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宇海
>>
字体∶
大
中
小
新书《海与流木》
宇海 (发表日期:2006-07-22 22:45:04 阅读人次:1447 回复数:0)
《流木与海》宇海著,香港文汇出版社出版
流木和海的发现
■ 上海博物馆馆长 陈燮君
这本集子的作者是一位喜欢海的人。对海的喜爱可以理解成一般文学青年共有的向往和浪漫,也可解读为写者的深沉。于沛先生是我的旧知。从往昔上海社会科学院时代的笔名耿丹,到如今的宇海,似乎可以窥见作者心境的一些变化。
都说是哥伦布航海最早发现了世界。最近,有英国的学者撰书认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人及其舰队,从1421年开始航出祖国,走向各大洲,比哥氏更早地发见了世界。原本生活在中国中原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的博物致知,从此就更加融进了海的色彩。
说到海,自然会想起像流木那样零星孤单地飘洋过海的留学生。他们不满足在辽阔的祖国山川之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还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读外面的书,行外面的路。这也许是更大规模地触及“博物”的真正含义吧。
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下海,一些人出洋,许多人从此跟“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沛先生东渡扶桑,有些年没有联系了。最近,他把这样一本旅日诗歌散文集送到了我的案头。
其实,在我看来,留学生虽然可以比作流木,但留学生本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其学业多长,或其在国外的事业有多大,都还应该有根的意识。海的这边是可亲可爱的故乡,同样绚丽多彩。这本书虽然很薄,但于沛先生的思乡之情却是厚厚的。
正如于沛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及的那样,写作其实是一桩乐事。特别是对外面的世界,他尽可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把握并描述,留下客观的记录,从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我想,留日18年的于沛对邻国的描述应该是客观和自然的。
收在这本集子中的篇章在题材和体裁上是多样的。就诗来说,读者会发现,除新体,还有旧体。词不是那么好写的。他的词《水调歌头.归去来兮》在技巧,包括用典上可一读为快。
集子中的散文不多,也有时评,有小品。藉景抒情,时而深沉犹如大海,如他的代表作《海与流木》,时而轻灵如同樱花飞雪,如《夏天的诗》。
于沛写作好像特别喜欢一个“一”字,光从篇章题目上看,就有一笑笑百笑,一色知春,一叶知秋,一叶扁舟,让读者了解一块“流木”去留学后的大致人生历程。
于沛先生出国留学前是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同事。他先在社科院图书馆苦干过两年,住在馆里,休息天也不回家,工作得十分投入。后来他在文学所工作,因编辑介绍外国文学流派及其作品的杂志《外国文学报道》(他为编辑部法文编辑),工作联系增加。当时社科院人气很盛,我们都在大楼楼顶上的简易办公室做学问,在工作间歇喜欢闲聊,常常是天南地北,空天阔海……
文化人到了哪里都做学问。于沛先生把东渡日本以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写了下来,告知大海这边的人们。他以自己独特的角度,描绘其留学的国度——日本:《经阪神大地震后有感》、《日本东北纪行》、《雨于荷》、《过年》、《樱花咏忆》、《冬日的枯叶》、《就职》……通读他的集子,我敏感地意识到,真正令于沛先生感怀的,还是祖国的海。
最近,听说于沛先生正忙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翻译工作,实属必然。只要有时间,于沛先生还是会写文章的,当然,还会写诗。诗言志,诗抒情。在诗中,于沛先生更易于流露真情。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新书《海与流木》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