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日关系已降至两国建交后的最低点, 双方在靖国神社的参拜、钓鱼岛主权、东海石油开采、历史教课书、台湾问题等上纠纷不断,特别是一年多前中国各大城市爆发的中日建交后首次出现的反日大游行后, 中日关系每况愈下,现已呈僵局。每念及此,我们每一位在日华人的心头总是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广大在日华人是多么希望中日两国关系能早日走出阴霾,希望中日关系能恢复到上世纪80、90年代的状态。
影响目前中日关系的关键还是对历史的认识问题,这个恩恩怨怨的历史问题伴随着战后中日关系的风风雨雨,想到这个影响中日关系的心结时,我常常会回忆起一件往事。记得那是约在10年前,一次从中国返日的班机上,邻座的一位日本人与我说的一句话,他说对于日中两国过去不幸的历史,“日本人要多说些,中国人可少说些”, 他说此语是周恩来总理说的, 其大意为日本人要多多反省过去的侵华战争;为了未来, 中国人的胸襟可更宽阔些, 当他一说到周总理, 此时他脸上顿时充满敬仰和崇拜。
这是一位当时刚退休的教师,他说由于家庭的缘故,他在年青时便参加民间的日中友好运动,以上的话是当年他在一次访华活动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周总理说的。在飞机上他还与我聊了不少战后中日友好往来的旧事,说到兴致处他会精彩飞扬,话及低潮时他会眉宇紧锁,最后他语重心长的说∶“今后我们都要努力为日中友好做贡献呀”。
我还记得约在92年, 当时日本著名女作家山崎丰子的小说《大地之子》出版后,在日本社会掀起一股小小的“中国热”,记得那时在通勤的电车上,常常看见有乘客在认真地阅读此书,在当时我供职的公司里也几乎人手一册在阅读,并常有人对我说中国人的心地真善良呀,看来他们被书中的内容所打动。后来此书又被NHK拍摄成同名电视连续剧, 一次我还在日巧遇在此剧中扮演剧中主角的中国父亲的著名老演员朱旭, 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当时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一幕。
那次是我独自从日本去中国出差,当时在成田机场排队办理出国手续时,排在我后面有两人似乎有些不安的用中文小声议论着不知如何找登机口之类的内容,此时我便转过身说,如需要话,我可以带你们去,霎时间,我看到那位年长者是那么的眼熟,当他对我表示感谢时, 听到他那缓慢和蔼的语调时,我立即想起那不是《大地之子》饰中国人父亲的演员朱旭吗,于是我便问之,朱旭微笑称是,此刻我的目光移到朱旭身边的那位中年人,朱旭便为我介绍道, 他是吴天明导演,哦,他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头人吴天明,我便对吴天明说幸会,幸会,此时他们说此次来东京是参加国际电影节, 并领了奖。
由于我们正巧是搭同一架航班去中国,为此我们在候机大厅聊了不少,当然我们也谈到电视剧《大地之子》,朱旭说与日本人一起合作拍摄时,由于他的戏的外景大都在中国东北的农村实地拍摄为此较辛苦些,但中日两国的演员和摄制人员认为他们是为中日友好而努力,为此大家都很认真的拍好每一个镜头。当我们在正聊着时,周围渐渐围拢了不少搭机的旅客,人们似乎都在议论朱旭是否是电视剧《大地之子》中那位中国人父亲的“本物”,此时朱旭似乎也看出些端倪,便要我感谢他们对此剧的观看,当我向周围的围观者转告时,他们都高兴极了,并对朱旭提出了很多问题,这让我一个人都来不及翻译,还有人提出要与朱旭合影留念等, 与剧中一样和善的朱旭均一一应诺,看着这些我笑着对坐在我身边的吴天明说,在日本朱旭可比你出名呀。
此时,一位おばさん热情的与我说,她也是看了《大地之子》后对中国产生了兴趣,这次她就是特意去中国旅游的,她要亲自体验一下中国大地,在一旁的一日本著名旅行社导游也对我说,《大地之子》放送后,来他们旅行社参加去中国旅游的客人明显增加,他们加开了赴中国的旅游团,但还是一再满额,我将这些告诉朱旭后,朱旭高兴的说,那好呀,这可增加日本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同时朱旭告我说, 他也听说《大地之子》电视剧在日播放后,日本游客去中国旅游增多,应游客要求有一日本旅行社还开设去《大地之子》电视剧中景点观光的旅游团,游客从中国东北的小村庄到北京, 又搭乘游轮沿长江三峡到上海,反响很热烈。
此事虽已过去了很多年了,但一直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尽管中日关系会也遭遇‘寒流’,也会有低潮期,但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是有基础的,大多数日本人民还是希望两国间能友好相处的,为此只要两国人民能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往来,相信中日关系会恢复到已往的层面。
最近,我也看到日本乒乓球代表团一行访华报导,这个由40余人组成的访问团是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日本来华的乒乓球访问参赛团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访问团成员中有50、60年代日本乒坛宿将木村兴治、松崎君代等,也有新一代的福原爱, 他们在北京与中国50、60年代乒乓球名将相聚一堂, 共同庆祝中日乒乓球友好交流五十周年。
此新闻报导使我想到,战后中日两国的往来本是从民间开始的, 尽管在50、60年代中日两国间无正式外交关系,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很频繁的, 日本的工业展览会、歌舞伎、能剧、芭蕾舞、乒乓球等代表团都曾来华访问,中国的物产展、京剧和体育代表团也都赴日访问。中国政府向来很重视对日关系,据说周总理在一生中接见最多的国外来访者是日本友人, 这当然大多是当时日本民间各界人士和在野政治人物。
尽管近年来在日本由于老一代与中国有历史渊源的、热衷推动中日友好的人士逐渐年老凋零,同时日本社会政治结构也有所变化,现在日本政坛中提倡日中友好的力量有所弱减,但现中日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还是相当密切的,目前日本对中国的投资额一直在增加,另外两国间各种文化交流也还在持续展开。今后中日关系仍能以经济促进政治, 以民间促进官方,相信中日关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毕竟目前中日关系的僵局双方都不乐见的, 因为双输的状态对双方均无益。
(2006年6月8日《日本新华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