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比如到大学咨询有关课程的情况,向美国不动产公司了解房屋买卖的情况,甚至在马路上问个路……就因为我的声音带着日本式的温和颤抖踌躇,就总是受到“窝囊废”的待遇。举个例,讲讲我在那家有电影脚本写作的民办学校的遭遇。头一次找到那里,干脆就没有人。后来打过几次电话,都是录音接待。按录音的要求用很谦卑的声音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却一直没有回音。最后在晚上打电话终于找到了人,也都是几句话就打发了事。现在想起来,除了在美国,“没有服务是免费的”外,我受到的“怠慢”也一定有我讲话“太客气了”的过错。最后,终于接到那个叫马丁的电话,稍微“牛”了两句才弄到个会面的预约。见面时,他让我坐在舞台上,好像我是个受考的学生一样。几十年的舞台经验和生意经,使我知道自己作为顾客处在和“上帝”平起平坐的地位。我因此没有回答他的任何提问,反而问了他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课程的简介,时间、费用、教书先生何许人也等等,并不断要求他使用更标准的英语重复他的回答。最后,我非常简单地,with a style(就是有点牛B地)告诉他我叫九哥云云。那人得知老九不但不是个No-body的穷光蛋,而且在写作上还有两刷子,态度马上就变了。一幅讨好的面孔说见到我很荣幸,并一定把我的光临转告给某某教授,还留下了他的私家电话和手提电话号码。他在我笔记本上留下的几个字艺术得简直就是鸡爪子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