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大
中
小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0-02 21:09:08 阅读人次:1969 回复数:2)
作为当代中国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余华近来推出长篇小说《兄弟》上、下两部,是他自1996年以后相隔十年的最新力作。一个当红的指标作家自我阐述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接受他者的影响、如何创造文学中的现实,其中既有难能可贵的经验,更显露作家的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最近,余华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邀请访日,实现了26年来的梦想。余华在日本以一种开放交流的方式展现了自我,那种随意而又不失文学意味的叙述,开启了直达作家内心、解读文本内涵的路经。
童年记忆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沿海小镇海盐。余华说,过去的海盐只存在记忆中,我在那里渡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一直到30岁。只要一写作,我就会回到海盐,也就是回到一个概念意义上的南方小镇。
童年时代,余华最可怕的恶梦是掉到井里去,因为文革中有许多人选择了投井自杀。余华说:我在医院的环境里长大,整天都面对血淋淋的事情。当年,父亲是外科医生,医院的手术室是简易的平房。我与哥哥两兄弟在外面玩,经常看到父亲穿着浑身是血的手术服,带着沾满血迹的口罩走出来;有时候也看到护士提着一桶血肉磨糊的东西出来,随手倒在医院旁边的池塘里。夏天,飞舞的苍蝇象一张地毯,布满池塘。
过去,中国的工作场所与住宅往往在一起,余华的家就在医院里。当时,普通住宅没有卫生设施,人们一般都使用医院里的公共卫生间。医院的卫生间和太平间在一幢楼里,两个门。童年余华每次去厕所都要路过太平间,伸头张望,看见太平间里有一张水泥床,楼的周围有许多美丽的绿树。余华说,我在文革中长大,那是一个革命的无神论年代,所以我不害怕死人。在炎热的夏天,午睡后醒来,我看到汗水打湿草席,上面映出自己的体型,为此,我曾经去太平间里睡午觉,那里非常凉爽。长大后,读到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诗:“死亡是凉爽的夜晚”,那就是我童年的感受。
余华在小镇长大,一写作就回去了,哪怕是发生在北京、上海的事,也会放到南方小镇上。余华认为,童年的记忆控制并决定了自己的一身。个人有关世界最初的印象,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都来自儿童少年时代,尤如复印机一样把图象复写在内心深处。一个人长大后所做的一切,只是修改这个图像的一部分,不可能彻底改变这个图像。
川端康成
与川端康成小说不期而遇,余华归之为一种缘分。1980年,浙江出版了一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选”,余华首次读到了川端康成的名著《伊豆的舞女》。当时,中国文学正处于控诉性的伤痕文学时期,但余华读后却感觉出川端康成写的是内心的伤痕,虽然叙述非常温和,但异常有力──余华由此进入了迷恋川端康成的文学时代。他买来了在中国出版的所有川端的作品,哪怕只是一、两篇小说。余华解释说,川端康成对心灵伤痕的描写是文学的,而当时的伤痕文学写的只是现实。
后来,余华读了许多日本作家的小说,如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岛崎藤村,还有通口一叶。余华说,我在24岁时读到通口一叶的小说,知道她24岁就死了,我心里难过了很长时间。她的第一个中篇小说《青梅竹马》,讲一个小和尚不成熟的爱情故事,是我迄今读到的最美丽的爱情小说。有日本朋友告诉我,通口的照片印在日元上,我已经有了一张印有她头像的5000日元,我会装在镜框里,精心收藏。从1983年至1986年,日本文学完全控制了我,直到出现卡夫卡。
余华承认初读卡夫卡时,非常惊异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如此自由地写。他说:我想卡夫卡可以这样写,我也可以。卡夫卡的十几个短篇小说,让我领悟了小说写作的窍门。对我的文学创作而言,川端康成的影响是控制了我,卡夫卡的影响则是解放了我。但是20多年过去了,余华仍然非常感激第一位文学老师川端康成,因为他教会了余华如何描写细部,这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功夫。在学习川端康成的时期,余华每天都在自我训练如何描写细部,因为无论小说的风格是细腻的还是粗犷的,如果没有细部描写,这部小说都是空洞的。
心理描写
余华表示,有许多作家影响了我,有些人是我意识到的,有些人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也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会有意识,但我认为在文学道路上可以称为师傅的有三位:川端康成、卡夫卡、威廉·福克纳。
余华说:在80年代,我曾经非常害怕心理描写。当人物内心平静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必要描写的;当人物内心动荡不安时,又是难以描写的。有好几年,我一直害怕心理描写,这时候,福克纳出现了。我读到福克纳写一个穷白人把一个富白人杀了。我仔细地读了他的心理描写,从中发现了文学描写的秘密所在。那其中,没有任何一句心理描写,全让那个杀人者用呆滞的目光去看周围的环境,比如死者的血如何在南方的阳光下流淌,周围的房间布置如何变形等等。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心理描写是让心脏停止跳动,让眼睛睁开。
后来,余华研读了十九世纪最善于心理描写的两位大师──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司汤达。陀斯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用20多页描写了主人公杀人后的心理变化。余华说: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感到心惊肉跳,再次重读,却发现有关慌张的描写没有一句是心理描写,全部都是行为表述,却让人读出了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我同时明白了,伟大的作家都是在写作中不断地给自己设置障碍。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某一段落,写于连勾引伯爵夫人,那一个章节是我读到过的有关勾引的最有魅力的文字。于连很了不起,那是因为司汤达非常了不起。作家故意把于连、伯爵、伯爵夫人安排座在一起,整个章节把三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一场勾引写得尤为一场战争那样激烈。有伯爵在场,写勾引会很困难,如果作家克服了困难,就会写出伟大的篇章。
余华说,20多年来我一边写作,一边阅读别人的作品,我深深感到,当一个作家接受其他作家影响时,如同树木接受了阳光的照射。树木接受阳光影响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所以,这种健康的影响,只会让一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而不是象别人。
逃避暴力
离开卡夫卡之后,余华在1987─1990年期间,写了一堆“先锋派”小说,那些小说充满了暴力与嗜血的倾向。有人统计过,在那个时期的30多个中、短篇小说中,余华笔下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40个。
余华回忆说,也许因为在医院的环境里长大,伴随着太平间长大,我从小就听惯人们的哭喊声,有许多暴力死亡的记忆。那时,我一写小说,必然有人被杀。白天,我在小说里杀人;晚上,我在梦中被别人追杀──连续两、三年都是如此。由于写作过于暴力,精神快要崩溃了。我在梦中被追杀,一般会因恐怖而惊醒,但有一次可能太累了,我竟然在梦中看到了自己被杀害的全过程。
在文革的记忆里,一万多人的小镇上每次枪毙犯人,都会象过节一样。文革时期,中国没有法院、检察院,没有律师,只有公判大会。犯人被拉到中学操场上,五花大绑,面向全场2000多人宣读罪状,然后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宣判后的犯人被拉到海滩上枪决,周围有很多看客。童年余华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枪小小的子弹产生的威力不亚于一个铁锤。枪声一响,犯人倒地,犹如一个大铁锤猛砸下去。后来,余华做的许多可怕的梦都与此有关。
他说:有一次,在操场上被五花人绑的人竟然是我。我听到有人在宣读我的罪行,然后宣判死刑。话音刚落,就有枪响。我在梦中觉得自己的大脑被打空,但我还是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并对开枪者破口大骂:他妈的,还没有到沙滩呢。从此,我发誓坚决不写杀人小说了。
进入90年代以后,余华开始写长篇小说,著名作品有《活着》等。在长篇小说写作中,余华有了一个新发现,人物是有自己的声音的。余华说,在先锋小说时期,写作中短篇作品,人物都由我控制,就象符号一样,我是一个叙述的独裁者;但在长篇小说里,人物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声音,我尊重人物的命运,成为一个民主的叙述者。
80年代流传着雨果一首诗: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20多年的写作,让余华认同了雨果的说法。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非常多的宝藏,大多没有被发掘。写作的目的就是去发现、开掘这些宝藏。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作家,可以写10前的人,100年前的人,也可以写未来的人;可以写与自己相似的人,也可以写截然不同的人。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我可以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发现自己的感受,或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读出自己的理解,超越了时代、民族、文化、语言的不同,这就是文学的神秘力量所在,就是文学能够存在的理由。
日本印象
余华应国际交流基金邀请,携妻子、儿子一起访问日本,感觉非常好。26年前,第一次读《伊豆的舞女》时,就想来日本了。本次访日,余华发现许多日本地名都很熟悉,因为在小说中都读到过。余华去了京都、奈良、感慨万千。余华看到许多完整保留下来的街道和景物,尤其喜欢在街道之间布满天空的电线,因为那不仅唤起了童年的记忆,更从中看到了历史。
余华谈到访日印象时表示: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应该互相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不是互揭短处,这样才能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余华发现了日本许多优点:80年代日本对中国有过很大影响,除了文学上的影响外,日本的政府贷款对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90年代以后,中国人开始学美国,认为日本不值得学习,但余华觉得日本在许多方面依然值得中国学习,比如城市规划等。
在京都的某晚,有日本和尚引导余华一家在高台寺、清水寺一带走了很多小路。余华说,那种经历极其美妙,13岁的儿子甚至说那里就是仙境。日本小说中的细腻描写,与日本人追求完美,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性格有关。那个晚上,余华观察到每个台阶、每道屋檐,每处房角,都是经过设计的,同时又非常自然,不露痕迹。身在京都、奈良,感觉生活在传说中,到了大阪,又回到了现实里。
另外,从一路陪同的町田小姐、石川小姐两位日本人身上,余华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精神,这也是当前许多中国人缺少的。
2006。9。7
回复[1]:
雪非雪
(2006-10-02 21:19:47)
该文在扬主编的报上先睹过了(本家订阅贵报)。文章题目指引去阅读了全文。迷恋余华的作品世界。第一次读他的书是《活着》,翻开第一页就放不下,就那么一只读到完,边抹泪边翻书页。大概用了一天一夜。他书叫《活着》,书里说的却总是死。杨桑这篇文章题目正点到余华睛处。
回复[2]:
流光飞舞 (2006-10-02 22:53:48)
这片我也在报上看过。不过文中除了“日本印象”外,剩余的好像都来自余华的《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吧。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