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世事乱弹
字体∶
一二·九一代的归宿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4-23 21:19:37 阅读人次:1726 回复数:1)

  

  
作家老鬼在母亲谢世十年之后,于2005年推出《母亲杨沫》一书。该书披露了一生只追求“革命+文学”的女作家杨沫真实的生命轨迹和家庭生活,引起轰动。无独有偶,同样记述“一二·九”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和归宿,由老作家韦君宜亲手执笔的《思痛录》,也曾在世纪末的知识界扔下了一颗重重的精神原子弹。

  
以《青春之歌》垂世的杨沫,一生可以视作从“一二·九”起步的知识分子的缩影。老鬼的笔调既无夸张,也不回避,在记叙杨沫早年与张中行聚散离合,中年与马建民相互揭发,晚年与秘书之间暖昧感情的同时,也写出了她冷漠非情的一面。《母亲杨沫》讲述了一个出身书香门弟的年轻女子,在民族危亡时刻,毅然投身抗日前线,然后在革命至上、工作至上、他人至上的大融炉中被扭曲了母性和人性的真实过程,读来非常震撼。杨沫曾以独具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而闻名,1978年以后又陆续写了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大都离不开“一二·九”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土壤。

  
韦君宜晚年抱病写作《思痛录》,抢在临终前的1998年得以问世。这是“一二·九”老人对时代和人生的血泪回顾,读起来让人心“痛”,也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韦君宜早年出身北平名门,年轻时入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她在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投身革命,1939年奔赴延安。韦君宜属於文艺界老干部,长期担任要职,晚年也有大量创作问世。但她最让时代躲闪不及的,竟是写出了同代人悲惨遭遇和思想忏悔的《思痛录》。

  
杨沫出生于1914年,卒于1995年末;韦君宜生于1917年,卒于2002年。两人年龄相仿,都是从“一二·九”开始走上革命之路,最终都以知名女作家存世。老鬼在《母亲杨沫》中写道,在这个革命家庭里,亲情泯灭,母性淡薄,特别在“文革”的政治高压下,母亲杨沫和父亲马建民之间不是彼此保护,而是相互揭发,手段狠恶,直取对方政治生命。这种做派,在革命队伍中早已不是新鲜事。韦君宜在《思痛录》中回忆延安整风运动“抢救失足者 ”,痛陈了类似的历史根源。

  
年轻的韦君宜初在延安,就看到有好几对夫妻因为抢救运动而离异。“他们都是青年时代在革命队伍里相恋的好伴侣,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一方听党的话,相信对方是特务,而且一口咬定对方是特务,自然就把对方的心给伤害了。由此造成的伤痕,比对方移情别人还难弥合,於是事情完了之后就离婚。”所谓“抓特务”,更是捕风捉影,幼稚离奇。比如共产党接收绥德分区后,怀疑省立绥德师范教师中有一个暗藏的特务系统,於是深挖特务材料。据说师范内有特务美人队,领导人是一位语文教师,队员是许多女孩子。据说这些女学生接受了特务口号:“我们的岗位,是在敌人的床上。”她们按年级分组,一年级叫“美人队”、二年级叫“美人计”、三年级叫“春色队”。一个女学生还写了《我的堕落史》登报,特务更从中学生发展到小学生,12岁的、11岁的、10岁的,一直到发现到6岁的小特务! ──这已是欲加之罪,信口胡绉了。

  
韦君宜从朋辈身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人间惨剧。她晚年告诉女儿说:当年参加革命时,就准备好了牺牲一切,但是没想到要牺牲的还有自己的良心。她觉得“虽有刀锯鼎镬,甘之如饴,那并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比起后来经历了无数内心痛苦的幸存者,早年怀抱理想慷慨赴死的老同学才是真正幸福和幸运的。”在50年代的反右运动中,韦君宜也曾对黄秋耘说过:“如果在一二·九的时候,我知道是这样,我是不会来的。”韦君宜的忏悔,是一代有良知和操守的知识分子的忏悔,但更多的人已无及忏悔而成为牺牲品。韦君宜晚年躺在病院里,一心直想“我们回到学校去。”当年在学校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曾是这一代人最真诚无垢的年华。半个世纪之后,儿辈们终於明白:为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父母亲那一代所付出的不仅仅是鲜血、生命,更有泣血的灵魂。

  
其实,当年投身革命的“一二·九”一代,都是最优秀的时代青年,是出类拔萃的读书种子,但不同的选择引导了不同的人生归宿。杨沫当年与张中行分手,是因为一个“热衷政治”,一个 “埋首学问”,道不同难与谋,只能分道扬镳──最后一个成为革命女作家,一个成为国学大师。韦君宜曾听某世界知名美籍老华人科学家说过:“我是一二·九那时候的学生。说老实话,我当时在学校只是一个中等学生,一点也不出色。真正出色的,聪明能干的,崭露头角的,是那些参加运动投奔了革命的同学。如果他们不干革命而来这里学习,那成就不知要比我这类人高多少倍!”韦君宜当年就拒绝了父母为她按排好赴美留学的机会,抱着满腔幸福的感觉,抱着游子还家的感觉,投奔了延安,排着队涌进了革命队伍。但她(们)遇到的是延安整风、三反五反、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遭遇了千种折腾,万般荒谬。一代人的理想被亵渎、热情被冷藏、才智被浪费、生命被摧残,到生命该划句号的时候,换得的惟有心灵之痛、人生之痛。

  
中国学术界现有知识分子研究热,实源于20年前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提出研究“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三八式一代、解放一代和文革一代”这六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题。现在看来,这个命题绝不能被信息社会和消费时代所掩没,相反,实有更加深入挖堀和研究的必要。20年来,在六代之后,至少又生成了“80年代文化热一代”和 “21世纪新生代”。杨沫和韦君宜是“一二·九”一代的缩影,她们的身世经历和人格变迁,堪为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的珍贵标本。

  
2006。2。9

  




 回复[1]: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我是局长 (2007-07-10 20:37:1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乱弹
    血拼世界的历史镜像 
    中日逆转的临界点到了 
    绿坝是个笑话  
    三个30年 
    资本的狂骚 
    战争开始了? 
    欧洲杯惊艳 
    渴望深呼吸 
    无独有偶 
    让精神赶得上步伐 
    国民的行仪 
    我看大国崛起  
    看清世界的真相 
    停车场与加油站 
    谁在拿国学说事 
    今夕是何年 
    一二·九一代的归宿 
    幸福的尺度 
    男人重衣装 
    象鲁迅那样诚实 
    逝者如斯 
    正本清源 
    中国流行“抢座位”游戏 
    数字真相 
    极端体验 
    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为中国高等教育举哀 
    苍茫晚景 
    竞选州长 
    文人反目也成仇 
    世界看上去很糟 
    人类又到伤心时 
    布波一族 所为何求 
    我看《东周刊》落马 
    中国的弓弦遗失在哪里 
    死亡的方式 
    世界杯随想 
    伤感的世界杯之旅--回顾02世界杯 
    足球是圆的--回顾98世界杯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