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金门岛上一位身材健壮的青年,抱着两个篮球,穿过危险的布雷区,来到黑茫茫的大海边。此时,他往身后方向深深地望了一眼,然后毅然跃入大海,乘着潮汐,奋力向远处闪烁着点点灯火的对岸游去。这就是当年震惊台湾国民党上层的金门防卫司令部马山连上尉连长林正谊(现名林毅夫)的“叛逃”事件。
(上)
自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以后,美国、日本、西德等西方主要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了关系,中国的地位在世界舞台上日渐提高,而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则每况愈下,台湾岛内笼罩着一片悲哀的气氛。此时,“两蒋”为了给台湾国民打气,号召青年学子投笔从戎,以求“自强不息”。1972年,已是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一年级学生的林毅夫响应号召,放弃了台大的学业,投考陆军军官学校,军校毕业后,又攻读硕士生,硕士毕业后被授予陆军上尉军官,并被任命为当时台湾防卫第一线的金门岛马山连的连长。
由于林毅夫原是令人羡慕的台湾一流大学的学生,后志愿为国从军,当时的台湾政府为了配合政治军事形势,曾把林毅夫树为优秀青年的典范,在台湾社会上大肆宣传了一番。为此,林毅夫的“出走”惊动了台湾高层,引起了台湾军政上层一阵紧张和惊恐,由于那时正值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岛内人心浮动,林毅夫的“出走”一事,更令当时的台湾政府感到不安,而引起政府的重视。国民党军方迅速将金门岛上的驻军全部进行了换防。
此外,金门岛的金门防卫司令部为了彻底查清林毅夫的去向,还专门进行了名为“镇东”的军事演习,在整个国民党控制的金门海域和附近岛屿搜索三天,毫无结果。最后国民党军方发现林毅夫所在的连队少了篮球、连旗以及林毅夫的个人身分证明等等,军方推测林毅夫是泅水去了中国大陆,但无确实证据,另外,中国大陆方面也无任何宣传报道。台湾当局知道如将此事对外公开的话,会很难堪,也很不利,为此当时国民党军方只得以“失踪”来报案处理,以遮人耳目,并发给林毅夫在台湾的家属47万余新台币的抚恤金,这在当时还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此后,为了防止和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国民党金防司令部当时还规定金门岛上军中的助浮类用品,如球类、空油桶、厨房的塑料桶、内轮胎甚至个人用的水壶等都实行统一管理,如篮球的使用要报上级军官批准,使用完毕后的篮球要放气,然后必须及时归还,不得过夜等。
此时,这位智勇双全的林毅夫怀着对祖国真挚的热爱和向往,平安地游到了对岸的中国大陆。他上岸后为了避免台湾当局对他在台家人的迫害,希望中国大陆方面对他的“出走”一事不要对外宣传,并要求去北京大学深造,中国方面同意了他的要求和愿望。于是他以“士大夫不可不弘毅”自勉,将原名林正谊改为林毅夫,去北大学习。毕业后,他于1983年赴美国留学,于1987年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林毅夫来到大陆后不久即与他在日本留学的表哥取得了联系,并委托这位表哥将他在北京的近况转告他的家人,这样林毅夫辗转与台湾的家人取得了联系。1984年林毅夫在台湾的妻子通过了赴美进修的考试,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美国,一家人终于在美团聚了。1987年林毅夫在美国的学业结束后,携全家回到了北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关系已得到全面解冻,台湾方面也在1987年取消了“戒严令”,并开放台湾人士去大陆探亲、旅游和经商,现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是相当频繁的,近年来不少立法委员和政府官员都去过中国大陆,因此,23年前在台湾沸沸扬扬的林毅夫“叛逃”事件也渐渐被人淡忘。
(下)
冬去春来,现年49岁的林毅夫如今已成了中国大陆著名经济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经济学教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朱熔基总理经济智囊班子的成员。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投身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现代经济的专著和文章,经常向国际经济学术界介绍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他的经济学术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学术界甚至认为他未来很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林毅夫近年在中国大陆的社会地位以及在国际经济学术界的渐露头角,也引起台湾各界的注意,在今年春季北京召开的“两会”期间,一些台湾记者采访了林毅夫,并在台湾的新闻媒体上进行了报道。近年来,台湾的一些民进党人士还通过林毅夫与中国大陆政府官员进行接触。由于林毅夫是台湾宜兰人,而现台湾政府内阁成员中恰好宜兰人也较多,如现任行政院长和法务部长均为宜兰人。因此有传闻说他还是台湾现政府私下了解、沟通中国大陆的一个窗口和渠道。
林毅夫是两岸统一的支持者,他认为两岸的内斗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两岸长期的分裂对中国不利,对台湾也不利,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更不利。他说他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只要中国好台湾就会好。在经济建设方面,他说台湾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中国大陆的,而中国大陆目前经济的迅速成长也有来自台湾方面的贡献,他认为两岸的经济往来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今后两岸应在各个领域有更多的、更广泛的交流和往来。他非常看好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当今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是稳定的,成熟的,20年至30年后中国的经济一定能走在世界前列。他还说,他刚从美国留学回北京时,北京的各方面远不如现在,为此他的家人担心他在生活上有所不便,想方设法汇钱给他,以改善他在中国的生活,而现在,他在台湾的亲友经常向他打听如何去中国大陆发展。
今年5月末,林毅夫在台湾的父亲不幸病故,林毅夫欲赴台奔丧,但围绕林毅夫是否能自由来去台湾问题,台湾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基于人道考虑,台湾政府应该准予林毅夫回台奔丧,何况当年台湾“国防部”是以“失踪”来结案的,并未宣布林毅夫是“叛逃”,即使追诉的话,也超逾了法定的20年内追诉有效期限。
不过虽说23年过去了,时代也变了,台湾朝野有些人的所谓“敌我”意识似乎还十分强烈。台湾“国防部”方面表示,当时林毅夫“出走”的备案尚未注销,如林毅夫返台,可以“军纪国法”追诉林毅夫。也有些人说,一个在防卫前线的“国军”指挥官,阵前“叛逃”无论如何是“军纪国法”所不容的,若现在让他自由来台,对“国军”将士的士气影响将是很大的,今后的“国军”更会不知为何而战了,不能因林毅夫现在的功名成就而放弃对他过去“出走”行为的追究云云。还有人说,若林毅夫现在能来台湾的话,将有利于“中共”的统战工作,而危及台湾的现状和安全。
从我在台湾感到的社会舆论来看,不论台湾的在朝在野各党派、本省人或外省人、统派或独派等基本上一致对林毅夫当年的自行“出走”行为表示不能谅解,尤其“国防部”对林毅夫当年的“出走”行为更是耿耿于怀,扬言如林毅夫返台,即可对他进行“军法处置”。如此难得的一致,虽有些出乎意料,却无疑反映出两岸在意识形态上确实存在差距。
最后,台湾政府作出的决定是,基于人道精神,允许林毅夫来台奔丧,但他来台后,必须对他当年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换句话说,林毅夫可以去台湾,但能不能自由离开则成问题了。如此一来,事实上限制了林毅夫的赴台奔丧。无奈之下,他只得委托妻子赴台,同时他在北大的朗润园设置灵堂,通过卫星电视收看到的实况画面来同步遥祭他父亲。
林毅夫为这次最终不能来台祭奠他父亲深感遗憾,他说,身为子女,总希望能回家最后看一眼父亲的,不过在以后机会成熟时,他会来台祭扫他父母亲。他说,台湾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牵的地方,身为台湾人总会想回来看看台湾的山和水。对于当年自行“出走”行为,他说,他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去大陆是好比一个美国人从夏威夷去美国本土一样......
纵观此番事件的来胧去脉,我们可以看到尽管23年过去了,国际上的冷战早已烟消云散,长期对立的两岸的关系也解冻,双方的人员交流已相当频繁,但两岸意识上的对立还是明显存在,台湾有些人的意识依然顽固僵化、根深蒂固、一成不变。这或许也是台湾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表现吧。
我认为,林毅夫当年“出走”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别事件,现在时空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在两岸的各方面往来已如此频繁的今天,林毅夫回台奔丧之事,大可不必这样小题大作,往事已矣,事物总是应该向前看。“国军”官兵决不会由于林毅夫这次不能来台而士气振作,豁然明白“国军”将为何而战。如果真惧怕中共统战工作的话,那台湾政府为何不惧每日数以千计在中正机场往返于两岸之间的台湾人?
记得7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政府释放了最后一批在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等人员,这些“精忠报国”的高级将领曾在战场上为国民党战斗到最后一刻,被释放时他们已是耆耆老者了。由于他们的家眷大多在台湾,所以想去台湾与家人团聚,这本是人之常情,可当时的台湾当局却以让他们来台有可能给中共的统战工作提供机会为由,拒绝他们来台与久别的亲人团聚,令他们不得不辗转在香港与家人会面。未曾想二十余年过去,沧海桑田,台湾政府对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惧怕却丝毫不减。
其实,现台湾当局在林毅夫回台奔丧一事上,完全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小心翼翼,过分的反应是一种缺乏自信、内心虚弱的表现。假如台湾政府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的话,假如台湾政府在此事上能表现得自然、宽宏、人情化一些,而不是那么“泛政治化”的话,那么何不让林毅夫回来?让他在父亲的灵前敬上游子的哀悼,让他看看今日台湾的山和水,同时也可让人们看看今日台湾政府的胸襟。
这场围绕林毅夫能否回台奔丧之争,反映了当前台湾社会意识形态的现状。从此结果看来,两岸统一之路似乎依然漫长。
(2002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