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大卫
>> 半窗斋
字体∶
大
中
小
关于我滚被并购
刘大卫 (发表日期:2010-04-16 08:20:57 阅读人次:1825 回复数:2)
VOLVO,取自拉丁语,本意为“I Roll”。我不喜欢“沃尔沃”这样毫无美感的翻译,因此直接翻译成原意。
我滚动,简称“我滚”。
VOLVO是一个瑞典商业汽车公司,目前VOLVO最重要的产品有三大类,第一是卡车,第二是巴士,第三是建筑机械。另外还有海洋机械类和航天器应用机械。雅马哈和其他制造小型和中型私人游艇的公司,很多采用VOLVO的船用马达。
这次被中国吉利公司并购的不是VOLVO总公司,而是VOLVO Cars,即“我滚家庭车公司”,这个公司,从级别来看,应该算总公司下属的一个产品部门,与卡车部门,巴士部门以及建筑机械部门并列,目前属于福特汽车厂,是前几年卖给福特的,现在福特把他卖给吉利。
这是吉利所购买的VOLVO的所属关系。
早就有很多关注这个并购的人士,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数据,我们沿用这些数据来分析一下子。
数据之一:福特当年收购我滚家庭车部门花了65亿美金,现在用18亿美金卖给吉利。我们把数据一摆出来就笑了。我想正常一点的人都会笑,做一笔生意,花65亿买进来,然后18亿卖出去,一进一出净亏47个亿美金,不是越南盾,也不是意大利里拉,也不是韩国币,而是白花花的47个亿的美子。我们来猜测一下,1。福特不识数,不知道65和18哪个多哪个少。2。福特是天下头号白痴,明摆着亏钱也要做买卖。3。福特是天下头号大富翁,钱多的花不完,不在乎47个亿。
嘿嘿,这三点猜测都是开玩笑。
唯一可以解释的只能有一点,那就是:别管当年多少钱买来的,这个部门,按现在的行情就不值18亿美金以上,而且再拖下去会越来越不值钱,炒股的语言叫“止损”,加上福特现如今焦头烂额,自己那一摊子都管不好,VOLVO这一块根本无心恋战,趁着他还能卖到18个亿,总比变成一堆废品强,赶紧卖了,能捞回多少算多少吧。这就是卖给吉利的背景。
如果我滚的汽车部门运营良好,总公司也不会把它卖给福特;如果它能给福特带来生机,福特也不会舍得把它转卖。这样卖来卖去,实际上就是说,这个部门差不多没人要了。
数据之二:VOLVO历史80年,吉利历史10年。
相对照,就知道是一个新兵蛋子张牙舞爪地来指挥一个老将军。而且是原产瑞典的,人种陌生的,文化隔膜重重的老将军。怎么指挥?谁听谁的?表面上听你的,心里听不听?不听的话,结果如何?这关系到生产销售一系列的问题。
数据之三:吉利的年销售额50个亿人民币。利润是多少不知道。我滚汽车的年度销售额换算成人民币好像是1000亿,至于利润么,当然在亏损——不亏损谁会把它卖掉。
从正常的财政角度来看,吉利不具备并购的能力。但是我国人民做事情,从来不能按照正常的角度来思考,比如正常人打石油,要把井架拆卸,到了钻井地点再拼起来,打井。我国人民却把整个井架子拖着走,叫作“整体搬家”,这就是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也称为“二杆子精神”,正常的人不做这样的事,也不夸奖这样的鲁莽,但是我国人民却把它当成光荣传统,叫作铁人精神。到现在“铁人精神”还在不断发扬。
没那么多钱,却偏偏并购了,怎么回事儿?这还不简单——吉利的身后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党啊!
我党说,我给你钱,为了中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耀,Go ahead! We can afford! 咱不差钱!
就这么简单。我把话说明白了吧,吉利的并购不是一个公司的行为,而是国家的行为;买的也不是一个汽车厂,而是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荣耀。
VOLVO轿车,就这样成了吉利的旗下企业。有网友跟我强调说,不是“买回来”,而是“买下来”。的确,二者含义不同,估计我党再怎么给钱,“买回来”也是不可能的。那就不是18个亿的问题了。即使是“买下来”,也就是说,厂房,员工,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等维持不变,只是变更名义,这也够吉利喝上一壶的。
听我继续道来。
吉利的老总叫李书福,浙江人,头脑精明(不是聪明,是精明)。
有人说李书福出身草莽,好像毕业于一所民办大学,据说他开办汽车厂,对于汽车的理念就是“四个轮子驮着两个沙发”。这就是一个汽车厂的老板对于汽车的认识。
很显然,以这样的认识如果在80年前,汽车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可能还能挣得一席之地。但是到了今天,面对一个成熟的,早已经建立起一个严密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定位,环保,低耗,近乎滴水不漏的成本管理,还要进行全球追踪服务的汽车行业,你还用这样的认识去参与,对不起,很抱歉,你就注定失败。毫无疑问。
我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对于汽车,丰田的标准是,做到140分,自己算达到A级;老美的车厂,做到100分,给自己打个A;按照李老板的说法,很可能他做到85分就给自己打个A。
差距就在这里。其实这是看不见的,是意识的问题。
另一方面,接着上面的问题:一个新兵蛋子,如何指挥一个老将军?
答案是,无法指挥。
无法指挥怎么办?凉水沏茶——泡了。
一直泡到一拍两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那么,有人问了,难道人家李书福是傻子吗?我就不信人家书福比你傻!那当然了,问题要分开来看。
简单地说,吉利并购了我滚轿车部门,第一是为了中国人民争得了面子,大家都知道,咱们人生在世,就是活个面子,有了面子,饿死也没事儿。现在吉利买下了我滚,给咱中国人把面子挣足了。更重要的,党更有面子,党肯出面帮谁一把,谁就前途无量了。
第二,按照书福同志的认识和他的精明劲头儿,他100%是怀着“只买品牌不要国际市场”的战略来进行并购的。怎么讲?他比谁都明白,一旦中国人接管了这个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这个牌子就完蛋了。谁买中国人的VOLVO啊!因此,国际市场必定完蛋。
嘿嘿,你们说对了,他真正的的梦想和市场在国内。对国内的乡亲们来说,我滚也是一流的汽车品牌。开一部我滚的轿车,总比开国产车有面子(又是面子!),如果能用差不多的费用买一部我滚,那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啊,对吧?
对国内的消费者们来说,80分就足够了,不需要85分。按照他们的标准,书福已经够资格评为全国超级劳模了。
有人问何以见得?你也不想想,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等等,这样的产品最多打30分,大家还消费,你给他们80分的产品,他们还不感激涕零?
书福的消费者群,就是这样一个中等收入的庞大阶层。
这个市场足够吉利赚的了。
至于国际市场,两个字:放弃。
所以,这次的并购,其结论是:国际市场放弃,同时,书福同志买来了民族的自豪感,并且买来了一个巨大的国内潜在市场。
划算得很。
至于海外那些准备开VOLVO轿车的,可以改变一下想法,比如改开VOLVO卡车。
据我所知,VOLVO的卡车仍然是世界一流。
2010/4/5
东京
回复[1]:
回复一起搬过来
科长 (2010-04-16 08:21:39)
回复[1]: 夏雨 (2010-04-05 19:21:31)
先向板凳献花!
两个月里写了七八篇,如此高产,让我们惊异了,学习了。
呵呵,我不会开车,也不懂车。
却不怀好意,希望懂车的行家来挑刺一下。
--------------------------------------------------------------------------------
回复[2]: 老赵 (2010-04-05 19:45:25)
我们认为,吃不吃地沟油,吃多少地沟油,以及怎么吃地沟油,应该由中国政府,依据中国自己的国情,来自行决定;任何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瓜分中国地沟油、别有用心地反对中国人民在自己国土上食用地沟油,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图谋,都是必定会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都是绝对不会得逞并且注定要失败的。
--------------------------------------------------------------------------------
回复[3]: 老赵 (2010-04-05 20:49:41)
。。。。
--------------------------------------------------------------------------------
回复[4]: 从吉利收购Volvo看中国市场的神奇魅力 夏雨 (2010-04-07 21:42:27)
董玉振
经济纵横
中国民营吉利汽车收购世界著名豪华汽车沃尔沃(Volvo)轿车100%股权,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最具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它与其它欧美日大汽车公司的兼并收购不同的是,收购方不是以技术、管理和资本优势来实现收购,而是典型的蛇吞象,无论是技术实力、品牌价值、管理技能,收购方都不占任何优势;如果说它能给被收购对象绘画一个美丽的未来的话,唯一的优势就是:中国迅速扩充的庞大市场,使得被收购对象的利益相关方对 Volvo必然能迅速盈利并继续前进,抱有非常乐观的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汽车版图上还处于第三梯队的吉利汽车,在资金也谈不上优势的情况下,却能得到中国的信贷支持和瑞典政府的低息信贷担保的原因。
只要想一下,贷款的总额度27亿美元甚至已经超过吉利汽车的总资产,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实属无奈投资的情况下,遇到这次收购海外优质汽车资产,政府在外汇上给予信贷支持是没有问题的。而瑞典政府和 Volvo工会则相信,这次改变主人将能够使得Volvo轿车扭转亏损的局面,避免未来更糟糕局面的发生。对于瑞典来说,Volvo轿车作为这个只有几百万人口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只要能生存下去,避免继续亏损和裁员,就是“政治正确”的。
必然成功的收购案
这次收购案,在中国国内不乏怀疑论者。但有趣的是,海外则少有持怀疑态度者。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吉利还是吉利,Volvo还是Volvo,二者是兄弟关系”的谈话可以看出,李书福在此问题上是相当成熟的。他看到Volvo的真正问题不在管理和技术,而在于产量过低,使得技术研发的分摊成本偏高导致亏损。也就是说,只要将销量从2009年的30万辆提到到37万辆,Volvo轿车就开始盈利,因此,吉利的唯一任务就是设法把这需要增加的7万辆市场空间打开。这次收购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在中国市场来实现这7万辆的增加值,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收购案正式签约前,吉利就已经为这7万辆做好了规划,即在中国建设生产线。一旦实现国产,可以肯定的是,Volvo在中国生产的任何系列轿车,都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政府采购清单,因为属于外国人的奥迪汽车在中国官方采购中倍受青睐,那么属于中国自己汽车公司的豪华Volvo中高档汽车,实在没理由不受到政府的重视;加上中国高收入人群的购买,实现这7万辆的增加值可以说是手到擒来的。
对于吉利来说,Volvo只要不继续赔钱,就已经是大赚了。这次收购案,不仅为吉利做了个最有价值的广告,而且Volvo的所有技术,吉利汽车都可以无偿使用。因此,吉利汽车将很快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汽车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品牌,这才是吉利最大的收获。再配合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可以想象,这次收购对吉利在中国汽车业的残酷竞争中将迅速获得的主动地位,具有挑战外资品牌轿车的技术实力,并极大地提高吉利的品牌形象。
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并购利益的最大化
Volvo的品牌价值达100亿美元,而Volvo自有现金4亿多美元,吉利这次投进去的18亿美元收购资金,账面上来看是相当合算的,如果公司不继续失血的话。
按照李书福的规划,自2011年开始Volvo将实现盈利,如是,笔者估计李书福很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让Volvo在中国或者香港上市,这样,不仅将 Volvo的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体现出来,而且将可以通过上市获得大笔现金,在握有控股权的情况下轻松偿还这次收购的部分或全部贷款,还可以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到时候回头再来看这次的收购案,就不难发现吉利做了一笔多么美妙的买卖。这一切都源于吉利最充分地利用了中国企业的一个巨大优势:世界上最大并将持续快速扩充的市场。
回复[2]:
汽车狂人李书福
赵家铭 (2010-04-16 12:02:30)
3月28日,瑞典哥德堡,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郑重地在一份协议书上签下了各自的名字。中国人以100%的控股,成为顶级品牌汽车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老板!
消息传出,举世关注。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将加速推动中国汽车称雄世界!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认为,这一收购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世界汽车产业的重心已经从欧美转向中国!
然而,多数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此刻的李书福时,几乎都回避了“英雄”这个字眼。原因何在?因为人们现在还不敢作出这样的论断——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有如蛇吞象,消化得了吗?”“理念更先进、经验更丰富的欧美人,都对它的连年亏损无可奈何,难道李书福有灵丹妙药吗?”
20多岁成千万富翁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省台州一个贫穷的山村。从小调皮的他因3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李书福做起了照相生意。最开始,他只能背着相机在公园里或大街上给人拍照。半年后,他用积攒起来的钱,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照相馆。
李书福偶然发现,家乡有些工人生产的冰箱零部件销路很好。他也开始在家生产,做好就亲自送到冰箱厂去卖。1984年,李书福和几个兄弟合伙办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21岁的他担任厂长。一年后,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生产电冰箱。到了1989年,他的北极花电冰箱厂的年产值超过千万,每天到工厂拉货的车子排起了长队。
这时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电冰箱厂不在其列。
冰箱厂关门之后,李书福南下到深圳大学“充电”。但他的兴趣并不在读书上。逛装潢材料市场时,李书福发现有一种进口装修材料的市场前景很不错,便中断学业回到台州,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他的工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后来又成为全国第一家铝塑板生产厂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海南房地产热又让他心动。他带着几千万元的资金来到海南,却遭遇地产泡沫破灭,几乎血本无归。对于这段经历,李书福不愿多提,但他并不惧怕失败。他说:“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炒房失败后,李书福意识到自己只能做实业。带着这条深刻的教训,他又一次回到浙江。
动了造车念头
在深圳学习期间,李书福花6万元买了一辆中华牌轿车。“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吗?”凭着这股无畏的劲头,李书福把目光投向了全新的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李书福找到台州市黄岩区经委的领导,刚把要搞汽车的想法说出口,就得到了一句“不可能”的答复;找到省机械厅,答案还是“不可能”,还多了一句:“你去北京也没用,国家不同意,工厂不能建,汽车就是生产出来也不能上牌。”
李书福没有就此放弃。他决定走迂回路线,先办摩托车厂。“在(对摩托车厂的)参观中,我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里面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一开始,李书福对摩托车一窍不通。他买来样车,把它拆掉琢磨其中的原理,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改良。一年以后,李书福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车,产品投放市场后一直供不应求。但李书福始终不忘为将来建汽车厂布局。他在浙江临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一块850亩的地,名义上说是要生产摩托车,实际上却在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李书福的造车梦是从模仿开始的。1996年,奔驰刚刚推出新车,李书福就买了两辆。后来他又到一汽,把红旗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都买回来研究,最后果真“依葫芦画瓢”造出了一辆车。“玻璃钢的,红旗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外观跟奔驰E200一模一样。”李书福兴奋地开着这辆车上街兜风,却很快受到警告: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来的车是“犯法的”。
在一次饭桌上的聊天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监狱下属的一个汽车厂有生产经营权。他急急忙忙赶到德阳,与其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车下线,李书福专门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但由于当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来捧场的只有一位副省长。“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李书福在多年后谈起当时的场景时,仍有些心酸。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在创业初期,李书福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当时的吉利美日和吉利豪情,每辆价格都在3万多元。高档一点的吉利优利欧售价也不过4万元。超低价位引发了同类小轿车的降价风潮,汽车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
但享有价格优势的同时,吉利却成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它甚至被戏谑道:“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另外,因为过于模仿其他汽车,吉利也没少吃官司,李书福的处境十分尴尬,情绪也极端低落。有人说他快疯了——见人就讲自己是怎么造出3万元轿车来的。有一回,他与同事喝酒后号啕大哭:“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李书福萌生了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念头。与此同时,李书福也在改变自己。过去他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现在却穿起了西服。
2007年,吉利开始实施全方位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现在的吉利已经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汽车。实施战略转型的第三年,吉利汽车销量达33万辆,比2008年净增10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一个全新强大的吉利汽车品牌形象正日渐清晰起来。
和吉利的销售业绩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李书福的“疯狂言论”:“要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让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正是这些言论,让李书福获得了“汽车狂人”的称号。
经营这个巨大的产业帝国,曾有记者问他有没有压力,李书福的回答是:“我没有压力,真是没有压力,什么叫压力我不懂,因为我是农村来的。你说我怕什么,失败了没有关系,回去种地、养龟、养虾,对不对?承包两亩地,一亩地种菜,一亩地种水稻,怕什么呢?有吃有喝。”没有这样的心态,李书福也许很难坚持到现在。
8年“独爱”沃尔沃
2002年,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李书福,就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员工们宣布:“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但当时,收购沃尔沃只能以“梦”的形式留在李书福的大脑中,因为他“没钱、没本事做成(这件)事情”。
2002年,李书福一度谋划着要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但因缺乏经验,又“不懂规矩”,最终慢了一步,输给了南京汽车公司。4年后,他又盯上了奔驰汽车的时尚车型Smart,但对方根本看不上吉利集团,一上来就提出了让他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
两次失败后,李书福终于迎来了机会。2006年,吉利集团赢得英国百年汽车企业锰铜控股公司的垂青,双方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帝华合资公司,在上海生产知名的伦敦黑色面包出租车,实现了“英国品牌中国造”。2008年,李书福又趁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拿下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
了解李书福的人都说,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他的“沃尔沃梦”靠拢。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多的是,李书福为何“独爱”沃尔沃呢?这是因为,沃尔沃几乎能满足他对汽车品牌的所有要求:
首先,他需要用沃尔沃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国际名牌,使自己走上高端路线。吉利集团财务顾问在一份报告中说:“沃尔沃是一家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拥有低碳的发动机生产技术;有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400多家经销商……”
其次,他一直想成为中国汽车界倡导“节能、环保、安全车”理念的带头人,而沃尔沃正是以节能、环保和安全性闻名全球的。李书福说:“福特和沃尔沃这10年来,花了上百亿美元研究新能源技术,就这一点,我觉得用18亿美元买下来很划算。”
1999年,美国福特公司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但用尽千方百计也没能扭转其连年亏损的局面。
曲折收购路
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李书福透露,2007年,他曾经去了一趟英国,到汇丰控股公司的总部“找钱”。得到对方的融资支持后,他亲往美国拜访福特公司高层。当时,福特公司深陷财政困境,亏损额高达126亿美元,为此不得不甩掉捷豹、路虎等知名品牌,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舍不得出售沃尔沃。
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李书福仍不死心。他曾连续两年跑到美国底特律参加车展,目的就是找机会和福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喝杯咖啡,“聊聊沃尔沃”。对方却告诉李书福,福特的重组自救计划已初见成效,不会考虑卖沃尔沃。“我们福特一年的销售额是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000多亿元。”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只有福特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才有资格拥有沃尔沃。
最初,在福特公司高层看来,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计划,完全是“蛇吞象”式的妄想,是自不量力的表现。然而,李书福软磨硬泡的时间长了,福特公司的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黄皮肤、笑眯眯、执著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因此,2008年底,当福特公司决定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书福。
2009年初,李书福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福特公司独立董事约翰·桑顿。桑顿拜访吉利集团,只有一个目的:考察有意收购沃尔沃的买家的实力和诚意。结果,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福特公司应该认真考虑吉利集团的收购提议。
在福特总部,李书福的收购提议被讨论了好几个月。但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董事会内部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为了说服福特公司,李书福通过一家英国公司,找到了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富尔德、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著名汽车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和著名企业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谈判团队。“谈判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光是双方准备的资料和谈判记录,就重达几十公斤,吉利集团谈判团队的成员,由于经常往返于国内和欧洲之间,常常早上醒来时都反应不过来自己身在何处。”一位曾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李书福还“挖”来了4位业界的顶级精英——原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童志远、原英国石油公司的高管张芃和袁小林、原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打造全新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既了解国际并购事务的规程,也熟悉与欧美国家政府打交道的套路,因此成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行动的决策机构。
工会问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行动中经常遇到的“拦路虎”,李书福也碰上了这个难题。一次,在和沃尔沃公司的工会代表谈判时,对方给李书福出了一道难题,问他能不能用3个词来说明为什么吉利是最合适的竞购者。当时,场上的气氛有些尴尬,主持人本打算出来圆场,但李书福摆摆手,决定自己面对这道难题。英文不太好的他回答说:“我想说的3个词就是I love you。我爱你们,我爱沃尔沃这个品牌。运营好沃尔沃品牌以及爱护沃尔沃的员工、保障员工的利益,是吉利的责任和义务!”李书福的这番表白,赢得了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2009年10月31日,福特公司终于在两个竞购者——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中国吉利集团当中作出了选择:吉利集团被列为优先竞购者。
2009年12月,福特对外宣布已和吉利达成框架协议。
此时,没有人再讥讽李书福“痴心妄想”,2010年3月28日的签字仪式,只是他为自己的梦想画上一个句号而已。
沃尔沃复兴计划
如今,外界最关心的是,李书福将如何运营沃尔沃这个品牌。
3月28日,李书福在签约仪式上的发言一语中的:“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他说,沃尔沃是一只“应该回归森林的老虎”,要解放这只“老虎”,就需要恢复沃尔沃自身的价值。据悉,沃尔沃目前的管理团队将被保留。
李书福已为沃尔沃制定了一份“复兴计划”——其一,沃尔沃在瑞典和比利时分别有两个汽车组装厂,在瑞典还有一个发动机生产厂,李书福决定把这些主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都留在欧洲。他说:“我们不想要一款在‘第三世界’制造的豪华车形象,而是想要一款欧洲豪华车的形象,尽管它是由中国厂家拥有的。”其二,通过在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大幅削减沃尔沃轿车的生产成本。有消息称,李书福计划在北京或天津建立年产30万辆沃尔沃轿车的新工厂。其三,销量方面,李书福计划在未来4到5年的时间内,把沃尔沃的年销量从现在的40万辆提升至100万辆。其四,技术和产品革新方面,他希望每年都有新产品在瑞典工厂下线。为此,他将保障沃尔沃的开发费用,以便研发出效率更高、排量更小、更环保、重量更轻的发动机……
虽然这一“复兴计划”还未真正迈出脚步,但乐观的李书福已放出豪言:“吉利打算在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
(摘自《环球人物》2010年第9期)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半窗斋
随感:夜晚的涩谷车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累乎(1)
论世界上赚钱最快的职业
兜了一圈,回到六四
墨尔本印象
大家都来试一试!
夺回中岛!
五台电风扇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中国人最终输给自己
谢谢,你们自己留着用吧
随感一则
震中杂记
日本大地震亲历记
再谈诺贝尔奖
漫话“水货”
饺子/馄饨/水饺
漫谈中国的大学
富士五湖之河口湖三日之旅
汽车制造及其他的闲话
关于我滚被并购
当发自肺腑的傻成为社会主流
感谢谁,招谁惹谁?
伶人乎,将军乎
莫被词汇敏感了去
再谈老美欺负丰田
丰田,又摸了美国人的屁股
丰田就是丰田
论坏毛病
论我姥姥和老女人之美
苦难的思索
论有些东西无需科学证明
论移民与难民/补遗
论移民与难民
论对聪明人的喜爱和对蠢奴才的厌恶
在东京看神韵艺术团演出
补遗:关于今天的毛崇拜
再谈关于毛泽东崇拜热
从“不轨行为”漫谈话语系统
自由是个好东西
为学问而学问者
秋天的心情
再谈年代与教育
聆听并快乐着
几个要点。
关于屁股指挥脑袋
中国的盛宴
假如有一扇门
赏花之快
元旦回国散记(3)
深圳行感(2) 我摸到了三战的腰
为流行音乐正名
元旦回国散记(2):一路走来一路歌
脚踏实地不断努力的冯小刚
维也纳的味道
元旦回国散记(1)
工欲善其事考
穷人的口味
伟大的赞美
台北三日
辞职的启示
技术的关键不是技术
在这个日子思考国耻
半窗斋夜话(15)
音乐厅的精神给养
转成什么型?
我的手风琴情结
猪,年快乐!
我们的回答
关于鸡巴的闲言碎语
缺德与犯法
远方来货
外面的世界 精彩与无奈
深夜的苏芮
你坑死我我骗死你
阳春面/月饼/梨
艺术生命的长度
俄罗斯的味道
说什么话,唱什么歌
想起了地道战
读书人的朋友
艺术之虐
简陋的中国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时代精神的误区
称谓趣谈
浅谈京剧和歌剧
深圳行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枯
深圳行感(2):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深圳行感(1):朋友来了有好酒
古往今来方士多
我的后代变成啥——进化论反思之二
我的后代变成啥?——进化论反思之一
乌鸦的逻辑
關於價值判斷
象北大的教授那样无耻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