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吴卫建
>> 谈两岸
字体∶
大
中
小
游台湾国立中正大学
吴卫建 (发表日期:2006-07-31 17:41:45 阅读人次:2391 回复数:5)
我被公司派驻台湾工作后,因平时假日里独自一人,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为此我时常去住所附近的公共图书馆借些书籍来阅读。但毕竟普通的公共图书馆藏书有限,时间一长,我感兴趣的书籍就几乎让我都翻遍了。一日无意间与友人谈及此事,友人便说,离这儿不远有所著名的中正大学,假日里你可去那儿消遣游玩,那儿不仅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我有些疑惑道,我又不是该校的师生,可以随便入内吗?友人答曰,在台湾,一般的大学都是对社会开放的,尤其国立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造和维持, 更必须对外开放。
此后不久一个晴朗的假日,友人邀我一同前往中正大学一游。从我的住所出发,沿着宽阔的省道向北开,在民雄附近拐上一条林荫道后不久,就到达了中正大学的正门。我扬手看了一下表,哦,还真不远,路上仅花不到半个小时。我们的车缓缓驶进学校大门,穿过一座平坦的大桥,在一停车场停好了车。当我一跨下车,顿感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宜人,环境是那么幽雅宁静。极目远眺,碧空白云下,巍峨连绵的阿里山脉遥遥可见,驻足环顾,树影婆娑,曲径幽幽,流水潺潺,彩蝶舞翩翩,芳草碧连天,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啾啾鸣叫,不远处清澈的湖面上遊弋着黑白相間的天鵝。一阵微风掠过波光潋滟的湖面,将对岸的树林吹得籁籁作响。淡淡的阳光透过层层树叶,斑驳地洒落在整洁的路面上,一座座楼宇和谐自然地耸立在树丛中,一切宛如诗画般的美。
我与友人沿着绿树成荫的校区大路漫步。友人的老家就在附近,因此他对中正大学的情况较熟悉。望着略呈起伏的小道,突兀的石雕,错落的大楼,高耸的棕榈树,绿茵茵的草坪,氤氲飘渺的湖面,我听着友人娓娓道来。以前,这里原是一大片甘蔗林,后来由于台湾砂糖出口量的减少,制糖业日渐衰落,甘蔗的种植业每况愈下,此甘蔗地也就渐渐荒芜了。而那时,台湾的大学大都集中在台北一带,南部地区大学较少,为平衡台湾的教育资源,台湾政府于1986年决定在嘉义的民雄乡建造中正大学。四年后,在这嘉太平原134公顷广袤的土地,在这无垠的甘蔗林上,建起了这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国立大学。中正大学于1990年建成并招生开学,现设有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等7个学院,21个科系,是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大学。中正大学现在各类在校生达6,200余人(其中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海外华侨留学生等),任教的教授亦有400余人。规划和建造这所知识城堡的时候正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此仅大学的工程建设费用便花费了近200亿元新台币。不过约在同一时期,台湾向法国订购了6艘“拉法叶”级巡洋舰,每艘舰艇的金额就高达近150亿元新台币,后来此项军购中的舞弊案还在台湾朝野沸沸扬扬闹了很久。相比之下,当时台湾政府对中正大学的投资看来也算不上是巨额预算吧。
整个中正大学坐落在一片高坡地上,校园的建筑依地势建造,建筑物的布局错落有致,教学大楼、行政大楼、图书馆、实验大楼、娱乐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会议中心、宿舍楼、招待所等都由宽阔的草坪、林荫道和湖泊相连,各栋建筑物的造型美观,也很有特色。
穿过有着复古式建筑格调的中央喷水池,我们来到图书馆大楼前。这是一幢浑厚凝重中又透露着明朗简洁的现代化风格的七层楼大楼。这幢藏有124万余册(件,含电子读物、微缩胶片等)书籍的图书馆完全对外开放,任何人只要出示简单的个人身份证明,在开馆时间内均可自由入内。
图书馆大楼的一层是期刊和各类参考书(各种年鉴、手册和工具书等)的阅览室,沙发旁的杂志架上,呈放着台湾和世界各国的各类期刊,同时也有很多中国大陆出版的各种期刊杂志,《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人物》、《上海经济研究》等杂志洋洋洒洒地放在杂志架上,但更多的还是中国大陆各大学的学报,如《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西安大学学报》等,可能是这些大学与中正大学开展学术交流而互赠得到的吧。二层为报刊阅览室,台湾的各种报刊以及美国、日本的主要报刊这里均可阅览到,而且老报纸还用微缩胶片收藏保存。三层为台湾政府公开发行的公告文件等资料室,内藏有台湾历届政府的各类公文资料文献。四、五层均为中文图书室,这里各类中文书籍均有收藏,有历史、政治、文化、军事、法律、经济、哲学、艺术、宗教、理工科等书籍,还有很多历史文献资料,如日据时代台湾的报刊,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的外交资料。六、七层则是外文图书室,藏有大量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文学类书籍。
其中四、五层的中文图书部是我此后经常造访之处。使我略感惊讶的是,在这里我首次看到了中国大陆很多地方的地方志,如《上海县志》、《扬州府志》等,这些地方志足足占了十几个宽大的书架。每一本地方志里,记载着历史上所在地的人口、经济、文化、衙府以及当时有何兵乱、灾害、建设等情况。由于地方志对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有着详细、如实、完整的历史记载,是了解地方史的珍贵资料。
当然,这里更多的是有关清末民初时期、军阀统治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国共内战时期等的各类书籍资料,其中还有不少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各种作战命令,以及战后关于战争损失的具体调查等, 馆内甚至还有不少有关“文革”的书籍资料,从这些书籍中,我知道了很多以前知之不详的事情,也看到了很多对于国共历史认识的不同声音和诠释,不少内容与我以前长期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
在这里可找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朱镕基传》,可看到鲁迅、郭沫若、老舍、巴金、沈从文、徐志摩、张爱玲的作品,也可看到曾国藩、蒋介石、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的书籍。在这里我还查阅到一位早年来台的亲戚在台湾所著的数本书籍,遗憾的是,他已于数年前在台去世了。我甚至还从黄埔军校的有关资料中,查阅到当年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期的妻子外祖父的入校注册等相关情况。
中正大学图书馆还藏有很多摄影图片资料,其中很多是上世纪中国大陆各时期的历史照片,大都是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尽管长期以来我曾留意看过不少历史照片。在这些历史照片集里,我看到很多上海历史建筑的照片,有些建筑物原是我比较熟悉的,却一直不知其来龙去脉。
如我看到一所我非常熟悉的建筑物,那是我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看了一照片集才知道这里原是百余年前上海最有影响的民间团体---“上海总商会”的旧址,此处后又成为李鸿章的行辕,解放后改建为一家国营电子企业。这枚不甚清晰的老照片勾起了我悠悠的童年回忆,由于我父亲在此工作过数年,儿时的我便常去那儿游玩。这是一座中西合璧、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记得在苏州河畔那高大气派的石柱拱门的后面,有着精致的亭榭曲廊、玲珑的花园假山和宽敞的大礼堂。顺及,现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也曾在此工作有10年之久。
而一枚在抗战初期,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照片又仿佛把我带到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耳际顿时响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悲壮激昂的歌声。
我还看到我现在上海住所附近一带的街景照片,那儿原属法租界范围,这些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让我看到了当年上海租界的风姿绰影。
一枚晚清时期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公馆的照片立刻吸引了我,从照片上我看到了当年的盛公馆是何等的豪华显赫。岁月沧桑,斗转星移,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这幢华丽而弥坚的花园洋房成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现为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官邸),16年前我曾在此取得赴日留学的签证。
由于我爱好收集历史照片,有次我还特意携带两架相机去中正大学图书馆,费了一整天时间,将馆内的一些历史照片集里的部分照片认真地进行了翻拍,这些照片大都包括了上世纪中国大陆的军阀统治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全国解放后、“文革”时期以及国民党政府迁来台湾后等各时期在内。当我从相机取景器中看着一幅幅照片影像的定格,听到一声声快门按下的咔嚓声,心中是那么的愉悦。我觉得那一张张原照在拍摄的瞬间能将历史凝固,能将动态变为永恒,一枚出色的历史照片往往能胜过无数的文字解说和描述,而且更为真实可信,一幅优秀的历史照片更能震撼人心,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从此以后,在假日的闲暇之际,无论刮风下雨、炎炎暑日,我常常会独自驱车来到中正大学,因为这里能使我忘却都市尘世的喧嚣嘈杂,因为这里能在浓浓的书卷氛围中领略恬淡自然的风光景色。每当我悠然地走在静静的、绿荫环抱的校园里,心绪是那么的怡然;每当我临窗坐在明亮的图书馆内,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翻阅查找各类书籍,感觉是那么的充实;每当我在体育馆那硕大的、荡漾着蓝宝石般水波的游泳池里畅游时,全身是那么的舒坦;每当我小憩在轻轻流淌着西洋古典音乐、雅致宜人的咖啡座里,啜上一口香纯浓郁的咖啡时,身心又是那么的轻松。
此时,晚风轻拂,天色渐黑,华灯初上,学生们也陆陆续续地走出了大楼,望着他们映照在斑斓的路灯下,缓缓地消失在校园深处的身影,我思绪万千,感触良多,是啊,能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今天的他们该是多么幸运啊。
(2003.12)
回复[1]:
定力了得
校长 (2006-08-01 01:09:08)
只有心静才能进入状态.吴桑神人也.
回复[2]:
吴先生和那些学生同幸啊。
唐辛子 (2006-08-01 06:38:46)
回复[3]:
复唐辛子,谢谢.
吴卫建
(2006-08-01 12:46:17)
文章有些旧了,现情况又有些变了.此校图书馆后来知道我的情况,要我协助翻译了一些图书的很简单的介绍后,发给我教师借书证,教师停车证,并常邀请我参加校内的一些活动,台湾人还是不错的,较容易信任他人.
回复[4]:
燕山小隐 (2007-11-26 13:40:13)
中正那么偏远,学术书籍资源少
一般读文科的才不会想去勒
台北的资源较多
一般大学是负有社会教育的功能
所以对外是开放的
像去图书馆或旁听课程
这点和大陆很不一样
图书馆的话
一般来说换证后便可进去
回复[5]:
吴卫建
(2007-11-26 16:33:07)
燕山小隐,你好,你来自福尔摩莎吧,福尔摩莎与大陆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对此,我颇有感触。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谈两岸
重游台湾(高雄 Photo)
马英九的“特别费”案
“泛蓝”的反制
蒋介石铜像之遭遇
走过一甲子的二二八事件
政审未过关,熊猫去不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共史上的两大叛徒
偷渡客魂断大海
遥念台湾
台湾掠影 (Photo)
回顾两岸军机外逃事件
回顾2005年的两岸关系
蒋家有了第五代
相逢一笑泯恩仇
蒋经国长媳徐乃锦去世
悲剧的张学良
一位不平凡的台湾人-记温世仁先生的逝世
归去来兮 -综述林毅夫事件
悲情的前“第一夫人”
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
届满20年的“江南命案”
荣耀与哀怨
访台北故宫博物院
今游日月潭(Photo)
透视台湾社会的“崇日”现象
台湾人的上海情结
游台湾国立中正大学
悲怆的音乐家--记江文也先生
回顾”太平号”海难事件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