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大
中
小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1-03 22:04:42 阅读人次:1707 回复数:5)
想起了十年前那个萧瑟的冬日,宽敞的教室里疏疏落落地坐着十几个无精打采的中文系学生,新闻写作课的期终考试就要举行。学生们赶来考试只是为了敷衍学分,因为我们从来没想在新闻与写作之间划起等号。真正让这些年轻人惊醒於刹那的是最後一道题目,老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这样的试题:“ 三毛之死(新闻评论)”。就在几天前,这个热爱生活的性情中人,这个以流浪为人生标签的潇洒才女,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里用一条细细的丝袜可怜而怪异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世界,特别给整个八十年代读着她的书、唱着她的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留下了永恒的谜,永久的痛。
可以估计,那种限时限刻的急就章式的命题作文催生不出多少精彩的思想和语言,但我敢说,关於“三毛之死”,当时在坐的十几个人大都怀有刻骨铭心的感受。那几天,很多宿舍的床头正摆着《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或其它什麽的。三毛猝死是如此地让人措不及防,以至於我们只能以重读作品的方式来重新感知她的世界,也为生与死建立起牵强的、尽可能让自己信服的必要联系。记得我当时写下的主要意思是:自杀如果是确实的,那麽三毛用行动收回了她关於世界的动人语言,撤销了她对於生命的承诺。自杀瓦解了人生的姿态,生活颠覆了美丽的文学。
尔来十年又匆匆,红尘滚滚、熙熙攘攘,许多人又以各种方式走上了与三毛不尽相同的人生道路,除了生活飘泊,更有精神流浪,但我的看法没有什麽改变。三毛及其文字渐被遗忘,即使是三毛十周年冥祭,也没有太多人觉得有话要说。或许已经没有必要了,三毛留给了我们一个阴冷的冬天,一个晦黯的结尾。
後来无意间读到李敖指责港台两大作家金庸和三毛代表着某种伪善。在不避尊者或死者讳的前提下,我也隐隐感到了作为三毛人生背景音乐的流浪和飘泊并不美妙。三毛那种潇洒的文字,对人生的拥抱,对爱情的执着,均给人美好的表象,但背後却是无根的悲哀、孤寂和痛苦。三毛的流浪和死亡,出於同一个生命版本,是无奈的自我放逐,是寻安定求归巢而最终不可得的人生幻灭。
去年,广东《新周刊》把当今社会里前卫的一代人归结为“飘一代”,并用“飘”来形象描述新生代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履历,获得了不少社会共鸣。“飘”一族以自己居无定所,人生无向为自豪;四海为家,今朝有酒在世纪末上升为“酷”的标志。在《新周刊》不无自得的行为举荐和言论鼓聒中,我不由地又一次想起了已经默默无言的三毛。其实,30年前的三毛早已是“飘一代”的先驱了。如今感觉良好的新生代们,无论是面对生活动荡的勇气,还是感受精神流浪的自觉,有几个人“飘”得过三毛?以“飘”为时髦的人群,不过是追寻安定不可得而将错就错罢了。在本质上,无奈失落是真实的,乐在其中是虚假的。
三毛是世纪末“飘一代”的先驱,更是鼻祖。但三毛在十年前又向世界提示了关于飘泊与流浪最恶劣的结果是人生无根无据。失去根的感觉尚不在于生活基盘的瓦解,更在于支撑生命的许多感情和理念在这尘世上依赖无着,诸如爱情、亲情、友谊、关怀。不要以为自己会坚强无比,所谓坚强,只是上帝透支给人类的一个毫不负责的美丽谎言,对於个人更是一个深重的陷阱。飘泊和流浪在提供虚假经验的同时,真实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有。即使走遍万水千山,看透人生百相而潇洒如三毛者,在意识到自己一无所有,再也没有人会问她从哪里来之後,也显出了焦虑和压抑。在临终前一两年,三毛匆匆赶回大陆,认《三毛流浪记》的作者、著名漫画大师张乐平作父亲,并在媒体的簇拥下奔赴新疆,与年纪可以当她父亲的民间歌王王洛宾热情会面,且投寄某些难以名状的情愫,三毛还急托知己,频频与陕西作家贾平凹通信,倾吐心声里曲┅┅这些蛛丝马迹若是真情多於表演,则让我怀疑长久的流浪和飘泊是否已使三毛与台湾文坛甚至亲友处於疏离状态。三毛急欲在大陆寻回她所需要的感情、友谊和关怀,不免病急乱投医,暴露出行为上的异常。
三毛在48岁时彻底崩溃了,这是一个流浪了一生的“飘”一族最真实的悲剧。後来浮现的“因病厌世”说、“红尘压力”说、“ 江郎才尽”说、还有“阴谋杀害”说,都是扰人耳目,搅乱视听的借口。三毛真正的死因,在她背起行囊真正开飘的第一天起就已种下了。
三毛是永远的,源於她观照生活的眼神,她描述世界的笔调,她交给人间的真情,也出於她总结命运时坦率得惊人的方式。流浪,使三毛失去了积累和拥有的可能;飘泊,使三毛没有了再出发的基础。文字可以浪迹天涯,生活却不是空中楼阁,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三毛是唯一的。
2001。1。18
回复[1]:
雪非雪
(2007-01-03 22:43:37)
很多很多年前了。
心情极其坏的时候,遇到了三毛的《萨哈拉的故事》。
这本薄博的书读得爱不释手,成了一时的止痛仙药。
书中有句话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资格去死的”。
印象极其深刻。
可是,她自己却让自己死了。
听说她的死讯的瞬间,她的这句话在我心目中顿时失去效力。
她说出的话支撑了别人,却没能支撑住自己。
三毛向自己毁了约。
但是,还是感激她的书。
感激她那些美好的流浪境界带给众多读者一时的心灵超脱。
回复[2]:
刘世基
(2007-01-03 22:44:11)
现在还有一本三毛的书 荷西 是从国内带来的唯一的两本书之一。那时不懂事无意中在北京就买了,但毕竟三毛的书伴我走过了在日本最艰难的无书读的岁月。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评价三毛的评论,书的好坏自己知道就可以,何必听人家说呢。
回复[3]:
采夫
(2007-01-03 22:48:15)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妹妹在家里听三毛本人的录音讲话(好像是她和荷西的故事)听得死去活来。
回复[4]:
我记得小时候
刘大卫
(2007-01-04 16:07:28)
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漫画《三毛流浪记》,画家的名字叫张乐平。
好玩极了,每次看了我都会笑个不停。
后来长大了,又非常爱看丁聪的漫画。丁聪总是署名“小丁”,70多岁了还叫“小丁”,
又总结长寿秘诀道:第一不运动,第二不吃蔬菜只吃肉。
可见漫画家必须是幽默大师。
到现在我还喜欢看漫画,看幽默小品。笑起来没个完。
三毛很不错。
现在中国各级城市的大街上,还有很多“三毛”在流浪,张乐平却没有了。
回复[5]:
我喜欢三毛
少年行
(2007-01-04 16:48:44)
她确实影响了很多人,<万水千山走遍>我现在还在看,不是寻常人,不能评论别人的生死,所有的事情必然事出有因,我相信.
也常怀念三毛.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