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体∶大 中 小 | 哦,东棋盘街
| 水双 (发表日期:2006-06-04 10:49:12 阅读人次:2214 回复数:8)
| 每次返沪探亲,总会有意无意地走到孩童时代住过的地方去看看。
我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他们住的房子是老早外公学生意做生意的公司。据外公讲,那是一家纸行,好像是叫公兴纸行。一楼是店堂间,二楼是帐房。那家纸行曾经接过商务印书馆的生意,外公还经常和来纸行商量印书事宜的鲁迅先生见过面。当然这是外公酒后之言,难以核证。
解放前夕,老板去香港了,跑街先生的外公就管理起这栋房子。公私合营之后,房产交公,一栋房子里又陆续搬进了五家人家。
主干弄堂在河南中路和江西路之间,弄堂的北侧,就是上海石库门房子杰作之一的东棋盘街了。南北东西,整整齐齐,宛如棋盘。南北两条街,东西五条街,南临延安东路,北靠广东路。并不是每条街都有出口的,只有当地居民,才熟悉出口处在哪儿。这块地方是捉迷藏的好地方,当时这种游戏叫“国民捉强盗”,好像来源于国民党警察经常抓人的历史记忆,和当时严厉打击治安犯的“刮台风”差不多。一个强盗被抓住后,就被临时关在“卡车”(临时指定的某一户人家的天井,或者干脆就关在居委会)里,等强盗抓齐了,再“猜东里猜”,重新指定警察和强盗的角色。因为路面有很多凹凸,所以那地方也是刮豆腐格子,打弹子,斗鸡,钉橄榄核,造房子,弹橡皮筋等游戏的好地方。
河南中路口有一家烟纸店,外婆常差我去买香烟,飞马牌,2角8分一包。拿去3角,找回2分,可以作为跑腿费,买一包桃板。如果要加买一盒洋火的话,跑腿费就勿着扛了。江西路口有一家点心店,专卖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咸大饼3分壹两、甜大饼4分壹两、油条4分半两、粢饭3分壹两(贰两起卖)。淡浆3分、咸浆5分、甜浆7分。炸油条的是一个老山东,在客人们取油条时,如果油还没沥尽的话,他就会高吼一声:“油沥沥”。我们这些小赤佬在背后学他的样,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油沥沥”。
河南中路的西侧,是西棋盘街,往北边走一点,过了仁济医院,就是四马路(福州路)了。西棋盘街不是我们的地盘,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故事片《难忘的战斗》(达式常主演)中有一组镜头是在那儿拍的,说的是武汉市民轧米店的事,外景却在上海拍,电影真了不起。
现在,在原东棋盘街的地面上建起了雄伟的威斯汀大饭店。
每次眺望着这座象莲花一样的大饭店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么一幅场景。晚年的自己来到这个大饭店,在大厅中央,拄着拐棍,跺着地板,声嘶力竭地、温情地吼道:这儿曾经是我的家!
上海市黄浦区河南中路东棋盘街(江西路15弄)25号二楼后间。
|
回复[1]: 还记得 唐辛子 (2006-06-04 18:55:36) | | 《难忘的战斗》这部电影,达式常给我的印象深刻极了。因为和我爸爸有点象,所以当时觉得他是天下最帅的男演员了。 |
回复[2]: 他的眼神 水双 (2006-06-05 07:32:38) | | 据说他在瞥一下新报到的女战士的眼神,曾使许多女生神魂颠倒。 |
回复[3]: 吴卫建 (2006-11-12 16:47:23) | | 水双兄:我在台看到一个资料记载,此棋盘街在1860年代左右是当时上海风月场所地,当时较繁华,因为那里离洋泾浜(现延安路外滩)码头近,到民国初才慢慢迁移至四马路。 |
回复[4]: 好像是的 水双 (2006-11-12 17:06:17) | | 棋盘街有东西两个,都在洋泾浜边上,咸同年间有“沪上秦淮”之称。光绪以后,就逐渐被四马路占去了鳌头。 |
回复[5]: 东京博士 (2006-11-12 17:54:42) | | 很想现在就看看40年后的水双在威斯汀大饭店的大厅中央,拄着拐棍,跺着地板,声嘶力竭地、温情地吼道:这儿曾经是我的家!PS的也行。 |
回复[6]: 先看看现在的 水双 (2006-11-12 18:37:06) | | 四十年以后是天晓得的事情了,先看看现在的吧。进去看了看,地板也跺过了,没吼。照片是跪着拍的。
|
回复[7]: 吴卫建 (2006-11-12 18:44:48) | | 水双:我为何知道在现上海并不怎么出名的棋盘街呢,那是因为我有一表姐由于家庭出生不好,为此在文革前高中毕业后就去棋盘街小学当教师,就这样在此校当了一辈子小教,当然当小教总的来说还是平安的。 |
回复[8]: 水双啊,上次说起的上海话字典 陈某 (2006-11-12 18:59:13) | | 今天翻出来了,就是这本
|
隔山离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