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体∶大 中 小 | 轻快出三峡,浩荡奔东海---小记涂善祥
| 魏来五道 (发表日期:2007-07-28 14:48:35 阅读人次:2275 回复数:16)
| 轻快出三峡, 浩荡奔东海。
------涂善祥的中国琵琶艺术世界
魏来五道2007,7,20。
我又钻进了涂善祥的中国琵琶的艺术世界里去了。
是他特意留了戏票叫我去“钻”的。
看戏看演出,我看得多呢,从小就爱看,有在马路上摆圈演的,有在公园里围圈演的,有在农村打谷场上搭台演的,有在学校的大礼堂演的(我也演过),有在大船上演的,有在小城里小舞台上演的,有在大城市里大舞台上演的。唯有大城市里舞台上演的种类多,层次多,有普通的剧场,有高档的音乐厅,有朴实的戏院,也有豪华的剧场。
涂善祥第一次是请我在日本东京银座的高级剧场卢特阿多尔里看的,当时就吓我一跳,银座是日本贵族云集之地,这里的票贵着呢。我是他的江西同乡,我的家乡南昌市与他的家乡樟树市才隔几十公里。江西省的人口虽多,(约有4363万吧),但那天那时跑到银座豪华剧院来琵琶演奏会的,江西人恐怕就我俩人,一人在台上使劲地演,一人在台下使劲地听,并和日本人一样使劲地鼓掌。同去的还有北京作家曹光,我邀他去的,那时他兼《日本新华侨报》的编辑记者,他的文采好,一侃全在点子上,我想请他为我老乡写上一段,结果洋洋万言,直占了报纸两大版面,搞得分两期发表,让想看的读者非等下回分解不可。连日本老人看得高兴激动的眼泪都写出来了。
我看北京大城市的秀才写得那么好,吓得不敢动笔。谁都知道河北出作家,连河北赵县出身,博野农村插队的女子铁凝都当上了中国作协主席,那语言词汇多丰富,生活体验多深刻。河北女子也自古多英才,喜叫铁梅,铁秀,铁兰,铁花,铁英,铁映的,柔中有刚,决不叫你男人小看.你一位江西老俵,连普通话还咬不准音,还敢舞文弄墨?我怕,文雅一点壮着胆子狡辩说这叫藏拙。
今年7月14日前十多天,涂善祥又告我他在纪尾井町音乐厅演出,门房留了写我名字藏了票的信封。我问门牌号码,他在名古屋家里也说不上。“你一问就会知道的”。言外之意,你一个在东京活了快二十年的华侨,连这都不知道吗?
我觉得低能低智似的,纪尾井町虽知道,但音乐厅不知呀。不好意思多问,忙去查地图:一看,纪尾井町在东京港区,是王牌地段,有国会议员宿舍,有日本第一王牌五星级宾馆-——新大谷宾馆,而纪尾井町高级音乐厅就在新大谷旅店的另一门的正对面。(我去过多次该宾馆,可全是靠赤坂车站的门)。涂善祥的中国琵琶的艺术世界又钻进了东京的政治中心来了,这不象《智取白虎团》戏里唱的,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吗?
能进这个地方来,一定得有后台,我想。
一查,原来这次演出是为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上海音乐学院创立80周年纪念公演,后台硬得很:有中国驻日大使馆,驻名古屋领事馆,产经新闻社,中日新闻社,日中友好协会,奈良药师寺,协赞的还有著名兄弟工业株式会社,东新住建等八个株式会社,这真是既有政治后台,又有经济资助,怪不得能够5月18日在大阪演,7月12日在名古屋演,7月14日又到日本首都东京“心脏”里来演了。
进门发给观众的小册子也非同小可,印得时髦高雅:
原来主持《涂善祥中国批评的世界》实行委员会会长竟是日本国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他的贺辞写道:“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活跃于世界乐坛的中国琵琶演奏家涂善祥先生,1989年来到日本后,以其充满活力,精湛深研的艺术,用10个指头滚动编织着那温暖的而充满人格魅力,夺人心魄的琵琶声,着实让许许多多的人们为之深深地感动,他用琵琶传递着中国音乐的精髓,用音乐系结着日本和中国人们的心,为日中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友好亲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确实不愧为民间外交官,对此我表示崇高的敬意。”这不可谓评价不高。
美男子政治家王毅大使也写贺辞高度赞赏:“多年来涂善祥先生以中国民族音乐为纽带,从事海外文化交流事业,为加深各国特别是中日两国人民间相互理解和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曾带5千和1万日本人成功热心访华的众议院议员二阶俊博,大画家兼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也都写了热情洋溢的贺辞。
翻开简介,我们知道得更详细了:涂善祥,中国江西省出身,上海音乐学院毕业,1989年来日,获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硕士号学位,先后师从于叶绪然,尹经民,何占豪,拓植元一,掘田秀雄等中日著名教授。现以日本为据点,活跃于法国,俄国,美国,墨西哥,古巴,韩国,新加坡等舞台,1998年举办过日本纵断6300公里巡回表演,2000年举办过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5国12城市世界巡回演出,2001年在奈良药师寺和世界著名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共同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庆典公演。2002年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京,西安举行了庆祝日中国交正常化30周年公演,是国家一级演奏家,曾获得“小岛康誉国际贡献奖”,并且为阪神大地震,支援国际难民,中国大洪水灾难复兴等多次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这一个人的爱心奉献出来,就日增夜长地变大了, 爱撒向社会,撒向中日人民的心中,撒向世界,无声无息地爱就越生越多,所以爱听涂善祥的琵琶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多,爱涂善祥的人也越来越多,真是“粉丝FANS”越多,人气就越旺,这人气一旺,“一不小心”就打进了东京的心脏里来了嘛,。。。。。我想有不少这种家那种家的人,只知包装自己去赚钱捞名,从不愿用爱心去干点实事奉献社会,害怕送了别人钱物,自己就少得了,其实他不懂“舍得舍得”的道理,不舍真诚的爱心,哪来获得呢?越送爱心越能发达,涂兄弟算是走上了成功之路的良性循环了,我想。
忽闻江上琵琶声 如听仙乐耳暂明 。豪华音乐厅中灯光转暗,台上左边是面容娇好的美女钢琴手马利利(MARILEE)在埋头拌奏,左二就是大提琴演奏家松崎安里子,满头波浪卷发随琴旋律波动,她身穿大黑绒旗袍,左手指法准确娴熟,点按到位,右手运弓稳重有力,如拉天籁之音。舞台右边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美女扬琴演奏家沈兵,如流水叮咚,配合默契;右二是中国音乐家二胡协会理事张连生,也是行云流水,身手不凡,名扬海外;右后部则是曾任中央交响乐团的打击乐演奏家马平,正全身心地演奏,锣鸣鼓响,那组合打击乐声激昂协调,隆隆不断,象征着宇宙生命的连绵不绝。。。。。最后灯光聚焦在稳坐舞台中央的王者-----涂善祥身穿白衫黑背心,手抱琵琶半遮面,手法变化莫测,乐音跳荡激越,时而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时而像美女掩面,浅吟低唱,时而像鸟语花香,空谷回响;时而如万马奔腾,黄河涌浪。整个演奏丰富多彩,景象万千。让人时而进入深山密林,似闻虎啸鹰啼,回音缭绕,时而冰天雪地万籁寂静,水泉冷涩,银瓶咋破;时而进入石屋古堡,探幽觅秘,幽深玄奥;时而遨游太空,憧憬未来世界,向往无限美好。
为了纪念母校上海音乐学院80年大庆,涂善祥特意选择了老副院长,富有人格魅力的著名琵琶与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丁善德(1911-1995,江苏昆山人)的《第二新疆舞曲》,演奏充满了天山南北的开朗豪放和阳光阳气,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情操,充满阳刚之气。
纪念母校上海音乐学院80年大庆,不能不提到大音乐家贺绿汀(1903-1997)院长,他是湖南邵阳县人。早年曾为左翼进步影片创作的《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了音乐,简直是那个时代的化身,脍至人口,其中《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贺绿汀还兼任中国音协副主席,终生坚持创作,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涂善祥选取了老院长的《四季歌》《天涯歌女》演奏,那耳熟能详的旋律似乎拨动了我们的心铉,带着我们飞跃万里关山回到祖国,回到三十年代,。。。。。著名影星赵丹和白杨在一墙之隔的破屋里滋生爱情等场面就栩栩如生地映在眼前一样。。。。。
接着涂善祥又演奏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创作的名曲,当时此片在江西拍的,涂善祥当时还是江西宜春地方剧团的演奏员,他后来告诉我,当时拍片群众角色全是他们的演员扮的,所以每个镜头都很亲切。我们那时在文艺缺乏的时候都看过几遍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用他特有的颤音一唱,透人心脾,刻骨铭心.此刻一听,引发我对儿时的美好回忆,涂先生十指翻滚,琵琶乐音滚滚而来,加上和谐的配器伴奏,就似涌泉流入戈壁沙漠,滋润了我们听众每一个细胞。这时他竟请他的日本夫人----女高音歌唱家死也留美(矢野留美),站在舞台左边用中文伴唱此曲,有板有眼那是没问题,连中文也训练得字正腔圆,这可真是“枕边教妻”立下的大功啊。
《白帝城追想曲》这是涂先生倾心倾情作曲的压台乐章,凝聚了他的崇高理想和真诚心愿,他引用了唐代雅乐音阶的优美旋律和在复调音乐中插入敦煌琵琶古谱的特征音节,令人遥想唐代音乐的古典浪漫,真是古镜照神啊。在作品中他别出心裁地加入了自己演唱的川江号子和朗诵<早发白帝城>的激昂的诗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大声疾呼朗颂中文,李太白没叫来,涂善祥来了,诗情画意,今古同欣,中外都懂,日本人雷鸣般的掌声就是首肯,音乐毫无疑问也会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勾通人心人情。坐在我边上的是上音老教授陈龙章,他是二胡演奏家,生的女儿陈敏也是在日本活跃的二胡演奏家,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教授看到那么多日本议员政治家企业家在鼓掌,边看边感叹:这是为我们上海音乐学院增光啊.我也怕吃亏,忙说:也为我们江西人增光呀.是啊,都是为中国人增光.
中华民族文化蓄势已久,厚积薄发,气润龙腾,其更多的华采一定会像大诗人李白所描述的那样: 轻快出三峡, 浩荡奔东海。
|
回复[1]: 龙生龙,凤生凤? 老地主 (2007-07-28 16:42:42) | | 龙生龙,凤生凤?看来老魏同志的思想觉悟,还停留在文革初期阿,建议你学习一下遇罗克烈士的遗作,反思一下来日本后究竟在思想改造方面做了些什么。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是危险的。请老獾同志写个报告,呈主席过目,可否在镜子上开展一个批判“血统论”的运动。另外,小林同志刚才也和老地主通了电话,小林批评魏来同志断章取义,说原文应该如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重点应该落在老鼠打洞上。这个话题呢,局长也是喜欢的嘛。嘻嘻。 |
回复[2]: 写的真美! 龍昇 (2007-07-28 16:23:33) | | 令我这身处偏远小城的耳朵也跟飞进了神圣的日本心脏似的,听到了龙凤之音。
这位大师和您一样,为江西人增了光为中国人增了光,谢谢您们,向您们敬礼!
仅一处磋商:
“日本第一王牌五星级宾馆-——新大谷旅店”
好象“新大谷”非日本第一王牌五星级宾馆。
若真是日本第一王牌五星级宾馆,不该叫新大谷旅店,“旅店”大概是鼠辈也能入住的地方。 |
回复[3]: 小林 (2007-07-28 17:05:40) | | 魏来老兄文章越来越有进步。调侃,诙谐的味都有了。得向你学习!
提点小意见,全篇再精炼些,个别词句再斟酌一下最好。
比如改成;日本夫人--女高音歌唱家死也留美(矢野留美)妥乎?
还有“他的女儿陈敏”等。
班门 斧!仅供您参考。 |
回复[4]: 唐辛子 (2007-07-28 17:54:33) | | 涂善祥的琵琶的确很美。 |
回复[5]: 谢谢各位高见指导,立刻改正. 魏来五道 (2007-07-28 20:06:09) | | |
回复[6]: 老地主生小地主 魏来五道 (2007-07-28 20:37:22) | | 其实原文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前半是夸奖,后半是批评.用了前半可留口德,用了后半,就会缺德,立场不清,观点不明.我是立场较分明的人,所以剪裁为好.就象女性时髦的蘑菇发型一样,在眉毛处平剪一刀,立刻黑发白脸两分明,再拖长一点就回模模糊糊遮眼睛,太短了又会象戴个盖子帽子,秃头秃脑,不知地主家丫环成群是否研究. |
回复[7]: 書記 (2007-07-28 21:06:52) | |
涂善祥的确是个好样的,可是错就错在省在江西,与五道先生同籍是一大憾。 |
回复[8]: 蛇 (2007-07-29 19:52:00) | | > 前半是夸奖,后半是批评.用了前半可留口德,用了后半,就会缺德
才看到这个,“批评就是缺德”?哈哈,好玩~~~ |
回复[9]: 答蛇,“批评就是缺德”?哈哈,好玩~~~ 魏来五道 (2007-07-29 23:28:07) | | 批评,在卡內基<快乐人生>一书中认为是件要很慎之又慎的事,如果在大厅广众之下,批评某一人的缺点,都易产生反面效果,如文革的大批斗会,有几人心服口服呢?但是想一定要诚心诚意帮助别人,那最好是两人找个安静处私下谈谈,商量商榷为好.特别是我们东洋镜里大家互爱互补为好,互不侵犯为高,大和民族,也是以和为贵.就是在同一单位要批评同事或部下,也要注意方法语气,否则人家受不了,辞职就等于炒了老板鱿鱼,日本人更心小,爱面子,批重了自杀的都有.你可能说我在侃大道理,不受用.那就拿您来说,我在涩谷车站也算见过你一面,你也是年龄不小了的上海老懂经了.如果把你的蛇父,蛇母,蛇妻,蛇子的缺点(肯定找得到)拿到东洋镜里来批评一下,哪是不是可叫缺德?将心比心想一想,就不是哈哈好玩可笑等解释得过去得了.兄弟以为如何? |
回复[10]: 蛇 (2007-07-29 23:41:12) | | > 如果把你的蛇父,蛇母,蛇妻,蛇子的缺点(肯定找得到)拿到东洋镜里来批评一下
说的太对了,这就叫缺德!而且不只是缺德,还有侵害别人名誉权的嫌疑,如果蛇一激动,告你一下,你就成被告了,而且被定罪的可能性绝对超过50%~~~
知道为什么嘛?
~~~
> 我在涩谷车站也算见过你一面,你也是年龄不小了的上海老懂经了
您的记忆力真好,看来这个小米什么的,我以后也要多吃点了。 |
回复[11]: 魏来先生果然是年老昏庸 書記 (2007-07-29 23:42:45) | | 我在涩谷车站也算见过你一面,你也是年龄不小了的上海老懂经了.
乱点鸳鸯谱,魏来先生果然是年老昏庸了。还有你是肯定文化,为何骂人2小时不休,难道也是肯定? |
回复[12]: 蛇 (2007-07-30 00:04:02) | | 书记,那小米能是白吃的嘛?既然被他记起来了,那就没办法了嘛~~~;再说了,上海老懂经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
回复[13]: 蛇知道我没骂他,仅是商榷 魏来五道 (2007-07-31 00:39:48) | | 而罗鸣书记懂得我说的肯定与否定文化的初步了,是个进步.但知其一,不够,还要知其二才好;我的肯定文化是对各类人才和名人的,包括东洋镜百分之99的才子佳人们.但决不会是去肯定苍蝇蚊子的.对苍蝇蚊子我还是要用否定文化的,对喜欢东挑挑,西拨拨的苍蝇蚊子,我在江西老家学来的骂人话可是有几鸣箩,平时全锁住不用,在文明和谐社会不能常用.但对欺负到我门口来的轻浮鬼蜮伎俩,锣鸣钵敲,太过分的胡言乱语,还是要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那时我决不是东郭先生,而是一块外柔內刚,外圆內方的鹅卵石.谁不自重,敢于侵犯,都会被自卫反击杠得头破血流.如<关于丛中笑>即是.这是我所有肯定文化中唯一的一篇否定文化的自卫文,希望有关人员自重自爱自尊,不要动不动到东洋镜里来脱了裤子放屁,让天下人耻笑. |
回复[14]: 蛇 (2007-07-31 10:16:37) | | 《“吹捧”的艺术》
既然是想和蛇商榷,那就商榷点实际的东西,整理了一些关于“吹捧”的文字,供参考。注:下面文字都不是我写的,摘抄、拼凑而已。
吹捧俗称拍马屁,其实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地,它是在俗世中要想生存乃至步步亨通所不能不掌握的一门关键技艺;其之重要性,甚至远大于文凭乃至其他一切生存能力。古往来今,俗世中之“成功”者十有八九盖精通此术。偶有一两个一时之侥幸漏网者,最终难免不食好果,犹以好说实话的彭大将军德怀为戒。
一般来说,吹捧分为私下吹捧和公开吹捧两种。
若私下吹捧,则好听话说得再多,吹的对方手脚发麻、额头发冷,大概都不要紧。
然,若想到大庭广众的场所吹,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对于旁观者来说,他们并不象被吹捧者那般,能从吹捧中获得如抽了大麻般的快感--无论是愿意承认的,还是扭扭捏捏地昂着脖子说“我才不在乎呢”以给自己立牌坊:其实这么说的人,其心底里往往才是最在乎的。因此,要在这样的场所里吹,既想能获得投被吹者之所好的效果、又能不让看客产生对自己反感的负作用,就不得不要费点心,讲究点吹捧的艺术。
粗论之,吹捧盖有三境界:一曰粗人吹捧术,直来直去;二曰半仙吹捧术,讲究的是曲径通幽之妙;三曰圣人吹捧术,若能达此境界,则已深得吹捧神髓,不受形式圄限,乃吹捧之上境也。
1.低级吹捧术
常人只通粗人吹捧术,盖其对吹捧之人的素质要求不高。时下在文坛网坛政坛所泛滥者,莫过于此。粗人捧人,左手揣一高帽子,距其尚有百步之遥,远远地就竖起右大拇指,一边踉踉跄跄朝前跑去一边喊道:“您可真是天下第一神人哪”,诸如此类云云。激起的滚滚烟尘不但使看客不知以为是喊冤来的,自为不美,更有可能要把被吹之人吓得逢身一个激灵,适得其反。不讲究技艺如此,故曰低级吹捧术。
2.半仙吹捧术
半仙吹捧,则稍敛吹捧之锋,西装皮鞋风度翩翩,反手一背把高帽子藏于身后,一边冲众人婉声而道:“我本以为松井屯家阿辉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今天才……呵呵,呵呵”;此法颇得抱琵琶半遮面之妙,不知不觉中帽子已高挂对方脖子上,此技艺为读些书人中方可多见,颇能一窥吹家门庭,故称半仙吹捧术。
3.圣人吹捧术
然而上述两种,皆非吹捧术之上者。盖欲吹捧人,必是有所企图,试借此得些好处。譬如和砷冲乾隆爷弓腰哈脸说“主子高明,奴才怎敢和您比”,那是因为他想把乾隆吹晕好偷他家的宝贝;阿Q向人吹赵家的阔气并说自己也姓赵,不过是想借赵家的灯笼来照亮自己的癞头。粗人吹捧每每要搞得两不讨好,自然智者不为;半仙吹捧固然有望讨得对家的欢心,却不免要让阿辉气得吃安眠药,隔日请来隔壁一窝松井上门算帐,那就得不偿失了。故半仙吹捧虽可称智,却无慧可言,仍未达吹捧术之极顶。
吹捧之至高明者,乃藏吹捧于无形之中,帽子送出去却不戴人脑袋上,而是戴人之心窝里。甜滋滋、美融融;明明有吹却若无吹,看似无吹却胜有吹。吹捧即无吹捧、无吹捧即吹捧,吹捧之人舌簧未开,而被吹捧之人已感受到缕缕爽人清风,直润心田;三番两语之后,已欲醉欲仙矣。然而此境界之吹捧,只可意会无可言传,世间不可多见;吹可吹,非常吹,吾只知其有,而实不觉其状,更不知如何吹之,故名之曰“圣人吹捧术”。
世间好吹捧者多有,而精于吹捧术者则鲜矣!吹捧之中,粗人占十之八九,半仙占十之一二;而圣人则不可见。呜呼!圣人吹捧术之不传,亦久矣!圣人不出,故粗人半仙乃得而嚣行于道于网。世称河洛清则圣人出,而今河洛几成泥沙之流,欲待其清,真不知要等到牛年马月!
++++
蛇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吹捧最高境界
|
回复[15]: 好题目!!! 老唤 (2007-07-31 11:00:01) | | 知道我国有骂街的艺术,竟忽视了还有「吹捧」的艺术!还是蛇仔细,实在是个好题目!有点儿像我国艺术中的双璧!
我想,这个题目比较大,如果镜上的有志同仁群策群力忙里偷闲下下工夫,搞一本书出来,一是绝对经典,有可读性和历史价值,二是我夸下海口负责出版,稿费作为「东洋镜喝酒基金」,不是一箭双雕吗?
比如有人搞「吹捧的起源」,有人搞「秦汉的吹捧」,有人搞「明清的」,有人搞「现代的」,「当代的」。还有「历代关于吹捧的论述」,「吹捧的技巧与质量」,「吹捧与国民性」,「吹捧发达的政治背景」等等。
陈某或者蛇就不能站出来吗?我愿意胁从!我们并不是专家,但我们也不是工农兵学员,毛主席不是说:一边儿搞一边儿学吗?(原话记不清了。)
如果和「骂街的艺术」一起成为上下集,大概更有意思。其实不用两道工序,搞「明清吹捧」的顺便就搞了「明清骂街」。当然不是弄「百科全书」式的。
好吹捧的人往往对吹捧艺术没有本质的了解,否则就不会由衷地吹捧了。蛇是否对这门艺术早有关注?也许这个题目早已有像样儿的专著?恕我孤陋寡闻。如蒙赐教,无上感恩! |
魏来五道看世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