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报道
字体∶
林思云:“汉奸”是怎样炼成的

文炜 (发表日期:2009-06-25 20:45:15 阅读人次:6763 回复数:19)

  林思云,196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市。1992年来日留学,在九州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留居日本,在某企业研究所工作至今。1997年开始在网络上写了百万字以上的各类杂感文章,代表作有《真实的汪精卫》等。为海外华文网站上的“四大汉奸”之一,他也是唯一身在日本的“汉奸”。此外,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无言之约》曾获过美国《汉新月刊》小说文学奖。林思云还与日本学者合作出书,与金谷让共著《中国人和日本人——真心的对话》,与北村稔共著《日中战争》。

  
说到海外华文网站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提到一个天各一方的小群体——“四大汉奸”,他们伴随网络一起成长,思想活跃,妙谈国事天下事。他们身为“汉奸”,招来众多的批评者,也赢得更多粉丝的欢声。“四大汉奸”在网络上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功绩”?

  
最近,“四大汉奸”之一的林思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以为如果可以说四大汉奸有什么‘历史功绩’,那就是说唤起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历史,看待中国和世界。以前中国思想界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思考模式,纸面媒体的文史类的文章,一般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写的,类似于八股文。我们几个所谓‘汉奸’的文章,由于没有了八股文的格式,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当时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注目,同时也造就了我们几人的‘汉奸’之名,对新型网络文章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吧。”

  
是的,当年林思云写《真实的汪精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个血肉丰满的“文人革命家”汪精卫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

  
历史有多个侧面


  
5月23日,见到林思云时,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想写写你的故事,比如‘汉奸’是怎样炼成的。”“我没有故事呵,其实一直是很平淡的。”他微笑着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在行文时常用数据说话、字里行间透着理性的林思云的感性之语。

  
林思云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可能源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读文史类书籍。1980年林思云参加高考,按照自己的兴趣本来要选择文科的,但是当时的风气是重理轻文,理科高人一等,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他不得不选择了理科。直到今天,顶着工学博士头衔的他还是说:其实喜欢的一直是文科。

  
大学毕业后林思云分配到中科院下属单位工作。1992年他得到一个公派到日本学习的机会,入九州大学。虽然自小就喜爱文史,在国内时也学了一些文史知识,但到了日本他才开始了更多的思想积累。“来到日本后,发现日本书上讲的文史知识,和以前在中国学的大相径庭,所以很感兴趣,读了很多日本书籍。这才知道,历史原来有多个侧面。”他如是说。

  
别忘了,林思云到九州大学攻读的还是化学专业,但是他几乎有些“不务正业”了,白天都泡在图书馆看文史书籍,“刚开始时,日语还不大好,但日语中汉字多,对中国人来说很容易看明白,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看书很快,差不多一个星期10本,有时候1小时就把一本书看完了。对日本的认识在那时打下了基础。白天看书,然后半夜三更去干正事——做化学实验,无意中被指导教授看到了,还以为我这学生很用功,后来还帮我介绍工作。”林思云说起来还有些得意。

  
就这样,林思云在攻读工学博士课程的同时,也苦读另一个没有学位的课程——掌握了日本历史和日中关系史等第一手资料,后来写作了大量的、导致被称为“汉奸”的文史文章。对林思云来说,工学博士与“汉奸”只有一纸之隔,他由衷地说:“日本是个适合做学问的地方。”

  
驰骋网络江湖


  
林思云的成名与网络是分不开的。“我最初上网是在1995年左右,当时是出于好奇。1996年,花了17万多日元买了一台电脑,当时上网是以分秒计费的,所以分秒必争地在网络上很认真地讨论问题。那时中文媒体很少,只有美国的《华夏文摘》、加拿大的《枫华园》、日本的《东北风》等电子杂志。这类电子杂志内容新颖,出版快,又是免费,给人一种新风。后来我也试着给《华夏文摘》、《枫华园》、《东北风》等投稿,虽说没得到稿费等物质利益,但自己的看法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得到一种价值感和成就感,当然在网上交了很多朋友,甚至有了‘粉丝’,那更是喜出望外的事情。”

  
多年来林思云驰骋网络江湖,少不了与人论战,他有自己的原则:第一不能骂人,说粗话就变成吵架了。第二要尊重对方,尽管他可能是贬损你,你不反过来贬损他,就可能化敌为友。第三论事不论人,对事情可以讲得刻薄一些,但是待人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刻薄的话不能讲。这些经验之谈也足见林思云的为人之道。

  
林思云笑谈与网友交流的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大概还是刚开始,大家不知道‘林思云’是谁,胡乱瞎猜,挺有意思。有人以为‘林思云’是日本的一个写作班子,因为我的文风不像中国人通常的文风,有些日本风格;也有人以为‘林思云’是女性,因为我名字有点像女性,在网上也不说粗话,于是有人写信来亲热地称我‘林小姐’,还有意要和我约会呢。网络上和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讲话,是一件别有风趣的事。”

  
“汉奸”思想仍在延续


  
林思云被称为“汉奸”的标志性文章,大致是那篇《日本是中国的敌人吗?》,发表在1998年。那时前中国国家领导人访日,引起两国在道歉问题上的争执,很多中国人大骂日本,甚至有人宣称要和日本断交开战等。“我写《日本是中国的敌人吗?》,说现在的日本不是中国的敌人,我们还要搞好日中关系,结果就被骂为汉奸了。” 林思云当时在文中写道:“中国人在指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时劲头十足,可是太缺少务实的反思:日本为什么能侵略中国。”“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今后的二十年中,日本不会成为中国发展的威胁,更没有灭亡中国的计划和野心。但中国想对日本进行复仇性的报复也绝对没有那个实力,中日两国还是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为上策。”这些话在十多年前引发愤青的攻击是可想而知的。

  
一开始,对林思云来说,当“汉奸”并没有思想准备。他说:“最初被冠为汉奸时,心里难受了一段时间,因为我内心真是希望中国好,居然被称为汉奸,心中很不是滋味。

  
后来“四大汉奸”在网络上影响力渐大,名声大震。林思云也因“汉奸”之名获得大量粉丝的支持。有网友力挺他:“做人说自己的优点容易,要发现自己的缺点就不容易,要讲出自己的缺点更不容易。汉奸也就是能发现中国的缺点,并且有勇气讲出来的人。”

  
“中国不是完美的国家,不是完美的民族,要想进步,就要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发现和讲出中国缺点的‘汉奸’还是有必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林思云的“汉奸”思想今日还在发展延续。

  
前不久,林思云和立命馆大学教授北村稔共著的《日中战争》一书由PHP研究所出版,目前销量良好。书的封面上有个很抢眼的副标题:“期望战争的中国和并不期望战争的日本。”一下子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话似乎要告诉读者:这场战争并不是日本主动要打的侵略战争,中国也想和日本打一仗。出于怎样的初衷来写这本书呢?林思云如此解释:“实际上是想论证日本人的傲慢,写这书力图证明日中战争是一场男人之间的对等战争,中国不是不敢向男人反抗的女人。其实当时中国的确也想和日本打一场仗,从兵力对比来说,当时的中国远强于日本。那场战争本来不需要打那么长时间,中国是很主动地和日本打。”

  
“亲日”莫如“知日”


  
十多年来,林思云一直处于白天为谋生,晚上为兴趣的生存状态。白天按部就班地上班,做一些试验,参加各种会议,解决谋生问题;晚上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留连于文史世界里,写不为谋利的“思云之文”。 日本会社里有独特的加班文化,同事们就算没什么事儿干也要坚守在办公室很晚甚至到夜深,为了有自己的空间,他基本不做无谓的加班。“人浮于事”,是他对日本大企业的最大感叹。

  
听林思云聊起日本会社里的某些类似“社会主义集体”的特色,是颇有兴味的,有时会让人忍俊不禁。他所在的会社在三重县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靠近伊势神宫。会社里男社员多,但由于交际空间实在有限,许多人婚姻大事成问题。企业竟然给员工当起了“媒婆”,专门招一些女社员,为办公室恋爱创造条件。会社每年年终考核,往往出现“先进轮流当”的情况。

  
在人们的印象中,林思云是“亲日”的,与他交谈起来,发现与其说他“亲日”,不如说“知日”更恰当。他说:“一些人在日本呆久了,就光说日本的好话,我觉得对日本的认识应是立体的,也应该说说日本不好的方面。”

  
林思云如此历数日本的“负面”:“日本人虚礼太多,让人心烦。乘电车坐在别人旁边,要说‘失礼了’,去别人家用一下厕所,也要说:‘对不起能不能借用一下您的洗手间?’之类的客气话,把人搞得很累,如履薄冰,动不动就怕失礼。我最讨厌写日文书信,前面要加一大套无聊的客套话,真烦人。我们公司早上工作之前,还有形式上的‘朝礼’,真是无聊得很。这方面中国人就比日本人活得轻松。其二,说话暧昧,让人搞不清确切的意思。日本人过分顾虑对方的情绪或立场,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十分暧昧,也不知他倒底心里是怎么想的。日本人说:‘你有空来我家玩’,也可能是真的邀请你去他家,也可能只是客气话,这时候你就要费尽心思苦想,搞清楚倒底他的意思是什么。不像中国人说话干脆利落,没那么弯弯绕绕的。其三,集体主义太强,没个性。日本人集体主义观念强是人所共知的。为了与集体调和,就要牺牲个人的个性,搞得人人都差不多,没有个性。日本的大公司,特别强调集体主义。有个性的人,不是被赞扬而是被嘲笑,有个性的人受到排斥或整肃。中国人要有个性得多,说话做事都有个性,鼓励个人出头,比日本强。其四,先辈后辈观念太强,年轻人受压制,要熬很多年才能慢慢‘小媳妇熬成婆’。相比之下中国年轻人的机遇多得多,比日本人要敢想敢干。”

  
“无言之约”之后再“言情”


  
历史有多个侧面,林思云也有多个侧面。林思云写过一篇叫做《无言之约》的小说,里头有非常细腻的男人的心理描写,我总以为大致有林思云自己的影子,他否认:“不是我本人的事,是听公司一个同事喝酒时讲的故事,我觉得不错,就加工一下写成小说了。我想写得真实一点,就‘故弄玄虚’了一些。”

  
看来林思云有很强的驾驭故事的能力。难道“无言之约”之后林思云再也不 “言情”了吗?无疑答案是否定的。

  
三年前他突然“退隐江湖”,从网络上消失了。“离开网络很长一段时间,是为了写一本书。因为我这个人干什么都比较专一,想写的时候就一门心思去写。”眼下这部一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书稿已经完成了,题为《不侠之剑》,是一部历史武侠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背景是战国初期的赵国,烈侯太子赵章和武侯太子赵朝争夺王位的故事,赵章和赵朝争夺王位是历史上的真事。这部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武功高手夏铭,他有五位师父,他们是原晋国的王子和忠臣。这五个人培养出五个武功高超的徒弟,试图利用赵章和赵朝争夺王位之乱,实现复辟晋国的梦想。整书总体的故事背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是赵章和赵朝的争夺王位,暗线索是夏铭的师父们利用赵章和赵朝的王位之争复辟晋国。当然小说中也不乏缠绵的爱情描写。

  
本人已经先睹为快了。当我告诉林思云,《不侠之剑》颇有消遣娱乐性时,他轻松地说:“就是要让大家笑一笑,开心一下,不想搞成说教性的沉重东西。”

  
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长篇之后,现在的林思云又“重出江湖”在网上和大家聊聊了,分别三年,彼此是陌生了还是更亲近了?也许林思云和网友都在成长…

  




 回复[1]: 献花 林粉 (2009-06-25 21:24:23)  
 
  

 回复[2]:  小木樨花 (2009-06-25 21:25:17)  
 
  >>他有自己的原则:第一不能骂人,说粗话就变成吵架了。第二要尊重对方,尽管他可能是贬损你,你不反过来贬损他,就可能化敌为友。第三论事不论人,对事情可以讲得刻薄一些,但是待人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刻薄的话不能讲。

  
------

  
林先生好风度

 回复[3]: 这几条板凳要好好学习 科长 (2009-06-25 21:28:46)  
 
  

 回复[5]: 板凳千万不要学 科员 (2009-06-25 22:04:08)  
 
  那就不是板凳,改圆桌了。

 回复[6]: 想学也学不了! 自带板凳 (2009-06-25 23:06:21)  
 
  如同林思云也不可能跟我学抽烟喝酒唱歌骂人一样。

  


  
一个男人如果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不骂人,不好色,不偷东西,不搞破鞋……

  
的话,别说他的文章不用看,这种人连活着的意思都失去了98%,

  
仅有2%活着,所以很瘦。

 回复[7]: 反问板凳 林思云 (2009-06-25 23:36:54)  
 
  莫非板凳你抽烟,喝酒,唱歌,骂人,好色,偷东西,搞破鞋……

  
你认为这样活着,就那么有意思吗?

  
人生的价值如果只是板凳先生的"七条",人类社会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回复[8]:  kalichen (2009-06-26 00:13:50)  
 
  飘来飘去的,飘。

  
虚无缥缈的,还是在飘。

  

 回复[9]: 难得难得,更新了偶像的许多信息。 深层次 (2009-06-26 07:15:15)  
 
  一直是很喜欢林兄的作品的。许多林兄说过的话都记得很清楚。包括和国人打交道的方针“一不说国内好,二不说国外好”也沿用至今,还真是没出过什么纠纷。

  
不过林思云的冒牌货也不少,当年在世界军事论坛上就以“插嘴”的ID揭露过一个假冒的“林思云”。那人似乎和林兄很熟。他坚持说林思云是他的本名,而网上的大汉奸林思云用了他的本名当笔名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怕是林兄的故人吧。

  
林兄和另外三大汉奸的区别是对共产主义抱有希望吧,这恐怕是在日本和谐社会中独特的认识。我也是多年下来才接受了这一观点,可是林兄现在观点又开始转向了国人不配享受民主了。莫非将来这也会成为我的观点么?可怕。

  
有一点和林兄类似,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不骂人,不好色,不偷东西,不搞破鞋……”。但是学不到林兄的风度,以后努力吧。

  

 回复[10]: 林桑~~~  挺好 (2009-06-26 12:33:40)  
 
  我哈腰~~~

  


  
那可爱捣蛋小板凳(比我小)“毒”(独)有的剧毒~~~ 你可千万别上当成了“毒瘾”~~~

  
要学会透过扎刺儿的凳面儿,看到敦实的凳腿儿~~~

  

 回复[11]:  王者非王 (2009-06-26 09:50:48)  
 
  有点意思。

 回复[12]: 敬佩林先生的为人! 新局长 (2009-06-26 10:17:19)  
 
  <<林思云有自己的原则:第一不能骂人,说粗话就变成吵架了。第二要尊重对方,尽管他可能是贬损你,你不反过来贬损他,就可能化敌为友。第三论事不论人,对事情可以讲得刻薄一些,但是待人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刻薄的话不能讲。这些经验之谈也足见林思云的为人之道。

  
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文炜的好文章!

  

 回复[13]:  王者非王 (2009-06-26 10:27:17)  
 
  新局长,我哈腰~嘿嘿,挺好的哈腰要流行了。

  
林思云的这三个原则确实很有意思。但是碰到恶意攻击的时候可怎么办呢?你不反抗一下他就一直压着你你怎么办呢?我觉得能够不主动去伤害别人就已经不错了。在受到恶意攻击时只好来一点有限的还击并且不把战火越烧越旺,只在对方提出的话题的范围内还击。林思云是名人,别人不敢对他恶意攻击,他完全可以潇洒一点,其他人也行吗?不过,林思云也有起步的时候,或许我还真应该重新思考了?

 回复[14]: 王老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新局长 (2009-06-26 12:18:58)  
 
  为什么您总是碰到“恶意攻击”?

  
而我们却没有。

  
有时候要判断是不是“恶意攻击”,还是开玩笑?

  
要真是恶意攻击,那你也不要客气,以其道还其之人。骂他要骂得微妙含蓄,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这才是最好的还击。

  
呵呵!

 回复[15]:  东京博士 (2009-06-26 12:25:41)  
 
  谁上网是为了反省的?虽然老王很多观点我也无法同意(甚至观点水火不容),但每个人都拥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稍微调侃一下的过头话谁都难免,但是连续不断的恶意攻击有损公共环境,如果镜子还想真的保留点言论上的民主空间的话,这是不难理解的。

 回复[16]:  王者非王 (2009-06-26 12:26:22)  
 
  道行不够啊。惭愧。

 回复[17]: “偶哈腰”挺好! 骑驴看本 (2009-06-26 12:50:27)  
 
  “偶哈腰”挺好!

 回复[18]: 这还有啥疑问! 挺好 (2009-06-26 13:22:02)  
 
  打个不解地表情干吗。。

  


  
没准,这是俺对镜子最大地“贡献”了。

  
斑竹出来!看来俺得申请专利!不准侵权乱用。还有好多呢。。。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报道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石原慎太郎 
    助华人在日本上名校 
    林思云:“汉奸”是怎样炼成的 
    林志英 打造网上的“华人”品牌 
    成田机场“钉子户”与政府抗争40余年 
    “在学者眼里,没有左翼和右翼之分”——记赵无眠先生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