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萨苏 >> B
字体∶
评电视剧《亮剑》

萨苏 (发表日期:2007-09-13 16:41:48 阅读人次:2882 回复数:1)

  谁胜谁负出只有天知晓 – 笑傲江湖曲

  
多有朋友曾经请我评一评电视剧《亮剑》,但是直到这个周末,才有机会把它拿出来看上几集。

  
《亮剑》这部小说,是我颇为心仪的一部作品,那么,作为一部电视剧的亮剑,是更加精彩了呢?还是削弱了它的精彩呢?

  
平心而论,看之前我颇有忐忑,若是苗头不对,估计老萨会马上虚晃一枪去干别的。

  
看过之后的感觉 – 可以打上比较高的分数的,虽然也有一些遗憾。

  
看得出来编剧和导演的确在剧本和演出上下了功夫,很认真地查了史料,在原作上面还有提高。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利用了一些挖掘出来的史实进一步突出亮剑的主题。李云龙与和尚在平房里左右开弓,独战日军围攻的镜头,看似浪漫,其实是有真实历史依据的,只不过和日军打这个李向阳式搏杀的军官职位比李云龙为高。此人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晋察冀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

  
周建屏在河北平山地区作战时,一次住在村中遭到日军袭击,村口的哨兵被摸掉,发现日军时已经到了周住处的门口。周建屏是老行伍,反应很快,单枪匹马突围。但突围之后发现警卫员没有跟上来,周马上返回村中救援。按说,作为一个司令员,断无和警卫员同生共死的必要,而且也不符合组织原则。但是,历史上周建屏就是这样做的,实在可惜此人英年早逝(周早逝和他这种战斗作风很有关系,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多次负伤,1938年因旧伤复发病逝。周当年是滇军旅参谋长,放弃职位去黄埔军校当学生,很传奇的一个人)。他和警卫员会合后即被围,两个人占据一个院落,指东打西,上百敌军竟奈何他们不得 -- 日伪军是匆匆集结的部队,编制紊乱没有携带重武器,硬冲周建屏和警卫员偏偏是两个神枪手,弹不虚发。双方僵持中四分区的增援部队赶来救援,日军只好撤退。四分区赶来的部队看到满街都是敌军拖尸的血迹,可见周的善战。

  
考虑到日军的战斗力,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事情,如果不是史有明文记载,简直难以置信。但是,周的这种精神,和李云龙的“亮剑”实在不谋而合,电视剧的编剧能够挖掘出这段史料,是很贴切的。

  


  
同时,每集开头,用当时的电影纪录片资料揭开画面,使整个气氛凝重而庄严,选择的主题曲也符合影片的气氛。和《卧虎藏龙》一样,《亮剑》展示的是一种纯种的好汉,无论李云龙还是楚云飞,无论赵刚还是丁伟。《红高粱》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 “任副官八成是个共产党,除了共产党里,很难找这样的纯种好汉。”且不去管党派,就事论事,冷麻子算不算好汉?冷支队毕竟是在日本鬼子身后打游击的主儿,一辆自行车可以顺着铁轨骑一公里,比起周作人之类“国士”冷麻子算得一条好汉。但是,坐山观虎斗,争功,“冷某量浅”,都在说冷麻子不是一条纯种好汉。

  
豪气干云,本来就是一种品质而已,简单得很。今天的世界复杂了,我们的内心更是复杂无比,但做事和做人本来就是两回事。做事可以迂回机巧,灵变百出,做人不一样,好汉就是好汉,孬种就是孬种,我们自己心里明白。

  
电视剧这一点没有背离原作,很让人欣慰。编剧没有乱来,这很好。您说假如拍《敌后武工队》,让汪霞和马鸣来一段爱情戏,那该是多让人反胃的事情呢。

  


  


  
拍得好的人物,李云龙算一个,基本上把人物的性格拍出来了,您可以看得出来,每次李幼斌开口,只要是原作的台词,就特别出彩,这反映了李幼斌扮演的李云龙和原作的李云龙具有一种息息相通的感觉。楚云飞也算一个,只是因为原作把他写得太精彩了,电视剧只能说中规中矩。配角中常乃超是一个新加进来的人物,但是令人拍案叫绝。无论是被俘时从兜里左一样右一样掏出各种东西来,还是面对李云龙手枪决斗的不屑,都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一个颇有军人胆气,心思细致,书房气重而实战经验又不足的参谋型军官。这一点,电视剧可说和原作打了平手。而常乃超和李云龙的对话,又超越了原作 –

  
李云龙:我看见你一头扎进了运河,我就知道,暂七师,完了。

  
常乃超:你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么?

  
李云龙:我管你怎么想的呢!

  
那种张狂,让我想起某个小说中描述宇航员 – 他们都是很谦逊的人,只是一谈到上天的事情,就变得好像自己是上帝。

  
我管你怎么想的呢 -- 这就是李云龙式的霸气,画龙点睛。

  
还有没提名字,却活灵活现的彭德怀,刘伯承和陈赓,特别是陈赓,对于百团大战和敌人扫荡那段话,说得精彩,点出了这一战的实质

  


  
电视剧对几个配角的刻画相当出色,还有几个出色的可以一提 – 和尚,表情扮相都出色,一个字 – 酷;黑云寨大当家谢宝庆,那一口山西腔婉转悠扬,无论要挟还是求饶,这个土匪演绝了。

  
也有一些不足,我自己的看法而已,提出来算是商榷。

  
开篇击毙日军一个大佐联队长,反而弱化了主题,使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变得不那么强烈。事实上日军一个大佐不是那样好击毙的。我想这可能是原作中抗日战争部分内容不足,编剧和导演为增加内容不得已作的补充。反扫荡的那段补充就较好,这一段感觉有些过犹不及。类似战例在八路军战史上我没有见过,仅仅在国民党军的战史中有一个战例似乎相近。这就是常德会战中五十七师击毙日军109联队长布上照一之战,当时,日军猛攻中国军队岸上门户黄土山,守军150师一部顽强抵抗,布上照一到前线督战,其指挥群被撤退下来的五十七师邓若波营发现,邓营长遂指挥迫击炮手如电视剧中的李云龙那样靠近布上,一炮中的将其击毙。

  
骑兵连长孙常胜的死,我认为是个毁誉参半的镜头。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冯玉祥给钟毅将军的挽词,取自《楚辞.国殇》

  
独立团骑兵连的全军覆没,宁死不屈,可以说是《亮剑》一片的亮点之一,特别是连长孙常胜最后独臂单刀的冲杀,更是塑造了一个出色的艺术形象。但是,同一个参加过反扫荡战争的老军人谈起,对方却觉得这个情节白璧微瑕。他的第一个看法是李云龙这个指挥官运用骑兵的能力不及格。

  


  
真实的八路军骑兵部队,摄影者 沙飞

  


  
说起骑兵,在八路军中,骑兵部队和炮兵部队同样是宝贝疙瘩,但是骑兵部队牺牲更大。这是当时作战特点决定的。八路军的正规炮兵部队,最高以团为建制,主要的作用是作教导团使用的。和日军的作战中,由于装备相差悬殊,八路军基本没有成建制使用炮兵的机会,培训基层炮兵骨干,或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参加基层作战,使缴获的火炮成为攻打日军据点的重要武器,是炮兵当时最多的作战方式。在反扫荡作战中,炮兵保存自己和装备的任务,比多消灭一些敌人更为重要。但是骑兵部队,虽然一样是极受爱护的兵种,则被八路军作为钢刀的刀刃,屡次参加惨烈的恶战。无论一一五师骑兵团,一二九师骑兵团,冀中骑兵团,以及大青山骑兵纵队,都有悲壮而光荣的战史。八路军对于骑兵的使用,有自己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充分利用骑兵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在野战中作为突破敌步兵阵地的突击力量,来达到反封锁的目的。实际上,八路军是把骑兵当作现代化部队中的装甲部队使用的。

  
骑兵比之于装甲兵,最大的缺陷是防御能力不足,甚至由于目标大,还弱于步兵。这也是传统骑兵在现代战争中随着火力密度的增大逐渐被淘汰的原因。实际上,热兵器时代骑兵是用巨大的伤亡换取和敌军距离的接近,然后用自己的突击力撞开或搅乱对方防线,为步兵打开通道。因此,骑兵对于士兵的牺牲精神和忠诚要求更高,事实上当时中国国共双方的骑兵都颇有无愧于这种要求的部队。但正因为如此,八路军的指挥员对于骑兵的使用也特别慎重,因为骑兵训练不易,而每一次突击,都意味着骑兵部队的重大人员伤亡。八路军的骑兵部队从高级指挥官到士兵基本都是十几岁到二十出头的年轻指战员,原因和伤亡大很有关系。电视剧《亮剑》中增加了一个原作没有的情节,即李云龙拒绝骑兵参战请求,最后被迫同意孙常胜骑兵连改步兵参加对山崎大队的突击,部分地体现了这种指挥原则。

  
然而,在骑兵连最后一战中,却没有体现出这种原则来。从影片来看,此战是反扫荡反日军“铁壁合围”的突围作战。

  


  
八路军战士之死 摄影者 沙飞

  


  
“铁璧合围”是日军岗村宁次部针对八路军特点专门制定的作战方略。我手中有一个原日军翻译官留下的当时照片,可以看到庄稼地里日军越野汽车排成长队,车门打开,士兵在一旁持枪待命。根据此人的说明,所谓铁壁合围,就是日军部队部署好封锁线,以优势兵力向八路军根据地发动“扫荡”和切割的同时,其机动部队以照片中的状态静待八路军部队转移的开始,一旦八路军开始转移,日军即利用其先进通讯技术通知最近的机动部队投入追击,只要粘上八路军,周围的其他日军就会纷涌而来。善于转移机动的八路军在平原上,受到封锁线的阻碍,是无论如何无法和日军的越野汽车赛跑的。封锁线,电台和机械化机动部队是日军“铁壁合围”的三大法宝。这给了我对“铁壁合围”的感性认识,这种针对性的部署是当时冀中,冀南,太行,太岳,绥中各区八路军部队反扫荡作战特别严酷的重要原因。为何建国以后的抗战材料中多写百团大战,局部反攻,却很少写反扫荡呢,实在是因为反扫荡我们损失太大,牺牲太多,最后还一度基本丢掉了冀中冀南两大根据地,用一些老八路的话说,这是“走麦城”呢。

  


  
死战 摄影者 沙飞

  


  
尽管战局不利,但在这种战斗中,应该说八路军各级指挥官都表现出了“豁出去”“下血本”的作战精神,绝少怯战。所以各部宝贵的骑兵部队均投入战斗。在这种战斗中,骑兵几乎不变的职责,就是为步兵和机关百姓在封锁线上开路。其中最典型的是冀中骑兵团和一二九师骑兵团。至今冀中的老战士还能回忆起精疲力竭的步兵拉着骑兵的马尾巴突出重围的情节。这种激战中,骑兵成为突破日军封锁线的尖刀,战功赫赫,但也损失极为惨重,冀中骑兵团的团长政委先后阵亡在火线上,部队最后基本打光。

  
可是,这种牺牲是有价值的,骑兵本来就是为了这个作战目的而训练的。

  
李云龙独立团在突围中让步兵开路,骑兵却和粘上来的敌军纠缠在一起,从军事角度就有些问题,没有能够发挥骑兵的冲击力。

  
也许,是编剧为了体现骑兵们的“亮剑”精神。如果是这个原因,当时中国骑兵的真实战例也是很可以写的。冀中大扫荡的时候,上面说“走麦城”的那位老八路,作为机关干部随七分区突围。途中,日军的坦克从后面追击上来,因为来不及做工事,阻击部队伤亡很大,突围中的人员开始混乱,局面一触即溃。队伍中插进来115师骑兵团的一个连,还有几十个人,当时那个骑兵连的连长找到负责指挥的七分区政委兼参谋长吴锡,说这样打不行,人跑不过坦克的。他要求带骑兵向后面的敌军来一次反击,插到日军坦克和步兵之间打他一下,吴锡同意了。这几十个骑兵手举骑枪向着后方枪声最密集的地方匆匆而去,不久敌军追击部队火力骤减,坦克也转向了,七分区机关得以突围成功。但那支几十个人的骑兵部队再也没有回来,因为是途中相遇,今天甚至连他们的具体建制和姓名也无从知道。

  
这种九死一生的反冲锋,就是当时中国骑兵们为战友所做的。

  


  
劫后的村庄,用某个老八路的话说,每看到这样的村庄,部队可以战到最后一人不用动员摄影者 沙飞

  


  
因此,如李云龙部骑兵部队,既没有在前方掩护突围,也不是在最危急关头打出对日军的迟滞性反击,被敌军缠上还要步兵去解围,运用上应该说是不成功的,和日军一个骑兵联队对拼,恿则勇矣,却属于白白牺牲(日军多用洋马,我军多为蒙古马,骑兵对骑兵我们比较吃亏),没有体现出骑兵的价值来。

  
这位老军人认为问题可能出在编导军事生涯不够丰富这个地方。这从台词的设计也可以看出。影片中骑兵连长孙常胜的战斗口号是“骑兵连,进攻!”这写在文字中毫无问题,也很有气魄,但是喊出来就会发现问题。老人说军中的口号,最后一个音一定是开口音,而不能是闭口音,那样气就断了。用开口音才能调动杀气,也才能持续。哪怕是骑着自行车,你试着喊一下“骑兵连,杀!”和“骑兵连,进攻!”,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

  


  
八路军的伤员 摄影者沙飞

  


  
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李云龙歼灭日军观摩团一战,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此次战斗的原型是1943年王近山在韩略村打的,总的来说这段内容电视剧中做得不错,但显然把野狼峪伏击战中的情节搬过来了,让李云龙部和日军来了个单人决斗。其实野狼峪伏击战都梁自己就写得很打鼓,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明自己是艺术加工,真正的肉搏战决不是这样浪漫的。而伏击日军观摩团这样的战斗,又特别把情节放在深入日军腹地进行,与野狼峪之战相比,形势要险恶万分,具有强大机动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日军必然以最快速度赶来,而其攻击和报复也必然极为凶狠,即便是速战速决亦未必能及时脱身,还要来单独决斗?“老子还要在这一片混呢,我丢不起这个人”云云,在野狼峪也许还勉强有道理,在电视剧这个情节中,李云龙根本就是在犯混。

  


  
身穿缴获日军大衣的八路军官兵 摄影者 沙飞

  


  
韩略村之战,日军战史中也有记录,只是死亡的日军军官军衔统统降了一格。我们的战史对此着墨不少,但很少有人提到,此战实际上可称八路军的一次复仇之战,因为八路军,也曾经有一次类似团队遭到日军袭击,损失惨重的战例。

  
好像要跑题,不是好兆头。

  


  
不要说八路军都是超人,就如陈赓在《亮剑》中那段话,打仗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这回事,比的就是两个民族的坚韧和忍受能力 – 但是,我们比得起(大意)。所以,王近山能够在韩略村伏击日军的观摩团,日军打过八路军的参观团,也不是新鲜的事情。

  
按照史实来说,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时间就在韩略村之战前一年。

  
这就是五一大扫荡中八路军总部巡视团遭袭击事件。

  
八路军总部巡视团,由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领导,在百团大战和此后的战争中奉八路军总部之命回旋于各敌后根据地。,既是一支促进总部与各分区联系的队伍,也是一支机动加强各地军政实力的重要力量。罗瑞卿,余秋里先后负责过他们的工作。1942年春,八路军总部派出巡视团前往河北山东各战区视察工作,总负责人周桓(开国后授上将军衔)。

  
当时,巡视团的总人数不超过一百人,但大多是经过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优秀学员,可说是八路军的瑰宝。

  
周柏到达冀南军区后,将巡视团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视察冀南军区,一路委派王焕如为负责人兼安全干事,视察冀中分区。结果,巡视团到达两地的时候,恰好分别遭遇日军蓄谋已久的四二九大扫荡和五一大扫荡。周桓所在的巡视团总部随冀南军区直属部队行动,果断突出重围,幸免于难(王外马甲描述的王行仗村之战,很可能周桓等人就在其间),但前往冀中的巡视团分团驻地却被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捕捉到,转移中遭到突然袭击。

  


  
八路军总部巡视团脱险成员之一 王焕如少将

  


  
由于年代已久,此战详情我亦仅仅聊知一二,虽然巡视团人员多战斗经验丰富,但不熟悉地形,而且毕竟属于军政团队而不是作战部队,没有重武器,因此尽管顽强抵抗,仍然遭到惨重损失。激战中原担任过四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的团员孙范争(开国后军衔陆军少将,在福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职务上离休)利用敌迫击炮射击的烟雾冒死跃马突出敌阵,带外围的八分区部队及时赶来,才将幸存人员营救出来。此战,三十名(一说二十七名)团员中仅有七人(一说八人)生还,其中多人负伤,徐化民(开国后军衔陆军少将,今天依然健在,住在北京南池子)胸部被两弹贯通,生命垂危,当时被认为已经无救,但所谓身经百战之人必定命硬,徐竟然在高烧之后活了过来。

  
按照冀鲁(渤海)军区战史记载,巡视团后在冀中23团余部掩护下撤退到冀鲁军区,幸存者为王焕如,孙范争,李雪炎,段培柽,吴焕章,徐化民,陆健。这几个幸存者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孙,徐以外,李雪炎是空军少将,王焕如和吴焕章后来也都是在大军区副职上离休的高级将领。

  
可以想象战死的这二十余名高级军官对八路军的重要意义。

  
所以,韩略村之战,应该说是八路军的一次复仇之战。

  
说起来,《亮剑》是一部战争片,但我对于它的战争描写,并不以为是最出色的。至少在战斗场面的运用上还有些问题。首先,八路军战士不可能那样白白胖胖的,哪怕从今天野战军里面调一些官兵做群众演员,也要好一些(段鹏,喜子例外,个人观点张大彪的圆滑超过了军人气质,最大败笔),其次战斗场面略欠精彩,拍战斗场面,要么尽管稀稀拉拉的完全实拍,如同拯救大兵一样,要么干脆放弃写实来一个密集队形的冲击,象大决战,看来过瘾。亮剑这方面两者都没有做到。这也不奇怪,拍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资金的瓶颈是无法改变的。

  
而《亮剑》这部片子,最让人感到震动的,或许反而是在战争以外。

  
比如,赵刚和冯楠的会面。

  


  
影片中的赵刚是神枪手,这有些夸张,但比较好地演出了八路军中政委的形象 -- 八路军中的政委可不仅是政工干部,还有一条就是冲锋在前,所以几次恶战中都有军事主官和政委同时遇难的纪录

  


  
赵刚,是一个我一直没有谈的角色。小说中的赵刚没有电视剧中威风,我觉得似乎更加真实,电视军中的赵刚是神枪手,这有些夸张,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不是那样容易做到的。而赵刚感动我们的,是他的人格精神。

  
李云龙的人格精神同样让人感动。

  
在小说没有拍成电视剧的后半部,赵刚和李云龙,用不同的方式,对当时的政治世界宣布了自己的反抗。从本质上说,赵刚比李云龙更接近一个西方意义的共产党员。因为西方意义的共产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为主,作为知识分子的赵刚,和这个身份是平行的。而作为农民的李云龙,其本身代表的阶级在理论上属于封建社会的一部分。就是中国革命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胜利的本质 – 它是一个依靠农民阶层的政党。这一点西方的传统共产党人很难理解,所以才会闹出派来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领导中国革命的笑话。

  
其实,这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从背景上更接近赵刚,而不是李云龙。

  
所以,赵刚和李云龙,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对于左倾特别是文革路线的反抗。赵刚,属于马列主义者内部的反抗,他懂得主义,他明白事情出了问题,甚至知道出在哪里,只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传统意义上的士,他选择的不是幻灭,而是否定和牺牲。这是赵刚的刚烈之处,也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李云龙,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反抗。李云龙从来不是一个读书人,换句话说,他不是一个理论上有多少造就的人。所以,他的反抗源于对现实的直视,源于最原始的事实。全国陷入饥荒,会让他想起淮海战役的饱饭,李云龙反抗的不是某个主义,而是“吃不饱饭”的现实。他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李云龙的反抗,代表的不是党内的反抗,而是人民的反抗,而且是非常传统,非常中国的反抗。

  
但是,李云龙反抗,却恪守自己作为一个军人的信条和职责。想起来架空作品里面有一部颇为写实风格的《明》,其中有一个小角色叫作李陵,是狡猾多智,见风使舵的商业高手,却在与从军后与蒙古军的战斗中投黄河而死,李陵什么都可以卖,唯有一样不卖的,就是自己的灵魂。(我知道酒徒写的是另一句话,但我觉得这里面的含义是同等的,不过一个具体些,一个抽象些罢了。。。就像李云龙和赵刚)

  
这份坚持,或许就是亘古以来中国人的魂魄。

  
还有人奢谈文革的好处和对它的期待,那么看看《亮剑》吧。应该明白,文化大革命的做法其结果不但是被自己内部抛弃,也将被人民抛弃,失去代表权,那可叫作天怒人怨。邓小平的成功,与其视作某种思想的成功,我更愿意称之为人民信任与支持的胜利。

  
赵刚和李云龙,都有让人感动的魂魄,不过,赵刚比李云龙有一个优势 –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以他浪漫而且有点儿“酸”,有话他能够说得出来。打仗,赵刚不如李云龙,而在文学作品中,李云龙可就难和赵刚比了。

  
就象赵刚和冯楠的会面,充满了意识流的一段话。由这段话,我可以认为编导和作者的脉搏是相通的,他们不能把后半部分《亮剑》拍出来可能有各种原因,但他们的确是读懂了这本书的人,而且懂得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中怎样去坚持。

  
加入张白鹿这个人物,我以为是这种坚持的另一个表现。我不喜欢张白鹿这个人,大多数观众似乎也是,可是张白鹿出现在《亮剑》中的意义,我以为绝不是表演一场二女争夫那样简单。

  


  
应该说,影片中的冯楠,和小说中得很象

  


  
看来还要写一个尾巴了,说说赵刚冯楠,田雨,还有张白鹿。

  
评《亮剑》 补完

  
既然是补,就和《亮剑》本身的中心意义有些脱节,只想谈谈这部作品中的爱情。

  
影片中赵刚和冯楠的对话带有一丝超越现实的意味,我们应该感谢编导完整地保留了作者写下的这段对话 – 因为这里面暗示着两个人未来的命运。

  
看得出来,冯楠和田墨轩一样,对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担心,他们都是革命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但应该说两个人是有所不同的。

  
田墨轩的思想更加锋锐。田墨轩或者他的朋友从来没有把自己和执政者放在一个群体中。看到田墨轩,我想起东吴的张昭。孙权一句“子布诸人各顾妻子”让张昭一千年翻不了身,但在魏使面前仗剑国门的,也是张昭,在孙权面前闭门不纳的,也是张昭。仅仅把张昭视为投降派未免太过简单。他们的抵触和不满代表着自己对一切统治者的蔑视。他们的人格和统治者是平等的,并不以参与国事为荣耀和感激。田墨轩们难免食古不化,在现实的政治面前无论胡子多长依旧幼稚。在一个太平岁月中,或许还有他们存在的空间,而在一个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们注定走进历史的阴影。原著中田墨轩在兴凯湖农场中的表现,展示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末路中的光芒。田墨轩用自己最后的一点食物救了老K,然而根本不会平等看他。我们可以说田墨轩从思想上对人不平等,这是他的局限。然而,田墨轩就是田墨轩,他认定了的事情,你无法改变他田墨轩根本不屑改造。他的死,死于一种殉道的精神,这只不过是多少代殉道者们故事的一个轮回,而不在乎对象是谁。宁可肉体消亡,也不放弃精神的独立。你可以说他冥顽,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坚定。田墨轩和布鲁诺不一样,但又有一样的地方 – 这在于他们都是孤独的斗士,都绝不向自己不接受的东西低头。

  
在你坚持的时候,谁知道后世怎样看你?田墨轩的不屑,不屑得有资格。

  
冯楠和田墨轩不同。田墨轩虽然接受了李云龙这个女婿,但从不把李视为和自己同一个圈子的一员,那不过是对女儿的投降。冯楠对赵刚的欣赏,意味着她要走进赵刚的世界了。

  
赵刚和冯楠的爱情开始得极为浪漫,是那种阴阳两极的相吸,奇异中又透着合理。赵刚和冯楠的相互吸引不是外在的内容。书中对冯楠的描述,显示冯不是美女,她的吸引力在于气质而不是相貌。同样,赵刚对冯楠的吸引,也在那种书生与杀伐共同形成的精神境界。

  
所以她有那样一段和赵刚的对话:

  
赵刚,我见过你。冯楠肯定地说,眼睛在凝视着赵刚。冯楠,我也是。我正在想,是什么地方……赵刚静静地望着她,做沉思状。你不用想了,那会白白耽误时间的。爱因斯坦说过时空也能多维存在,我想,咱们可能在另一个时空里见过,或是……梦中?冯楠的声音幽幽的,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有可能。赵刚赞同道,佛教认为人有六轮之回,人死后过奈何桥时被灌了迷魂汤,把前世忘得精光,但也有个别被漏过的,这种人能清楚地记得前世,有可能咱们前世见过,又凑巧都躲过了迷魂汤。

  
冯楠笑了,笑得很灿烂。赵刚也笑了,笑得很温和。

  
影片中,这一段表现了原作的精彩。随后,冯楠问了两个奇怪的问题 –第一个,“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第二个, “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进入恋爱中的两个人,究竟为什么谈起了这样现实甚至有些残酷的问题呢?

  
这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冯楠对赵刚的最后探寻,赵刚的回答是“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此言一出,我想冯楠对赵刚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已经消失。

  
从这段话她明白,赵刚的路,是一个理性选择而不是盲目尊崇的结果。黄埔军校门前,曾有这样一副对联 – “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其实,无论哪个党派,都有人怀着同样的理想,他们信仰某个主义,是因为相信这个主义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孙中山如是,赵刚也如是。

  
这是冯楠和赵刚可以共鸣的地方。冯楠大约也有过疑虑,假如赵刚仅仅是某个主义的狂热信奉者,她还能够让自己爱上这个人么?

  
我的看法,冯楠的性格象是凌霄花,她在感情上更愿把赵刚视作橡树,所以她很希望这棵橡树能够让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第二个问题,有人认为冯楠具备了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这未免夸大。我想,这是冯楠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一个预测。字里行间,我可以看出的,是两个字 – “党人”。自古,“党人”有好下场的极少,而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历史上正是若干“党人”终生困扰的问题。比如苏轼,他是“旧党”,但始终无法从良心上去否定“新党”的一切。而赵刚正是一个“党人”。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了,建立它的人从历史上看,无一没有面临抉择的关头,即使一次选择可能侥幸过关,也肯定有第二次等待。赵刚他们不可能例外。于是,冯楠问他:“你将选择什么呢?”

  
赵刚的回答分成了两个部分,对付出代价的了然,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心,如果没有前半部分,那就不是赵刚了,如果没有后半部分,赵刚就没有选择过自己信奉的那个主义。此言一出,冯楠心中,对自己的命运当已经了然 – 她此生会是一个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电视剧中的这段对话,总要结合书中赵刚冯楠的最后时刻,才能看出那悲剧的宿命。

  
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

  
冯楠露出凄楚的笑容道:“性格即命运。我没有能力改变你,惟一能做到的是,始终伴陪你直至死亡。”赵刚痛苦地流下眼泪:“你这样做毫无意义,这是有意让我的良心负债,为什么不给我一些自由的空间?给我一些选择的权力?”“赵刚,你知道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吗?”“当然知道,那也是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者。”“我在想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在想他们的妻子,那可真是一群高贵的女性。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的妻子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和丈夫断绝关系,继续留在彼得当贵族。要么被剥夺贵族身份,伴陪他们的丈夫去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些高贵的、柔弱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后者。陀思妥也夫斯基都感动得流泪了,他说:她们抛弃了一切贵族身份、财富、社交和家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义举,为了争取自由而牲了一切。无辜的她们在漫长的二十五年里,经受了她们‘罪犯丈夫’所经受的一切……你看,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人们心中,那些英勇的十二月党人反而不如他们妻子的历史形象完美。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成了一个群体,成了一种英雄主义的象征,历史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伟大的女性。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假如没有了你,我活着便没有任何意义,思想的孤独和对你的怀念同样也会杀死我,还记得吗?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那时我就想,感谢上苍,这个男人是上苍恩赐于我的。”。。。他拍拍冯楠的后背,轻轻说道:“喂:十二月党人该上路了,黎明可是上路的好时候。”冯楠此时已泪飞如雨,她猛地抱住赵刚痛哭道:“赵刚啊,我害怕,这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只怕当咱们的肉体消失后,灵魂也会飘散,没有了你,我太孤独了。”赵刚微笑道:“你放心,我会紧紧地抓住你,想跑都跑不掉。”冯楠擦去眼泪,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真的?你可要说话算数,让我放心。”她轻轻扶起赵刚说:“走好,我亲爱的十二月党人,咱们就要去风雪茫茫的西伯利亚了……

  
冯楠,最终是水的女儿,赋予水刚烈的气质,是水的女儿的杰作。然而,水就是水,至刚之水,亦无奈温柔。

  
田雨又和冯楠不同,电视剧我以为没有充分表现出田雨的气质。

  
表面上看,无论相貌还是脾气,田雨更应该象水。然而,田雨的内心世界,却显示出火的绚烂。小说对她性格的刻画我以为更接近于其父亲田墨轩。田雨不是很理性的人,她外在的温柔和内心的坚强浑然一体。那种固执,不识时务和无所畏惧,都是田墨轩的遗传。她最后的入狱和把手腕割成“孩子的嘴”一样的结局,应该说和李云龙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她性格的体现。外柔内刚,田雨所展现的,是典型中国女性的性格特点,只不过她的表现更为强烈而已。

  
有一种看法认为田雨和李云龙的结合有牵强和强迫的性质。然而,田雨对爱情的看法,可以证明她对李云龙的感情,更多地是符合自己的爱情观的。田雨在和她母亲沈丹虹的对话中,曾经这样写过自己的看法:“不错,不趋炎附势。正直、清高,有学者的儒雅、敏锐的判断力,这些当然很好。可……怎么说呢?这些优点太中性了,男人身上可以有,女人身上也可以有。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那就是有尊严、有血性、有英雄气概,勇敢顽强的性格,这才算是男人,和这样的男人相处才有安全感,才能显出自己作为女人的阴柔之美。”

  
一句“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会让多少男人羞惭呢?

  
不过,为男人所欣赏的女性,是不是也正因为具有那种男人不可能具备的优点呢?

  
可以说,影片中张白鹿那种为了李云龙的痴迷,更符合田雨的性格。

  
张白鹿,这个形象很难评价。

  
大多数观众不喜欢这个添加进去的人物。她的高傲孤芳自赏,她对好友不讲道义的夺爱,她的缺乏道德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难以让人欣赏。同时,从我个人而言,张白鹿的扮相,也不是很能吸引男人的那一种,她的美让人感觉缺乏信任,也缺乏深层的吸引力。

  
然而,我不认为导演增加一个张白鹿,仅仅是为了表现二女争夫。

  
看着电视中张白鹿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一种痛苦。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桀骜不驯,对于爱情与性如此随意的女子,在随后岁月中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任何一场运动中,张白鹿都是最典型的被打击者。

  
张白鹿与李云龙或者田雨或者赵刚都不一样。赵刚他们,可以等到天亮,他们是历史剧中的悲剧角色,是我们灵魂的拷问者。

  
张白鹿不同。她是难以得到平反的。

  
她是传统目光中的“破鞋”,是革命中鄙夷的道德沦丧者。

  
就象同性恋者一样。

  
我们看不惯,就是打倒的理由么?

  
看《亮剑》这部片子,曾记得听到张有这样一句台词。她说:“只有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无法控制。”

  
奇怪的是,重新来看的时候,却找不到她是在哪段情节中说出这段台词的了,这段话,神秘地消失了,虽然我看的是同一张牒。

  
或许因为这句话,让我看张白鹿的背影,增添了许多敬意。

  
[完]




 回复[1]: 同样是冀中抗日 我是局长 (2007-09-13 17:41:48)  
 
  这李云龙打日本,比起著名的宋庄战役,差了100多万倍。嘿嘿。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B
    聂耳先生终焉之地 
    深圳舰之前中国军舰的最后一次访日 
    和龙应台先生“汉奸”说  
    刑场上的太极 -- 漫话汪伪汉奸  
    从郑萍如谈到空军  
    历史残酷不容色戒 – 兼谈郑萍如与丁默邨  
    评电视剧《亮剑》 
    《硫磺岛书信》的真真假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