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世事乱弹
字体∶
逝者如斯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9-29 18:56:03 阅读人次:1525 回复数:0)

  

  
2005年,我们纪念一些人,也悼念一些人。

  
在日本,电视台每逢年中或年末的节目最后,总要回顾一下新近谢世的社会人士名单,以追忆的方式展现他们生前的英容笑貌,向世界做最后一次告别。这种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让我感受到充溢着怀旧和伤感的人性温暖;二是让我体会到时间流逝冷酷无情,岁月变迁无以阻挡。

  
2005年刚过一半,在我的印象里,名人谢世的频率相当密集。为了印证这种个人感觉,我搜索了维基百科网页,结果大吃一惊。在我的知识谱系和目力所及范围内,半年以来先后作古的知名人士就有: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张政琅,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同济大学名誉校长、钱塘江大桥设计者李国豪,日本国宝级建筑家丹下健三,罗马教皇让·保罗二世,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作家索尔·贝娄,中国最成功的视觉艺术家陈逸飞,配音语言艺术家尚华,社会学、人类学宗师费孝通,法国人文传统最后的守灵人保尔·利科,中国书法艺术大师启功等。我在他们的称谓前省略了“著名”的前缀,因为这些大师级乃至宗师级的人物已非“著名”所能涵盖--他们都是卓然成家的社会文化名人、更是自成一体的文明创造者。

  
我摘录下这份名单,比较侧重于人文、社科和艺术大家,因为我对他们耳熟能详,我觉得他们离自己不大遥远。我读过美国人麦克·哈特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发现位列其中的宗教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政治家、军事家,甚至在影响力的持久性方面远远超过了时代的枭雄们。为此,后世总是长久地纪念那些创造了杰出精神遗产的人物,比如2005年全球都在纪念安套b生诞生200周年,以“世界物理年”的形式纪念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解明光电效应和分子布朗运动100周年,同时也纪念存在主义哲学巨匠萨特诞辰100周年。无论是纪念先哲,还是悼念逝者,接连不断的震动给思想界和读书界带来稠密的人文话题。人类的文明光谱为什么会如此色彩斑澜,因为有了这些值得缅怀和敬仰的人。

  
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些杰出人物,是因为他们的专业成就往往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专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安徒生创作的美人鱼、海的女儿、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全人类的童年记忆;爱因斯坦的天才思想拓展了人类科学想象的边界,提升了人类科学思维的层次;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引导了战后西方的红色年代,永不褪色。在中国,有费孝通对於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开宗明义、身体力行;有启功对於中国文人书法的画龙点睛、汇集大成;有陈逸飞对於现代审美格调的塑造、对视觉艺术体系的建构……当然,2005年的春天还让我们重新回忆起阿瑟·米勒创造的百老汇戏剧的黄金时代;索尔·贝娄以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对人类灵魂的深刻解剖,对当代文化的精湛分析;丹下健三以个人之力推动日本当代建筑成为民族的骄傲、国家的象征、世界的典范……这一切都使逝者的故去仅仅具有形式意义,而真正的文明创造和精神遗产已经长留人间。

  
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今年3月,日本社会对丹下健三的去世表达了莫大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半个多世纪以来,丹下以自己绚烂不羁的、充满现代质感的、领先时代风气的建筑设计创造并引导了战后日本建筑史。那些成为时代象征的丰碑式建筑,如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国立代代木竞技场、大阪世博会主体设计规划、赤阪王子饭店、东京都新都厅、富士电视台本社大楼等,不仅名垂建筑史册,更是代表日本战后发展脚步的典范之作。象代代木体育场充满张力的超常规造型,东京新都厅浩大的建筑气魄和壮丽的外型设计,非大师和巨匠莫能为也。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倾举国之力争取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办权,却又非常轻易地交出了这些重大国家项目的设计权,让人难以理解。事实表明,尽管晚了40年,中国仍然没能出痕7b一个丹下健三。在运用专业设计手段表现民族自豪和国家象征方面,中国缺乏自信,显得力怯。其实,今天的中国不缺人才,缺少的让大师破土而出的环境和土壤。追溯到50年代后期,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人民大会堂,才是中国永远的象征。

  
大师的精彩,除了专业成就以外,更来自思想和人格的感染力。我记得,70年代末期,由许良英等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风靡中国读书界。相比于刊载专业论文的第一卷、第二卷,汇集爱因斯坦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关怀的第三卷对社会影响更大。如果说专业领域里的爱因斯坦拥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才智,那么他的哲学思想、社会关怀、道德立场和人格力量则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爱因斯坦一贯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始终致力于和平、民主、自由、人权的理想。他一生公开发表的社会政治言论,在数量上与其科学论著不相上下。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於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面对众多的逝者如斯,我们完全可以从人格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存在意义和财富份量。宋人黄庭坚自谓: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在今天,光读书已经不够了,只有读第一流的书,接触第一流的思想,感受第一流的人格和精神,才是获得高拔的人生起点,学做第一流人的捷径。

  
安徒生在《光荣的荆棘路》里比喻说,人文事业就是一片诺大的荆棘,智者仁人就是在火里走。英年早逝的作家王小波曾表示要用一生来学习艺术,他在科学和艺术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就跟我现在面对众多逝者如斯的心情一样。用一生向大师们致敬,最好的方法是用一生来理解大师、学习大师,为自己走上荆棘路积攒起必要的勇气、实力和自豪。

  
2005。7。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乱弹
    血拼世界的历史镜像 
    中日逆转的临界点到了 
    绿坝是个笑话  
    三个30年 
    资本的狂骚 
    战争开始了? 
    欧洲杯惊艳 
    渴望深呼吸 
    无独有偶 
    让精神赶得上步伐 
    国民的行仪 
    我看大国崛起  
    看清世界的真相 
    停车场与加油站 
    谁在拿国学说事 
    今夕是何年 
    一二·九一代的归宿 
    幸福的尺度 
    男人重衣装 
    象鲁迅那样诚实 
    逝者如斯 
    正本清源 
    中国流行“抢座位”游戏 
    数字真相 
    极端体验 
    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为中国高等教育举哀 
    苍茫晚景 
    竞选州长 
    文人反目也成仇 
    世界看上去很糟 
    人类又到伤心时 
    布波一族 所为何求 
    我看《东周刊》落马 
    中国的弓弦遗失在哪里 
    死亡的方式 
    世界杯随想 
    伤感的世界杯之旅--回顾02世界杯 
    足球是圆的--回顾98世界杯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