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人物传记
字体∶
父亲二十七 他走得让人痛惜,让人凄怆!(最终回)

小林 (发表日期:2006-08-15 14:33:12 阅读人次:3769 回复数:60)

   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

  
二十七 他走得让人痛惜,让人凄怆!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994年夏天,小林清因心脏衰竭,住进市一中心医院。严重的心脏痛在折磨着他。医生说,目前的医疗条件,又加之他这么大年纪,不能动大手术,只能用保守疗法,其他就无能为力了。

  
无情的事实摆在眼前,不接受也得接受。想起来可真心酸啊!过了二十五年的流放生活,身心大受損害,好容易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偏偏又得了心脏病,不让他多活几年。这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

  
妻子和女儿一起,在他的身边轮流陪伴。妻子比小林清小十来岁,可也是六十多的人了,毎天在家做些他爱吃的食物到医院来看望。妻子看到亲人痛苦的情景,可又帮不上忙,只得偷偷地躲在一旁垂泪。

  
而组织上没有一个人来慰问,也没有表示组织上的关心。

  
7月16日下午3时,小林清停止了呼吸,帯着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他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痛的世界。

  
他爱它,是因为在他76年的生命里,他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的革命作出了常人难于企及的奉献,享受过真正的爱与被爱;他痛,是因为他满腔的热忱,忠心赤胆遭冷遇,一身本事被闲置—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的苦难—而回不到他的祖国。

  
小林清逝世时的神情悲愤却张着嘴,儿子阳吉用手想给他合上,闭合并不容易,一松手又张开了。小林清是有脾气的,但在儿子面前从不固执,只不过现在他已经看不见了,不知道托他下巴的是阳吉的手。他无法通过触觉感知儿子阳吉。

  
触觉。阳吉突然想起,他几乎从来没有与父亲有肌肤上的接触。那么,只有今天,当他的生命已经停止,阳吉才真正接触到他,他的毛茬茬的还没有冷却的下巴。

  
他好像最后还有什么话要说,却突然被整个取消了说话的权利。

  
阳吉心中突然一怔,他血脉贲张,怒火填膺要说的也许是“还我一生!”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爸爸,我们今天一起去看日出。”7月16日下午,小林清的女儿在医院一边焦急地等待,一边在墙壁的祝福树上写下了大家的心愿。可惜坚强的生命没有抵抗住病魔的侵袭:15时,与疾病抗争了半年有余的小林清永远闭上了眼睛。

  
外面阳光很亮,春风轻拂,所可惜者,仁者不寿,伊人已去。

  
6月份一个平常的中午,小林清用微弱的声音喊着床边守护的女儿:“下楼去走走。”久卧病榻、时常昏迷的他渴望看看外面久违的蓝天和绿地,呼吸一下春意盎然的空气。可病弱的身体不足以支撑 强烈的意志,虽然他用尽力气抱着女儿试图坐立起来,但最终还是颓然倒在病床上……

  
这只是小林清对抗病魔的一个缩影。虽然病情时有反复,但小林清却坚强而执著地熬了过来。受小林清不屈的生命情、顽强生命力的感召,亲人们渴望出现奇迹。然而,疾病带来的痛苦非常人可以想象,愈到后期痛苦愈深:他要靠麻药的作用才能平静睡眠。当麻药的药力过去以后,他将两臂直直地伸向天空,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那是向亲人的呼唤?还是在推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老战友李维光最熟悉他:“凭我跟他相处多年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他是一个刚毅的人。他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那动作一定是在推开死神,一定是正在从死亡的漩涡里挣扎着走上岸边。”

  
在收拾遗物的时候,病房的床底下还有满满一箱子书。最后的一段日子,因为心脏导致疼痛,小林清已经不可能看什么书了。箱子上蒙了一层灰尘。若在小林清健康时,勤奋而爱书的他一定不能容忍。但如今想必书也落寞,因为相识相知的人走了。

  
一个老战友记得他初病到医院去看望他时的情景:那时的病房里书香四溢,跟书房差不多。一卷《唐诗三百首》在手,小林清在病榻上看得津津有味。不过大病后的小林清身体毕竟虚弱,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地醒过来:“书掉了,书掉了!”身体急得直动,毫不在乎病榻上的点滴瓶。

  
中国已经渗透进小林清的生命里,他有不舍的中国情。他看的都是中文书,中文资料,写的都是中文。他的目标再写一部有关日本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可惜天不予寿,如此有价值的课题只能等待后来者了。

  
尚若小林清在天有灵,一定在这段历史上留有太多的遗憾与不舍。“他在这个领域里是亲身体验者,有着最可贵的发言权。他已经取得可喜成绩。我知道他还有一个的计划,而且已经为实现这个计划积累了不少资料。可惜他倒下了!”既是良师也是益友的李维光痛惜不已。

  
“爸爸,爸爸!”睡醒的小林清微微动了一下,女儿赶紧上前,拿起爸爸枯瘦的双手抚摸着自己的长发,这是他们一家人交流的方式。相处这么多年,他们早已心心相通。长发是女儿,卷曲短发是妻子,病榻上的小林清通过这种方式确认身边的亲人,感受她们的温暖和照顾。

  
太平间里的小林清一脸平静。妻子一边端详,一边整理着丈夫身上的西装和领带,语音哽咽:“就像你以前从家里去政协开会的时候穿的一样。每次都要在镜子面前整理半天,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往日的回忆涌上心头,妻子不禁潸然泪下。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人默默听着,无不跟着眼眶泛红。

  
小林清生病的日日夜夜,妻子陪伴着他一起走过。在小林清生命的最后几十天,妻子几乎没有怎么合过眼。小林清虽然话语不多,但深深的夫妻情谊,亲人鼓励的目光一定是他抵抗病魔的强大精神支柱。

  
15日上午,昏迷中的小林清醒了。借着眼睛的余光,他认出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紧紧握住了那双天天照料他的手……

  
他感激他的妻子和儿女。这是不尽的亲人情。

  
15日傍晚,小林清醒了。“他们还没有到吗……”许久不说话的他开口了,然后就闭上了眼睛。让小林清不舍的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都从日本赶回来。他们进去探视。握着父亲的手,把脸凑过去,距离小林清很近,他终于认出他们是谁了,握握儿子的手表示问候。长子阳吉说,“走出去的时候,他的手还动了一下表示再见。”15日傍晚的这次相见也是小林清跟自己亲人最后一次直接的交流。

  
16日凌晨,病房里的医生正在进行最后的抢救。门外的妻子焦急地坐在椅子上。两个亲友在旁边照顾小林清妻子。她们手里拿着一盒速效救心丹,因为她们害怕身体也不好的伯母支持不住……

  
通过轮流陪床,他们见证了小林清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阳吉说;“病床上的面容非常安详,就像睡着了。胡须许多天不刮,不是往日熟悉的样子。看着看着,我老是觉得被子下面还有呼吸的起伏,父亲还活着。不禁看了又看。”

  
另一个儿子似乎还不相信父亲已去。“本来我希望以后有了孩子,让他跟着爷爷学日语,以弥补我没有跟父亲学日语的遗憾。可惜,这个心愿也落空了。”说起来他一脸怅惘。

  
小林清死得很寂寞,这不像他。因为他活的时候很刚热。是他留给中国历史上,二十世纪抗日战争中的一页。正是在这一页中,一颗忠诚的灵魂,一种勇敢的生态,风格永存。阳吉虽不知道父亲灵魂飘泊何处,但阳吉敢于断定,这些天父亲的灵魂飘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故乡。

  
死者的灵魂巳然离开了痛苦的人间,但他的肉体欲不能及时地“入土为安”。家人眼看着亲人的死亡,还没有来得及从内心接受这惨酷的事实,有关方面就把遗体告别日定下了。使家人心头感到了一阵阵的寒意。

  
7月23日上午在市火葬场举行了遗体告别,进行了火葬,除了亲友以外,组织上一共才来了寥寥数人,谁也没有说话。小林清就这样寂寞地,冷冷清清地离开了这个对他不公正的人世间。

  
小林清去世,没有追悼会,没有追悼文,连最起码的盖棺定论都没有。连毛泽东都说过“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种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种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

  
关于小林清的丧事,作为家属有意见,怎么就这样给打发了?妻子受到小林清去世的打击,一下子病倒了。是啊!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一生的挫折和苦难多过順利,挫折越多,他们的感情越深。当然,妻子也想到小林清的身体在内蒙古多年艰苦生活中,受到了侵蝕。却没想到就这么快地告别了人生。

  
阳吉和弟弟曽对组织上表示过丧事办的草率。组织上负责办理丧事的一个科长出面代表组织。他很年轻,年轻得连最起码的沈痛表情都不会装,眼睛朝天打着官腔说

  
“现在政府有規定,勤俭节約,不开追悼会。再说他一个外国人,出席遗体告别式还有日本人,还能怎么处理呢?”

  
面对这样的组织,阳吉能说什么呢!阳吉这时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和他的组织吵了一辈子架!像所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中国人一样,把父亲的尸体冷冻在医院太平间,不办丧事,与组织交渉吗?

  
可是,在日本留学,工作的阳吉已经习惯了日本的丧事,日本人的丧事的亲属是相当冷静的,没有人嚎啕痛哭,甚至没有人流泪,不像中国人捶胸顿足,呼天喊地痛不欲生。即使是导致六千多人遇难的神戸大地震,遇难者家属的表情中,更多的是无奈,达观和镇定。究其原因,这绝不是日本人缺乏感情,而是他们的感情以致文化中积淀了太多的悲剧因素。悲剧看得多的阳吉这样认识,怎么也不能让父亲在医院太平间长期冷冻着啊!

  
太平间其实是一个冷库,排列着很多整齐的大抽屉。小林清被推进了一个抽屉,孤单单的,冷飕飕的,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小空间,而且这个小空间立即就要关闭。 

  
小林清最怕冷。一阵秋风就要穿棉袄,戴帽子。他是这座城市里每年最早发布寒冬警报的人之一。真不知道他在冰天雪地的内蒙古二十五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他不太信任蜂窝煤火炉之类,只相信太阳,要亲眼看着太阳的光和热确确实实地照射在他的身体。从今天起,他不再有太阳了。阳吉敢于肯定,父亲并不怎么害怕死亡,却会非常惧怕这个冰库抽屉里的狭小空间。

  
嘭的一声,闷闷的,抽屉关上了。

  
好汉末路,断剑夜风,小林清只能暂时睡在这个冰库抽屉里的狭小空间了。

  
金刚经说“人生在世,生死为重。生不择日,时至而生。死不择日,时至而死”虽然人的生死无定数,想起来还是让人不胜唏嘘。

  
在整理小林清遗物的时时候,找到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这是一叠叠泛黄的信件,一本本全是小林清用蓝色复写纸垫着抄写的申诉书。原稿大部分是阳吉起草的,小林清的最后落实政策一直拖延到79年11月,这也就是说,在“文革”后期的1972年开始8年时间里,阳吉经常都在为父亲起草申诉书。

  
不是小林清的文笔不好,是他的语气不够卑谦。

  
阳吉越写越为小林清感到不公。中国共产党某组织让他在内蒙古“学习”三年,可是居然学了25年。尽管小林清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几乎所有部门都写了信。居然没有任何单位给他回过信。都给转到他那个组织了。所以,渐渐地,阳吉的语气也不够卑谦了。

  
小林清的字写得很漂亮,抄写这些申诉时要一笔一画地把力气按到几层复写纸的最后一页,每份申诉长达万言,真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阳吉在星期天匆匆忙忙,潦潦草草地写完一份原稿,他大约要花费三四个夜晚才能抄完,然后寄出。

  
寄的部门好多,从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以致到人民日报,因此要复写好几份,一份留底。他怕那些部门的收发室不重视,每份都寄挂号,还把挂号的存根号签,用大头针别在留底那一份的第一页上。现在,这些大头针已经发锈,棕黄色的锈迹与纸页蚀在一起。

  
在申诉书底稿后面,又有一堆纸件。各色各样,却被收理得非常整齐。阳吉蓦然一震,不敢立即用手去碰触。毕竟还要翻看一下。

  
这些纸条阳吉看第一遍时没有看懂,再仔细地看第二遍,终于,泪滴落到了这些纸条上。 

  
这是小林清兄长三次给他寄来的戸籍謄本和回国手续材料,以及日本政府给他的回国旅费申请表等。还有日本政府五十四年前发给小林清家里,小林清的战死通知书。最后是小林清给组织上写的申请回国探亲报告。

  
小林清的老战友愤愤不平“小林清是日本八路,老革命了,怎么也得和三八干部一样对待,开个追悼会吗!生前不如意,死后竟落到如此下场,真是说不过去。” 

  
还有人说“早些让他回日本,现在活着,死着,都和中国没有关系。少了多少麻烦!搞不好还弄成个侵犯国际人权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事原本就没有定论。

  
还是一則外国寓言讲得好“你明明种下土豆,却收获一条丝瓜。”

  
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为抢救八路军的伤员而丧失了生命,被毛泽东称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让全国人学习。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著名记者史沫特萊·斯諾等人对支援抗日战争起了一定的作用。他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印度医生马海德志愿参加抗日战争,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被称为美谈,天下皆知。在为他来中国从事医疗活动而举行五十周年招待会时,邓小平,邓頴超等领导人都出席了招待会。

  
波兰犹太人記者爱泼斯坦报道中国的革命,抗日战争,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让世界了解中国。建国后,担任英文《中国建设》(后改名为《今日中国》)总编辑。

  
现在为中国籍美国人沙博里是《人民画报》社专家兼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还是外专局的专家。年轻时曽在美国从事律师业务,二十世紀末出版英文《我选择了中国》,《旧中国的犹太人》。

  
还有中国籍美国人陈必娣 现在是外文出版社的专家。抗美援朝期间,她把全部积蓄都捐献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外文出版社后,又捐款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

  
爱泼斯坦,沙博里,陈必娣这三位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并且连续五届(第六届至第十届)。他们和小林清一样都是中国籍外国人,都是同一时代人,都为中国贡献了一生,而下场和结果却不一样。

  
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留在中国最后的一个日本八路小林清,而因为替中国作了机密工作,却被下放内蒙古, 和苏武牧羊一样,受了二十五年的坎坷待遇,年老至暮,客死他乡。走的是那么的悲涼。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保密原則居然用流放来执行,不由得联想起中国古代皇帝为了保守陵墓秘密不惜把建陵工人全部屠杀的暴行。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象徵着仁慈温暖,宽宏大量,对侵略中国八年的日本都放弃了战争赔款。为什么那个部门对小林清这样薄情寡恩呢? 真是不能想像!简直是给中国蒙羞挂恥!

  


  
小林清去世已11周年了,骨灰存放在市北倉火葬场,孤魂鬼影,漫漫长夜。他委委曲曲,冷冷清清,真是令人心酸,令人可叹。天津北倉火葬场北面以前原是一片乱坟岗,这乱坟岗当地人叫太阳岗,多么辉煌而美好的讽刺,死后才能得到太阳的照耀,真是个绝妙的名字。小林清一腔忠魂就留在那块冷土了。

  
有首歌唱:“祝好人一生平安”。也许恰恰是由于人生路途难得平安,好人难得有好下场,才有如此祝愿吧!

  
小林清走了。走得让人痛惜,让人凄怆!

  
老战友,好友们说起小林清,都说他是一位乐观,忠厚善良的人。他经历了不少苦难,却很少有一般人的世故和园滑。

  
我们看一个人时,不光看他作了什么,也该看他不作什么,后者有时比前者更重要!我们看小林清留给我们有形遗产,我们更该看小林清留给我们的无形遗产!他一生不唯上、不媚俗、不唯利,却有点唯名。真正担得起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何以如此?人的品格!而这些世人不大能看得到的无形的点点滴滴,却是小林清留给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

  
熟悉小林清的老战友们,都对从八十年代出现在社会上的小林清能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作出友好贡献,寄予着期待与厚望。然而天道不公,竟让小林清抱憾而逝!

  
作为深谙父亲志向与心路的阳吉,怎不痛彻心肝!面对长逝的父亲,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想到父亲的光明磊落与困顿坎坷;想到父亲的悲愤与孤寂无助,想到父亲的故乡情结与遗嘱难伸……

  
“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 小林清参加中国革命,义无反顾,痴心不悔。他唯一的希望,也可以说是遗愿,就是望后世能对他有个公正的评价,把他的骨灰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

  
陵墓制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丧葬文化的高度体现。陵墓是丧葬最高的規格,只有领袖才能亨受此待遇,毛泽东是伟大领袖,自然有毛泽东記念堂。人民英雄死后建碑,是为了記念他们,他们依然活在人民的心中,让人民怀念他们。这就是精神不死!

  
八宝山是北京最有名的墓园。在同龄人中,阳吉去八宝山的次数可能是偏多的。原因就是小林清的遗愿,还有是参加小林清老战友的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再就是寻觅文字之外的历史踪影,故人旧事。

  
2002年去八宝山扫墓,无意中见到了骨灰墙上仲曦东将军的墓穴,一个深深的鞠躬,片刻的凝视,触动阳吉想起许多事。十余年前,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那座旧宅院里出现了新砌的骨灰墙,最初阳吉以为只是有效地利用空间,但又觉得这做法与老话所说的“入土为安”不符,所以不明白为什么骨灰墙一排排地增加,竟还一排排地逐年“满员”。

  
后经他人点拨,方知:骨灰安丧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是要有资格证明的,级别在这里重过金钱,级别不够,有钱也没资格进来,丧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待遇的体现。弄清这一点,也就明白小林清为什么要想“挤” 进这里了。恕阳吉不敬,用“挤”这个字,没有夸张,也没有贬义。

  
八宝山革命公墓分墓丧和骨灰存放两大部分,骨灰存放又有骨灰存放堂和存放格墙二种,骨灰存放堂二十九处,骨灰存放格墙八面。墓丧一般都占地较大,像任弼时,瞿秋白等的都規模气势很大。另外,美国作家安那.路易斯、斯特朗,史沫特萊、斯諾,前越南领导人黄文欢的墓也都在这里。小林清是小人物,用不着墓,把骨灰存放在那里,立个碑。也是很好的記念啊!

  
小林阳吉向驻日本中国大使馆谈起小林清的事,及小林清的遗嘱,大使馆很重视这件事,说是要反映给国内有关部门,并让阳吉写个材料。送出材料一年后,中国大使馆的一等秘书告訴阳吉,小林清的遗嘱不可能实现。为什么不能实现呢?一等秘书说是小林清原单位不同意,小林清曾经对中国革命作过贡献,但他在生前没有这个要求。一等秘书还劝阳吉,算了吧,往前看,人都死了,还争什么名呢!埋在那里都一样,何必非要埋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呢?其实,阳吉从心里就没有想能夠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因为小林清在94年去世连追悼会都没有开。可是,毕竟是小林清的遗嘱啊!是他的痴心愿望啊!

  
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盟员们(椰子实会)也通过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反映关于小林清的骨灰存放和記念碑之事,他们认为小林清一生都贡献给中国,没有回日本,死在中国,把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比较合适的安排,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2001年5月,椰子实会前会长保谷政治(水野靖夫)先生受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访华。在访华期间保谷政治先生和张香山同志说起小林清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和記念碑之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保谷政治会长说,此事因为需要经费,现在中国还没有很大的经济力量,不太好办。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小林清的儿子小林阳吉谈的却是真正的内容。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兼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向某部联系过,把小林清的问题及遗愿反映给某部。某部给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中联部的回答像是蜻蜓点水似的:小林清确实对中国革命作出贡献。关于骨灰存放问题,小林清本人生前没有向组织要求把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以把小林清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事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的盟员们都对这件事嗟叹不巳。前田光繁先生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参加八路军的日本人。1939年11月7日,以前田光繁为首的七名日本八路,在八路军山西省林县麻田村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八路军根据第内第一个日本反战组织。

  
1942年8月、前田光繁为了参加在延安召开的“华北日本人反战团体代表者大会”而到了延安、在大会上他当选为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会長。

  
他直到1958年才回到日本。正逢冷战开始,岸信介右翼政府执政,因为他在中国工作时间长,又是在华日本人的领导人之一,美军记者在延安曾为他拍过照片。岸信介政府的公安调查部门,经常调查和跟踪他,认为他是危险的赤化分子,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打零工。由于一生没有过正式的工作,得到的年金很少,一直到80岁还在打工。

  
小林阳吉看他年老高龄,生活貧苦,以后輩的身分劝他说:“像您这样资格的老干部,到中国去生活,中国共产党也会给您养老送终的。”

  
他回答说:“我这么大年紀了,浑身是病,怎么好意思给人家添麻烦呢!还有以小林清如此痴心爱中国,尚落到那般下场,我怎能歩他后尘!”

  
2002年5月9日,在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友好访华代表团受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访问北京,小林阳吉作为第二代参加了这个代表团。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张香山先生接见访华代表团时,阳吉向张香山先生提出了父亲的骨灰存放之事。

  
张香山先生深表同情地说;“小林清对中国革命作过贡献,但他不是我们单位的人。我们不能越过系统处理此事。他的单位不同意将你父亲的骨灰存放八宝山革命公墓。我们也是爱莫能助。”

  
“作为家属,那怎么完成他的心愿才好呢?”阳吉问张香山先生。

  
张香山先生想一想说;“还是送回日本吧!小林清叶落归根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小林清死在了为之奋斗了一生中国的土地上,骨灰留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也是一个不錯的处理啊!

  
宋美龄,张学良也是没有叶落归根,他们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他们没有叶落归根,是他们的福气。以他们的见识没有叶落归根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们已经无意再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了,这是一种历尽大风大浪后的大彻大悟。

  
而小林清却没有悟彻,在内蒙古的二十五年流放生涯中,他痴心地盼望,焦灼地等待,没有失去对中国的希望,仍怀着一颗赤诚报効中国的心。

  
小林清被免除政协委员时,他自己写的順口溜“政协委员是体面,不给拉倒随它便”。就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他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可惜的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直到他生命的终结,还在政治上视他为异己。这种政治上被视为异己的滋味,在今天政治观念普遍冷漠的读者看来,似乎很难体会,但对小林清来说,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是致命的,正像前几年流传着的一句民謡“道路曲折走不完,前途光明看不见”虽然小林清从期望到落空,还痴心妄想着能和中国革命元勲一样,把他的骨灰埋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以才会对妻子说,他死后把他的骨灰埋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遗言。

  
而组织上却说,你生前没有留下这样的遗言呀!所以不可能。这就不是社会制度缺陥的问题了。这种对待热爱它的外国人的作法和态度,巳在日本的原反战同盟盟员中,以及有同样经历的中国同志中间产生消极因素,怎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腾飞呢?

  
读完小林清的故事。请相信一点,要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国家更须善待自己的子民和帮助过他的国际友人。

  
小林清应当毫无愧色地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尊敬,而某些人迟至多少年后,甚至死后都不肯把同情与抚慰给予他。

  
小林清巳经走了,给我们留下众多的遗憾! 

  
中国的历史太沈重了,毎一页的翻动都会掠起一片腥风血雨,毎一页都会惊起一群不屈的冤魂。这个问题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不是正史上说的那样呢?

  
魂兮飞扬,魄兮栖止。小林清的魂魄飘泊何所?小林清一个日本人,一生积淀了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华民族经历的血泪与艰辛,但历史毕竟提供了客观,时间最终要显示出公正。

  
小林清对中国的忠诚。悲壮,坎坷的一生仍然可以穿透历史的幽暗,给我们留下一点明亮,否則我们对于历史的失望会更深的。

  
在失去父亲的日子里,小林阳吉常常在想。想起过去与将来的情景:失去父亲的儿子,终于在多年之后经由空间与父亲相聚。周围是蓝色的大海,白色的云,洁白的沙滩。似乎很象小林阳吉常常见到的,太平洋海岸的情景。

  
这是一个旷古的宁静,这是对话的最好环境,就像哈姆雷特在午夜的城头面对他已经死去的父亲。父亲有话没有说完,因此冤魂盘旋,儿子一旦经历了这种对话,也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基于此,阳吉将父亲的骨灰帯回日本,在他的家乡,一个美丽的海湾里,建一个墓碑。使长年客居他乡的父亲,得以叶落归根。

  
日本人的墓碑全部向着正东,很少向着西方。因为日本人喜欢太阳升起的东方。阳吉想父亲也许喜欢太阳,但是他有着一个幽恨绵绵,牵肠挂肚的神州大地,于是阳吉狠狠心,把他的墓碑座东朝西。那石碑是从中国运来的,黑色大理石,上面镶嵌着像天安门那样的飞檐琉瓦。碑上写“日本八路-小林清之墓”,在夕阳余辉之下,让小林清天天眼巴巴地朝着西方,望着那片曾使他魂萦梦绕,生活过五十多年的土地吧!

  
阳吉相信,这个与众不同的墓碑所埋藏的故事,一定是极其怨愤,而且极其凄凉的。近乎于中国古代屈原的故事。作为特殊时代的一个特殊人物,那里会包藏着许多事情,战争与和平,路线斗争与政治倾轧,民族意识与无視人权,战场搏斗,人生沧桑,与某些人的恩怨乃至诡秘多端的国际谍情。

  
更多的是疑问。重重石碑发出了重重感叹、重重疑问,小林清的故事会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曾经给中国革命做过事。

  
这些感叹和疑问,始终也没有一个澄明的归结。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最新的石碑是父亲的,时间是2005年4月。

  
阳吉呆呆地伫立着,死死地看着这座墓碑。阳吉深知,没有人会转弯抹角地找到这里,盯着父亲看。不知底细的人怎会知道“日本八路”是谁呢?

  
那么,只有母亲专程从中国赶来,跪倒在那座墓碑前献酒上香,然后饮泣良久,也算是与父亲重逢吧。但也已经成了遥远的梦境。

  
可是,只要你不小心走进了这个地方,在这些墓碑间巡睃一遍,你就会领会到这里的气氛,阴气森森,排列整齐,干干净净,上下有序,都朝着东方,惟独小林清的墓碑傲骨嶙峋,朝着西方……

  
2006年8月15日

  
全文完

  


  





Page: 2 | 1 |

 回复[31]:  唐辛子 (2006-08-31 12:19:27)  
 
  回复[28]: 东京博士 (2006-08-31 11:45:42)

  
在别人后面发言不注意很容易被误解引起他人不快的,这个俺深有体会,看不见脸,说者听者不可能是同时有同一种情感和理解,所以不妨专文另辟《奴才论》或《论奴才》为佳。

  
——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奴才的忠告

  
--------------------------------------------------------------------

  
HOHOHO~~ 大笑,东博这个贴写得幽默有趣。

 回复[32]:  唐辛子 (2006-08-31 12:25:01)  
 
  宇先生:您来东洋镜这么长,却很少看到您的字画啊。今天您回贴里的“奴才主子”说,我大早就看到,本写了一段回贴,但想想不妥还是删除了。来这东洋镜的人,都靠自己的能力吃饭,没有谁要依赖政府施舍开恩的,哪儿来的奴才与主子呢?宇先生今天的帖子,真是让人惊奇!

 回复[33]:  风 (2006-08-31 12:27:20)  
 
   -〉 -〉 -〉 恍然大悟者的心路历程

  

 回复[34]:  东京博士 (2006-08-31 12:48:26)  
 
  唐辛子 (2006-08-31 12:19:27)

  
HOHOHO~~ 大笑,东博这个贴写得幽默有趣。

  
————————————————————

  
小时候穷啊,只能拿着晚报上公厕一石二鸟,所以现在1PG油墨。

  

 回复[35]: 谢谢关注的朋友。 宇俊之 (2006-08-31 12:53:17)  
 
  这个东洋镜真是有趣的众言堂。各持己见,和平共处。我认为对我的见解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都是很可贵的缘分。哪位朋友如果认为我的画可以待价而沽,我可以赠送小画以示友情。先着3位。

  
接受唐女士的建议,接下来有空发表几幅作品。

 回复[36]: 俺很吃惊 校长 (2006-08-31 12:56:08)  
 
  回复[30]: 凡是想同我辩论的,我请你来喝酒。 宇俊之 (2006-08-31 12:04:57)

  
友情第一,辩论第二。

  
--------------------------------------------------------

  
也许您很伟大,很了不起,也请先收了您的高人一等的心理吧.

  
话不投机是不会有友情的.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忠言逆耳.勿怪.呵呵

 回复[37]:  东京博士 (2006-08-31 12:58:19)  
 
  其实校长说话自己也有“微妙”的过头之处,,,,,,呵呵,越说越多余了,包括俺自己。

 回复[38]: 凡人嘛 校长 (2006-08-31 13:03:18)  
 
  回复[37]: 东京博士 (2006-08-31 12:58:19)

  
其实校长说话自己也有“微妙”的过头之处,,,,,,呵呵,越说越多余了,包括俺自己。

  
-----------------------------------------------------

  
嗯,有的!凡人嘛,达不到圆滑的那个高度,呵呵

 回复[39]:  陈梅林 (2006-08-31 13:09:03)  
 
  不愧是校长,立见高低。

 回复[40]: 俺有自知之明,小吹一下,呵呵 校长 (2006-08-31 13:11:15)  
 
  回复[39]: 陈梅林 (2006-08-31 13:09:03)

  
不愧是校长,立见高低。

  
----------------------------------------------------

  
汗一个

 回复[41]:  风 (2006-08-31 13:29:28)  
 
  ...

 回复[42]: 越来越离题了 陈某 (2006-08-31 13:26:16)  
 
  各位要讨论本主贴以外的话题,请去论坛另开场子。

  
不要在小林先生这么严肃的文章后面眉来眼去的

 回复[43]: 抱歉 校长 (2006-08-31 13:27:49)  
 
  水了小林太君的贴子

 回复[44]: 争论以后可以有友情,只要度量大 宇俊之 (2006-08-31 14:27:13)  
 
  平时我也不赞成轻易跟贴批驳文主,容易造成对个人的伤害。这次对东京博士的跟贴有欠慎重,他后来的意见是对的。因于此,我特别邀请东京博士和校长喝酒,如果不拒绝的话。

 回复[45]:  东京博士 (2006-08-31 14:30:15)  
 
  跟帖不引起被强烈误解的擦边球也就是俺17楼的程度,没想到你紧跟着奋不顾身跳了下去。。。。

 回复[46]:  陈梅林 (2006-08-31 14:36:03)  
 
  原来这句话是自嘲:“只有奴才,除了对主子争宠邀赏,发不出正直之言”,明白了。

 回复[47]: 关与奴性及其他 宇俊之 (2006-08-31 16:08:18)  
 
  我因为喜欢看鲁迅关与国民性,奴性的分析文字,所以也受此影响,欢喜那种文风。但是用跟贴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表达,是有不妥。故考虑接受东京博士的建议,单独写一篇论奴性的文字。鲁迅说过他不但无情地及解剖别人,也无情地解剖自己。我也不会把自己固定在绝对正确的立场上,专门指向别人。如果有人自动对号,打上门来,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将不置一评。

  
同时为了集中精力于本职专业,也考虑不要给有关朋友带来迷惑。将减少东洋镜的参与。

 回复[48]: 小林先生,珍重! 蓝色海洋 (2006-08-31 21:44:44)  
 
   今天我开始第二遍精读你的文章。

  
如果方便的话,请告诉我令尊大人陵墓的地址,我想在他老人家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

  
在他老人家的英灵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唯独一束洁白的鲜花,才能表

  
达我对他老人家的崇敬之情。为了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那麽多前辈流血牺牲,前赴

  
后继。在那长长的英雄的名册中,在无数善良的老百姓心中,人们会永远铭记着一位

  
日本友人的名字--小林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几个小丑,代表不了中国人民。

  
不要为父亲的遗骨没有被安放在八宝山而有什麽遗憾,真正的丰碑不在八宝山,

  
真正的丰碑在人民的心中!

  
最后捎带提一下,马列主义二分院的地址在北京郊区的良乡,不在北京的西苑。

  
西苑是令尊组织的总部所在地。请参考。

 回复[49]:  陈梅林 (2006-08-31 23:39:03)  
 
  欢迎“不会把自己固定在绝对正确的立场上,专门指向别人。”

 回复[50]:  东京博士 (2006-08-31 23:53:09)  
 
  给宇俊之及其他薄皮红心网友:俺遵循皮不厚时不上网,上网首先就要有经得起任何误解辱骂的革命的大无畏的觉悟。 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话,干啥事都失败。期待佳作,不言放弃。

 回复[51]: 谢谢蓝海先生 小林 (2006-09-01 15:39:44)  
 
   我被老兄的义薄云天,深情仗义深深地感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给我的参考意见也非常好,值得我借鉴。

  
父亲的墓在千叶县一个很大的市营墓地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还“拐弯末角”。等有机会、我一定作案内,陪您还有龙升老兄等其他朋友们一块去扫墓。

  
从《父亲》在东洋镜发表后,许多朋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指点提醒我,父亲的遗骨没有被安放在八宝山并不遗憾,也像您说的一样,真正的丰碑不在八宝山,真正的丰碑在人民的心中! 

  
也像房雪霏先生说的一样,我已经以我的方式给父亲充满遗憾的人生打上了一个完整端庄的结。我应该为此感到宽慰。

  
另外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也没有忘记去世12年的父亲。在2005年9月3日,给他的遗属我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这是胡锦涛亲笔题写的章名。纪念章厚2毫米,直径60毫米,采用纯银制作,表面镀金。纪念章上的图案由六组利剑组成一个六角形徽章基座,表示60年、加上5颗五角星、延安宝塔山、和平鸽和橄榄枝组成,分别象征武装斗争、抗战胜利60周年、人民大团结、党的领导、军民团结共同夺取抗战胜利。

  

 回复[52]: 我想去扫墓 蓝色海洋 (2006-09-01 16:10:40)  
 
  去令尊的陵墓的路再远,也比当年令尊从安东到临江的那次行军近吧!小林先生,我是诚心诚意的,请告诉我地址吧!作为晚辈,我一定要去看望一下他老人家。

 回复[53]:  陈梅林 (2006-09-01 16:12:38)  
 
  感动蓝色海洋!请代表我捎去一份敬意。

 回复[54]: 梅林,你好 蓝色海洋 (2006-09-01 16:22:11)  
 
  梅林,你好!如果成行,我一定把你对老人家的敬意带到!放心!望多保重身体!

 回复[55]:  陈梅林 (2006-09-01 16:26:23)  
 
  谢谢蓝色海洋。

 回复[56]:  莫邦富 (2006-09-01 16:43:31)  
 
  没想到我的留言,居然引起了一些题外话。我觉得大家都是好意,如果哪位朋友留言中有个别语句、意思不到之处,务请大家都不要太在意。在海外,大家能有这么个论坛,很不容易的。这几年我没有在中文媒体上写东西,无意之中在这里看到有一帮老朋友、以及我不认识的新朋友在这儿畅所欲言,感到很欣慰和羡慕。希望大家一定和气、团结、我们大家是自己人,一家人!

  
俊之兄,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了?好么?

  
我家的书柜上至今仍放着你给我和我太太画的画呢!!

  
小林兄,你上载的照片使我又回想起了见到你的那一天。看到你对你父亲的后来补述,使我安心不少。要不然,觉得太对不起你父亲了!

  
那位叫蓝色海洋的我不认识的朋友讲的话,使我眼睛湿湿的。他说得真好!

  
“去令尊的陵墓的路再远,也比当年令尊从安东到临江的那次行军近吧!小林先生,我是诚心诚意的,请告诉我地址吧!作为晚辈,我一定要去看望一下他老人家。”

 回复[57]: 莫老师的话说得诚恳 陈某 (2006-09-01 16:52:41)  
 
  “希望大家一定和气、团结”

  
我建议,下次组织东洋镜的网友,一起去给小林先生父亲扫墓。那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回复[58]: 陈梅林!你好! 莫邦富 (2006-09-01 16:52:54)  
 
  陈梅林!你好!得给你专门写几句。看到你的照片以及文字,很是亲切。一切都好么?看了你的文字,觉得你的心态很好,大概日子过得不错吧。在此问好!

  

 回复[59]:  陈梅林 (2006-09-01 17:08:45)  
 
  莫老师:你好!很荣幸啊。源源不断地在我的日本人学生口中得到你的最新动向。欣慰!日子过得不怎么好,心态倒是调整好了。有你这位权威人士的评价,我相信自己的心态大概不错。谢谢你,希望你在东洋镜里多亮相。

 回复[60]: 谢谢各位朋友 小林 (2006-09-02 09:57:08)  
 
   我赞成陈某兄的建议,还是我陪着各位网友一起去扫墓吧。

  
在此对蓝海先生,莫先生,陈梅林女士及各位同情父亲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对于大家的美意,我的感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还有莫先生的帖“看到有一帮老朋友、以及我不认识的新朋友在这儿畅所欲言,感到很欣慰和羡慕。希望大家一定和气、团结、我们大家是自己人,一家人!”

  
写的太好了。我有这样的同感。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人物传记
    父亲前传9 战场被俘 
    父亲前传8 战地生活(下) 
    父亲前传7 战地生活(上) 
    父亲前传6 初到中国 
    父亲前传5 洒泪别亲人 
    父亲前传4 军事训练 
    父亲前传3 征召入伍 
    父亲前传2 支那事变 
    父亲前传1 故乡 
    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后记) 
    父亲二十七 他走得让人痛惜,让人凄怆!(最终回) 
    父亲二十六 日本战友们的委託 
    父亲二十五 久别重逢的恋人 
    父亲二十四 日本人政协委员 
    父亲二十三 乡关何处 
    父亲二十二 落实政策 
    父亲二十一 历史的转折 
    父亲二十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父亲十九 私自上访组织 
    父亲十八 同是天涯沦落人 
    父亲十七 文化大革命浩劫(下) 
    父亲十六 文化大革命浩劫(上) 
    父亲十五 响应毛主席号召,想回日本闹革命 
    我为什么写父亲(前言) 
    父亲十四 艰苦生活 
    父亲十三 在内蒙古学习 
    父亲十二 生活的另一面 
    父亲十一 临危受命 
    父亲十 遣送日本侨民回国 
    父親九 接收东北 
    父亲八 我还是八路军 
    父亲七 奇袭龙須島日本海军陆战队 
    父亲六 跟许世友司令员参加秋季攻势战役 
    父亲五 在机枪训练班任教 
    父亲四 冬季大扫荡 
    父亲三 向日军宣传喊话 
    父亲二 创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 
    父亲一 痛苦的觉醒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