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对子杂抄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03-24 21:28:02 阅读人次:1641 回复数:0)

  

  
中国人喜欢做对子,文人学士尤好这一口。下起开蒙童生,上至科举进士,学对制联是日课,是一日不可废的基本功。今人梁羽生积多年之功,曾写有《名联谈趣》一书,对历史上许多名联讲解了个中的奥妙和趣味,颇能启人心智。

  
事实上,做对子虽为雕虫小技,看似文字游戏,其中却透露着中国文人的学问、通识、趣味和格调,也展现出中国文字的无尚魅力。许多绝配妙对流传至今,依然让人拍案叫绝,爱不释手。

  
现代史上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名对,出于史学大师陈寅恪之手。1931年,清华国学院导师陈寅恪为招生考试的国文试题加了一个题目,出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考生中有对之以“胡适之”,有对之以“王夫之”,十分难得,均获满分。但陈寅恪给出最适合的答案是“祖冲之“,可谓天造地设,举世无二。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对天文、历法、音律、文学、考据等无所不精,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人物。华罗庚是现代数学大师,也是饱学之士。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组织钱三强、赵九章、华罗庚等16位著名科学家出国考察。途中闲遐,科学家便谈古论今。华罗庚以钱三强为题,随口拈出一联:三强韩赵魏,征询下联。众人面面相觑,苦思冥想,不得善对。最后由华罗庚指着身边的赵九章,对曰:九章勾股弦。华罗庚对数学史比较熟,信手拈来,即成妙对。

  
象这种看似不费工夫的妙手偶得,其实需要大量知识储备作为后盾,但毕竟还能即时对上。而有的对联,可能空悬上百年,才能觅得绝配。这其中不仅需要个人的学识、智慧和敏锐,更需要有耐心等待天时和地利。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曾夸下海口说:天下没有不可对的对子。纪晓岚之妻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出了一个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纪晓岚空怀大才,面对妻子所出上联难觅佳对,终至遗憾终身。这个历史难题直到近代出现了梅兰芳,才有人对出了下联: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诸葛亮,字孔明。上联描绘了月光透过纱窗,照亮每一个窗孔。梅兰芳,名澜,字畹华。下联描绘了梅兰竞放,芳香馥郁。上下纵横两千年,名对相隔两百年,才成双配对,殊为不易。

  
好的人名对子,让人怀想先贤遗风,心生追慕之意,非常适用于茶馆酒楼之用。潮州韩江酒楼有名联曰: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广州陶陶居酒楼则高挂一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才,夏禹惜分,寸分无遗。酒楼茶馆的名称隐然其中,备显格调之余,亦成招揽顾客的重要看点。

  
文人逞才,有时借用对子楹联骂人,既不带脏字,又入骨三分。明臣洪承畴,向以忠节自命,曾手书对联挂于中堂: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洪承畴降清, 时人讽刺他的投降卖国行径,把对联改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平添两个虚词,便明显表露出鄙弃之意,妙不可言。

  
康有为,是晚清维新改良派领袖,领导了戊戌变法。但康有为后来反对民主革命,组织保皇党,成为革命党眼中的寇仇。出身革命党阵营里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写过一幅对联讽刺他: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上下联不仅巧妙地嵌入“有为”的名字,更隐去了“有妖”与“是贼”的脏字,事实上暗讽康有风相对于历史潮流已成“妖”、“贼”之辈。

  
中国名联,许多是用来怀念故人、悼亡死者的挽联。文人在这种时刻情郁于中,文思活跃,最容易出妙文佳品。同样是康有为,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同志谭嗣同(字复生)等“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1914年,康有为在湖南浏阳烈士祠为谭嗣同亲题挽联:

  
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康题挽联非常巧妙地嵌入了两人的名与字,对照性地表达了“谭复生已不能再活了,我康有为还会有何作为呢?”这样的意思,表达了对死者的敬悼,对自己一生命运不定的悲叹。

  
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31年遭遇飞机失事而亡。徐志摩的中学同学、著名作家郁达夫题写挽联,惺惺相惜,声情并茂,不仅流传当世,而且遗响后代:

  
两卷新诗,廿年老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据说郁达夫还为徐志摩另挽一联,也是功力深厚。为同一死者撰写两副挽联,绝无仅有,可见感情之深。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逝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精灵,何当化鹤归来,一生一死,深闺有妇赋招魂。

  


  
2008。3。6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