济学也有陷阱 
    日本人的座右铭 
    从东京塔遥望天空树 
    坚守也是一种美德 
    桦太犬的故事 
    全媒体时代的日本政治 
    战后日本首相研究 
    九亿年收高不高? 
    无国籍华人旅日15年奋斗纪实 
    低智商社会 
    一生需要多少钱 
    激斗甲子园 
    草食男子 
    女性刺客 
    卑弥呼是谁  
    圣德太子 
    棋士终焉 
    皇室风云五十年 
    为日本棒球喝采 
    难民大国日本 
    一休的汉诗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孙中山与日本  
    日本人的两重性 
    老歌新唱的背后 
    日本人的强项 
    正是菖蒲盛开时  
    鉴真上人日本行 
    舜水先生日本行 
    随风而逝的古典 
    万年青年 
    帽子下的文人像 
    说茶 
    论语与算盘之辩 
    习惯寂寞的开放 
    地震不惊魂 
    战后日本慰安小史 
    莲的故事 
    初富士 
    一期一会 
    善解人意 
    路边响起萨克斯风 
    感动花事 
    城市的文学地图 
    三岛之死今昔观 
    花火的季节 
    符号帝国的尴尬 
    感受诺贝尔的气息 
    喧嚣与骚动 
    男人女人相爱在红色年代 
    托起黎明的感动 
    绚烂靠平淡追认 
    见证城市细节 
    与孔子相遇在东京 
    笔走龙蛇 
    诺贝尔奖应该授给谁 
    我们正在失去什麽?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