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谁的失败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3-19 20:21:44 阅读人次:1618 回复数:0)

  

  
北岛的《失败之书》正式面世大半年后,我才在东京某社区图书馆陈列海外图书的书架上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充斥书架的大批三流武侠小说的间隙,我游离的目光闪电般地捕捉到了“北岛散文”。这个发现,让我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文学记忆和时代归属。

  
北岛的《失败之书》被评为2004中国散文界唯一的收获──因为有了《失败之书》,去年的散文园地才不至于荒芜。书评界的吹捧抑或诋毁,从来不成其为标准,重要的还是来自阅读的真接感受。收在《失败之书》里的那些文字,有不少曾在各种书刊杂志上零星地看过,但我完整地通读一遍,依然情不自禁地被一种平静的力量所感染,被一种惆怅的氛围所笼罩,更被一种对汉字的驾轻就熟所击倒。

  
好文章如果有标准,我想可能不在于传递多少新知、批发多少思想,而在于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语调和节奏,在于由里到外弥漫开来的情绪和氛围。从文学的角度看,语调就是自然的文脉,不仅让人触动、惊醒,也使人沉醉、陷落。由文字铺演开来的真实情绪,更会慢慢地无可抗拒地浸润、包裹、吞噬一切。北岛散文,在遍历欧美的人生漂泊之后,显得游刃有余。这种游刃有余,表现在经历上和情绪上,也表现在思路上和文字上。就象北岛总是要描述许多人的不同经历和故事后,才最终连缀起他的巴黎印象和纽约变奏一样,我们也必须读完《失败之书》里的40余篇长短不一的文字,才能串联起北岛去国15年里散文般的人生,感受到北岛的散文心境,领略北岛特有的散文笔调。

  
推举北岛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当不为过。但十几年的漂泊早已在使北岛否定了自己当年的斗士形像和革命话语。我认为这是时间的力量。北岛说,现在如果有人向我提起《回答》,我会觉得惭愧。我对那类诗基本持否定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没法不受影响。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作中反省。设法摆脱那种话语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失败之书》,看得出是北岛努力摆脱革命话语后,在诗歌以外的另一种文字表述。

  
北岛及其早年的著名诗句,堪为愤青之祖,但愤青也有老去的时候。《失败之书》以写人为主,记叙了北岛与艾伦·金斯堡为代表的各国著名诗人,特别是美国文化人的交游历程。《失败之书》其实就是一部国际愤青的衰亡史。在《克雷顿与卡柔》一文中,北岛写道:“在美国,要说你是诗人,别人都会离你远点儿,那意味着贫困和神经有毛病。不过现在境况有所改观。自七十年代起,美国的大学纷纷增设创作课,就像张大网,把社会上漂游的一帮诗人捞上岸来。”事实是,在这张大网撒开之前,这些对着时代疯狂嚎叫,以“跨掉派 ”自豪的美国愤青们写诗、办杂志,造反、闹革命,当嬉皮、反越战,街头酗酒、聚众吸毒,干尽了“先锋”句当,但结局并不美妙。纽约街头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年轻时是街头戏剧运动的骨干。他告诉北岛,等他从革命大潮退下来,发现这社会已无他容身之地,只能开开出租车,偶尔客串一下。“你还没醒过来,这世道他妈的早就变了。”他说。

  
法国老虎总理克雷孟梭曾说过,“一个人30岁以前不信仰左翼思潮,他的心灵有病;一个人30岁以后继续信仰左翼思潮,他的头脑有病。” 《失败之书》描写了众多“失败者 ”,也包括北岛本人,大都是30岁以后继续愤怒着的一群人。他们对社会不妥协的姿态,最终带来了疏远和隔离,导致了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北岛在全世界漂流,与诗人们为伍,条件得天独厚,看到了偶像人物和同龄战友的生活真面目。当年的革命愤青如今要控诉的不是思想受压抑,而是纽约的房租:“他大骂市长是黑社会老大,这个黑社会由三种人组成:律师,银行家和房地产商”──即使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控拆也不显得惊世骇俗,而是东西方如出一辙的社会常识。

  
十五年的漂泊人生,使天才诗人穿越了无边的虚无,真正沉潜平静下来。以他现在的听觉来回想当年朗颂诗的革命读法,“就是把杀鸡宰羊的声音与触电的感觉混在一起”;按他现在的认识来判断当年的诗人成偶像,“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 。诗人戴错了面具:救世主、斗士、牧师、歌星,撞上因压力和热度而变形的镜子。我们还险些以为那真是自己呢。没两天,商业化浪潮一来,卷走面具,打碎镜子,这误会再也不会有了。”无论东洋西洋、中国美国,撇去漂浮在历史长河表面的意识形态垃圾和先锋泡沫后,沉潜在水下的生活底流和社会进程,并无太大差别。这就是世界真相。

  
如果从撕破先锋和异端假面具,对人生和社会说出真话的角度来看,《失败之书》的文学价值并不亚于北岛早年记录下一代人的思考和时代重音的诗句。《失败之书》以一本书的篇幅确认了“家”的重要性:“对于漂泊者来说,它是安定与温暖的承诺;对于流亡者来说,它是历史之外的避难所;对于父亲来说,它是守望女儿的麦田。” 《失败之书》同时也在散文中显露出北岛不移的诗人本性,让人领略到纯粹的干净的汉语是如何的漂亮和美好。

  
比如,《杜伦》一文结尾写道:“一只苍蝇在屋里飞来飞去,像历史那样让人心烦。 ” 《开车记》想象第一次驾驶的感觉:“想想你头一次合法地坐在方向盘前。打火,控档,轻踩油门。车身向前跃去,景物如行云流水,只有红灯和警察才能挡住。” 《纽约变奏》描写9·11袭击:“一天早上,两只金属大鸟先后插进曼哈顿两栋最高的大厦,引发了一场大火。巨响和热浪,让栖息在楼顶的鸽子惊呆了,它们呼啦啦起飞,在空中盘旋。”── 诗人的跳跃性思维和独特语感,在生活和文字的散文化语境中依然生辉出彩,是与身俱来的本能。

  
随意采撷以上三段文字,都是文章的收篇,意象剪辑丰富,充满了动人的力量。《失败之书》以写人为主,无论新朋故友,还是长篇短章,都能使人物活起来立起来,笔力不凡。我尤其欣赏北岛在众多人物追忆中的收尾一笔,味道隽永,值得细细咀嚼。古人作文讲究用“凤头、猪肚、蜂腰、豹尾”,北岛深得个中三味。那种急驰而下的嘎然而止,那种奔腾之后的顺势转折,让人回味无穷。试举数例:

  
《艾伦·金斯堡》结句:“在客人名单上有艾伦,但他九天前死了。我感到那么孤独,不认识什么人,也不想认识什么人。我在人群中寻找艾伦。”

  
《胡金铨导演》结句:“胡导演死后两袖清风,膝下无后。人们忙着为他选择安葬地、塑像,建立基金会,沸沸扬扬,而我只有一个愿望:去看看他的片子。

  
《空山》追忆德国汉学家顾彬。结句是:“纸上除了‘丁查尔斯比尔’外,只有他的中文签名‘顾’。那白纸好像空山,他就在其中。”

  
还有《朗颂记》结尾:“有时面对观众,我突然会心生倦怠。我们先人怎么朗诵来着?把酒临风,应答唱和,感怀赠别,生死无限。”

  
寻章摘句,不胜枚举,奇文共赏,心有戚戚。

  
2005。9。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