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陈某 >> 日常流水
字体∶
落叶何必归根

陈某 (发表日期:2022-03-06 15:28:10 阅读人次:42592 回复数:9)

  儿子20个月没有回家,半是疫情半是国情。在日本孩子长大后自己租房过日子非常普遍,结婚后每年回家一两次也是常态。大家都知道每年的正月、黄金周、御盆节三大长假是回家探亲高潮,日本有个专用名词:「帰省ラッシュ」,相当于中国的春运。归省两字,出自唐代文人朱庆馀诗:「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日本人就这样跟故乡跟双亲保持着若即若离貌合神离的关系。

  
本来世界上每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习性,每代人之间也必定有时代的鸿沟相隔。因此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实为明智的生活法则,活法种种何必谋求令人生厌的密切接触模式。日本人通常把儿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就算完成自己的育儿使命了,至于儿子找什么工作娶怎样的老婆你管不着也管不了,子女结婚的费用甚至住房也根本不用父母瞎操心。想起早年在上海的时候,太座就设法阻碍亲家交往,没接触就无矛盾,实在聪明。因此到了日本儿子大了就独立,结婚后双方家长老死不相往来,心里也就从无违和感。当然凡事也都有例外,隔壁大块头女人家儿子抱着孙子三天两头回家,常常引起太座羡慕嫉妒,哈哈骏骏提醒说你不是认为距离就是美么。倘若我还生存在那个要为儿子准备婚房的国家,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躺平。

  
每片落叶都在天空中飘舞然后慢慢落地,我更在乎落叶自由自在飘逸的过程。结局或许不能掌控,但是尽可能记录自己的轨迹。那天遇到原来公司的老司机说起我儿子20个月没回家了。那算什么,年近八十的老司机说他当年从老家出来后三十六年没回,直到老娘去世那一年。为什么啊,他也说不出深奥的东西,就用「麻烦」两字打发了我的追问。我曾经写过老司机,他一个人自由自在地飘零,至今还在打工挣点零钱补贴养老金的不足。尽管他儿子请他同住以便有个照应,可是他很识相,在他儿子同城租房独居,他也不会回到那个叫做故乡的出生地。离乡不需背井,落叶何必归根,随遇而安也是一种人生状态。

  
每片落叶终究会飘落到自己的归宿,归宿不等于归根。据我的观察,大都数日本人不会放弃自己生活大半辈子的城市回乡养老,其实这跟现在的中国也一样,一个外地打工者如果在他乡安居乐业的话。当然也有退休回乡的例子。记得刚转勤到本县的第一天,暂住公司宿舍,上司说你就跟宿舍里的老王(名字忘记了假称老王)来上班,吃了食堂的早饭后跟老王乘巴士换电车再转公司的送迎小车。只觉得此人不同寻常,后来听同事介绍才知道老王的智力只认得数字,在车间里做最简单也是最繁重的低端作业,就业四十年单身住宿舍吃食堂,转眼老王退休了到我们办公室来打个招呼说是要回老家,他也说了那里除了一间破房子啥也没有。作为公司老员工,王老五拿了一笔丰厚的退职金衣锦还乡。一片平淡无奇的落叶,这样的人生很简单也很幸福。

  
其实,更多的日本人用自己的方式维系着亲情和友情。正月或者中元的时候送出一份薄礼,新年的时候寄出一张贺年明信片。骏骏还历之日,收到一个快件,那是儿子定制的保温杯,上面印制着老子的头像,头像依据照片由礼品公司精细加工而成。心中暗喜,不知小子从哪里得到照片素材的,因为儿子读了中学以后从不让我拍照更谈不上合影,对于我保存的老照片也向来是不屑一顾的。我想,这大概就算是日式绿叶对根的一丝牵念。

  
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决定了他的行走范围,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漂流半径决定了他的视角宽度。「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是一份情怀,「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更是一种境界。泥土甚至大海都是落叶的归宿,又何必拘泥于某地某一棵树。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是一个业余写手的宿命,自由是我思绪飞扬的驱动力,邂逅美丽是我的福分,我根本不在乎这片落叶最终飘落到哪里。

  
----------------------

  
2022年3月1日《日本生活》创刊号

  
专栏名:朋友圈絮语

  
作者:骏骏

  
作者简介:退休的IT民工,躺平的业余写手




 回复[1]: 老后打工为哪般 科长 (2022-03-16 09:14:04)  
 
  老后打工为哪般

  
骏骏

  
在日本经常看到退休工人还在打工,譬如开出租车的司机,譬如商场超市门口指挥车辆进出的,譬如施工现场挥挥小旗子维护秩序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日本也经常听到一种声音,退休后还是打打工好不易老年痴呆。真的么?呵呵我看一大原因还是养老金入不敷出,钱不够花啊。如果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喝喝咖啡看看朋友圈岁月静好,谁愿意冒着酷暑或者冻得发抖去室外打工啊。

  
可能你已经知道,日本的养老金分为“公的”和“私的”两大类,“公的”占据主要地位又有个人加入的“国民年金”和企业员工加入的“厚生年金”之分。也许你不知道的是,交满40年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平均值,国民年金是每月5万多日元男女差别几千,厚生年金是男性16万多日元女性10万多日元。如果夫妇两人加入的都是厚生年金那么两人所得也就每月26万日元左右,如果老公是公司员工老婆是家庭主妇的话也就21万日元左右,如果两人都是加入国民年金的话合起来只有11万日元左右。但是消费支出呢,夫妻两人老后每月日常生活费用介于22到36万日元,平均27万日元。一个人生活也要16万日元左右。一般来说养老金是入不敷出的,再说现行制度规定六十五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有几年空档。还有,现在平均寿命都挺长的,人还没有死,钱没了。

  
日本人老后最大的不安感就是缺钱,那是退休工人不得不继续打工的最大理由。很多银行或者保险公司宣传每个家庭要储备2000万日元准备养老,那是依据每个月约5万不足,再活30年计算出来的数字。即便工作四十年从公司里拿到一笔退职金,银行没有利息,日本人又不善理财。其实,日本的公司职员一辈子工资收入约3亿日元。这笔钱对省吃俭用的中国人来说没有老后忧虑,可是日本人的词典里没有“省吃俭用”这个词,吃光用光是大多数日本人的消费观。

  
看看我的一个日本人朋友六十岁后再就业的经历吧。公司返聘他给老板开车到68岁,又去车间产品质检到了70岁不让干了,转为外聘去门房间看门到了72岁又不能干了,再挂靠农协派遣去农场做到75岁也有年龄限制不准干了,只好给地主家当长工做了两年农活,地主反而问他借了买种子的本钱到了秋收没赚到钱。今年差不多八十岁了,现在的工作是割草,就是私人老板承接政府的街道清扫工作,我问他到了冬天怎么办?他说也有活干的,高尔夫球场草地保养,晚上铺塑料薄膜早上取走,你没有看到过吧,300米乘300米老大老大的。我怀疑是否听错尺寸,他再次强调就是这么大。老司机一个人独居,公的私的养老金加起来也有十几万日元,他说不够用,万一找不到活了,只好降低盒饭等级。我跟他每年见一次面吃一顿饭,看着他一点一点老去,干劲依旧十足。

  
那么理想的老后生活到底应该是怎么样子的呢,我想了想这问题太大了可能涉及人生意义那是写论文的题目。当然,也关联到每个人的价值观,或许我的躺平境界太低。近日看到乌克兰招募志愿军,骏骏弱弱地问了一句工资多少啊?毒蛇朋友反问我给你10亿日元去不去?不去不去,想想也危险那是人命关天的活。隔日看新闻说已经有70个日本人报名,其中大部分岁数不小了,有的说与其在日本浑浑噩噩活着不如上战场冲冲杀杀,也有的说让年轻人下来老的上一副不怕死的样子,根本没有冲着报酬去的。顿觉脸红心虚,也许那些七八十岁还在工作的人,他们想的就是发挥余热燃尽生命之火。

  
前一阵看到一组视频,关于国内的养老生活,讲的是山东某地大规模养老产业很是热门,很多大城市的居民都纷纷加入,有的甚至尚未退休就为自己留好后路。任性躺平要有实力的,岁月静好也是要有本钱的。其实呢,不管“浮生着甚苦奔忙”算是姿态还是无奈,人生本是一场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者“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都是别样活法不分高低。苦逼的日本人“活到老做到死不干要变痴呆症”的自我安慰不妨认作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现实版。不过我想,一生悬命固然值得称道,可是“闲看流云舒卷,醉听清风呢喃”的乐趣和诗意呢?

  
2022年3月15日《日本生活》

  

 回复[2]: 过度就是浪费 科长 (2022-03-28 18:19:11)  
 
  过度就是浪费

  
骏骏

  
刚来日本的朋友送我儿子一只小红包,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本想当面指出,日本人送红包的话那是很讲究的,譬如喜事红包的钞票必须是新的,尽管日本流通的纸币都很挺括。转眼一想当年我刚到日本也是这样,甚至更加过分,朋友的老婆生产,我跑到医院去恭喜,啥也没有准备,就从皮夹子里掏出一张五千日元递过去。哈哈,此事后来成为话柄,也好,估计那朋友收了不少礼过几年也就忘记了,定会记得骏骏很特别。

  
入乡随俗后来知道了,日本人送红包的繁琐礼节。日本的便利店就有出售送红包的各种信封。对应送礼对象必须选择不同的花纹图案文字标题。根据所送金额大小,选用的信封价格也不相同,送五万跟送十万的信封是不能一样的。通常信封有两层,外层写明用途贺词,内层记载金额姓名。外层封套的折叠方式,婚丧的方向是相反的切不可颠倒,内层封套的折叠方式也是有规矩的。文字书写一般不能使用圆珠笔,要用毛笔或者签字笔。纸币的正反方向也有讲究,而且几张纸币一定要保持同一方向。考究一点的话,外面还要包一层叫做“袱紗”的东西,类似简易皮夹子,根据喜庆程度从红色到紫色选取颜色。你说复杂不复杂,还有婚庆送红包的纸币必须是新的,而丧事最好用旧的纸币,以防丧主产生我事先早有准备的误会。

  
至于调换新纸币,一般银行都有这个服务。有的银行还设有换新币的专用ATM机器,邮局在新年前夕也有换新币的业务。当然现在有的银行开始收手续费了,纳尼?换钱还要手续费?对啊,什么事都要收手续费也是日本的一大服务特色。想起一件相关旧事。家里洗衣机有点堵塞,拆开下水接口一看,有4只百元硬币堵在里面已经磨损,流通使用看起来不行了,要么就去银行换。没想到走了车站附近三家银行都说我不是该银行客户要收手续费,大概跟4只硬币差不多。后来跑到第四家银行,那营业员说可以免费换但是磨损太厉害了,奇怪嘛磨损不厉害我找你干嘛,他跑进去跟上司说了半天,两个人研究结果给我换三只,还有一只文字实在看不清了不能换。想想也是太认真,我总不至于花时间造几只假的硬币来讹你。

  
日本人的礼节和认真值得称道,但是,凡事不能过分,礼节过分,认真过度,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浪费,精力的浪费,情绪的浪费,资源的浪费。且不说活着真累,时间一久很容易成为抱残守缺的老顽固。譬如说新年贺卡,到了电子时代还有必要么?我从n年前开始就不玩这个了,朋友也不会由此增多或者减少,如果因为没有收到贺卡而断绝联系,那就断了吧。只是每到新年总还会收到几张,我拍成照片晒在朋友圈,来自昭和遗老的新年问候也算是一道风景,仅此而已。譬如传真机,应该可以完成历史使命了,可是前不久帮国内的朋友在这里申请公司,传真机依然还是标配,实在想不出必须存在的理由。

  
据说日本礼仪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到了德川幕府时代,随着境外敌对势力扩张,封建文化优势衰落,由崇拜中国文化摇身一变开始接受世界文明。明治维新以后,更是大规模改革开放,引进西洋文化与礼仪,形成了特有的日本礼仪体系,世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仔细辨识的话,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中华礼仪元素,但是沉舟侧畔千帆过,日本人却还在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虽说礼多人不怪,可是礼多人也烦。日本人笃信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基本守则,但是过于想到他人是不是会给自己添加更多的麻烦从而最终还是客观上给他人造成了麻烦呢?人生的礼仪,就像料理中的调料, 适中相宜就好,过咸过淡总有人不对胃口。

  
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百密一疏反而会产生引起更大误会的可能性。想起我以前公司的上司,一个非常认真讲究规矩的日本人。那年我搬入新居,他当着办公室众人给我一只红包。谢谢,我转身跑到厕所打开看看里面有多少钱,一看封套写着恭喜搬家贺礼1万日元,再打开里面一看,居然是空的。估计是疏忽了忘记塞钱,他绝对不可能恶意给我一只空心汤圆啊。当然,日本社会也算是一个宽容的社会,感谢二十多年在日本遇到的同事上司友人邻居包容骏骏我时常不安常理的出牌,反而倒是我实在忍受不了公司条条框框规规矩矩,或许那也是我最后离职的一个原因。话说那个给我空红包的老领导,至今偶尔也见面吃个便饭,我耿耿于怀忍了十几年容易么,下次见到他必须说,你还欠我1万日元呢。

  
2022年4月1日《日本生活》

 回复[3]: 写得好! 槐花树 (2022-04-07 17:08:07)  
 
  

 回复[4]: 从日本人的小气说起 科长 (2022-06-17 09:50:39)  
 
  从日本人的小气说起

  
骏骏

  
日本人的小气举世闻名,其实呢或许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性而已。以前在京都生活时,跟儿子同学西山家经常来往,我请他们吃饭总是大鱼大肉硬菜招待。有一次他一本正经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吃的是我们教会他们的饺子,其他的没有了。他一点也不尴尬,尴尬的倒是我们。后来我移居关东,他家也搬回东京,还是请他来吃饭,他带来的小礼物居然是一大包他们公司送人的小饭盒什么的,还直说都是家里没用的。在日本呆的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适应了,甚至回国也不讲究了,在亲戚朋友眼里骏骏我也很小气哈哈。

  
送礼本是一种心意的表达,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当然每个人对意思的理解不同。朋友间上门大概拎一盒两三千日元的小点心正好,骏骏家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老朋友老同学,好像差不多有约定一样,不会空手也不会显摆。我现在想了一想,谁谁谁送了啥吃的大都忘了,唯有记忆犹新的是,美国来的老同学在我家住了两天走了,临走桌子上留下一张小小的芝麻卡片,手书几行温馨的文字。喜欢文字的我自然视为宝物,我把卡片当作书签夹在书里,偶尔翻到依然会感到友情扑面而来。真可谓礼轻情意重嘛。

  
日本人除了送礼小气外,还有一个生活约定就是AA制。我也是到了日本以后才知道AA制竟是如此日常。同事中午一起吃饭自己买自己的,晚上一起喝酒也是平分均摊,甚至于餐厅的账单上都可以打印出每个人消费多少。当然还有不成文的约定,譬如和上司一起吃饭,领导会多付一点以示等级分明。AA制来自西方,现在中国大陆也很普及了,彼此不欠人情,活得轻松。想起一件往事,当年法国旅游时要去埃兹小镇,错过了巴士要等一个多小时,正好一对美国夫妇也在候车。他们建议是不是我们打个出租车一起去?当然好,于是他打电话叫出租车,到那个山上的小镇不远,大约40欧元出头,他说你们出20吧。没想到他们夫妇也是AA的,女士从皮夹子里掏出10欧元给男士。零头是他付的,还有小费也是他付的,非常绅士,也非常自然。

  
说到小费,上次说给我家装修的老工匠一点小礼物,也算是小费。有朋友追问日本为什么没有小费一说。还真是个难题,找了半天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就是没有。骏骏赴日20多年,仅亲历一次。那年跟着公司的会长一起度个小假,到了温泉旅馆,和室的大房间来了一个送茶水的大妈,自我介绍说是我们这屋的担当有事请吩咐,会长从皮夹子里掏出一张5000日元纸币算是小费请多关照。这跟欧美的小费也不一样,人家是享受好服务临走的时候留下小费。再说那大妈也没提供什么服务,我们还得亲自去餐厅吃饭亲自去温泉泡澡啊。有无小费,纯属当地生活习俗,并非普世文化。

  
想想上一次送礼是20年前,儿子住院做了一个小手术,医生很热情尽责并且指导我如何去区役所开个证明就可以免单。完事后才听朋友说,日本医院开刀也有时兴红包,多少随意,查了一下果然。马上买了一盒点心寄去医院表达一下,医生收到后给我回了一张手书明信片致谢。在日本公事公办绝对不能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送礼的,涉嫌行贿。医生行业例外,可能医生算是私企员工个体户吧,但是他收受红包的金额不大,患者的一点心意而已,即便你不送红包,医生也照样为你服务的。

  
从日本人的小气,说到AA制,说到小费,说到红包,貌似日本社会很少讲究一个情字,更多的是看重一个理字。什么都按规矩办事而不需要所谓的关系,我付了应该付的钱你就得认真地为我服务,我交了应该交的税你必须无私地为我办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得到一份自己的酬劳,顺理成章问心无愧。日本人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也许更多地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干净,因为没有彼此相互依赖的需求。而在讲究礼尚往来的人情社会里,关系网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朋友之间的送礼应酬客套,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不过日本社会也真的不是死板的无情社会,遇难时的援手,灾害后的互助,不记名的募捐,体现出另一层次的温情。当年在京都,儿子小学同学要去澳洲换心脏。因为受限于日本法律规定,只能去海外进行器官移植,并且不能适用保险需要大笔费用。看到学校散发的捐款启示后,没几天就募集到手术所需的几千万日元的费用,这么说日本人还真的不算小气。

  
2022年6月15日《日本生活》

 回复[5]:  芃芊 (2022-06-20 13:02:59)  
 
  日本人送小点心其实挺好的,吃掉了,不会欠情也不会再睹物思人,很符合轻松人情关系。

  
还记得关东大震灾那年,有人捐出了一张一亿多日元的中奖彩票,当然匿名,看到新闻后想,财富就是青睐这样的人啊。

 回复[6]: 青春不再 科长 (2022-07-04 19:26:11)  
 
  青春不再

  
骏骏

  
儿子曾经对我抱怨,跟着老子流浪,三所小学,两所初中,连个一起玩大的小朋友也没有。那年在京都,儿子考取的还是初中高中大学一贯制的京都名校,几乎是发榜的同时,我也收到了关东一家上市公司的聘书,没办法儿子只好跟着老子一起闯关东,转入公立初中就学。幸好儿子还算争气,高中考上了一家蛮好的私立学校,而且是学费全免的“特待生”,那是后话。人生的羊肠小道往往因为偶然的因素而改道,青春已逝,没有假如,不可重来。

  
想想儿子性格如我还是很百搭的,当年从上海转到京都读小学,日语还不流利,放学就带着小朋友来家玩。后来我发觉那小朋友居然中午放学后不回家吃饭把书包扔在楼梯下就跟上来了,被我数落一顿。我跳一次槽搬一次家他换一次小学,到了新地方居然还伙同几个坏孩子一起欺负女同学导致老师向家长喊话,不过后来那个女生也来我家玩过,而且正好我家有客也就叫她一起吃饺子了,隔日女同学家长还拎着糕点上门致谢。这些生活细节我都记着,儿子呢?眼见他们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难怪儿子要抱怨,没有童年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了。

  
想起这些陈年往事,是因为我写了一篇回忆故居的文字,过了好几年收到一条回复留言,来自当年上海弄堂里的老邻居阿龙。首先要声明一下,故居是带引号的,我的朋友圈里有个老作家曾一本正经地向我指出,人还健在称故居不妥。我当然知道,可是也就这两个字才能确切地传达那个意思。阿龙说,我的图文勾起了他的美妙回忆,心里时刻想念的是无法复制的老宅。他清晰地记得我妈我姐,用放大镜看老照片那都是他熟悉的地方,只是永远没法回到从前了。隔着屏幕我紧握他的手。

  
阿龙长我半代人,我家7号他家8号名副其实的隔壁邻居啊。阿龙阿福兄弟俩,阿龙早年去国离乡,最后定居澳门。他母亲钱医生是个有趣的热心人,从我记事起,钱医生已经退休担任里委小组长,整天在弄堂里管他人闲事,谁家遇到困难都会出手相助。记得我考上大学,她还送我一本蛮高级的活页笔记本,用了整整四年,现在还保存在上海。我和阿龙你一句我一言,回忆起当年的弄堂细节。解放前钱医生他家是开私人医院的,可惜老照片经过文革荡然无存。阿龙说,疫情过后去上海的时候,一定去看看我妈。他感慨年长日久记忆离散,尤其是老宅动迁致使老邻居失联不知踪迹,他点赞我对历史元素的理性记忆和细腻描述。哪里啊,我只不过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想随记而已。我辈历经出国留洋城市动迁折腾了半世,老朋友各奔东西唯有一地破碎的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记忆。观念当随时代,代沟无法回避。儿子有一个初中同学,好几年一到周末就来我家,玩游戏通宵达旦,直到后来儿子搬出去住了。我问,那个同学现在怎么样了?儿子说,很久没有联系了。正好验证了我说过的那句话,所谓朋友,也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上某段行程的同行者。感谢微信,联系上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还有曾经的同事。还是从小一起玩大的终究宽容为怀,童真清纯无忧无虑,无涉人生三观。到了大学时代自顾自读书,除了一些小圈子,大多数仅仅是名义上的同学而已,一遇风吹草动还是形同路人。

  
想想日本生活多年,旁观日本人即便是相处多年的老同事,喝酒聊天也无非是忆往昔张三长李四短,不聊敏感国是,不辨是非对错。这也让我反思到底朋友是什么?一起吃喝玩乐的同伴?还是你托我我求你的关系?是落难时伸出的援手?还是求救时两胁插刀的兄弟?我现在给你出一道难题:扪心自问你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假如他不幸遭遇迫害,你会为他的逃亡助一臂之力么?假如他陷入债务破产,你能倾其所有为他雪中送炭么?倘若不能,你就不配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人性的拷问好像有点残酷,离题了呵呵。也许,朋友仅仅是一起互相倾诉抱团取暖的同道者,在人生的单行道上,过了岔口不再重逢。

  
常人的所谓青春记忆,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一个熟悉的地名或者人名所组成。说件搞笑的事,我曾几次向老同学打听一个小学同班女生,说起来她跟我家还是远亲。微信时代,远在天边的同学的同学终于联系到了她,居然近在咫尺她就在沪上一所大学任教。没想到的是,人家居然说不记得骏骏我这个人,哈哈好尴尬。虽说朋友来去随意,但是我依旧珍惜每一份情谊。此时我心里还有一两个想联系的老相识,借助现代科技是不难找到的,但是不急,那些珍贵的回忆构成一个人的青春佐证。万一找到了,面目全非观念不一呢?还不如保存清澈的记忆,人生有一份念想,也蛮好。学弟一毛兄,疫情期间难忍大学群里怪兽横行愤而退出,面对众多教授还有院士撂下一句狠话:我看不起你们。骏骏哈哈笑伊手脚太慢,我早已退群了。你我的青春血气还在。

  
2022年7月1日《日本生活》

 回复[7]: 走近日本的稻田艺术 科长 (2022-07-19 14:35:17)  
 
  走近日本的稻田艺术

  
骏骏

  
一直关注日本的稻田艺术,虽然我家附近的行田也有一大片种着各种图案的稻田,但是念念不忘的是稻田艺术发源地青森县的一个小村庄。今年六月避暑行走东北,终于来到了青森县南津轻郡田舎馆村,观赏了2022年的新作品。所谓的稻田艺术,就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图案,然后在农田里种植不同颜色的水稻,等到水稻成熟时颜色变化了,一幅美妙的图案也就开始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空气里稻谷飘香,你站在观赏台上慢慢欣赏仔细品味,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庄稼的丰收。

  
田舎馆村设有两个会场。第一会场毗邻外观犹如日本古城一般的田舍馆村公所,那是始于1993年的稻田艺术的水稻田。第二会场距离第一会场约两公里处,在驿站田舍馆境内。附近还有一个小小的电车站:稻田艺术车站,每年4月至11月限期利用。今年第一会场的作品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黑田清辉的湖畔,第二会场的作品是”从绳文到弥生”,一幅史诗级的大画面展现日本文明的进化脚步。

  
资料显示,出现稻田艺术的1993年,日本政府正在实施“振兴城镇”“振兴村落”计划,而田舎馆村生产名为“津轻乙女”的大米品种,为了宣传这款大米农家开始出谋划策。某位员工灵机一动,设想让小学生来亲自体验插秧到收割的过程,为了让小朋友对枯燥的农活产生兴趣,不妨用不同品种的稻谷种植成一幅文字或者图案。所以最早的稻田只有简单的文字,颜色也只有紫色黄色绿色三种。之后,每年在逐渐增加颜色的同时,作品的题材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并且逐渐绘制出蕴含当年流行元素的花色稻田。起初也就是附近的数百人来观摩参观,坚持举办到第十年的时候,因为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传播,人气旺盛起来了。

  
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固定节目,每年5月31日插秧到10月上旬收割。目前田舍馆村的稻田艺术所使用的水稻有7种颜色10个品种,绿色,紫色,黄色,浓绿色,白色,红色,橙色。品种大抵分为食用。观赏用,古代米。每种稻谷从种植到收割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如何搭配成为一门学问了。第一会场边上有一小块各种品种的试验田,可以让你细心观摩农作物的长势。至于图案采用的绘画透视技能,日本人称之为远近法,并不是单纯将一幅画放大就行的,要计算好在一定高度的展望台上欣赏充满立体感的画面。估计现在是动用了电脑辅佐设计的,蒙娜丽莎在2003年出现过,今年再次作为主打的画面。有比较才有鉴别,你不得不感叹现代技术之万能之精湛。

  
稻田艺术的选材,除了展示当地特色的内容,还包括动漫人物、影视作品、历史镜头、西洋油画、体育选手、动物世界,五花八门凡事皆可入稻田,集观赏种植收割于一体,给传承了几千年的种植活动添上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和趣味。稻田艺术起源于青森县,现已在北海道爱知县山形县新潟县富山县兵库县香川县埼玉县宫城县岩手县枥木县遍地开花。其中埼玉县行田市“古代莲之里”的稻田艺术占地28000平方米,2015年被吉尼斯鉴定为世界之最。田舎馆村的第一会场约15000平方米,第二会场约10000平方米。第二会场一旁空闲小地还有一幅石头艺术,用小石子铺成各种人物造型也别有风趣,今年的人物是大家知道的寅次郎。

  
关注稻田艺术多年,记得中国也引进过类似种植活动。曾经看到新闻报道,有个很大的”福”字”梦”字,还有一组胖胖的熊猫,刚刚起步明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次青森县之行拍了不少照片贴在朋友圈与友人共享,朋友圈不少小伙伴投来赞叹和惊奇的目光,似乎是初睹此物。因此尽管他人写过这个话题,骏骏我还是要梳理一番。往年青森县的会场每年超过20万人前往观赏,管理员跟我说,由于疫情停止了两年。看看临近第二会场的儿童乐园已经老化关张有点凄凉的感觉。官网上有稻田的实时监控视频,我去的时候虽然离开最佳观赏期还差一两周,但是大饱眼福了,并且是两个人的包场。朋友说,日本的农民真的了不起,种田种成了艺术家。其实不然,这些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农民呢,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帮艺术家和科学家在种田。

  
2022年7月15日《日本生活》

 回复[8]: 走进日本的混浴温泉 科长 (2022-08-02 09:43:22)  
 
  走进日本的混浴温泉

  
骏骏

  
听说日本有混浴文化,但是身居都市多年从未混到过。记得刚到日本的时候去澡堂,也就是日本人讲的钱汤,男女有别只有管理员例外,一般有个大妈居坐男女隔断之入口处收费,两边风光一览无余。那大妈兼任清扫工,走进走出澡堂及更衣室旁若无人,浴客自然也是见怪不怪。其实远古时代都不穿衣服的,你看我我看你也就无所谓,后来文明进化了反而要遮遮盖盖,奇怪不。就像现在大家都习惯戴口罩了,保不定将来要看鲜活的嘴巴也要买毛片了。话说日本的农村乡下还是保留了纯正的混浴文化的,有一次旅游经过一个小镇,无意间看到一处乡间小澡堂,写着混浴两字,门可罗雀无人光顾。我本无思想准备故而不敢轻易涉足,走远了望去隐约看到几个人影在露天泡澡。

  
严格来讲,在日本混浴是受到法律限制和约束的。早在江户时代就有政令禁止,到了昭和时代更是强化管理,目前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共浴池条例规定,原则上各都道府县的浴室和更衣室应明确区分性别禁止混浴。可是日本虽说是一个法治社会,也总会有许多行走在法制边缘的打擦边球现象,混浴就是一例。现实的日本社会还依旧存在着混浴,尤其是温泉乡的露天浴场。还有就是日本人家庭大大小小一起泡澡的习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至今还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父亲和十几岁的女儿一起泡澡的,这也是一直引起争论的社会问题。

  
上个月去东北旅游,最后一个景点是秋田的乳头温泉乡。现在日本全国温泉设施有2万7千多处,各地的温泉有各地的特色,温泉成分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通常说温泉有疗伤的作用,我还是真的体验到了。记得那次去尾瀬,不小心摔了一跤,双手撑地伤痕累累,游览后去泡温泉,出来后大部分小伤口已然不见,小伙伴们也都眼见为实。而众多的温泉里,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混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尚有1200多家,现在不满500家也有一说只有250家了,反正是越来越少。乳头温泉乡的鹤之汤就是,还真让我碰上了,起初看着秘境的广告招牌还以为又是一个噱头。

  
乳头温泉乡,位于日本东北的秋田仙北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乳头山坐落在秋田县和岩手县交界处,高达1478米左右。山头酷似女人的乳房,并且温泉的颜色是乳白色的,由此得名。乳头山森林内有7处风貌截然不同的温泉设施,相互之间车程不远,不少步行5分钟内就能抵达,可搭乘温泉乡内的接驳车往返,亦可利用自然步道徒步前往。鹤之汤温泉是该区域里最古老的温泉,当年秋田藩主也因为温泉的疗效而专门造访。古老的茅草屋顶“本阵”,改成现今旅客的住宿处,依旧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日本氛围。一号馆二号馆三号馆新旧本阵的一泊两食价位在1万到2万日元之间,因为没有事前预定,这次也就顺道泡个澡走路。

  
鹤之汤“日帰り”泡个澡只要600日元真的好便宜。温泉分为白汤,黑汤,中汤三室。各有室内室外,面积都不大,设施也简便,甚至连洗发水什么的也不提供,后来我想这种配置一是出于环保,二是纯属让你体验一下原始的温泉而已。关键是那个中汤的露天大浴池,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露天混浴。从中汤男士的室内可以跑到露天,中汤女士的室内也是直通露天大浴池的。靠近女士通道的一旁很文明地挂着一块牌子,这是女士通道请注意啦。温泉禁止拍照,尽管大门口就这样写着,我看见不少浴客还是掏出手机对着无人处咔嚓一声留影。看来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好奇心,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日本历史悠久的温泉文化,依赖于得天独厚的火山资源。日本人喜欢泡澡,我甚至以为这是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之一。我友黑白子泡澡有感写了一大篇关于温泉的来龙去脉,还哲学兮兮地自问:人为什么要洗澡?他还真的发挥了一大段情绪从而把健康卫生的目的排到倒数的位置。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还是觉得健康卫生身心愉悦是最最重要的。最后我要承认我的运气没有黑白子那么好,没有在泡混浴的大池子里遇到美女。他老人家绘声绘色在混浴池子里跟日本美女搭讪,想想也令人流口水。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混浴文化还是会一直流传下去的。呆在日本还是机会多多,下次带你一起去吧。

  
2022年8月1日《日本生活》

 回复[9]:  科长 (2022-09-09 07:30:58)  
 
  东北七日流水

  
骏骏

  
第一天。避暑去。早上六点从埼玉出发,那须高原SA歇口气,中午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岩手县,驱车400多公里。下午游览平泉世界文化遗产~中尊寺毛越寺,都有1200年的历史。顺路去了厳美渓猊鼻渓,景色不值一提。然后找到平泉温泉。泡澡原本500日元,今天正好是26日优惠只要300日元,日语26和"風呂"谐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间正好有个“道の駅” ~平泉驿站,今晚就在此地歇脚,看一下设施,马桶都带温水冲洗的。此行六泊七日,预定了4天旅馆,计划两天车中泊。

  
第二天。小雨,看天气预报中午转晴明天还是有雨,修改日程,放弃盛岡的几处景点。一大早冒雨赶路200公里直奔青森县的十和田湖,水气蒙蒙啥都看不清,再去奥入瀬正好天晴。十和田湖畔子之口到烧山之间约14km的奥入濑溪谷,是日本国指定之特别名胜及天然记念物。今天徒步约6公里,当地气温22℃。奥入濑溪谷是此行最值得回味的地方,此地秋天的红叶想必更美,期待再来。晚上逛八户鱼市场八食センター品尝当地美食,夜宿八户旅馆。那里的地名很有趣很日本化,五户六户七户八户。

  
第三天。大雨。幸亏昨日改变行程先游了奥入濑溪谷。一早翻过两座山居然看到麦当劳,歇一歇。在日本麦当劳第一次用app订餐,手机支付后服务员会送餐到桌子上,相当便利。忽然发觉窗外的停车场车位旁,居然也设有超大的标号,原来坐在车里也能订餐,服务员会送餐到车上。午后转晴,去田舍馆村观赏稻田艺术。今年主会场播种图案是蒙娜丽莎和湖畔。从蒙娜丽莎开车几分钟还有一块稻田,今年的主题是「北海道・北東北の縄文遺跡群~縄文から弥生へ」,还是2人包场。顺路去了苹果园,把富士苹果的出身搞清楚了,还参观了老果农的豪宅,那里保存很多旧时农具。夜宿青森小酒店,两人才4000日元。

  
第四天。早上去了三内丸山遗迹,日本最大的绳文时代部落遗址,近年当地挖掘出大量3000年前的文物,展厅里各种出土文物值得一看,至于大草坪上的一批简易的茅房是根据今人想象建造的仅供参考。转道金木的太宰治纪念馆斜阳馆,去太宰治家里坐坐沾点文气。午后,去高山稲荷神社看千本鸟居,正出售冠名权,每本15万日元可刻写大名流芳百世。稍息后到达鹤之舞桥又下大雨了,20 ℃,凉快。鹤之舞桥是日本最长的木造三连太鼓桥。本来今天准备睡车子里的,桥边停车避雨时一搜,附近有个民宿两人一宿6000日元,下单。民宿一室一厅各种设施齐备,隔音较差将就一夜。

  
第五天。早晨路况极差,山里能见度不到10m还弯弯绕,翻山越岭终于跑到本州最北端,等着青函隧道纪念馆开门。乘小缆车深入地下体验隧道构造,展厅里看了一个短片,了解前人当年开挖隧道之艰辛,后人再走几步穿过海底隧道就是北海道了。再去白神山地的十二湖景区,所谓的十二湖不过是大大小小十二个池子,只是各种色彩各种形状,配有各种散步路径。山里风凉,气温才20℃出头,据说这几天都内暴热,朋友说你在那里多呆几天吧。这里的秋天应该也是很美的。夜宿秋田乡间小舍。

  
第六天。云昌寺的紫阳花和龙宫馆的海鲜。云昌寺本来并不出名,就种紫阳花单一品种,种了20年成了可以卖门票的地方。龙宫馆倒是坐落海边的一家老店,慢慢品尝当地海鲜。午后多开了30公里,去海边看一块石头ゴジラ岩,貌似怪兽。再开了20公里去寒风山,雾气太重无功而返。途径天王驿站歇脚发朋友圈,这个驿站相当规模,还有温泉,以后可以利用。今天投宿角館。山脚下的老街,连Lawson都装修成古风。晚上漫步老街,当年都是武士之家。

  
第七天。赶早去田沢湖,水深423米是日本最深的湖,途中路过秋扇湖,长在湖里的树也好看。最后一站是古老的乳头温泉乡,据说哪里是混浴的。有朋友问:以前是裸体混浴吧。骏骏答:现在也是。曾听说某国人带着游泳衣来日本泡温泉,那你跑错地方了,你应该去游泳池。深山里的秘汤,找到最古老的鹤之汤,也就600日元。露天混浴拍照的话要被人打出来的,只好网上找来美人图转发朋友圈,满足网友的好奇心。回家,还有565公里。往回开,越来越热,有点困了。高速公路休息站里喝一瓶”眠眠打破”提神,问朋友其他国家有无类似产品,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回复差不多,主要成分都是咖啡因。

  
蛇足。东北七日穷游,行程22000公里,两人消费10万日元出头。大约油费买路费、住宿费、餐食费各占三分之一。每天行程安排紧凑,大部分餐食是便利店超市解决的,既不耽搁观赏景点也经济实惠。此行游到了日本本岛最北端的青森县,至此走遍日本所有都道府县。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日常流水
    2024年秋游八日流水账 
    微信十年:从共享油条到独食咸鸡 
    2024上海之自由与不自由 
    2024台湾之行流水账 
    有关于后事 
    朋友圈絮语之繁花 
    立此存照:1月1日都说了些什么 
    2023上海之变与不变  
    聊聊福岛水的来龙去脉 
    日本老公去世以后 
    我在脸书交了桃花运? 
    网游京都的五处旧居 
    雪夜闭门印禁书 
    朋友圈絮语之202301 
    我的幸运扑克 
    朋友圈絮语之七 
    冲绳七日流水账 
    朋友圈絮语之六 
    写给老胡 
    朋友圈絮语之五 
    朋友圈絮语之四 
    魔国的梦 
    落叶何必归根 
    朋友圈絮语之三 
    朋友圈絮语之二 
    东京奥运前后 
    朋友圈絮语 
    从"中古车"说到"车中泊" 
    你恨我爱的2020 
    读《牛津笔记》忆复旦往事 
    房屋外装修之工事篇 
    日常点滴——U盘之谜 
    房屋外装修之招标篇 
    魔都笔记 
    黄河东流 
    湘江北去 
    被封杀的隔离日记之终结篇 
    隔离日记 
    真的?假的? 
    想起了一碗荞麦面 
    #盛世备忘录#之瘟疫篇 
    胡说贸易战 
    外汇FX是一种怎样的理财方式 
    山东的味道 
    钱从哪里来的 
    越南柬埔寨八日游 
    不是八卦,全是真人真事 
    日式竞争之利弊 
    病国病事 
    拉面为什么这样红 
    养肉记 
    流落日本的唐僧遗骨 
    跨年度瞎扯 
    2017。美东,微信备份 
    回国散记2017 
     
    2017,镜友在一起 
    【共产主义就在我眼前】之一 
    一个人步行去山中湖 
    做功课了。共产主义村 
    吃货的端午 
    棒冰广告 
    舍弃之道 
    云淡风轻 
    美国签证记 
    2016,微信备份 
    2015:悄悄回上海 
    2015,微信备份 
    巴黎的毒瘤----旅游随笔之一 
    谬论种种 
    马兰头/讲座/聚餐 
    大年初一,拿到了意大利签证 
    过年了,还是讲讲吃的 
    新年废话 
    晒晒新年吃的啥 
    山中湖 石割山 河口湖 
    乌镇:大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 
    赤城山 
    尾瀬散步 
    有失有得 
    从鎌倉到横浜 
    以勉强会的名义 
    游人啊,我也去了车山 
    行田古莲 
    今天,用手机拍的 
    澳大利亚,我来了 
    河津早樱 
    2014新春闲话 
    回家了 
    今天的红叶,鸟居观音 
    今天的料理会 
    航空秀 
    彼岸花,BBQ 
    周末,去海边度假 
    科长中招记 
    週末,千葉海灘,別墅 
    一日一餐? 
    四国三日游 
    芝櫻及其他 
    今天,风和日丽,BBQ 
    赏花,登山,温泉 
    筑波山,登山,賞梅,聚餐,溫泉 
    去泰国了 
    2013元旦,日光 
    2012上海行 
    2012,我的汉字 
    东京一日游 
    上海,2012 
    今天的红叶 
    又去日光了 
    去日光了 
    今天的料理会 
    伤胃小记 
    镰仓的紫阳花 
    今天,去八王子 
    去台场,见到一个名人 
    黑社会别来找我哦 
    泉会长 
    老板的司机 
    新年,又去爬山了 
    今天去了 高尾山 
    高津戸峡,草木湖 
    核阴影 
    涩谷的八公铜像 
    伊香保温泉/榛名湖/榛名山 
    秩父的红叶 
    日本人的工资 
    节目预告:白川郷 
    今天去站岗了 
    关于预设立场 
    成田空港半日游 
    去BBQ了 
    日本有没有中秋? 
    我看非诚勿扰 
    爬山去了 
    节电之夏 
    “中国”四日游 
    地震前后 
    小姨夫 
    新年淘旧货 
    新年散心(图) 
    告别2010 
    今日上野的红叶 
    诺贝尔研究 
    我看达人秀 
    北逃 
    去了2次海滩 
    两篇和足球无关的旧文 
    九州回来了,贴几张照片 
    今天满开的樱花 
    老年病? 
    虎年虎事 
    12/27看黄教聪书道展 
    乘飞机去看红叶 
    台湾随感(上) 
    多维易主了 
    台北街景(图) 
    有关选举 
    我的指导员 
    通钢不通 
    地基问题 
    绿坝是个好东西 
    似是而非 
    看看电视剧 
    旧文两篇 
    张承志的暧昧 
    2009上海流水账 
    喜欢折腾的同学 
    迪斯尼文化 
    我的1978 
    进出口问题 
    姐夫走了 
    今天又看红叶去了 
    我的1984 
    闲话校友会 
    奥运喽 
    炒股杂记 
    洛丽塔是谁 
    韩寒这小子 
    地震了 
    大柳川渓谷 
    昨天和今天的樱花 
    3万块订了一份报纸 
    奇案奇判 
    看电影:小津安二郎 
    我的2020(e版) 
    PACMAN 
    今天的红叶 
    今天的兰大校友会 
    贴几张北海道的照片 
    弄堂隔壁的花园 
    中秋唠叨 
    农儿走天下 
    白根山火山(图) 
    公司的私事 
    飘不走的歌声  
    到处能安即是家 
    我的1989  
    我的一次交通事故 
    旧文:在日本补牙 
    过年了 
    今天早上拍的:盘点花草 
    儿子升学前后 
    梦之上海 
    菜园聚会(图) 
    水乡周庄(图) 
    死板的日本人 
    自助餐 
    在日本生病 
    今天是9月23日 
    种向日葵记 
    走近浅间山庄 
    我的1976 
    我想杀……  
    计划与意外 
    平淡的日子 
    五月京都行 
    上海九日流水帐 
    流浪 
    春思 
    眼泪 
    饭碗 
    我的老板 
    偶然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