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天都要乘坐电车,自然对已经看得厌倦了的通勤风景感到不以为然。可是,有一天看到一位黑人朋友对着一位纤细的日本女性大发脾气。我麻木的神经不由活跃起来。起初还以为他们是一对恋人在进行甜蜜的吵架,凑上前去仔细一听,却无法再不以为然下去了,甚至对那位义愤填膺的黑人朋友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因为他所面临的情况我也曾经有过。
原来,那位黑人朋友是在向日本小姐问路时遭到了冷落。他无法忍受她拒不回答的态度,以为受到了歧视,所以穷追不舍地发出质问,吓得那位小姐红着脸直往汹涌的人流中躲。其实也许是她根本就听不懂他的英语,也许是她错以为他是想“难扒(日语指与不认识的异性搭讪)”,所以才拒不理采的,并不见得因为对方是位黑人朋友。但是, 做为一个外国人身居异乡,在语言不通,或者是似通非通的时期,总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过剩反应,无端就把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归结为种族歧视,一相情愿地认为对方看不起外国人。
刚刚来日本的时候,我曾经在一家日本料理店打过工。当时由于不懂日本的规矩,不仅在工作时间内看书,还擅自认为无事可作时就自己找个地方坐下。这样的工作态度自然会受到大厨的注意,但是我却对他的注意感到了极度不满,我擅自认为他是因为瞧不起我们中国人才这样管我的,因此不仅不服气还自认为很爱国地暗中和他叫劲儿,你不是说我吗我就是不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训日本人时比训我的时候要凶狠百倍。与那些倒霉的日本小伙子相比,他对我算是客气有加了。自那以后,我自动放弃了对抗的态度,以一种比较平常的心态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因此也渡过了一段比较愉快的打工时光。
我想那位黑人朋友一定是刚刚来日本不久,遇到很多诸如住房,打工学习等方面的烦心事,心存焦虑。不然不会就因为一点小事和一个女孩子没完没了地纠缠。那么在日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对听不懂,看不懂的事情总会感到不安,因此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剩反应。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也要上升到“民族”的高度去考虑,总担心受到歧视。其实,如果能够放开一些,很多事情办起来会容易得多。人就是人,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会有好人有坏人。关键是要看社会主流,看总体民众的素质,要保持一种客观平常的心态。否则就会在异国这个特殊环境中生活得很累很累。中国人脑子灵,学东西也快,如果放弃过剩的抵抗态度的话,会在日本这个社会生活得很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