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吴卫建 >> 随笔录
字体∶
伟哉,青藏铁路

吴卫建 (发表日期:2006-07-31 02:06:41 阅读人次:2119 回复数:6)

  

  
7月1日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 台湾各新闻媒体均做了大量报导, 一些电视台还派出摄制组去现地采访,并用卫星实况转播7月1日的通车仪式,使我在台湾也能及时在电视上收看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仪式和沿路采访摄制的详尽报导。

  
现建成的青藏铁路是由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这条铁路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至青海西部重镇格尔木,长约814公里,这早已在1984年建成通车运营。现开通运营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是由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这是在2001年6月,当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和副总理的吴邦国在昆仑山下南山口和日光城分别剪下了青藏铁路开工的红绸带时正式开工。此后,近十万名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上,在茫茫的人迹罕至的冻土层上,经过五年的艰苦施工建设,建成了这世上绝无仅有的高原铁路。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青藏高原与外界交流的困难是地球上仅见的。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文成公主远嫁高原,汉藏和亲。送亲队伍起自长安(今西安),经日月山,渡黄河、过天河,西行约3000公里,据史书记载共走了3年余时间。

  
到了清代,进藏主要通道有3条,一条由川康入藏,一条从青海入藏,一条是绕道云南入藏。官员过往,书信互通,均赖驿站分段连接。茶马交易,商队通行,乃至一封书信都得数月才能抵达。

  
尽管20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因高寒缺氧、山川阻隔、道路崎岖,青藏高原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

  
现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中国人强国梦圆的一个体现。通过青藏铁路将西藏同内地连接起来,这早在孙中山《建国方略》里就有所体现,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久远的憧憬。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北京政府派遣官员去西藏极不方便,最近我从中国外交部解密的档案中得知,50年代初中共官员去拉萨时,首先要申办到印度的签证,然后先到广州,再申请取得去香港的证件后, 从广州到香港,在香港搭班机到印度, 经印度绕道到达拉萨, 由于当时港英当局和印度政府都不乐见中国对西藏的控制,为此,常常借故刁难中共赴藏官员。

  
为了建设和发展西藏,中国政府在1954年5月开始建设青藏公路、川藏公路, 同年年底就建成。青藏、川藏公路北起青海西宁、东自四川成都,全长436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公路。它们的建成通车,改写了西藏公路"零距离"的历史,改变了藏区人民出行靠双腿、运输靠人背畜驮的落后局面,使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此有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当时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的通车, 对中印边境也起了卫戍作用。

  
从50年代起,中国政府一直在进行青藏铁路的线路勘察工作,在70年代开始建设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并在1984年建成通车。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无疑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尤其是现通车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铁路建设时,十万筑路大军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攻克多年冻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新的记录。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对中国有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西藏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青藏铁路建设激活青藏两省区800万人民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大构架。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后,西宁成了国内外旅游者乘火车观赏高原风光的起始地,青海与西藏的经济社会联系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紧密。青藏铁路也能提速藏民族与汉民族以及与其它民族的经济交往与融合,提速汉藏文化的互相认同与融合。

  
其二,有利于中国西部稳定, 很显然,这条铁路对中印关系、中巴关系、中尼关系,以及中国与中亚接壤国家的关系,都将带来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力量对比的变化,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及平衡南亚和中亚诸国地缘战略利益成本对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变化,从区域国家关系看有利于南亚和中亚的和平与和谐;从中国要想在本世纪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出发,西部的安宁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其三,巨大的军事战略价值。这条铁路的建成,胜似在西部边境线部署百万雄兵。这是一种看似无形实有形的实力威慑,它能使西部边疆及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地缘军事发生明显有利于中国的倾斜。

  
当然,就目前来说,青藏铁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促进人们赴青藏旅游。青藏高原,这片人类最后的秘境,这块只属于太阳与月亮山神的雪域边地,它总是有许许多多无法破译的地理之谜,宗教之谜,风情之谜,历史之谜。走向青藏,其实也是冥冥之中走近一种宗教,一份虔诚,一个境界,一种憧憬,一缕前尘, 当然这也是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现象。也许正是如此旷世的诱惑, 青藏高原一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白云雪山、飞流峡谷、民俗风情、宗教寺院……神秘的青藏高原以其巨大的魅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以前就职公司的社长以及他兼任一友好团体与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有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此,全国青联每年均招待社长和此友好团体成员赴中国各地旅游,记得有一年是去拉萨旅游,返日后社长拿了在布达拉宫下的照片给我们看,把我们羡慕得在私下直骂为何不多申请几个名额让我们也能去西藏一游。

  
本世纪以来,中国有三个举世闻名的成就,这是载人宇宙飞船上天,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和青藏铁路通车,前2个大概与台湾无关,为此,当时台湾媒体只稍做些报道,但这次的青藏铁路通车,台湾媒体却很重视,在通车前, 从西宁到格尔木的列车中有一半是台湾媒体的工作人员,东森电视台还派出名主播去现地转播,也许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对台湾人也同样是神往的。

  
一直以来,西藏对出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我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早年我对西藏的印象仅局限于电影《农奴》和几首西藏民歌而已,为此我想,那更遥远的台湾想必对青藏高原一定很陌生吧,但好几位台湾人都说,在中学的地理课程中,对青藏高原有不少描述,西宁、格尔木、唐古拉山、昆仑山脉、天湖、布达拉宫都是教课书上熟悉的地名,还有在台湾有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动人的《中华民国颂》一开头就是这样唱的:“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我想,这些一定是当年国民党执政时代的教育成果。

  
现我在台湾已有好几位友人要约我同行去西藏旅游,有人甚至查好了最佳赴藏交通路线,他说届时我们可以从台湾飞到香港,然后从香港或深圳飞西宁,最后再从西宁搭乘火车赴藏,这样既快速,又可乘坐著名的青藏铁路到拉萨。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会与友人去西藏一游, 当火车翻越海拔五千多公尺的唐古拉山、羌塘草原和可可西里无人区, 在青藏高原上呼啸而时,我浏览着窗外的美景,白雪皑皑的山峰高耸在碧空下,藏羚羊在茫茫草原上奔逐,迤逦的雪山下的青海湖闪耀着粼粼波光,经幡在湛蓝的天空下迎风飘荡,信仰者五体投地的膜拜, 我仿佛看到了穿越在莽苍原野上的青藏铁道犹如一条不尽的天梯,将人间与天堂连接在一起。

  
(2006.7)

  




 回复[1]: 致吴先生  蓝方 (2006-08-01 23:33:08)  
 
  听说就是在火车里,也可能因为高山反应而弄得有去无回。

  
青藏铁路开通的时候我一直关注这个消息,所以定了十年八年之后再去的计划。这十年左右,我想练习瑜伽使身体健康。

  
但是,建在冻结的地面上的那部分,如果在十年之后开始解冻呢?如果正好在我乘坐的时候解冻了呢?哈哈。

  
吴先生还是趁着机会早一点去的好。

 回复[2]: 似乎不会吧 吴卫建 (2006-08-02 00:17:11)  
 
  台湾电视都有详细报导,在冻土地区的路基都建造在高架上,高架的地基都打在冻土层下,据说中科院冻土研究所对此有数十年的研究,放心吧.

  
附PP一枚.

  

 回复[3]: 神秘之地要解密了 校长 (2006-08-02 19:15:11)  
 
  俺担心环境被破坏了...

 回复[4]:  银狐 (2006-08-02 20:22:33)  
 
  俺的哥们先俺一步去了西藏,每天短信告诉俺去了哪里,等她回来,贴几张PP给大家饱眼福~

 回复[5]:  唐辛子 (2006-08-02 20:27:17)  
 
  好啊,期待中~

 回复[6]:  银狐 (2006-08-02 20:35:25)  
 
  唐学生(你不让俺称老师):你总是跟在俺的后面.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随笔录
    LV 历史展 
    黄色照片 
    油条,油条 
     上海行 
    香吾银到上海 
    五月的鲜花 
     初詣 
    偶尔做个广告 
    靖国神社(09年8月15日) 
    西贡掠影 (Photo) 
    今游日本最大购物中心-Lake Town (Photo) 
     《殇》 
     心中的感慨 
    郁金香 (photo) 
    赏花 
    漫游六本木 
    澳门游 (Photo) 
    从二件往事想起 
    春节前的香港 (Photo) 
     周庄游 
    今游香港浅水湾 
    两个国庆 
    重 庆 行 
    伟哉,青藏铁路 
    又到七七抗战纪念日 
    百年巴金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