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2009评论
字体∶
1个和51个:生命是如此不等值

文炜 (发表日期:2009-06-15 23:02:40 阅读人次:2176 回复数:16)

   “1个人”指的是6月5日去世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51个人”指的是在同一天因事故而离世的同胞,当日,重庆武隆山体垮塌,死亡26人,失踪72人;当日,成都公交车燃烧,死亡25人,受伤76人。两起事故死亡人数相加是51人。

  
为什么要把这1个人和51个人放在一起来说?因为在6月5日中国门户网站等媒体的报道中,罗京去世的消息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而其他两个大事故却退其次,甚至被忽略。如果当天在中国民众中做个新闻排行调查,知道罗京去世的人多还是知道公交车爆炸的人多,想来答案肯定是前者了。

  
诚然,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死更是一种最高的平等,并非罗京的离世不值得报道,也不单单是人数对比问题,这里有个新闻价值取向问题。罗京20多年如一日当“国脸”,英年早逝,的确让人扼腕叹息。但点击网上众多写着“罗京”的标题,发现内容大同小异,实在找不出什么突出的“感人事迹”。其实罗京是悲情的,20多年在一个照本宣科的岗位上工作,连表情都是机械化的。相信他本来是完全能够干些其他事,不说别的,他偶尔露峥嵘深情演绎周杰伦的歌,这点就让人感佩。他的早逝让人感慨:那个看起来光彩的岗位也许真有折磨人的一面。罗京离世留给世人的最大启示就是:释放压力,珍爱生命。

  
再说当天因事故悲惨离去的51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中肯定没有什么领导干部,领导是不坐公交车的,也不下矿的,他们都是平民百姓,就这样无辜悲惨地离世了。两起事故告诉我们什么呢?

  
有关重庆武隆山体垮塌,据近日国内媒体报道,重庆市政府人士说山体垮塌具有典型突发性,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非常明显,而当地百姓广泛质疑这种说法,他们认为铁矿存在违规开采的情况,这是一次“人祸”。面对质疑,政府方面只是说会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但何时交待就不得而知了。据11日的《南方周末》报道,重庆武隆的险情已经被忽略了20年,就在6月5日上午,最后一份崩岩报告被递交县政府,但铁矿仍在开采,人员也未疏散。山岩的坍塌也许不能避免,但人们的性命原本可以挽救。

  
有关成都公交车发生自燃,当天就造成25人死亡,他们为何无处逃生?为何不能很快地打开车窗和车门?据说公交车上原本要配备安全锤,一旦发生意外,乘客可以用安全锤砸烂玻璃逃生。但很多公交车上的安全锤不翼而飞,被偷了,出事的公交车也是属于没有安全锤的。为此,事后网民们大出主意,说是以后遇到公交车事故,应该用女士的高跟鞋敲碎车窗。在日本,我们都能看到电车上有紧急时如何打开车窗的标识,每个车站都有完备的安全救助设备,有备无患是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因为没有什么比公共安全问题更重要的了。可是在中国的公交车上,一个最基本的求生工具都无法保证供给。当然也不单是缺少个锤子的问题,还有更多的人为隐患有待解决,如公交车严重超载、司机违章停车等。

  
一边是英年早逝的播音员,另一边是事关公共安全体系的大事故,从新闻价值上来说,孰轻孰重本是一目了然的,公共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遗憾的是大部分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罗京之早逝,还乘机“娱乐”了一把,却忽视了当天发生的重大事故,这真是浮躁社会的悲哀。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是多关注“51个人”所代表的弱势群体吧,中国每年因矿难死亡上千人,每年天灾人祸事故夺去20万人的生命,这样一个高风险社会又如何能够抓到和谐的影子?

  




 回复[1]:  黑白子 (2009-06-16 05:44:24)  
 
  同样是新闻主持人,对比在去年年底去世的筑紫哲也,罗京根本就不是新闻人,甚至就不是人——工具而已。

  
转一篇好文章。

  
筑紫哲也:新闻是权力的“番犬”

  
刘柠 撰稿 · 2008-11-25 09:55:01 · 栏目:文化副刊

  
他几乎是一部完整的世界战后史的见证人,已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代名词。

  
11月7日,日本东京电视台(TBS)著名新闻政论节目“NEWS 23”主持人筑紫哲也(Chikushi Tetsuya)因肺癌去世,享年73岁。是夜,日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筑紫去世的消息。11月11日,TBS播出题为《多样化的新闻——请君安息》的特别追悼节目。在长达112分钟的节目中,东洋社会一流的知识分子、媒体人、演员汇集一堂,共同缅怀这位杰出的新闻前辈;故人生前的搭档、美女主持人泪流满面,几度哽咽失声。一家商业电视网,在晚间黄金时段,以如此兴师动众的声势,隆重悼念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辞世,在日本诚为空前之举。缅怀故人的同时,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成为众议的焦点。

  
伟大的新闻记者、纯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战后历史的见证者、新闻之“侍”……所有这些盖棺故人的“溢美之词”,筑紫当得起任何一项而无愧色。但被逝者贯彻终身,并引以为傲的,其实只有四个字:新闻记者。

  
1935年6月23日,出生于大分县日田市,1959年毕业于新闻记者的摇篮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同年进入左翼大报《朝日新闻》政治部,从此踏上政治记者之路。因早年做过内阁总理大臣三木武夫的“番记者”(即专门从事某一领域跟踪报道的记者)的缘故,在自民党内鸽派势力中,有广泛的人脉。政治部时代,曾作为常驻冲绳、华盛顿的特派员,参与了围绕琉球返还的日美交涉和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的深度报道。

  
1984年,出任《朝日新闻》系周刊《朝日Journal》总编,其独家策划的《年轻人的神祇》、《新人类的旗手们》等系列长篇访谈,以独特的视角透视消费主义社会中的青年及其亚文化问题,使这个在1960、70年代左翼学生运动时期几乎人手一册的著名刊物再度风生水起,“新人类”等表达那个时代特殊氛围的造语在现代日文中定型化,并成为描述1980年代文化的关键词。这个时期,筑紫开始频频出镜于朝日系电视网,担任时政节目主持人。影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让这个风度儒雅、一表人才,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的两栖媒体人很快就家喻户晓。

  
1989年秋,筑紫从《朝日新闻》退社,进入TBS,担纲《NEWS 23》节目的主持人,此乃这位有30年文字记者经验的媒体人从活字世界到银屏的重要转型。从此,直到其病倒前近19年的时间,从周一到周五,筑紫都会出现晚23点整开始的新闻节目中,从未迟到过一秒钟,准得像原子钟一样。其每次在新闻报道结束后,对着镜头一口气“干侃”90秒的核心评论专栏《多事争论》,不仅成为日本政治、社会的风向标,也是后来为各大电视网争相效颦的电视专栏的最初模本。

  
19年如一日,每晚西装整饬、端坐于镜头前的筑紫哲也,其如炬目光轮番聚焦于诸如平成改元、中国“八九”、柏林墙倒塌、淡路阪神大地震、奥姆真理教、九一一等吸引世界关注的重大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做出深入的背景分析;TBS那间逼仄的演播室,曾接待过克林顿、朱镕基、李明博等众多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日本政治家更不计其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30年的文字记者经历加上后19年的电视人生涯,筑紫几乎是一部完整的世界战后史的目击者、见证人。在相当程度上,已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代名词。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双塔遭恐怖袭击,筑紫在镜头前预言:九一一之后,世界将改变。作为左翼舆论重镇,筑紫将反战立场进行到底:伊战前夕,飞赴战云密布的巴格达采访;去年,邀请从前线归来的美国士兵做客节目,寄语日本观众。

  
但是,面对疾速蜕变的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位手持麦克风的金牌新闻主持人所带给观众的,与其说绝少有持“第四种权力”之牛耳的尊大感,不如说更多的是某种无力感。当判明正是电视采访的影像资料披露给奥姆真理教的干部,才导致律师坂本一家被杀害时,筑紫悲愤难掩:“这等于是TBS死了。”

  
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同情弱者的视线背后,是近乎偏执的死死盯住权力的监视的目光。筑紫有句名言,新闻界的最大工作,就是当权力的“番犬”(Watchdog)。去年7月,执政自民党在参院选举中败北于在野党,但首相安倍却毫无引咎辞职之意。筑紫在节目中,单刀直入地采访安倍,指出:“民主主义的本质,是选民当家作主。但在答案已然清晰的情况下,作为首相仍了无去意,打算接茬练的话,所谓国民的审判还有何意义?难道不是形同虚设吗?!”

  
直到最后的日子,筑紫都没从新闻记者的角色中淡出,连自己的病患,也成了其研究的对象,用主治医师的话说,他“是穿着病号服的癌症研究者”。在临终前三周播出的其主持的最后一期《多事争论》中,筑紫联系自身的病例指出,癌症患者因与癌症斗争的需要,所摄取养分的相当部分被夺走,而无法有效地提供肌体所需,导致最终被夺去生命。这正如目前日本的现状——“这个国家患了癌症。”而任何疗救措施的出台,有效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在正视问题所在的基础上加以有针对性的检讨。当然,最终的结果仍然有胜负两种可能,但正视问题无疑是第一步。

  

 回复[2]:  蛇 (2009-06-16 09:24:10)  
 
  

 回复[3]:  王者非王 (2009-06-16 12:07:07)  
 
  这篇写得很有意思。有思想。

 回复[4]: 并且非常深刻! 风影 (2009-06-16 12:53:48)  
 
  

 回复[5]:  小木樨花 (2009-06-16 13:52:36)  
 
  >>罗京根本就不是新闻人,甚至就不是人——工具而已。

  
---------

  
人和工具的区别,是人有大脑,会自己思考,会跟人交流。罗京干的那个就是念念稿子(当然,念得很好,字正腔圆,可能比机器还精确漂亮),喉舌喇叭而已。

  
播音员和新闻人,太不同了。

 回复[6]:  小木樨花 (2009-06-16 14:01:48)  
 
  文炜好文!

  
这种不等值,目的是培养下一个罗京,骨子里是趋炎附势不同情弱者。

 回复[7]: 反対 波波不静 (2009-06-17 23:07:14)  
 
  人の価値が違う、ご理解して下さい。

  
私は彼を尊敬します。

 回复[8]: 7楼。日语“丼”,发音接近“dong” 挺好 (2009-06-17 09:17:09)  
 
  >日文中有一个字,“井”字中间加一点,写成“丼”,念成“tong”(童)。

  
顺藤摸瓜,学习阅读了博文《日本最残酷的一道饭菜》。指正一个词汇。不好意思。

  
日语里的“丼”,发音接近“dong”(东)。而不是“tong”(童)。

 回复[9]:  会長 (2009-06-17 09:31:45)  
 
  指正的挺好

 回复[10]: 波波不静,请重修日语 小木樨花 (2009-06-17 11:55:52)  
 
  〉〉人の価値が違う、ご理解して下さい。

  
----

  
正しい表現は「ご理解ください」或いは、「理解してください。」

  
「ご理解してください」と書くのでは、あなたの日本語レベルの低さを露呈させるだけです。

  
おたくのレベルは、「胸大无脑」以下です。

 回复[11]: 波波不静先生 大汉临离 (2009-06-17 13:13:48)  
 
  拜读您的博文,实在是不敢恭维您的见识。

  
好像在日的华人记者们,担当着义务给国内介绍日本的实情。这本来是值得“颂扬”的好事,可是既然是“记者”就要有一定常识说话不能太随便(至于“丼”这个字的读音相信您是打错字了)。

  
您关于日本NHK的介绍,不是有在日的网友给你指正了,是不是也该订正并且对你的热心读者们致歉呢?

  
--------您在与罗京的对话中对日本NHK的表述有重大失误,特此更正:

  
1)根据1950年制定的日本《放送法》所述,NHK既不是政府电视台(官方喉舌)、也不代表日本政府的立场。NHK是向日本国会负责的公共放送机构,其运营委员会亦由国会任命。该法的重要特征就是使NHK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免受政府以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干涉。

  
2)NHK的运营经费不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而是来自于国会预算委员会的拨款。

  
3)NHK的收视费亦是为了维护其运营的自主性而实施的财政自立手段而已。

  
为此,如果您的“中央电视台应该向NHK学习”的戏言真能由罗京正式提案的话,实乃中国国民之幸事也!

 回复[12]: 同意工具说。 自带板凳 (2009-06-17 13:26:16)  
 
  几十年来作为而且仅仅作为党的喉舌,坐在摄像机面前念稿子的一个工具。

  
他除此以外啥也没干过……他也没有机会干啊!

  
你让他采访,他也不会,他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他只会念稿子!

  
而党和有关部门对念稿子者的最高要求就是:不要你的思想,只要你的声音!

  


  
没有什么值得尊敬的。

  
——不就是会念稿子么!有什么值得尊敬的!

  


  
就是个一般人吧,普通话的发音也不一定比黑白子好到哪里去。

  
全世界的各民族里头,数黑白子的普通话发音最好了。

  
声音嘛,老唤的最好,有点儿沙哑的磁性。中年妇女,包括我,都很喜欢。

  


  


  


  


  

 回复[13]:  小木樨花 (2009-06-17 13:53:30)  
 
  连最简单的一句敬语都写错,就凭这种蹩脚日语,还介绍日本呢,招摇撞骗,糊弄不知道的人罢了。

 回复[14]: 关于罗京 深层次 (2009-06-17 14:14:17)  
 
  


  
转自张发财

  
就是一个翘了辫子的演双簧的前脸。

 回复[15]: 我忍不住说一句 二子 (2009-06-22 13:14:55)  
 
  对罗京的口诛笔伐,只显出讨伐者内心的卑微和怯懦。

  


  
罗京不过是个普通人,放过他吧。如果你们能拯救罗京,那就去砸了他背后的墙。

  
只会对路人狂吠的,不可能是猎犬。

  


  
签名:

  
不是针对楼主的。

 回复[16]:  老赵 (2009-06-22 14:24:35)  
 
  跟着签

  
楼上说的太好了

  


  
虽然过于弱智过头偶而也会认为自己已经接近天才

  
其实是弱者过头了

  
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2009评论
    道歉是一种文化 
    日本对“中国富豪”着了迷 
    理性看待中国GDP超日本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用日本空调”说起 
    1个和51个:生命是如此不等值  
    89年出生的人不知道89年发生的事 
    “山寨”淹没中国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