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世事乱弹
字体∶
渴望深呼吸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02-20 18:46:01 阅读人次:1560 回复数:1)

  

  
在美国,微软与谷歌为竞购雅虎,打得热火朝天;在日本,知名出版社草诗社和自费出版大手新风舍相继倒闭,无人施以援手。我看这两则相映成趣的消息意味深长:网络世界、资讯社会方兴未艾,展现出囊括一切、包揽未来的势头,而以图书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当然也包括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却每况愈下,前景堪忧。

  
各种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载体和知识平台,从甲骨竹简到羊皮绢织,从粗细纸张到互联网络,不一而足;也有属于自己的记录手段和传递方式,从镌刻到书写,从印刷到电传,前赴后继。社会进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信息演变的趋势是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先知时代的真理、贵族时代的知识、庶民时代的信息这样三种状态。我的感觉是,真理是持久永恒的,知识是难能可贵的,信息则是无限泛滥的。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巨量资讯不仅泛滥成海洋,更沦落成垃圾,满大街俯拾即是;而有价值的知识恰似海洋中的几块陆地、几座岛屿,偶尔浮出水面,需要慧眼和见识;至于真理则如依稀灯塔,难过大海捞针,已是可遇不可求了。

  
回想人类漫长的历史,图书扮演过无比重要的角色——图书是知识的象征,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在过去的年代里,对于70以前,甚至80以前的非视听族来说,图书拥有非凡的意义。我们小的时候,“读书”不唯专指读一本特定的书,而是泛指学知识。小孩子读书,即谓上学了,开始学知识了。图书作为知识的定型化产物,积累无数世代,流传上百千年,本身就是知识的代名词,甚至成为本体性存在而受到敬重。许多经典作品,还有代表性的丛书、类书、辞书、百科全书,从构思创作到编撰出版,无不是数十年磨一剑,为的是把知识汇总,分类,留存,传播,让后人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之心。

  
现代社会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轻易地把这些浩翰而繁难的手工作业转换为瞬间可成的数字化处理,但在过剩的信息堆积、快速的流水线处理、冰冷的数字化封存过程中,人性的温度冷却了,思想的火花熄灭了,思维的耐力脆弱了,个人的创造力丧失了。得不偿失,祸福难料。

  
日前,微软会长比尔·盖茨宣布年内将正式引退,他预测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是音声智能,也就是用声音来操控电脑。顺着他的思路推想下去,不难预测,人们在现时代通过鼠标和键钮,以手工来操控电脑,下一世代可能通过音声来操控电脑,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大脑的意识来操控电脑。设若有一天,当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都可以浓缩为一个锌片,通过某种方式随身携带,或是直接接入脑库,人们将省略掉艰苦而繁难的学习过程,获得最终的自我解放。不过我大胆猜想,到了那样的后信息社会,资讯本身已无足轻重,大多数人早已满足、迷失、涣散、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真正生存下来的是能够爬上知识高地、看到真理灯塔的人,就是那些富有创造力,能生成智慧的人。为了获得更高意义上的生存价值,人们可能重回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道路。

  
日本人春山茂雄曾以《脑内革命》、《意识革命》等书轰动一时。十年前,在纪念逝去的版画家、作家池田满寿夫的文章中,他对哲学、宗教、艺术发表了自己的理解。他说,人世间不是只有人创造的东西、人制定的规则,还有宇宙共通的真理存在。但是真理并非凡人所能懂得,能了解真理者,象释迦、耶苏,或是莫汉默德那样的人,几个世纪都未必出得了一个。所以,了解真理的人用稍微通俗一点的语言把真理表达出来,那就是哲学。但哲学在本质上也是费解难懂的,依然有许多人不能理解,所以需要用过去的传说、神话、故事等更加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传达,这就是宗教。宗教的“宗”字,就是用语言把哲学与庶民连接起来。那么艺术是什么呢!用文字、绘画、雕刻、音乐等不同的形式把真理有形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

  
我非常理解春山茂雄的看法,同样认为无论资讯社会如何发达,宗教哲学和人文艺术都不会泯灭。资讯和信息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始终需要以自我意识来统领资讯、区分信息,而自我意识的生成则来源于宗教哲学的教诲和人文艺术的滋养。德国伟大作家托马斯·曼说过:所谓作家,就是想象、构筑未来人性的人。我把这句话看作对所有艺术家的期待。

  
在资讯爆炸、信息泛滥的年代里,信息本身已没有价值。信息的价值只能出现在整理、分类、提炼、升华的过程中。象谷歌这样的新兴企业之所以后来居上,前景看好,就是因为谷歌虽然并不制造信息,却在技术层面上掌握了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也就是快速检索的法门。整理和分类,让信息变得更加简明实用;提炼和升华,让信息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在整理和分类后,谁能够对信息做出提炼和升华呢?非宗教哲学和人文艺术莫属。提炼和升华的目标有二:表现真理,构筑人性——这是艺术家的权力责任,任何时期都不能丢弃。

  
无论是网络世界里的万众漫游,还是在图书馆里的零星静坐,抑或是地铁电车里的人手一机(手机、耳机、游戏机),人们所求各不相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对我这样成长于图书年代的最后一批人,图书馆或许是最贴近心灵归宿之所在。巨大的静谧空间,连排的知识陈列,很容易让我从世间的浮躁中脱身而出,快速进入知识甚至是真理的世界。

  
以前看美国电影《后天》,讲气候变化导致纽约冰封,人们为了取暖保命,不得不点燃国会图书馆里的历史存书,以毁灭知识为代价来换取生存。这个情节充满了时代隐喻:任何外界打击都摧毁不了人类,只有图书馆倒了,书被烧了,知识被掩埋了,真理被舍弃了,人性被泯灭了,人类才面临真正的毁灭。

  
如今,每天置身于信息流日益强劲的世界,我却向往能经常上图书馆去养一养气。在那个熟悉的空间里,去接触真理的气息,逸养人性的内涵,寻找灵魂震憾的机会,获得真实而美好的力量。我把这种个人习惯,视为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有氧操、深呼吸。

  
2008。2。14

  


  




 回复[1]:  雪非雪 (2008-02-21 16:57:52)  
 
  

  
与另一篇《小说可以这样读》并读下来。

  
“知识是难能可贵的,信息则是无限泛滥的”以及最后一段,怎么觉得跟《小说可以这样读》的认识有点相悖呢?呵呵。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乱弹
    血拼世界的历史镜像 
    中日逆转的临界点到了 
    绿坝是个笑话  
    三个30年 
    资本的狂骚 
    战争开始了? 
    欧洲杯惊艳 
    渴望深呼吸 
    无独有偶 
    让精神赶得上步伐 
    国民的行仪 
    我看大国崛起  
    看清世界的真相 
    停车场与加油站 
    谁在拿国学说事 
    今夕是何年 
    一二·九一代的归宿 
    幸福的尺度 
    男人重衣装 
    象鲁迅那样诚实 
    逝者如斯 
    正本清源 
    中国流行“抢座位”游戏 
    数字真相 
    极端体验 
    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为中国高等教育举哀 
    苍茫晚景 
    竞选州长 
    文人反目也成仇 
    世界看上去很糟 
    人类又到伤心时 
    布波一族 所为何求 
    我看《东周刊》落马 
    中国的弓弦遗失在哪里 
    死亡的方式 
    世界杯随想 
    伤感的世界杯之旅--回顾02世界杯 
    足球是圆的--回顾98世界杯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