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大卫 >> 半窗斋
字体∶
墨尔本印象

刘大卫 (发表日期:2012-04-06 13:44:28 阅读人次:2907 回复数:22)

  墨尔本印象

  
吾 丁

  


  
按: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大海啸,随后又因海啸大规模摧毁了福岛的核电站而发生了核燃料泄漏,举世震惊,堪称国难。4月,我因公出差澳大利亚。首次踏上南半球的大陆。来去匆匆,择旅途所见所感之印象深刻者记录如下。一年过去,恍如昨日,惑矣。

  


  
1.

  
东京到墨尔本没有直飞的航班,有两条航线,一条经悉尼,另一条经新加坡。我选择悉尼转机。

  


  
从羽田机场飞到悉尼大概是9个小时。我飞行经验不算很丰富,但还是知道一点小窍门:早点去办手续,尽量要个紧急出口前面的座位。这个座位前面有一大块空地,可以自由无碍地伸开腿。长途飞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过对这个座位有点特殊要求,那就是如果飞行中出现个三长两短,你必须协助空姐打开救生门。

  


  
身边是一个身材更大的美国佬儿,大秃头,一条破牛仔裤,凉鞋,一落座就把大脚丫子从凉鞋里拿出来,还把脚趾头扭来扭去,看得我直想笑——美国佬到哪儿都跟到了自己家一样,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老东西说话瓮声瓮气,尤其是说“Melbourne”的时候那个美语的儿音,简直有点夸张——我猜他是新奥尔良来的。

  


  
一夜无话,天一亮到了悉尼,排队出关。我们是黄种人,属于劣等人种,通道跟白人好像不在一起。身材高大的白人警察下巴一挑:“Aite!”,我虽然知道澳洲英语的口音比较奇异,有心理准备也不行,还真没听懂,略微迟疑了一下才明白他说的是“Eight”,乖乖地到8号口等着被闻。过了一会儿,一条小巧玲珑的警犬被一个小巧玲珑的白人女警官牵着过来挨个闻了闻我们的行李,女警官一挥手,我们就过了关。

  


  
出了关,心说回头欣赏一下悉尼机场吧!不看不知道,一看,悉尼的国际机场吓了我一蹦:跟我们伟大的祖国北京的首都机场200年前的样子差不多。或者说跟王家庄的大队部餐厅差不多。

  


  
打电话联系其他的同事——日本人的坏毛病,哪怕是一同出差,也决不坐在一起,散开坐,出了关另行联系。凑齐了,往国内线塔楼转移,到了国内线,心里才踏实了些,说这才是悉尼机场的样子——这里又新又漂亮,宽敞的大厅里一溜小型免税商号,旁边是澳洲国产的汉堡包店,去买了一个大汉堡加一杯咖啡,生平头一次花澳元,一点概念也没有,只知道澳洲的纸币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象塑料纸一样,撕不坏。

  
然后出发,直奔墨尔本。这里的机翼上就都是那个跳跃的袋鼠了。

  
在墨尔本一落地,上了一个楼梯,又下了一个楼梯,就到了大厅,行李已经出来了——5分钟就出了机场,还是第一次。墨尔本真好。

  
我们的客户在墨尔本的Rowville,属于墨尔本的Town,他们跟墨尔本城叫City,我们就住在City与Town之间的一间小旅馆,便于见客户。酒店登记完毕,大婶微笑着给了我钥匙:Ten。什么?10?什么意思?住酒店么,一般都是1208啊,1009啊这类的号码,突然来个两位数,我又懵了。大妈微笑着一指:ten。我顺着她的手一看,这小旅馆是一个小院子,两排平房,明白了,没有楼房,哪儿来的1208号房间。

  
平房,10号房间。旅馆不用盖楼房,只因土地大大地有啊!

  
这么大个国家,区区2000万人口,矿藏丰富,要啥有啥。我不知道这里的人为什么还要工作——躺在地上都会有大饼炒鸡蛋直往嘴里掉。上帝太偏心了。奇怪的是,人口那么少的国家,宽敞的马路上汽车仍然川流不息——哪儿来这么多汽车啊。我只知道在新西兰,船只的总数是人口的两倍,看来在澳洲,汽车的总数大概也跟人口数差不多。

  
房子呢?车子开在路上,几乎看不到住房。你要留意往大路两侧的树丛里仔细看,才能看到一间间零星的独立房子,也算成片,但绝不密集。很多是平房,偶尔有二层的,绝无日本式的“铅笔楼”。看上去房子都很大,既宽敞又安全——都隐蔽在树丛里,敌人来轰炸都找不到目标。

  


  
2.

  
我们关心的这个项目是澳洲政府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项目——国家宽带网工程(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总投资预算额400亿澳元,听上去很美。5年前就开始筹划,到现在还没弄出个眉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澳洲的放羊娃们根本不知道通讯工程是个啥东西应该怎么做。连采用谁的产品系统都举棋不定,光是这个选题就已经在国会里讨论了好几年了。白人么,自然倾向于用老美的东西,日本人在他们眼里最多算二等人。但是,Corning的cable又粗又大又硬,简直是LJ。我们拿在手里直想笑:嗬,用这东西,施工队命苦啊……

  


  
2011年圣诞节以后,NBN总算有了些实质性的进展,到今年4月份NBN公司做出了一个决定:正式拒绝了中国华为公司的投标。还好,放羊娃们总算没有笨到家,还知道把自己的系统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考量。我去年就想找个渠道告诉他们,别忘了华为的老总可是我党我军出身,那可不是一般的公司,谁用了他们的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就算是踏上了黄泉大道。我没找到渠道,看来放羊娃们另有消息来源,总算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们在BoxHill Institute给我们的客户介绍我们的全套产品,以及一些基本的通讯工程技术技巧。澳洲的很多大学,包括这个学院,都设有一个叫作TAFE的部门,我干脆叫它TAFE系,意思是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这个系有意思,简单地说就是谁都可以来跟学院商量,你想学啥,学院就可以考虑请先生开课。比如吧,你想学古老肉的做法,你就去找TAFE系的负责人商量,说明来意,并说清一共有多少人愿意跟你一起学,凑够一定人数,交学费,学校就去请个先生来教你们古老肉的作法,课程结束颁发证书,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这是打比方,不一定都恰当,总之这就是TAFE系的运作方法,我听了觉得很新鲜,暗叹这是个好主意——既实用又灵活,还皆大欢喜。

  


  
我们在BoxHill Institute的讲座,就是该校TAFE系负责的。我们的代理跟她们关系很熟,他们就免费提供了教室,条件是门户开放,他们的在校学生也可以随便来听。我们当然愿意——做产品宣传,巴不得来听的人越多越好。两厢情愿,各得其所。他们每天还在宽敞的走廊里放一张桌子,摆上一大堆面包蛋糕点心,咖啡可乐热茶,谁都可以随便吃喝。那天讲座结束以后,有个女学生路过,大概是肚子饿了,又不好意思拿,看了我一眼,我笑着说多左!那姑娘乐呵呵地拿了一些走了。

  


  
这样一来,每次讲座的参加者,客户一半,在校生一半。有的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我就招呼他们进来听。听完了我的讲座,再让他们现场操作我们的机器。日本造的机器,就像艺术品一样,当然大受好评。我就趁机告诉那些孩子们,从产品质量来说,日本和德国处在第一流,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是第二流,其他国家的产品基本不要用。有个微黑的孩子跟我闲聊,说他是从卡塔尔来的,他爸爸是卖石油的,我一听,这不就是货真价实的富二代么。但是这孩子却很朴素,来澳州留学,想学点技术以后回去发展。我说我们的产品怎么样,他说印象很好,以后用通讯产品,一定用我们公司的。哈哈,我的公关功夫还不错么。

  


  
我们这个代理的老板年纪不大,其实也是个富二代——老爸给他钱开公司,他姐姐也有钱。他本人经营好几家公司,包括一间意大利餐厅。我们就在他的餐厅里被腐败。意大利海鲜味道很正宗,相当不错。那种黑色扁长形状的贝类,好像就是我们在广东叫作“带子”的,味道鲜美。澳洲葡萄酒名不虚传!反正我们不花钱,抡开了喝。啤酒有很多种,都是本地的,但是啤酒明显比日本贵得多。都是375毫升的小瓶子,但是跟日本的750毫升的大瓶子啤酒价钱差不多!如此,啤酒鬼来了澳州只怕是要多破费些了。

  


  
连续两天在BoxHill开讲座,闲暇时出来溜达一圈,只见小镇上人少车多,绝无高楼大厦,道路宽阔。郊外有丘陵蜿蜒逶迤,郁郁葱葱。独自登高远望,微风徐来,觉早秋之凉意;天高气爽,叹旷野之悠悠。勃曰: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盖此心境也。

  
第三天开车到Town的中心,像是一条类似唐人街的小路,果然看到了那熟悉的景色:汉字招牌,一定有一圈各色小灯泡闪闪烁烁;橱窗的大水槽里放养着巨大的龙虾螃蟹,门口的凳子上呆坐一位身材不高的亚洲人,脚穿塑料脱鞋,一条腿搭在另一条上边,脚轻微摇晃着,若无其事地抽烟。没错!再一看店里,几张圆桌,一定都铺着桌布;方砖铺地,你一定要注意别滑个筋斗。一切特征都具备,典型的中国馆子!

  


  
我就像回了家一样,一落座立刻用广东话招呼小二儿。没成想小二儿没听懂,把老板拉过来,老板倒是讲一口广东话,口音却有些可疑。一问才知道,是个越南华侨。为了谋生,也学会了广东话。广东菜,色香味俱佳。尤其是大螃蟹炒面,吃着很过瘾。

  


  
3.

  
两天在Rowville活动结束,最后一天终于进了城。

  
最后一天的目的地是RMIT(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车子进入市区以后,一抬头,看到一个2层建筑,红白相间的颜色,与周围的建筑物有些不同的韵味,这味道有些熟悉,好像闻到了中国馆子的味道。仔细一看,2楼的楼顶上有个霓虹招牌,上写"巴国布衣",嗯......川菜馆子,好一个独特的名字!

  
开完了最后一个会,就算交差,我们有4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对于我来说,这4个小时是我第一次来澳州的观光时间。先要回酒店登记。我们就开始在大街上等计程车。但是我们不知道方向,拦下一辆车,司机问我们去哪里,就把酒店的名字给他看,没想到他说跟他不是一个方向,说了声sorry就走了。连着拦了三辆车,都是这样。心说,嘿,难不成我们到了北京!

  


  
三个人一边自嘲乡下人进城不懂规矩,一边拿出地图,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名堂。我们站在南半球的某条大街上,看着太阳分辨方向,不知道东西南北。

  
不知道方向也要去酒店,找不到酒店就散步。散步总归没人管吧,反正我们也不是茉莉花。

  
太阳开始走下坡路了,我不敢确定是不是"太阳西沉",我的确不知道在南半球的初秋,太阳从哪个方向落山。

  


  
公园的草地,有大树围绕。阳光从45度角照过来,透过树的间隙,草地上明暗相间,令人感到宁静。草地边上有长椅,空无一人,太阳下山时,凉意更重,萧瑟之感阵阵袭来。

  
散步散了很久......就在茉莉花即将凋谢的时候,终于拦到了一辆车。开车的一看就是个斯里兰卡老乡,愿意送我们去酒店,真是喜出望外。出于好奇,我问他为什么计程车拒载,他说可能是他们要下班,赶着回家,方向不一样的客人就不拉了。好像有什么法律规定工作时间。哦,总算明白了。

  
酒店手续办好,总算放下了沉重的行李,一身轻松。我从电视节目里看到过墨尔本的"BLOCK ARCADE",一问,前台的小姑娘却一脸的不屑,说那儿有啥意思啊,没意思的。哦?那你给我们介绍一个去处

  
吧,我们连逛街带吃饭。小姑娘拿出地图,给我们画清楚路径,去吧!

  
出得门来,顺着小姑娘画的联络图,一路寻去。

  


  
墨城街上少行人,斜阳残照草色新。

  
怡然漫步无弱犬,古树华盖有碧荫。

  
大学巍峨入眼底,小园婆娑长精神。

  
方向莫辨疑陌路,乾坤朝天自可循。

  


  
一路上看到墨尔本大学巍峨的教学大楼,还有一个侧门,两根门柱颇有古风。来到酒店姑娘指示的那条街,呵!原来是我们刚才散步经过之地。两侧都是一连串的饭馆。店外都有天蓬,天篷下也摆着桌椅,上方吊着一个巨大的煤气炉子,秋凉了,有些店家已经把炉子打开,丝丝作响,暖意袭来。意大利亚馆子占压倒多数,佐以亚洲风味。连日都吃意饭,今天总不能再吃了。

  
最后进了一家中国馆子,饺子加上几样中国家常小菜,还是这个对口味!三个人酒足饭饱,每人55块钱。比东京稍贵些。席间跟开店的聊天,一听口音便知是个大连人。满洲人喜欢跟人聊天,你不问他都告诉你。所以保密局里不要满洲人——什么都告诉别人,而且特主动。开店的汉子跟我说,这个店其实不是他的,刚才那个小伙子你看见没?他略带神秘地问我。我才想起来,进门的时候有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我们一落座他就到后边去了。汉子说这店便是那个小伙子的。什么人这么神秘?汉子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说,那孩子他爸是平壤的大官儿,老金的人。后来抽冷子跑出来了,有的是钱,开个店是为了解除寂寞,不为赚钱……

  
呵呵呵,管它真假,听个故事解解闷儿呗。大千世界,什么都不稀奇。

  


  
席间我要上厕所,汉子一听,满脸紧张。我上个厕所你紧张什么!原来厕所正在装修,汉子殷勤地给我解说,您要上厕所,得穿过厨房,踏过临时搭建的木板——请注意下面的水泥还没干。上台阶,往左转,再上台阶,就是喽。——呜呼!上个厕所就是一个小长征。我顺着他说的地图中找到了厕所,果不其然是中国人的饭馆的厕所,黑咕隆咚,电线耷拉着,还有一根绳子顺着墙边挂着,上边有一条黑乎乎的毛巾,偶尔还能发现一双女人的袜子。

  
想起来昨天去的越南华侨的馆子,厕所在二楼,也是一片脏乱差。

  
这些都是中国餐馆的特征。——饭菜味道一流,厕所一定是不堪入目。中国特有的文化,流传四方。

  


  
饭后散步回来,我就该告别墨尔本了。

  
半夜赶到悉尼。因为不熟悉地形,又怕误了航班,因此预订了一个靠近机场的招待所。前台有铁窗,我跟里边的囚徒办好了登记手续,进房间洗澡,然后出来看一看,把一大堆钢崩儿买啤酒喝。喝完已经凌晨2点,睡觉。5点起床,踏上归途。

  


  
飞机上还不忘再拍一次云海,没想到顺手偷拍了一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土,一条大河正在广阔的大地上蜿蜒而去。

  


  
2011/4/30初稿/横滨

  
2012/4/5改/东京

  




 回复[1]:  旅人 (2012-04-06 14:30:39)  
 
  就如与板凳喝酒时听板凳侃了一次大山。

  
你们那三个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怎么那么愿意跟你一起去吃中华料理?

 回复[2]: 三个都是日本人。 自带板凳 (2012-04-06 15:02:58)  
 
  我一个日本人,加上另外两个日本人,三个。

  
都爱吃中国菜。

  

 回复[3]: 就是HW被排除在外的那个项目吧 与禅寺 (2012-04-06 15:43:18)  
 
  [我们关心的这个项目是澳洲政府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项目]

  
有没有带点防晒霜?

 回复[4]: 呵呵。 自带板凳 (2012-04-06 15:50:14)  
 
  带防晒霜干啥?

  

 回复[5]:  与禅寺 (2012-04-06 15:57:05)  
 
  挡点紫外线。听说当地人皮肤癌发病率高。

  
皮厚者以及短期滞在者大概无需。

  
才几天阿,油水就不够了?为啥到哪里都去找中餐馆。

 回复[6]: 呵呵,没事儿。 自带板凳 (2012-04-06 16:10:57)  
 
  

 回复[7]:  邓星 (2012-04-06 18:31:27)  
 
  板凳说得对极。长途飞行,可以签到紧急出口的座位是最好的办法。一般我还要

  
靠走道的那个,上厕所更方便。当然,如果是买头等舱位的,就不必多事了。

 回复[8]:  东京博士 (2012-04-06 22:01:31)  
 
  东京到墨尔本没有直飞航班了?我去的时候是东京直飞墨尔本的啊(1998年)。

 回复[9]:  吴卫建 (2012-04-06 23:01:29)  
 
  〉日本人的坏毛病,哪怕是一同出差,也决不坐在一起,散开坐,出了关另行联系。

  
以前我对此也不以为然,但后来也认同理解了,バラバラでお互いに気にしないから,特に超距離の場合。

  
〉一路上看到墨尔本大学巍峨的教学大楼……

  
据说墨尔本大学是所不错的大学,我侄女曾毕业于此校。

  
东京墨尔本之间现确无直航,最近我儿子去墨尔本也在悉尼转机。

 回复[10]:  夏夏 (2012-04-11 22:04:57)  
 
  板凳写游记也挺好看.

 回复[11]:  东京博士 (2012-04-11 22:30:25)  
 
  板凳太可怜了,在墨尔本的自由活动居然只有几小时,而且还尽往满洲人堆里钻,身为日本人,居然还称“我党我军”,身在大和,心在西朝鲜,立场绝对有问题。

 回复[12]: 那当然。 自带板凳 (2012-04-12 15:02:50)  
 
  我不象你那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回复[13]: 呵呵! 小林 (2012-04-12 14:40:08)  
 
  师傅澳洲去逍遥,人少正好放开搞。

  
斜阳照得小草嫩,沾花捻草不惜劳。

  

 回复[14]: 嘿嘿。 自带板凳 (2012-04-12 15:32:51)  
 
  此去墨城路遥遥,沉默一载打草稿。

  
外强中干愣装嫩,没人搭理白辛劳。

 回复[15]: 哈哈! 小林 (2012-04-12 15:33:57)  
 
  我是在2000年,奥运会那年去的澳大利亚。

  
在最大的海港城市悉尼,每天都会在看见街上一群群女人行走。她们都穿着色彩鲜明、各式各样的服装。虽然服装的颜色各不相同,但都很好看,年轻女孩子们的短裙象喇叭花一样活泼地张开,成熟女人的服装富有特色秀挺而养眼,她们漫步走着,起劲谈着,一路笑个不停。望着她们,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春天的万花丛中,面前闪动着的是一株株活动的、雀跃的、有声有色的鲜花。

  
我面前的女人金发碧眼,淡若烟柳,袅娜多姿,竟有种超凡脱俗的明艳秀美,也不禁暗暗盯住看,仔细打量了她那高耸的胸脯,浑圆的翘臀;娇嫩的嘴唇,纤白的手指,越看越喜欢,一时间心情好到无以复加。鼓足勇气用蹩脚的英语问路。

  
金发女人没有听懂我的英语,我说了几遍,她才恍然大悟,禁不住莞尔一笑,那笑容恰似春花初绽,娇艳动人,极尽妍态,即便是阅尽春色的我,也为之心神一荡,默念了几声“佛号”后,不禁喟然感慨道:“真是风采照人,让人惊叹也!”

  
嘿嘿!

 回复[16]: 我看你行。 自带板凳 (2012-04-12 17:03:02)  
 
  

 回复[17]:  房丽燕 (2012-04-13 21:39:11)  
 
  第一次在刘桑这儿留字。可看了半天才明白,敢情刘桑和板凳是一个人啊!孤陋寡闻了

  
从小就很憧憬澳洲,看来没白憧憬。可惜还没去过

 回复[18]: 好。 自带板凳 (2012-04-14 17:20:08)  
 
  

 回复[19]:  张三 (2012-04-23 16:34:44)  
 
  一个中国朋友对墨尔本的感想是两个字,太新。说没有欧洲的城市有味道,没沉淀。板凳好像没有类似感受

 回复[20]: 我对墨尔本的感受就是人少。 自带板凳 (2012-04-23 17:09:12)  
 
  我每次到了北京倒是觉得太新!全都不认识。

  
都是新建筑。日新月异。没有一点历史的沉淀。

 回复[21]: 人少要看跟谁比 张三 (2012-04-24 08:28:23)  
 
  跟支那和日本和印度比,哪儿都人少吧。要跟欧美中等城市比人少,那才是真少。

 回复[22]: 就是。 自带板凳 (2012-04-24 09:20:4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半窗斋
    随感:夜晚的涩谷车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累乎(1) 
    论世界上赚钱最快的职业 
    兜了一圈,回到六四 
    墨尔本印象 
    大家都来试一试! 
    夺回中岛! 
    五台电风扇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中国人最终输给自己 
    谢谢,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随感一则 
    震中杂记 
    日本大地震亲历记 
    再谈诺贝尔奖 
    漫话“水货” 
    饺子/馄饨/水饺 
    漫谈中国的大学 
    富士五湖之河口湖三日之旅 
    汽车制造及其他的闲话 
    关于我滚被并购 
    当发自肺腑的傻成为社会主流 
    感谢谁,招谁惹谁? 
    伶人乎,将军乎 
    莫被词汇敏感了去 
    再谈老美欺负丰田 
    丰田,又摸了美国人的屁股 
    丰田就是丰田 
    论坏毛病 
    论我姥姥和老女人之美 
    苦难的思索 
    论有些东西无需科学证明 
    论移民与难民/补遗 
    论移民与难民 
    论对聪明人的喜爱和对蠢奴才的厌恶 
    在东京看神韵艺术团演出 
    补遗:关于今天的毛崇拜 
    再谈关于毛泽东崇拜热 
    从“不轨行为”漫谈话语系统 
    自由是个好东西 
    为学问而学问者 
    秋天的心情 
    再谈年代与教育 
    聆听并快乐着 
    几个要点。 
    关于屁股指挥脑袋 
    中国的盛宴 
    假如有一扇门 
    赏花之快 
    元旦回国散记(3) 
    深圳行感(2) 我摸到了三战的腰 
    为流行音乐正名 
    元旦回国散记(2):一路走来一路歌 
    脚踏实地不断努力的冯小刚 
    维也纳的味道 
     元旦回国散记(1) 
     工欲善其事考 
    穷人的口味 
     伟大的赞美 
    台北三日 
    辞职的启示 
    技术的关键不是技术 
    在这个日子思考国耻 
    半窗斋夜话(15) 
    音乐厅的精神给养 
    转成什么型? 
    我的手风琴情结 
    猪,年快乐! 
    我们的回答 
    关于鸡巴的闲言碎语 
    缺德与犯法 
    远方来货 
    外面的世界 精彩与无奈 
    深夜的苏芮 
    你坑死我我骗死你 
    阳春面/月饼/梨 
    艺术生命的长度 
    俄罗斯的味道 
    说什么话,唱什么歌 
    想起了地道战 
    读书人的朋友 
    艺术之虐 
    简陋的中国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时代精神的误区 
    称谓趣谈 
    浅谈京剧和歌剧 
    深圳行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枯 
    深圳行感(2):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深圳行感(1):朋友来了有好酒 
    古往今来方士多 
    我的后代变成啥——进化论反思之二 
    我的后代变成啥?——进化论反思之一 
    乌鸦的逻辑 
    關於價值判斷 
    象北大的教授那样无耻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