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荟萃 >> 高谈阔论 >> 中日关系
字体∶
日中互相誤解的濫觴

矢吹晉 (发表日期:2006-04-14 16:34:14 阅读人次:1736 回复数:4)

  
-田中角榮與毛澤東談判的真相


  
2002年是日中邦交30周年,值得紀念。遺憾的是當年日中雙方首腦沒有實現彼此互相訪問。這與當年日中政治關係不夠正常是分不開的。小稿的目的是尋求當年田中角榮與毛澤東談判的核心,並探索日中之間誤會的濫觴。當年田中擬使用日語“迷惑”來表達他誠心誠意地向中方謝罪的意思。他的心意當時被中方正確地接受了。但是,針對田中的“百感交集地道歉”一語, 毛澤東贈了田中一部《楚辭集注》。毛澤東為什麼贈了那本書呢?小稿探究了毛澤東選贈那本書的直接原因。原來毛的做法是有的放矢的。

  
一、 田中的謝罪在哪裏消失?

  
1. 田中角榮的關鍵字“迷惑”與“反省”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榮首相訪問北京,當天晚上在周總理主持的歡迎宴會上,田中發表了祝酒詞,田中的祝酒詞中有這句話。即日语:わが国が中国国民に多大な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たことについて,私は改めて深い反省の念を表明するものであります。

  
田中的這句話翻成如下的中文:

  
過去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對此,我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1)。

  
田中講話的關鍵詞有兩個,即“迷惑”與“反省”。

  
對田中的“迷惑”發言,中國方面有了很多議論。

  
最後日中共同聲明說: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2)。

  
日語的“反省”被原原本本地翻成漢語的“反省”。

  
在日中邦交正常化30年間, 日中雙方常常提到把日語“迷惑”錯誤地翻譯成漢語“麻煩”兩個字(3), 批評它不合適的表現,但一直忽視田中“誠心誠意的謝罪”之意。

  
2. 第2次田中與周恩來談判的內容

  
按照日本外務省的記錄,周恩來於9月26日,對田中在25日歡迎宴會上的發言進行了如下的糾正和批評;

  
田中首相在昨天晚宴上的講話中有“添了麻煩”一詞。這個詞只是在不小心把水濺到路邊婦女的裙子上而表示道歉時才會使用的。可是你們卻在提及中日兩國不幸的過去時使用。

  
針對周恩來的糾正和批評,田中是怎樣回答的呢?按照外務省的記錄,田中只是這樣說;周先生的話大概的意思可以理解。即日语:大筋において周総理の話はよく理解できる(4)。

  
在這裏,田中只說了這樣一句“大概的意思可以理解”是非常奇怪的。

  
田中為什麼當時沒有當著周的面直接解釋他的意思是“百感交集地道歉”、“ 誠心誠意的謝罪”呢?如果當時田中沒有解釋的話,他又為什麼回國後在自民黨會議上報告如下的話呢?就此,我推測:雖然田中對周的誤會進行過解釋,但是後來外務省的記錄裏卻刪掉了這部分內容。

  
3. 田中回國後對自民党國會議員總會的報告內容

  
9月30日,回國後的田中對自民党國會議員總會的報告如下;

  
26日晚宴上,我代表日本政府向在座的650到700位中國朋友說:戰爭中我國給貴國帶來了很大的“迷惑”, 為此我們表示深刻的反省。對此中方說;迷惑是什麼話呢?是道歉嗎?而道歉這個詞只是在不小心把水濺到路邊婦女裙子上時才能使用的。迷惑這個詞也是從中國傳來的。但是日語的「迷惑」不同於漢語「迷惑」的意思。我們日本人是有自己的習慣的。當過去的事統統付諸流水,而以非常強烈的感情來處理問題時,就常採用這個辭彙的。日语的解释是:中国は文字の国で本家だが、日本にはそう伝わっていない。こちらは東洋的に、すべて水に流そうという時、非常に強い気持ちで反省しているというのは、こう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5)。

  
田中發言的核心有兩個。第一,他指出了日語“迷惑”和漢語“迷惑”的區別;第二,他申述了他個人對日語“迷惑”的理解。

  
另外,田中於9月30日下午,在總理官邸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了這句話:

  
我對日軍給一千幾百萬中國人造成很大的損害這個事實,表示“迷惑”了。

  
中方說“迷惑”這個詞作為道歉是在不小心把水濺到路邊婦女裙子時才能使用。

  
但我勉強用迷惑這個詞來表達百感交集地道歉的意思。日语的解释是:私は、千数百万人に迷惑をかけたという事実に対しては「ご迷惑をかけました」と言った。「ご迷惑」という言葉は婦人のスカートに水がかかったときに使うのだそうだが、そういう迷惑という感じを、そういうことをお互いにみんなブチまけあった(6)。

  
田中回國後在報告會上的發言肯定不是回國後才有的,而是他如實坦率地報告他在中國講話的內容。那麼,他在什麼時候做出這樣的解釋發言呢?據會談一系列專案安排來判斷,這是田中在第二次會談開場白中,針對周的糾正和批評而做出的解釋發言。接來下是在田中和毛澤東會談中,田中再一次在毛的面前所做的解釋,這樣的推測是比較合理的。

  
4. 田中與毛澤東會談的核心部分

  
田中與毛會談,即毛澤東的接見為9月27日晚上8點到9點半,為時1小時左右。這次日本方面被接見的只有田中、大平、二階堂三位,沒有翻譯員和書記員。日本方面沒有詳細的紀錄。

  
會談後的9月27日晚上10點多鍾,二階堂召開了記者招待會。會談從8點30分開始舉行,地點在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當田中首相抵達中南海時,在門口,總理周恩來、外交部長姬鵬飛和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滿面笑容地出來迎接。會見在毛主席的書房進行了約一個小時。此間,田中首相毫不拘謹,也絲毫沒有感到緊張,他與毛主席談話就好像是在與一位早已熟知的前輩進行談話。

  
據二階堂說,會談是這樣進行的:

  
毛面對田中,指著周恩來說,和我們這位已經吵完架了吧?不吵架可不行啊!毛突然講了這番話。我們邊聽邊想:這真是位出語驚人,與眾不同的人。周微笑地聽著,田中也啊,啊!地答應,氣氛十分融洽。

  
在這次會談中,田中的“迷惑/麻煩”一語也成了話題。

  
毛澤東指出:年輕人堅持說“添了麻煩”這樣的話不夠分量。因為在中國,只有像出現不留意把水濺到婦女的裙子上,表示道歉時才用這個詞。

  
田中:“迷惑”這個辭彙雖然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可是日語“迷惑”是在百感交集地道歉時,也可以使用的。

  
毛澤東說:明白了。“迷惑/麻煩”這個詞你們用得好。

  
上述田中對毛澤東解釋的“迷惑”一詞的意思就是田中心裏的話。田中回國後向自民党國會議員總會報告的內容應該是田中對日中戰爭的看法。

  
那麼,田中的真意又是怎樣傳達到中國的呢?

  
5. 姬鵬飛回憶錄《飲水不忘挖井人》一書中的證言

  
姬鵬飛回憶錄《飲水不忘挖井人》裏面有如下的證言:周總理直率地說,田中首相表示對過去的不幸感到遺憾,並表示要深深的反省,這是我們能接受的。但是,田中所說的“添了很大的麻煩”這一句話,則引起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感。因為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說“添了麻煩”。

  
這可能是日語和漢語的含義不一樣。田中解釋說: 從日文來說“添了麻煩”是誠心誠意地表示謝罪之意, 而且包含著保證以後不重犯和請求原諒的意思。如果你們有更適當的辭彙,可以按你們習慣改。道歉的問題就解決了(7)。

  
據姬鵬飛說,周認識到日語“迷惑”和漢語“麻煩”的含義不一樣,而且田中的真意是誠心誠意地謝罪。甚至田中說過可以按中國的習慣改。田中的解決辦法是“入鄉隨俗”。而不是拘泥日語“迷惑”的態度。

  
總而言之,田中沒有避開謝罪的態度,中方也正確地理解了田中的態度。所以日中邦交正常化得以恢復。

  
在這裏我要順便確認一下這件歷史資料的可靠性。從表面上看起來,“姬鵬飛談,李海文整理”這樣的言論,只是姬鵬飛談話的紀錄。其實不是那樣的。李海文是以研究周恩來出名的資深黨史研究者。退休前她是《中共黨史研究》的副主編。2003年9月19日下午,我和村田忠禧曾拜訪她,請教這方面的資料的背景。她說明了成稿的過程。她先調查中國外交部擋案館的有關資料,然後通過姬外長的談話來直接確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過程。

  
6. 田中與周恩來第2次會談的中方記錄

  
2003年9月24日,我和村田拜訪了位於北京毛家灣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晉研究員。陳晉是研究毛澤東的專家,正在編輯《毛澤東傳(下卷)》。

  
他給我們介紹了有關中方紀錄的部分內容,即:

  
田中說: 可能是日語和漢語的表達不一樣。

  
周恩來說:可能是譯文不好, 這句話譯成英文就是 make trouble。

  
田中又說:“添麻煩”一詞是誠心誠意地表示謝罪。至於這樣表達,從漢語來看是否合適,我沒有把握,但這樣的語言起源於中國。

  
吳學文在他所著的《風雨陰晴》一書中,也從外交部擋案中引用了“添麻煩”一詞,並說這是誠心誠意表示謝罪的表達方式(8)。

  
張香山在他所著《中日關係管見與見證》一書中,也引用了田中的發言,即: 如果你們有更適當的辭彙,可以按你們習慣改(9)。但是張香山沒有引用田中的所謂 “添麻煩”是誠心誠意表示謝罪的表述(10)。

  
上述分析給我們提供了很重要的史實。

  
在日方的會談記錄裏,我們找不到田中謝罪的文字。田中謝罪的表達只有在自民黨會議記錄和記者招待會的記錄中方可見到。

  
二、 毛澤東贈給田中《楚辭集注》的謎底

  
1. 迷惑/添麻煩 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田中與毛澤東會談的中方記錄裏有如下一段:

  
毛澤東說:你們那個 麻煩/迷惑 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田中說:我們準備按中國的習慣修改。

  
毛澤東說:一些女同志不滿意啊,特別是這個美國人(指唐聞生), 她是代表尼克森說話的(11)。

  
毛最後的一句肯定是幽默。依毛的看法,抓“添麻煩”這個辮子反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人都是美國的走狗。請大家注意,毛問田中“是怎麼解決的?”。意思就是說, 對毛來說問題已經解決了。他問的只不過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已。

  
2. 我們準備按中國的習慣修改

  
田中的回答是“(我們)準備按中國習慣(來)改(12)”。

  
請大家注意,田中用了“準備”兩個字。意思就是說,對田中而言,問題還沒有解決好。他回答的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針。就這樣,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談判基本上結束了。留下來的只有日中共同宣言的文字上的修改工作。

  
關於田中告別毛澤東時的情況,中方的紀錄是這樣描寫的:

  
毛澤東說:我是中了書毒了, 離不了書,你看(指周圍書架及桌上的書)這是《稼軒》, 那是《楚辭集注》。(田中、大平、二階堂都站起來,看毛的各種書)沒有什麼禮物,把這個(《楚辭集注》6冊)送給你。(出來後, 二階堂問周恩來, 是否可以對記者說送《楚辭集注》一事,周答可以,並告訴他該書的標題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沈尹默寫的字)(13)。

  
3. 毛澤東為什麼選贈《楚辭集注》?

  
毛澤東為什麼選贈《楚辭集注》而不選贈其他的書藉呢?

  
其原因恐怕是這部書上載有“迷惑”的典型用法。這一點,請看一看《楚辭 九辮(14)》,就明白了。

  
慷慨绝兮不得,

  
中瞀乱兮迷惑。

  


  
4. 廖承志的作用和沈尹默揮毫書名的意義

  
這裏需要兩個注釋。第一,二階堂向廖承志介紹了毛澤東的這個話。

  
毛澤東說:不吵架可不行啊!

  
田中說:和周總理圓滿地商談了。

  
毛澤東說:吵架後才能成朋友。(指廖承志)他是在日本出生的,您這次回國時帶他吧。田中說:廖承志先生在日本也很有名。他如果競選參議員,一定會當選。

  
毛澤東在這裏為什麼突然提起廖承志的名字呢?我估計廖承志的貢獻在於他的日語水平。當時除了廖以外,沒有人能解讀田中所謂“迷惑”的真意。廖承志的日語不是學來的,而是自幼在日本獲知的。一知半解的日語知識是不能理解田中的“迷惑”的。我猜測聽到周恩來的有關“迷惑”問題報告以後,毛澤東很有可能要求廖承志予以解釋。毛澤東曾對田中暗示他是通過廖承志來瞭解田中的發言的。

  
5. 優雅的做法

  
周恩來向二階堂介紹了《楚辭集注》標題的書寫者。

  
會談結束後, 二階堂問周恩來, 是否可以對記者說毛澤東送《楚辭集注》一事,周答可以,並告訴他該書的標題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沈尹默書寫(15)的。

  
這一段故事說明:沈尹默是著名的書法家,周恩來也認識他。所以他一看《楚辭集注》就明白書名是他的筆跡。當二階堂問可以不可以將毛澤東贈《楚辭集注》一事告訴記者時,周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這種態度意味著周事前瞭解毛贈《楚辭集注》的打算。就是說周也知道《楚辭集注》裏面有“迷惑”兩個字。周很自然地提到沈尹默的名字,也暗示著近代日中文化交流的一段歷史。

  
總之,毛澤東企圖通過向田中贈送《楚辭集注》這種表示比較文雅的辦法,來表示日中文化交流如此深刻和如此似是而非的微妙的關係。日中雙方應該從“迷惑”兩個字來研究日中文化的共同點和差別,這或許就是毛澤東贈書的目的。但遺憾的是,中方也好,日方也好,當時都不曾瞭解這個意圖。

  
6. 日中和解的核心為什麼又消失了呢?

  
田中與毛澤東會談是日中邦交談判的頂峰。到了頂峰,日中雙方達到共同的互相瞭解。田中是謝罪的。遺憾的是,田中所謂“百感交集地道歉”的真情,在田中垮台以後被遺忘了。因大平正芳突然的去世也失去了活的證人。另外,日方的談判記錄裏沒有文字上的明確紀錄。這恐怕是外務省的錯誤。

  
同時,中方也有它的消極因素。後毛周時代開始以後,新的潮流發生了。也許當年毛和周對日讓步太多,是不應該的。特別是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指引下中國政策的重點由階級鬥爭轉變到經濟發展。而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力被過高評價,中國的經濟力被過低評價。這樣一來,中國就對放棄賠償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教科書問題或者歷史認識問題也就重新發生了。這一系列問題刺激了中方的民族主義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添麻煩”問題成了最好的反面教材。

  
於是所謂田中只說“添麻煩”,不說“誠心誠意地謝罪”的說法變得非常流行。正因為這樣,當年毛澤東、周恩來接受田中的謝罪這個歷史事實也被忘掉了。

  
毛澤東向田中贈送《楚辭集注》的意義也就沒人研究了。

  
謝詞。在準備本稿的過程中,我得到李海文、陳晉、劉志明3位中國專家和日本學友村田忠禧的協助。在此,我謹表示深深的感謝。2003年10月。

  
《注釋》

  
1.《人民日報》1972年9月26日。《周恩來的決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附錄。(按此回原文)

  
2.《人民日报》1972年9月30日。《日中国交基本文献集·下卷》东京苍苍社,1993年,191页。《周恩來的決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附錄。關於這一段,張香山解釋了如下;這段話是大平外相一字一字地口述下來的,以代替“添了很大的麻煩”的提法。張香山《中日關係管窺與見證》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17頁。 (按此回原文)

  
3.關於“麻煩”一語,《周恩來的決斷》有一種解釋。當初有一種說法是外務省的翻譯有錯誤。的確,日文的“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與中文的“很遺憾的是──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在語感上有相當差距。但是,參加田中首相致詞撰稿的當時外務省中國課長橋本恕卻說,絕不是翻譯的問題,考慮到日本國內輿論,那已經是到了極限的提法了。橋本恕說“我考慮了不知多少天,推敲了不知多少次,誇大一點說,是絞盡腦汁寫出的文章。當然也給大平外務大臣、田中首相看了幾次,得到了他們的同意。《周恩來的決斷》105頁。橋本的回憶是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時候的事。據筆者瞭解,問題是橋本看不懂中文,而且因為保密的原因,他們不得不採用規模小的翻譯小組,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考慮到中方對“麻煩”一詞的反應會如此之大。(按此回原文)

  
4.《日中国交正常化 日中平和友好条约缔结交涉》东京岩波书店,2003年,57页。(按此回原文)

  
5.《日中国交基本文献集·下卷》东京苍苍社,1993年,229页。原载是時事通信社政治部編『ドキュメント日中復交』時事通信社、1972年12月。關於這個會議《朝日新聞》1972年10月1日付第3版也有報導。(按此回原文)

  
6.《日中国交基本文献集·下卷》东京苍苍社,1993年,211页。原载是時事通信社政治部編『ドキュメント日中復交』時事通信社、1972年12月。(按此回原文)

  
7.姬鵬飛《飲水不忘挖井人》,《周恩來的決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附錄,167頁。(按此回原文)

  
8.田中首相解釋說,從日語來講《添了麻煩》是誠心誠意地表示謝罪之意,而且包含著以後不重犯,請求原諒的意思。這個表達如果從漢語上不合適,可按中國的習慣改。吳學文《風雨陰晴──我所經歷的中日關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第90頁。(按此回原文)

  
9.張香山《中日關係管見與見證》16頁。原載《瞭望》雜誌1992年40期。(按此回原文)

  
10.中文版、16頁。(按此回原文)

  
11.據陳晉研究員的筆記。張香山有如下的描寫──毛澤東又問:“增添麻煩的問題怎麼解決的?”田中說準備按中國習慣改。毛澤東又問聯合聲明何時發表,周恩來回答,今天晚上可以共同研究定稿。除中日文外,還要譯成英文,然後才能發表。《中日關係管見與見證》17頁。 (按此回原文)

  
12.張香山《中日關係管見與見證》17頁。(按此回原文)

  
13.陳晉研究員的筆記。(按此回原文)

  
14.《楚辭集注》上的《迷惑》。資料:《毛澤東藏書》全24卷(張玉鳳主編 199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第9冊「楚辭‧九辯」6282頁。(按此回原文)

  
15.沈尹默生平簡介:沈尹默先生是中國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早年二度遊學日本的沈老,歸國後先後執教於北大、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同辦《新青年》,為新文化運動的得力戰士。

  
1925年,在“女師大風潮”中,沈老與魯迅、錢玄同等人聯名發表宣言,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出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等職。1932年,因不滿政府遏制學生運動、開除學生,毅然辭職,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流出版委員會主任。抗戰開始後,應監察院院長于右任之邀,去重慶任監察院委員,曾彈劾孔祥熙未遂,因不滿政府之腐敗,抗戰勝利後即辭職,並卜居上海,以鬻字為生,自甘清貧,足見沈先生高風亮節。沈尹默先生是陳毅先生出任上海市市長後第一位拜訪的民主人士,第一屆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是周總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歷屆上海市人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49年後,他先後參加了上海市政協、市博物館、市文管會、中國畫院、市文聯、市文史館等方面的工作。他親自創建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書法組織──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為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尤其是對中國書法藝術和理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主席曾接見過他,對他的工作和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中南海收藏書畫集》的第一頁上的文字乃是沈老寫給主席的書法。周總理的家中和辦公室也都曾掛過沈老的字。

  
(转自《台湾日本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cholar-21.asp




 回复[1]: 有关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小林 (2006-11-08 11:05:02)  
 
  

  
在写<父亲>一文时,参考了许多文献。有中文,也有日文的,当然中文占大部分。

  
以下是我综合整理的当时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情况。

  
9月25日上午11时30分,田中角荣首相,大平正芳外相一行乗坐的日航专机在北京机场着陆。飞机滑行时,一面中国国旗和一面日本国旗在驾驶员座舱外飘动。

  
机场上没有群众欢迎场面。在飞机旁迎接的是周总理,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外交部长姫鹏飞,外交部顾问廖承志,张香山,还有王海容,庄則棟等当时的名人。

  
田中首相快歩走下飞机的眩梯。欢迎他的周恩来总理同他使劲握手。中日两国领导人在70年代第二个秋天握手,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历史瞬间啊!

  
五星红旗和太阳旗在机场上空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高奏两国国歌。在中国人听来,庄重地像哀乐似的日本国歌《君之代》在三四十年代,对亿万中国人民来说,是沈痛的,被圧迫的象徵。而《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唱的抗日战歌。在70年代的今天,两曲并奏,人们不由得感慨万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抗日,现在迎日。大多数中国人深深感到时代的巨大的变化!

  
田中访华期间,北京和东京之间,设立了八条报社的专用电话线,还在北京建立了电视转播地面站,新闻记者下榻的民族饭店隔壁的民族文化宮建立了新闻中心。田中首相的活动,通过电视和记者的笔,及时的传到了日本。

  
当晩,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盛宴欢迎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一行。6时30分,田中首相一行到达。周总理等同客人们一一亲切地握手,合影留念,然后在乐曲声和闪光灯中并肩歩入宴会厅。

  
主桌上,主人周总理的右边坐着田中首相,左边坐着大平外相,对面坐着二阶堂官房长官。日本客人都穿双排扣西服,气氛庄重。

  
周总理热情致欢迎词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閣下应邀来我国访问,谈判并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我们感到高兴,我代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对田中首相以及其他日本贵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掲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2000年的有往来和文化交流,两国人民结成了深厚友谊。值得我们珍视。”

  
周总理说到这里略作停頓,环视会场一周,语调转沈重:“但是,在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紀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沈痛的往事使在座的日本客人表情格外严肃,中国有关人士心情也十分沈重,周总理见此情景,又以充满信心的话把人们引向积极的境界:“现在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巳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我深信,经过我们双方的努力,充分协商,求大同,存小异,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一定能夠实现!” 周总理热情,有力的话贏得了热烈的掌声。

  
周总理致完词,军乐队奏起沈重的日本国歌《君之代》,接着宾主干杯。周总理走向日方代表团成员坐的四张桌子,和毎一个人都碰了杯。 

  
席间,军乐队轮流演奏了中国歌曲《祝毛主席万寿无彊》,《毛主席走遍祖国各地》和日本歌曲《桜花,桜花》。还演奏了田中首相家乡新潟县的《佐渡小调》,《越后狮子》和大平外相家乡香川县的歌曲《金比罗船》,使客人感到十分亲切。

  
在一片友好气氛中,田中首相热情地称赞:“此次访问,从东京直航北京,我感受到日中间一衣带水的关系。日中两国有着长达二千多年的丰富多彩的交往历史”,接着讲到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时说:“然而,遗憾的是在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表示深深的反省。”

  
田中角荣讲到这里,宴会厅气氛徒然间发生巨大变化,刚才还在热烈鼓掌,笑容满面,听了“添了麻烦”这句话的中国人员立即正襟危坐,神态肃然了。

  
“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的话,立即引起了在座的所有中国人的反感和气愤,会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人们在议论“这是什么话?”“太避重就轻了,中国牺牲了那么多人,难道用‘麻烦’两个字就能解释那段历史了吗?”“对中国人民一点歉意和愧疚都没有? ”

  
田中的致词使中国方面大失所望,也给以后的谈判投下了隐影。

  
田中角荣来不及多想,又按讲稿继续讲下去,田中热情的话又激起中国人的好感,周 总理帯头鼓掌,使宴会又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在9月26日举行的首脑会谈上,周总理对田中提出严历的批评说:“在昨天的晩宴上,田中首相讲‘添了麻烦’这句话好像是弄湿了过路女人的裙子,向人家道歉似的。对于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損失,你是怎么理解的啊?”

  
田中角荣见周总理如此严肃地提出问题,感到事情不那么简单,便请周总理讲明自己的意见。

  
周总理讲起30年前的往事,日军攻陥南京,进行大屠杀,侵华日军屠杀了几十万名中国士兵和平民。侵华战争期间,一千万中国人死于日寇砲火之下,二千多万中国人受到战争伤害,中国遭受三千多万亿美元的财产損失。列举了侵华日军的大量罪行后,周总理理直气壮地质问田中:“你是怎么想的呢?”

  
田中一句话也不说,只听周总理郑重地说:“‘添了麻烦’只是对小过失的道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帯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用‘添了麻烦’来表达,在中国人民中间是通不过去的,而且会引起強烈的反感。”

  
田中角荣这才张口说话:“总理讲的是事实,不容争辨。我也要奉告,‘添了麻烦’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并不那么简单,请原谅,这句话是我满怀诚意地表达了对不起中国的心情。这是日本人未加粉饰地自然发出的呼声。‘添了麻烦’的是我们。因此,我认为前来賠礼道歉是理所当然的。在自民党内尽管有人反对,但我还是这么作了,我访问了北京。”

  
在首脑会谈遇到了难题的同时,26日上午,姫鹏飞和大平的会谈也困难重重。姬鹏飞外长和大平外相进行首轮会谈。日方由条约局长高岛就几个关键性问题解释了日本方面的立场: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日本政府表示没有任何异议。2、关于“台湾领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声明,日本政府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3、日本要维护曾与台湾签定的《日台条约》在法律上的一致性,所以认为这个条约应该是自然消亡,而不是废除它。4、关于“中日结束战争状态”和“中国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问题,原来已经在《日台条约》中解决了,此次没有必要写入《中日联合声明》中。高岛所作说明的第2、3、4条,遭到中方代表的严厉拒绝,并立即汇报到周总理那里。

  
下午2时,第二轮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周总理非常严肃地走进来,会场气氛极为紧张。周总理单刀直入地说“我听了高岛局长对‘条约说明’的汇报,真是奇怪。高岛说明的后三条究竟要说明什么?台湾问题是政治问题,你们想用法律来处理它,难道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吗? ”

  
没等日方人员回过神来,周总理再次逼向对方:田中首相昨晚在致词中说“添了麻烦”,这只是一句表示轻微过失的道歉话,你们用这样的措词来解决那段不幸的历史,难道不觉得太轻描淡写了吗?

  
田中角荣解释说,从日文来说“添麻烦”是诚心诚意表示谢罪之意,并且包含以后不重犯、请求原谅的意思。有关其他问题,日方仍然固执己见,多方辩解。中方坚持自己的立场,丝毫不在原则问题上让步,谈判陷入僵局。

  
当天晚上,田中召集桥本恕等外务省的人,连夜就如何打开谈判僵局,仔细研究那份“说明”,终于拟定出一个妥协方案。

  
第二天上午,中方领导人陪同田中首相一行游览万里长城。这样做是为了向外界表明中日会谈的友好气氛。下午4时,第三轮首脑会谈开始。关于第2条台湾问题,双方取得一致意见。中国方面仍然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立场。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立场,并坚持这是基于《波茨坦宣言》第八条的立场。

  
所谓《波茨坦宣言》第八条,是指1943年《开罗宣言》中的规定,日本将满洲、澎湖和台湾等归还给中国。日本接受了这个宣言,所以说日本早在1943年就已放弃了对台湾的领土权。日方假借《波茨坦宣言》第八条立场的文字,避开直接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的提法。

  
关于第4条“结束中日间战争状态”问题,日方的桥本恕提出是否用“结束中日间不自然状态”的措词。中方认为不够准确和贴切。最后周总理提出用“结束中日间不正常状态”或“将今天不正常的关系正常化”。这种提法上的微妙改变,更符合《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也预示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开始。至此,谈判越过了最大障碍。

  
第四轮首脑会谈是解决第3条,废除《日台条约》和日本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问题。大平外相明确承诺: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尽快宣布废除《日台条约》和撤销台湾驻日本大使馆。周总理表示满意。

  
从22时10分起,两国外长就《中日联合声明》做最后商定,对条文逐字逐句追行推敲,然后送交周总理。周总理对《中日联合声明》做了极其仔细的审定。

  
9月27日晩上8时30分,周总理陪田中角荣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热情迎接客人,同田中角荣,大平正芳,二阶堂进亲切握手,客气地请来宾入座,风趣幽黙地说:“吵架吵完了?不吵不行吗!”

  
田中首相首次领略毛泽东的风趣,他惊叹中国领袖把重大的政治事件转換为轻松的话题。这场谈话,自始至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不!吵是吵了一些,但是巳经基本上解決了问题。”

  
毛泽东微笑一下说:“不打不相识么!用‘添了麻烦’这样的说法,年轻人认为不夠分量。在中国,不小心把水濺到妇女的裙子上,才用这个词。”

  
田中首相说:“日语许多词是从中国传来的。可是这个词日本人在百感交集时也可以使用。”

  
毛泽东说:“明白了。‘麻烦’这个词,你们用得妙!”

  
田中首相称赞廖承志在日本很有影响。毛泽东请廖承志翻译,并问:“你是日本生的吗 ”

  
毛泽东对田中说:“如果你们要,把他帯回去吧!”

  
要分手之前,毛泽东送给田中首相一套6巻本的《楚辞集注》,一面说:“我这个人感觉读书读得太多了。毎天不读书,就过不去。”

  
临别时,田中首相一再要毛主席留歩,但毛主席仍把日本客人送到门口。

  
毛主席为什么要送给田中首相《楚辞集注》呢?

  
日本舆论分析有三种可能:一《楚辞集注》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田中首相为了日本国民的利益,毅然访问中国,为此赞扬他的爱国心。用以告诉日本国民,田中首相完成的任务,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二听说田中首相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兴趣,在访华期间曽做过汉诗,按中国的习慣,以诗酬答。三表示赞赏田中首相在来中国之前对访日的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提出的问题。基辛格曽问田中首相,你为什么那么急于访华?田中首相说:“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要比美中关系要久远得多。”

  
1972年9月29日10时2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并肩歩入大厅,在一张鋪着暗绿色台布,插着两国国旗的长桌前就座。姫外长和大平外相分别在周总理左側和田中首相右側就座。他们身后并排站着两国代表团的成员。

  
周总理和田中首相首先在茶色对面的联合声明文本上签字,接着由姫外长和大平外相分别签字。交換后,先由外长,外相签字,再由总理,首相签字。

  
10时24分,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再次互換联合声明文本。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共祝两国建交。站在他们后面的官员们热烈鼓掌。当两位领导人分别同对方官员握手时,穿雪白上衣的服务员端来了香檳酒。双方互相敬酒,一饮而尽。

  
这时,周总理高兴地说:“这样,就掲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

  
田中首相也兴奋地说:“今天就到这里,不再会有了,痛痛快快地喝吧!”

  
在场的人听了,一起大笑。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发表了。声明庄严宣布从即日起结束两国间存在了20多年的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从而掲开了两国关系中新的一页。

  
《中日联合声明》指出,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10时29分,签字仪式结束后,日本方面根据同中方的约定,由大平外相立即在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

  
大平外相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结果,《日台条约》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以认为该条约已经完结,驻台湾的原日本大使馆处理善后事宜后将予关闭。

  
仪式完了。联合声明发表后,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日本朝野热烈欢迎。日本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在联合声明发表后,立即发表一項声明表示支持,指出“这項声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大大改变了历史潮流。”

  
日本内閣会议迅速予以通过。社会,公明,民社党等在野党,各日中友好团体,各界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和谈话,对联合声明表示欢迎和拥护。

  
日本舆论界普遍欢迎中日建交,指出“日中建交为日中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它是本世紀的一个巨大事件”同时评价,联合声明貫穿着“向前看”的态度,強调发展今后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日本舆论还注意到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的条文,纷纷赞扬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人民的真诚友好态度。

  
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后,引起世界震动,普遍表示欢迎,认为中日和解,有助于缓和亚州紧张局势。

  

 回复[2]:  东京博士 (2006-11-08 11:52:27)  
 
  中国社会长期的父母包办婚姻之一,小事一桩了。

 回复[3]:  小林 (2006-11-08 12:46:50)  
 
  也许有心眼的中国老百姓还不想娶这个“媳妇"呢!

 回复[4]:  东京博士 (2006-11-08 12:56:45)  
 
  主要是没把嫁妆搬来,还有一个秘密,就是不肯TF。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中日关系
    日本,听我对你说 
    向反日热潮泼点冷水 
    日本为什么能胜过中国? 
    从“民族主义者”到“自由派” 
    摒弃“中日友好”的乡愁 
    中日关系“正常化”取决于中国能否成为民主国家 
    友好就是不封锁对话的管道 
    近代日本人眼里的中国 
    日本的“庙”里还要放倒多少中国人 
    日中互相誤解的濫觴 
    中日两国都缺少反省精神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