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体∶大 中 小 | 老家的房子
| 龍昇 (发表日期:2006-06-22 14:40:42 阅读人次:3323 回复数:22)
|
看报上专栏大杂院街坊(莫邦富语)纷纷说平房楼房,真有点“分田分地真忙”的劲头,就想起自己一生搬过几十回家住过的各式各样的房子。想从出生的老家说起,开始曾有思想包袱,因为那是地主老财的房,说出来怕有反攻倒算之嫌。这两天读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当年有名的“万恶的地主庄园”——四川大邑县刘文彩的家改成观光用的展览馆了,说他家关冷水英的水牢根本没存在过,是“阶级斗争”时代需要,我这才敢说说老家的房子。
最老的房子是祖父家,纯地主老财家,在河北省乐亭县滦河边的黑王庄。我只从出生到满月在那里住过,所以跟本不知里面什么样子。中学时常乘寒暑假从北京回老家,不是黑王庄而是与其隔河相望的昌黎县信庄姥姥家。第一回,姥爷送我过河去乐亭县城坐汽车,那要穿过黑王庄。我问姥爷我的生家在哪里?姥爷先鬼头鬼脑四下张望了一番,才指给我了一个大黑门紧闭的院子。近大门时我想侧身仔细看看,姥爷喝声“不准歪头!”地拽着我急匆匆朝前而去。次年回乡,一位贫农乡亲带我到一个叫汀流河的大镇去赶集,又路过那大黑门,那贫农也给了我句“不准歪头!”到67年去黑王庄看望被红卫兵赶回老家的姑姑时,我已知到姥爷和乡亲说“不许歪头”的原由了:土改时,我地主老财的爷爷被镇压了,杀爷爷的贫农又被我爸爸和表哥杀了,打那以后大黑门的院子就归了那贫农的后代,打那以后我们就频繁地逃跑似地搬家,要是让里边人知道我回来了,他们会拿我报仇血恨的。所以第三次我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进的村,路过那老宅时我自觉地直着脖子擦门而过。
说老宅说不出它的内部结构,只能说对它的心情:它神秘它模糊它黑暗,老让我抱一种天生的罪恶感,阶级斗争时代我也爱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唱:“妈妈却穿着破烂的衣裳------”。唱得伤心唱得心情矛盾唱得罪恶深沉。直到文革后的乡干部承认爷爷是靠自己双手劳动建的老宅、没做过坏事,也改变不了那黑大门印在我心中的阴影。
姥爷指着他住的房对我说你要想知道你生家什么样,看姥爷家就行,一样的,只是那边少十几间房。姥爷家的房子像个长方形的大城堡,宽五丈、长三十丈、高两丈,有五重院子六十间房。高两丈是因将地基打出了地面一米多高,实际只有一层。那房高大,滦河一发大水,全村人都爬上来避难。房顶是平的,盖时用石碌碌分层压过,所以爬上一千人也压不垮。因为那是我曾在东北最早的银行“益发银行”当总经理的太姥爷赚钱盖的,不是榨取的农民血汗钱,所以土改时给姥爷四兄弟留下了前两层院子。我见到的后三层院子公社化时是大队部、仓库、豆腐房和七八家农户。那房的特点是南北的正房中间都有带前后门的过堂屋,所以将五个院子门都打开可以一眼望穿百米。乡亲门都对姥爷家很亲,但到文革时村里后生闹起红卫兵,他们想那么大的庄院应该有看家护院的,应该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就斗争殴打姥爷让他缴出来。姥爷交不出枪,只得跳滦河死了。
姥爷家在滦河东的昌黎县,却在河西乐亭县城里有座九十九间房的大院子,解放后被县人民医院无偿借用,借用了三十多年,到83年给了九千九百元钱收购了。我们家在河西的乐亭县,却在河东的昌黎县城里有座六十间房子的院子。那是我只上过几年私塾的爸爸自己画的图纸请人盖的,半土半洋带花园的院子,房子有平顶的也有起脊的,我从零岁到四岁生活在那院子里。
说来有趣,我爸爸十六岁出家门,穿着老棉袄赶大车给人拉脚,到三十岁时早有了那个院子和七个孩子,院子里停着一辆咖啡色和米黄色相间的小卧车,那时他是穿西服的搞国际贸易的洋行老板了。搞不清他怎么从土老帽儿变的洋泡儿,搞不清在那小县城里开汽车上哪儿搞汽油去,上秦皇岛上唐山?所以我特佩服他。
那时候我穿开裆裤,总露着小鸡鸡。昌黎县城原来有城墙,解放时攻城战打的很激烈。打仗时那院子里驻扎着一连国民党军队,连长叫尹洪亮,他总抱我上城墙去看八路军。城被攻破后那个院子就住上了解放军,直到今天。文革时北京红卫兵押着被开了瓢儿的妈妈去那院子挖他们想象中应该有的成捆成捆的枪,解放军赶走了他们,放妈妈回还没自杀的姥爷家那城堡里去接受贫下中农监督劳动去了,算是万幸。
|
回复[1]: 现在回过头来看 陈某 (2006-06-22 15:04:56) | | 当年的地主富农,也就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啊 |
回复[2]: 看龙老师升的故事 唐辛子 (2006-06-22 15:06:21) | | 特别好玩儿,象游览一幅幅黑白的画面。
想起我的一个表姨,和我妈妈是一起长大的,表姨的母亲又是我妈妈的老师,所以从小到大一直是最最要好的朋友,据说表姨的母亲年轻时特别美丽,可惜在文革才开始时,当学生们的面跳楼丧畏自杀了。那表姨人也特别漂亮,现在都六十岁了,依旧身材苗条阿娜多姿,从背影看,常常让人误会以为是20岁的小姑娘,几年前我回国去看妈妈,正遇表姨也从国外回来,想去苏州老家看看,要我陪她去,因此有幸也看到了表姨家的老房子,据说有部电影叫“早春二月”,就是在她家的老房子拍摄完成的。 |
回复[3]: 天真烂漫的唐 龍昇 (2006-06-22 17:31:25) | | 特别好玩?若用你的相机能将它追摄回来,应是血肉横飞的彩色画面。 |
回复[4]: 陈梅林 (2006-06-22 17:34:54) | | 龙兄祖上曾经相当的阔啊!等龙兄的孩子再重振雄风。 |
回复[5]: 回陈梅林 龍昇 (2006-06-22 17:55:17) | | 那是阿Q说的,俺的夹尾巴做人。 |
回复[6]: 龙老师 唐辛子 (2006-06-22 18:47:37) | | 不好意思,送花给您。 。 |
回复[7]: 唐辛子不必 龍昇 (2006-06-22 19:22:00) | | 不好意思,但花我收了。要下楼回家,但这里瓢泼大雨不停,又返回公司,看到回贴。喜欢你的天真烂漫。 |
回复[8]: 我们这儿也下雨了 唐辛子 (2006-06-22 19:27:54) | | 闷热起来。
贴篇旧文给您看吧,很早前写的我妈妈,不过写得很笼统。
--------------------------------------
永远的情人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爱母亲很深,无论我离开母亲有多远,我总能和母亲心意相通.每年母亲生日时,我常常会提早好几个月便在心中精心构思着母亲的生日礼物.但我却很少想到过要在母亲节送母亲些什么,甚至都很少在母亲节时给母亲去电话问侯,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更象是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我的至爱姊妹,令我刻骨铭心的情人.
母亲是国民党将领之后,出生于黄埔军校的外公,在解放大军南下时,信奉'忠臣不事二主'的原则,拒不带军投诚,在伪装潜逃中,被解放军的冷枪打死,从小在大宅门里骄生惯养的外婆,受不了这样的动荡与惊吓,在生下母亲不久,便也郁郁而终.母亲来到人世不久,便被送进了孤儿院,直到外公还是外婆的一个远房亲戚,来孤儿院领养了她,母亲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这样的经历,让母亲特别珍惜亲情,到现在,母亲仍常常回忆当年和她的亲哥哥,我的亲舅舅相认的情景.
我那时才十一,二岁左右吧,还很不懂事,母亲说:我正在家门口独个儿玩,有个男孩走过来,叫我的小名,说:贝贝,你好么?你知道我是谁?
你是谁?母亲问.
我是你的亲哥哥.男孩说.
我有亲哥哥么?母亲又问.
你不仅有亲哥哥,你还有亲姐姐,你有许多兄弟姊妹,只是他们都找不到了,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找到了你!贝贝,你是我们家最小的妹妹.男孩流着泪,对母亲说.
我有亲哥哥了!我原来也有许多的兄弟姊妹!我并不是孤儿!我快乐极了!母亲说: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而这种快乐和幸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每回忆起这一幕,母亲仍常常微笑着流出眼泪.
母亲很早结婚,出生红五类,又有一身绿色军装的父亲,在第一眼看到母亲时,便独断地为母亲定下了终生.我从来没有恋爱过,我不知道爱情的味道,可我并不后悔,母亲说:因为我有你们,有你们姊弟三人,你们是母亲的财富,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是母亲今生中最璀璨的部份.
那么,母亲,从现在开始,我们恋爱吧!让我来做你的情人!我笑着,流着泪,紧紧拥抱着我的母亲.我带母亲去各处旅游观光,我给母亲买漂亮的衣服,送母亲最名贵的香水,我们坐在环境优雅的餐厅里,很高雅的品味各国料理...我们一起幻想未来,一起回忆过去.一起捧腹大笑,一起悄然落泪...在和母亲相聚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会整个上午或整个晚上的闲聊,并不在意时间的漫长,我们以爱来淋漓尽致地感受着彼此,我太快乐了!母亲常孩子般的笑着,一次又一次的说.
母亲的快乐令我渗透在幸福之中.我原本是懒惰的人,可为了母亲,为了看她快乐的样子,我变得努力而勤奋,母亲是我动力的源泉,无论我与母亲相隔多么遥远,我总能从母亲那里源源不断地感受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自信而安心,让我知道,母亲与我其实贴得很近很近, 那怕是在异国的天空,我也能感受到母亲俯视着我的,温柔而关爱的眼神.
我常常想:我之所以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扑捉到这许许多多的幸福,都源于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爱,母亲对我说:我今生最快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了你这样的女儿,而我对母亲说:我今生最快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了你这样的母亲,你是我今生今世的朋友,是令我魂牵梦系的,永远的情人.
|
回复[9]: 感动于唐辛子 龍昇 (2006-06-22 19:44:44) | | 看完了你妈妈,很感动。雨小点了,回家前回赠篇我妈妈:
《妈妈八十五》
妈妈属羊,腊月生。有迷信老话说“腊月羊,乱嚷嚷”“腊月羊,没草吃”“腊月羊,守空房”等,均指女人属羊、尤以腊月羊命苦。
那些老话应在我妈妈身上过,结婚七年,爸爸离乡离国远走它方,她守了近三十年空房。她拖儿带女、含辛茹苦、历经迫害地走过了那三十年,可谓“没草吃”“乱嚷嚷”。
但妈妈“两头好”。她是大地主的长女,直到二十四岁都是大小姐,是三十年代(上世纪)的女学生,结婚后成了资本家太太。是解放后,爸爸成了外逃的反革命,她的厄运开始,一厄三十年。怎么厄呢?除了没死。三十年后,爸爸变爱国华人回国,妈妈的“后头”又好起来,落实政策,到光荣退休。爸爸去世十几年了,她老人家还健在,一直好。
今年猴年春来早,春节跑到一月来,因此去年羊年的腊月也往前推了。妈妈生日按旧历折西历一般在圣诞节左右,我总在那时回国,连过妈妈生日带过新年。去年腊月往前一推,妈妈生日变成了西历十二月十二日,我则放弃了过新年只过妈妈生日,因为妈妈八十五了。
也是迷信老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那是来自孔孟两位圣人去世的年龄。妈妈这“八十四”的“坎儿”过去了,就是说能更长寿了,得去给妈妈庆贺。
妈妈生日这天,数她起得最早,七点半开始就有家人亲戚朋友来电话祝贺,电话铃一直响到正午。妈妈别处都硬朗,唯耳背。但她有个小“耳机”,戴上它照样听电话说电话,说一上午话也不觉累。中午在饭店摆了一桌,只自己儿女。饭菜并未铺张,尽选妈妈喜欢的点,到是妹妹弟弟和我买的三束鲜花最让妈妈高兴,说饭后一定要带回家插在花瓶中。
吃饭时我们光选长寿、多福等字眼和妈妈聊天。是上菜的年轻女服务员知道了我们是给八十五的妈妈祝寿,讨好地问了句:“老奶奶有什么健康保养秘诀,能告诉我吗?”。她那问话是不需要回答的,但妈妈听得很认真,回答了,没直接回答,而是给姑娘说了个谜语:“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倒系一顶巾,虽是平常两个字,难倒多少读书人。”说是打两个字,那两个字就是她长寿秘诀。
我知道妈妈长寿没什么秘诀,不过是心平气和普普通通过日子罢了。但我觉得妈妈用谜语方式道出“平常”两字,说明她除了身体健康外,思维能力也还健全,不由得高兴。服务员没猜出来,于是妈妈给她揭开谜底说:“没啥新鲜的,就是‘平常’这两个字。没啥秘诀,就是平平常常做人,吃平常饭、睡平常觉、干平常事、想平常事。”
那姑娘直拍手笑:“您老太太真逗,再来一个谜语好不好?”妈妈张口就来:“虫入凤窝飞去鸟,七人头上长青草,大雨落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这回打四个字。”
“風花雪月”四字不难猜,服务员还是没猜出来,妈妈说不给说谜底了,让她回去慢慢想总会想出来的。到是将话锋转到我们头上问:“有句联韵叫‘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 霜田竹叶三。’你们说说为什么叫‘梅花五’‘竹叶三’?”
虎脚鹤爪印在雪地霜田上的痕迹应是梅花五瓣竹叶三片,但我们联想到的是整个两句话中有雍容飘逸和孤寒傲骨的含意,不由得再举杯祝妈妈“梅开五福,竹报三多”了。
我们问妈妈这些谜语和联韵是何时记下的,她说是她小学老师教给她的。那就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们咵妈妈记忆力真好,她挺来劲,又朗诵了一首中学时代学的唐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妈妈声明,大过生日、大中午的,背此诗有点不合时宜,她仅是顺着刚才“雪地霜田”的“霜”字联想过来的,逗得我们大笑。
妈妈八十五了,我们当然也不少小了,但她仍将我们当少小教育,那天寿宴结束语是她老人家说的,叮嘱我们在外处事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想那也是她长寿的一个原因吧。(注:妈妈今年八十七)
|
回复[10]: 龙老师, 唐辛子 (2006-06-22 20:28:49) | | 好喜欢您母亲这样可爱的老太太,相信她老人家即使八十七,也一定是精神焕发,任何时候都是穿戴整齐,起居有律的。
家教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年时代家庭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您母亲自幼家境好,教养好,晚年依旧健康明朗,儿女满堂,虽然吃了整整三十年的苦,可依旧算是个有福之人了。
祝福她老人家。 |
回复[11]: 写母亲 杨鑫飚 (2006-06-24 17:47:56) | | 是写不完的,怀旧也是怀不完的,,,呵呵,唐妹(我自诩为大了)和母亲关系真好,我将来也希望女儿这么爱我啊,呵呵。龙老大母亲很古典,很淑女。现代难找阿。。。 |
回复[12]: 陈梅林 (2006-06-24 21:29:45) | | 龙老太有佘太君之风啊! |
回复[13]: 一古典一现代呀 校长 (2006-06-25 00:25:31) | | 很感人.多生几个吧 |
回复[14]: 生好办,养可咋办, 杨鑫飚 (2006-06-26 23:52:48) | | 嘻嘻 |
回复[15]: 陈梅林 (2006-06-27 00:03:41) | | 飙哥体会深着呢。 |
回复[16]: 乐亭的老乡 良子 (2006-08-06 22:34:26) | | 走到这了,打个招呼
呵呵 |
回复[17]: 多放勺水 吴卫建 (2006-08-07 01:55:37) | | 飙哥:”生好办,养可咋办”,那好办,锅里多放勺水即可。以前一工作队下农村,看见一户房屋破旧、并已有5-6个子女的农户还要再生育时表示不解,此农户说,多一个孩子没什么的,只要往锅里多放勺水就可有此孩子的饭了。这种思维大概就是当年中国农村人口增长太快的原因之一。
龙兄,良子:记得李大钊也是乐亭人吧。 |
回复[18]: 良子是老乡 龍昇 (2006-08-07 12:31:41) | | 也向你致意。 |
回复[19]: 吴兄,李大钊 龍昇 (2006-08-07 12:37:46) | | 是乐亭人。乐亭县曾要改名为大钊县,但没改成。
|
回复[20]: 不改为好 吴卫建 (2006-08-07 14:12:45) | | 县名有其历史延续性,是很严肃的事,不必改朝换代就要改县名,何况”乐亭”一词有诗意.我还希望河北改回直隶呢. |
回复[22]: 谢良子 龍昇 (2006-08-09 12:02:01) | | 我将《读乐亭》放在收藏夹中了,慢慢看。因为家事难言,在国内填履历书,籍贯总写成滦河对岸的昌黎。 |
走四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