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魏来五道 >> 我养生之道的诀窍
字体∶
从陈逸飞之死谈宴会病

魏来五道 (发表日期:2006-09-04 22:24:26 阅读人次:1997 回复数:0)

  

  
上海著名画家陈逸飞在拍电影《理发师》中突逝,让人扼腕叹息。名人仙去,已是无奈。重要的是搞清死因,让更多的后人不重蹈复辙,才是最重要的事。报载他因胃病而去,笔者不信,当是家人为逝者諱,可以理解。因为胃切除的人大有活者众,上海具有的超高明医术,难道抢救不活一位有钱有势的胃病名人?何况胃是六腑之一,不如五脏--心肝肾肺脾更直接与生死攸关。考虑陈画家喜吃糖菜,塞肝伤胆,故脸色发黑黄,且生了不少肝斑(包括雀斑与老年斑),并戴了厚度眼镜,因肝开窍于目,这都是他肝有病的讯号。加上过劳,负荷超重,崩断生命线,笔者料定他是肝病逝世。果不出料,近日有报披露他是肝硬化患者,这才是真正的死因。病从口入,无疑也。其病和前些年仙去的上海籍香港大富豪包玉刚几同一辙,肝肾胃病,导致原因归根结底是“砂糖病”和“宴会病”。

  
这几年笔者参加海外学者回国考察团,在广东,福建,广西,上海,浙江,江西,河北,山东等地采访考察,所到之地可谓处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一片同心协力奔小康,卓有成效抓经济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比起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与清代的康雍乾景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到达了值得大歌大颂的空前的大好形势。

  
但与不少官员与名人,包括市县长一级的干部同桌共饮,欢庆祖国日益昌盛时,却发现不少名人的“亚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给它起个新名词,叫-----“宴会病”。

  
宴会病主要症状为:因油水太多易让脾胃虚弱, ,腹涨脾满,消化不良,甚至于痰多咳嗽,腹泻不止,浑身无力,有点象伤风感冒,全身疲劳无力等,并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胃病,心脉不齐,夜不安眠,糖尿病,肝胆病或性功能衰退等等,陈画家当也难免有其中部分症状。

  
凡究病之根源,不外是外因与内因两种:

  
外因致病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邪与外伤,但名人与官员们大多是居有空调,出有轿车,星级宾馆大厦,冷暖适度,不易受此类外因损害。

  
而看内因有二:一是七情六欲,如喜怒哀乐忧恐惊等,或升级欲,美女欲,发财欲,名利欲等等,而名人高官大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经历过从小做大,从低到高的锤炼,一般具备健康心理素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而一般意志薄弱者早就被淘汰出局,何谈成名成功。

  
内因之二是“病从口入”四个字了:大多是过饮酒水,过吃荤菜,如鸡肉鸭鹅,海鲜鱼虾龟鳖之类,难消化的高蛋白高分子高价格食品,而淡化或不吃米面豆等主食,或过食砂糖类的被糖衣炮弹或防腐剂,染色剂包得美仑美奂的工业加工礼品食品,如糖烟假酒等。不知不觉地中了被美化的垃圾食品的奸计了。

  
为了不影响交际,但又要防止宴会病,笔者提出如下最便利的处方笺,供各位名人雅士参考采用,因为各位是本刊读者,又是人类社会的精英,中流坻柱,不爱惜身体不仅是贵家庭的损失,也是当今社会的巨大损失。

  
一,请让最营养的主食在肚里唱主角:

  
人是吃饭面等主食长大的,不是靠吃菜喝酒副食品长大的,更不是吃高贵的金银珠宝钻戒长大的。进饭馆你可光点一碗阳春面填肚皮,却不可光点一碗红烧肉充饱。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人遭殃。这最浅显的真理现在遭到了减肥求美与各种广告食品的的冲击与淡化。农民最不会打大米广告,可米面养活繁衍了世界各国人民。减肥瘦身虽好,但骨瘦如柴,气血不足,血不养荣,月经不调,面黄肌瘦的话,又何能谈美丽呢?要想美与健康,请先找到身体五脏六腑最需要的营养,而不是光满足眼好看(日本人用眼看得美就吃,喜淡与冷,结果出生率下降,现代病丛生)光嘴巴的好吃(各人习惯不同,爱好不同,好吃的感觉就不同:如湘赣鄂云贵川喜辣,江浙喜甜糖等)。但归根结底是达到要健康长寿的总目标。下面是一张基本食品营养图,我国老祖宗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明白无误地说:五谷最营养;五菜为补充;(其中百菜不如白菜,罗卜具有杀菌开胃助消化,食补药效最高);五果为帮助,(其中一天一苹果,疾病不找我;一天三红枣,一生不出老,均是至理名言);五禽为辅助,即指各种家禽与海鲜类高蛋白,高分子结构的食品非常难消化吸收,不宜多吃,只能唱配角而已。所以喜吃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等开胃佐料的地方很能下饭,多吃了主食,反而国色天香美女如云,白马王子健男层出不穷.

  


  
此图以越靠底部越营养为顺序,因此喜吃三角形顶部的,那些有严重副作用的及加防腐剂染色剂的垃圾食品,就易百病丛生。如多吃猪油易塞血管,生成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多吃砂糖易坏牙倒胃,龉齿塞心,塞肝塞血管,导致失眠,生雀斑,皮肤黄黑,伤了脾易长下眼袋,伤了肝易生近视眼;多喝糖饮料易伤肾脏,结果阴虚手易盗汗,一年湿渌渌的,头发也易掉。

  
其实人的精子,精血,精力,精神都离不开精,而“精”字就是由“米”字加“青”字构成,故有天下第一养人之品就是大米粥,小米粥.我想创造一句名言,那就是:

  
------主食米加面就是最好的“伟哥”。

  
因为它最补肾脏而无副作用.这才是天地之精华,大自然之造化,农民兄弟的血汗结晶与献给人类繁衍的瑰宝。

  
二,注意吃排毒杀菌的罗卜与葱姜蒜醋酱:

  
有本书专写葱姜蒜治百病,醋酱杀菌,软化血管等。医食同源,用食疗最佳。点菜时但要克服单是嘴巴的嗜好,而要服从五脏的需求。

  
食疗的科学太丰富,一篇文章说不完。我取一味罗卜简单说几句,不详谈理由,唯取结论而言。俗话说:上床罗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意为晚饭上床前吃了罗卜会帮消化,早餐下床后吃点开胃的生姜,都能杀菌防病健康身体,就不用找医生了。

  
又云:十月罗卜赛人参,补气又养生。 又云:罗卜上了街,药房不要开。

  
又云:罗卜赛梨,清喉利咽。都是夸奖罗卜的美食和药膳价值。

  
记得前年闹非典瘟疫,北京罗卜大涨价,反映北京人食疗养生科学知识普及水平很高。当然不仅限于此点,其实从每个城市普通学校食堂看最可靠:北方主食最丰富,如面条,米饭,饺子,馒头,肉或菜包子,烙饼,面包,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等等同时在卖,还有罗卜黄瓜,豆类菜都特多,营养丰富,故北方姑娘白里透红,亭亭玉立者多,北方男子也高大雄强,阳刚之气冲帽溢房。

  
上海人文化普及高,自强不息,肯钻研精益求精,故业务水平最高。但养生水平不敢恭维,学校供应各种荤素糖菜,而主食仅有米饭和少量面食,故塞肝伤胃,易养得戴眼镜,生下眼袋者多,皮肤白里透点黑黄,高挑个子象豆芽瓣的也屡见不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而广东是发财的风水宝地,广东人民的大方,热情,务实,谦虚,乐观,团结,讲义气助人为乐都是世界一流,除汕头梅州等地外,大多地区的人就是食品养生的营养找不准:一年一熟的东北好大米不吃,却偏爱一年三熟但价高营养低的进口泰国米,最营养的面类主食不爱吃,却爱价格贵难消化的高蛋白高分子家禽海鲜,吃得肝胆心血管有病缠身,还是前赴后继,死而无怨,直到引发非典,香港数次闹鸡瘟,半健康比比皆是,宴会病泛滥成灾,…..但还是没真正觉悟。真是人间撼事!

  
我因小孩放在上海养,为防砂糖病,在6,7岁时就叫她们背了两首我创作的儿歌:

  
其一是: 白砂糖是坏砂糖,吃了胃口倒得慌,

  
牙齿生虫脸生斑,糖衣炮弹要提防。

  
其二是:罗卜好来罗卜好,开胃杀菌是个宝,

  
预防癌症助消化,皮肤白来美容好。

  
人们说我有“罗卜缘”,但我与疾病也几乎绝了缘,留日十七年当了挣日元的“敌后文工队”,除了一,二回突然淋雨受冷感冒外,从未生病。那感冒也因吃了祖国的藿香正气丸,马上就好了,故从没上过医院。过了五十七,从没戴过眼镜,除了托兰州佛慈产的明目地黄丸之外,那就是托罗卜的福了,现小结一下罗卜的十大优点吧:

  
1,止咳生津润肺;2,化痰行气补气;3,清凉除燥润喉;4,解毒杀菌;5,抗癌防癌;6,增进食欲,帮助消化;7,富含维C,养血补血;8,厚肠胃,长肌肉;9,通利大小便;10,刮油脂,白皮肤,美容颜。

  
总之在宴请大鱼打肉时点上一,二味罗卜的菜,是预防宴会病的一道水来土挡的良方。

  
三,用中成药藿香正气丸,保济丸,保和丸,去表本兼治,各有各的使用说明,在此就不详谈了。

  
(本文作者曾任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教师)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我养生之道的诀窍
    美国公布决定人类寿命6大因素:人缘排第一 
    魏来五道向东航空姐赠书 
    我“一不小心”治好了刘博士的肝病 “小三阳” 
    皱纹的表情 
    我独创的营养早餐 
    五谷杂粮最养人 
    天之龙,津之宝,祝愿同学步步高 
    修改再发:小米养高寿 
    警惕披红戴绿的各种饮料----朋友来E,符合我意,转发如下,大家注意 
    《国际名人》编辑部后面的故事----8块钱抢救好了“中风”前的美编  
    美容健康食疗歌 其2 
    美容健康食疗歌 其一 
    花粉症就是病从口入的(修订稿) 
     广东人的十大优点和一小缺点:(下) 
    花粉症是病从口入的 
    日本饮料的弊病 
    主食不够易掉头发 
    膚發美容食療歌 
    芋艿防治乳腺炎 
    返朴归真走半步(上) 
    返朴归真走半步(下) 
    养白我的小太太 
    日本人,醒醒吧 
    从浙江矮个长成山东大汉说起 
    从陈逸飞之死谈宴会病 
    从小米加步枪谈起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