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大
中
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3-07 18:33:07 阅读人次:1749 回复数:0)
在以说话为生的行档中,小说家是非常职业化的,他们的纯粹性在於说话只为了表达。“小说家的说话方式”与“小说的说话方式”,意味不尽相同,但人们习惯于把两者混为一谈。割裂作者、抛弃读者,只对小说文本做尸体解剖式的精细阅读,这种方法曾经颇为流行。文本细读探讨的是“小说的说话方式”,涉及切入视角、叙述语调、叙事圈套等等,把读小说变成了一种神秘兮兮的智力游戏,而不是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可以肯定,这决非大众所好。小说写作的基本底线应该是写人事,说人话,关心人的问题。这使“小说家的说话方式”比“小说的说话方式”更值得关注。本来,这个世界离开了人,任何事都成不了,何况写小说。
最近,刘震云写的小说《手机》与冯小刚拍的同名电影,火借风力,风助火势,在中国形成了热门话题。刘震云的《手机》,更突破了个人小说的最高销量,冲上畅销排行榜,这其实得力于刘震云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身为小说家,刘震云写过两类作品,也就是说他拥有两副笔墨,掌握两种说话方式。一类是历史感沉重的小说,如《故乡天下黄花》和《温故一九四二》等;另一类是切入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官场》、《一地鸡毛》,乃至最新的《手机》。经过多年蛰伏后,刘震云最新的说话方式表现为重新向时代低头:1、屈从影视,2、顺从大众。当然,这没什么不好。
马原曾在小说《百窘》中针对“小说家的生存”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在看了电视之后,小说是否已经完成了它曾经担负的使命?我们是否是小说这台节目的最后锣鼓?”被马原引作类比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小说家都曾为生计叩过电影大门,他们并不爱电影。我们今天不叩电视的门是否还能维持生计?”刘震云写作《手机》,不妨看作是对这种疑问的回答。刘震云先写出剧本,然而再加工扩写成小说。所以,刘震云在小说《手机》的主体部分用的是电影的说话方式:戏剧冲突明显,对话冷峻幽默,再加上引用了时代特征鲜明的新生活道具--手机,讲述了中年审美疲劳、夫妻信任危机等敏感现实话题,自然具备了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必要条件。但这一切不是小说家的真正归宿。刘震云最喜欢小说《手机》的第三部分,自认为第二部分因为电影的缘故更充实一点,但所有的铺垫都为了第三部分,这将成为今后创作的新增长点。认真阅读一遍小说,得到确认的事实是,第二部分仅仅充当了电影的脚本,第三部分才真正显示出小说的力量。在同一部作品中,刘震云熟练运用了截然不同的说话方式,既突现出创作中的割裂性矛盾,又流露出写作上真正的精神留恋。
小说家以说话为生,写小说的本意就是以虚构的方式说出生活的真实性。小说家为自己写作,还是为读者写作?用个人方式说话,还是学会用多种方式说话?这些都不是小说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大众满怀着消费和享乐心态,希望读小说就象看电影电视一样,是一种直观的映现自我的镜像游戏,而不是考验智力的逻辑问答。为此,不少作家努力学着用不同的说话方式来适应不断变迁的时代性阅读需求,同时也发掘自己的写作潜力,但做得好的总在少数。在纯文学作家里,刘震云当然算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莫如王安忆。王安忆在知青文学时代写过《本次列车终点站》,新潮文学时代写过《小鲍庄》、“三恋”,怀旧文学时代写过《长恨歌》,后来又写出了表现当今城市保姆生活的《富萍》。王安忆以语言为载体,靠多种说话方式追踪时代需求,也跟紧文学史潮流。王安忆的成功,源于小说家在说话方式上拥有了自我转换和生成机制,拥有了把握生活的多副笔墨。
与此相对,另一些小说家则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来感知生活、描述世界,比如马原、张承志、梁晓声、甚至王朔。如今回头再看,马原-西藏,张承志-回民,梁晓声-知青,王朔-痞子,都已成为割不断打不倒的文学定格。这些小说家都在特定的生活经历中,培养出独特的说话方式。他们写小说,一出手就炉火纯青,倚世独立。借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学会各种说话方式的小说家犹如演技派,坚持个人说话方式的小说家就是本色派。演技派小说家可塑性强,可以循序渐进,百炼成钢;本色派小说家却离不开自己的生活土壤和话语土壤,他们要秀出於众,靠的是高起点,一出手就风格鲜明,抢占置高点,让举座皆惊,让万流敬仰。这样的人是天才,却极易折损。往上面推,张爱玲也算一个。
演技派与本色派,本无优劣之别。但对一部小说而言,“小说家的说话方式”比“小说的说话方式”更关键。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风格卓绝、特徵鲜明的本色派小说家较易留名,但市场可能更欢迎收放自如的演技派小说家。出色的演技派大家不仅是市场宠儿,肯定也是文学史上升堂入室的要角。
2004。2。1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