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历史与人物
字体∶
大
中
小
沈从文追求爱情的执着
小林 (发表日期:2006-12-24 17:44:16 阅读人次:2290 回复数: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湘西。刚刚进入湘西,尚未到达凤凰,就使人感觉到了清新的气息,树,逐渐地挺拔,山,逐渐地苍翠,水,逐渐地清澈晶莹,真是无水不清,就连梯田里浅浅的一汪水,都能清楚地看到稻根和贴着泥土游动的鱼苗。
接近凤凰,经过一个农村集市。汉苗杂处的人群熙熙攘攘,丰富的产品,鲜艳的衣裳。人头攒动中,居然听不到多少高声的叫卖,摊贩悠然地等待着顾客,赶集的乡民也不急于购进所需,更有闲来无事的人,当街而坐,不避车马。所有人混杂一片,却俨然形成—个整体,于风景清丽的山乡间,将人间烟火演示得淋漓尽致。 来到凤凰县城,一片白墙黑瓦的建筑,高低错落,一条宛若碧玉的沱江,穿城而过,沱江两岸密麻麻的吊脚楼和那座横跨江上的虹桥风雨楼,顿时将人的魂魄都摄了去。行走在老街里,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旧房屋,不经意间转个弯来就是闹市,再一转,便进入了静悄悄的住宅区域。小小的一座城,竟能让你出世复入世地随意转换。
沈从文在中国公学得到胡适的帮助不仅仅在教学上,胡适给他的另一个大礼物是在爱情上的全力支持。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胡适,也许根本就没有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文学史上也就少了一段佳话。沈从文在中国公学那次令他终生难忘的尴尬经历,却使他发现了一个使他动心的女人。当时他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却在台下人群中捕捉到一双善良的目光,那就是张兆和的目光。当时张兆和只有十八岁,刚从预科升入大学一年级,是公认的校花。因皮肤有些黑,沈从文私下称她“黑凤”。于是穷追不舍,几年中给张写了无数情书,但都如泥牛入海,没有引起任何反应,绝望之余沈从文一度甚至表示要自杀。
沈、张之恋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张兆和不得不带着沈写给她的情书找到胡适,请求胡适的帮助。然而这位开明的校长,不仅没有摆出道学家的面孔,反而认为这个师生恋很有意思,鼓励他们交往下去。甚至还在张兆和面前把沈从文大大地吹捧了一番。
这在张的日记中可以得到证实。沈当时给张的同学和朋友王华莲信中这样写道“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来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作。我只打算走到远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了,省得把纠葛永远不清。”
一九三O年七月八日,张兆和的日记中也有类似的记录:“他还说了些恐吓的话,他对王华莲说,如果得到使他失败的消息,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这是一条积极的路,但多半是不走这条的,另一条是自杀……”
张兆和的拒绝使沈从文痛苦不已,绝望中,他对胡适说,如果没有结果,他只好远走他乡,胡适让他不要急于走,他来想想办法。
所以张兆和来时,胡适已经知道了两人之间的事。当著张的面,胡适夸“沈是天才,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人。”
他又为沈吹了一气,说“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
他说,沈从文崇拜张倒是真崇拜到极点了。可是张兆和对此并不买帐,张说:“我顽固地不爱他!”胡适却回答:“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虽然胡适一直帮沈从文说话,但张兆和坚持不为所动,因为说这样话的人太多,她无法一一应付,简直无法读书。以张的个性,当时就要退回沈的全部书信,是胡适劝阻了这件事,让她先存放着,和沈交往交往再说。还说如果家庭方面有问题,他可以出面解决。可以说,沈、张二人后来之所以能发展下去,胡适功不可没。这可以说是沈从文到中国公学的意外收获。
一九三O年五月,因批评当局,引发了与当局矛盾,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同年九月,沈从文也辞去了教职。不久,应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源之聘,到武汉大学任教。当时武大校长王世杰也是现代评论派的人、胡适的朋友,所以在胡适和陈源的推荐下,沈从文顺利地到了武大。
虽然是第二次登上大学讲台,沈从文对教学仍然不够自信,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接受教职。经过一番犹豫,最终沈从文还是到了珞珈山。他在给胡适信中说,“我在此一个礼拜教三小时,教在中公一类的课,我说不教,但已经定了,不教不行,所以只好教。”
在珞珈山时,他最好的朋友便是陈源和凌叔华。他业余的消遗便是到凌叔华家看画,或者到古旧书店买字帖玩。珞珈山的教学风气当时还是十分守旧。沈从文在珞珈山的生活显然并不快乐,时刻想走,所以一九三一年一月寒假一到便离开武汉,到上海与张兆和会合。
一月十七日,胡也频被捕,二月七日被杀。在胡也频被捕期间,沈从文曾积极参预营救工作,但一切均告无效。营救失败后,他所能做的唯一事情便是帮助丁玲母子。三月送丁玲母子回湖南老家,由于来去路上花去了大量时间,误了回武大教书的时间,便主动辞职了。这样,沈从文在武大一共只教了一学期,并没有留不太多的文字。
同时,他与张兆和的恋爱还没有结果,他觉得“因为在上海我爱了一个女人,一个穿布衣、黑脸、平常的女人,但没有办好,我觉得生存没有味道。一面也还是自己根本就有一种病态的心,所以即使没有这件事,我也仍然十分难过。现在还是很不快乐,找不出生趣。”(致王际真信)
他把这种状态归罪于他的教育:“我近来常常想,我已经快三十了,人到三十虽是由身体成熟向人生事业开始迈步的日子,但我总觉得我所受的教育一一段长长的希奇古怪的生活—把我教训得没有天才的‘聪明’,却有天才的‘古怪’,把我性格养成虽不‘伟大’,却是十分‘孤独’。善变而多感,易兴奋也易于忘遗……。”
一九三O年六月,杨振声出任青岛大学校长。杨效法蔡元培提倡学术自由、相容并包,希望把青大办成全国一流大学,文纳贤才,于是聘请闻一多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同时聘请的还有游国恩、洪森、李达、童第周、老舍、孙大雨、陈梦家等一大批教授。其中不少是新月同人,同年九月,应杨振声之约,沈从文也到青岛大学任教。
杨振声是胡适的学生,非常尊敬老师胡适,从各种资料看,沈从文到青大,显然是胡适和徐志摩向杨大力推荐的结果。杨振声不仅是教育家,也是现代文学早期著名作家,著有小说《玉君》等。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曾任清华中文系主任,为人博雅,性格温和,与胡适有师生之谊,所以他接受沈从文也就十分自然了。
沈从文在青大时,住在福山路三号,小楼坐落在八关山东麓,离海滨浴场仅一箭之遥。他给自己的居室取名“窄而霉斋”。
此时的沈从文正是而立之年,在国文系担任讲师,月薪一百元,主讲《小说史》和《散文写作》。这已是沈从文第三次登上大学讲台,显然他已经适应了大学工作,开始有了几分自信、听说著名小说家沈从文来校上课,学生十分踊跃。面对黑压压的人群,沈从文已经能应付自如,课讲得自然生动。除了上课,还指导学生写作,帮学生修改文章。在青大两年时间,因为气候好:心情舒畅,基本上做到了教学写作两不误。他自己说:“可能是气候的关系,在青岛时觉得身体特别好,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写作情绪特别旺盛。我的一些重要作品就是在青岛写成或在青岛构思的。”
如反映大学知识分子生活的《八骏图》和《记胡也频》等等都写于这一时期。
在青岛时,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也有了结果;一九三二年夏,沈利用暑假时间去苏州看望张兆和,特地绕道上海,请巴金替他挑选一批中外文学名著作为送给张兆和的礼物。到苏州时,张兆和只收下了《父与子》和《猎人日记》两本书。
沈从文到张府拜访,张父与沈从文相谈甚欢,对沈从文为人十分欣赏。张父是个开明的人,声称只要女儿同意,他并不反对这门亲事。事实上等于默认了两人的婚事。这让沈从文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临回校前,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儿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一九三二年底,经过三年九个月的马拉松之恋,终于有了结果。张父同意了两人婚事,张允和和张兆和一起到邮局按事先约好的给沈从文发报,张允和发的电报只有一个字“允”。
张兆和的电报更有意思:“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沈从文收到电报后欣喜若狂。
一九三三年初,沈张二人终于订婚,不久同去青岛。张兆和到青大图书馆从事英文编目工作。同年九月九日,二人在北平中央公园水榭结婚。没有仪式,也没有主婚人。新房里只有梁思成夫妇送的一床锦缎百子图被罩。
一九三三年夏,杨振声辞去青大校长职务,不久沈从文也辞职去了北平。寄居在杨振声家,跟杨一起编写教育部委托的中小学教科书。
一九三五年,沈从文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边城》。
在《边城》里,站在酉河边上,看着来往的舟楫,我忽然感觉到了沈从文的真。这“真”不独是沈从文的,更是湘西的。湘西的一切都来得太真实了,她把她的美丽,连同不尽人意的地方,全部呈现到你眼前,不做丝毫的保留。美,就美丽得让人揪心。这里和江浙不同,不很讲究韵致,即便是烟雨蒙蒙,也不过是构成了另一幅美景。这点还真像苏绣和湘绣的区别,湘西绝不追求细细密密,也不刻意隐藏针脚,只把她的大胆的图案和触目的色彩,一股脑儿地交代出来。沈从文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笔下如实描绘的山川人物,多么地平实,多么地直接。这样能让我更加认识到沈从文:认识到他的“真”。到了湘西,我甚至能感觉到,那个“乡下人”在大都市里自卑的同时,其实也存在着自傲,因为他有他的资本。
沈从文和张兆和
回复[1]:
雪非雪
(2006-12-24 17:57:24)
小林桑成史料专家了
两份电报经典。
有了完美的爱情,才写出了美得从容的《边城》吧。
回复[2]:
小林
(2006-12-31 13:47:58)
祝福唐辛子大妹子;鸡飞狗跳墙搬进新房!送湘西照片一张!
回复[3]:
小林
(2006-12-31 14:10:28)
祝愿风爷新的一年繁荣昌盛!共同歌颂咱们的领袖班主任,班主任。。。
回复[4]:
风 (2006-12-31 14:45:48)
也祝愿小林兄,心想事成,天天快乐!
咱们共祝,共愿,共歌共颂。风林火山,咱俩就占了头两个,无往不胜啊。
。哈哈。过年过年,图个喜庆。
回复[5]:
采夫
(2006-12-31 14:52:03)
祝小林兄在新的一年里:
文运长久,花花文章遍地开!
夫人爱你你爱夫人,儿子敬你你敬儿子,合家欢!
工作舒畅旅途顺利时时拍到美景吃到美味。
回复[6]:
小林
(2006-12-31 23:01:44)
采夫兄!来不及了。我把小时候逃学,打架,恶作剧的故事都讲给小鬼子听,早没体面了。这些故事小鬼子又讲给他的同学听。小鬼子最喜欢听的是老爸上中学和女生来往的故事。不时还会调侃两句。太座不在现场的时候,他也能做出一副感动的样子,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当时若能请教我就好了”。他这些马后炮让时过境迁的老爸我平添一份知己的温馨。
可是闹着闹着,我没了老爸的“风度”,他也没了儿子的“孝顺”,我跟小鬼子是谁都不谦让谁了。我希望小鬼子解些家史,学会珍惜,党亲国亲不如自家的祖宗亲,河深海深不如老爸的恩情深。一个民族的根是深扎在每一个家庭的,不在政府机构或精英分子。你我这些普通家庭能血脉相传到今天,追溯上去,比起那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朝代或政党的历史都长。老话讲“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说的是好的性格和家风若能传给孩子,一个家庭即便遭受社会灾难,也能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唉!谁知道……
还是唱支歌吧“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关怀照我心”。每次听到这支歌,我总会联想到这个党有太多的失误,这个国家有太多的磨难,如果不是千千万万的母亲在培养下一代,共和国哪有希望,哪有今天?所以,“唱支山歌给娘听,没有人能比母亲,党的失误不要紧,妈妈教育我长成”。
回复[7]:
采夫
(2007-01-01 00:09:48)
小林兄是为人父的典范。俺要向您学习。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历史与人物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一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九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八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七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六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五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四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三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二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一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八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七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六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五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四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三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二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下)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上)
纪念“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二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永远的中国情
李立三智识国民党预谋
开过三次追悼会的李立三
日本新四军山本一三
宋哲元最后的日子
笔落惊风雨 詩成惜郭老
“刺儿头”与“花生米”
沈从文寂寞的教学生涯
沈从文追求爱情的执着
沈从文教学生涯的开始
永恒的绿川英子
中日两国人民的绿川英子
“娇声卖国”的绿川英子
世界语学者绿川英子
飞虎将军陈纳德(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上)
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
生死情
日本男子汉砂原惠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