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陈希我
>> 我的后悔录
字体∶
大
中
小
答《东南快报》问:“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
陈希我 (发表日期:2008-09-20 08:21:13 阅读人次:2253 回复数:5)
问:“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在上海挂牌成立,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答:这只是个政绩工程,也许还是个商业事件,跟文化无关。这些年又开始“大跃进”了。
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文学艺术大师,要达到什么境界才能叫文学艺术大师?你心目中的文学大师、艺术大师是谁?
答: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大师”就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这其实只是泛泛而谈,也为许多人冒名大师找到了借口。什么叫造诣深?什么叫为大家所崇敬?何况文学艺术本来就没有标准。但是我想在人们心目中对“大师”还是有特殊的定义的,所以才那么多人对把余秋雨封为“大师”不认可。我理解的“大师”,应该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人,并且在后来的年代里影响深远,比如文学上的莎士比亚、萨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至于中国,则是鲁迅。
问:余秋雨对于大师的说法是:“后来我想,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你对这样的说法认同吗?为什么?
答:这种玩概念游戏没有意思,也体现了他的心虚。我觉得余先生既然有胆量坐上大师这把交椅,就应该有胆量承受大师所给予的重压。如果不能,就索性爬下来做“老师”好了。但“老师”也不是随便叫的,比如我见到余秋雨,我会称他“余先生”,而不会称他“余老师”,因为我跟他并没有师承关系。我同样也一再制止人们妄称我为“老师”。被我教过的学生叫我老师,我可以接受,但如果不是这种关系,叫老师就令我惶惑了。我曾在文联工作,很多想发稿的作者来文联,从门卫到主编,都一路叫“老师”的,但一旦功成名就了,就立马改口。不知余先生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问:上海市之前也成立了“周小燕大师工作室”,没有任何反响,而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的成立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答:因为他恶心,搞“大师”崇拜更恶心。好像上海近年来特别喜欢搞文化个人崇拜?
问:据说现在大师已经被叫烂了,各行各业大师多如牛毛,一个城市中的一个行业评选出的大师就有1000多名,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答:有些“大师”评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大家也清楚这称呼只是对学者专家的尊称,也就没必要去较真了。但是新的“大师”封号就不要搞了,别糟蹋“大师”的称号,到了“大师”跟博士一样“满街走”,甚至像硕士那样“不如狗”的地步。高帽越来越烂,敬畏越来越少。到了谁都可以被封为“上帝”,那就魔鬼无处不在了。
问:每次有余秋雨的新闻他都会引来骂声一片,从汶川地震时他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不要被利用,到他位于浙江慈溪市桥头镇的老宅,正经有关部门上报申请成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等等,你觉得为什么他一出新闻就会被骂?
答:首先怪他自己,他“芙蓉”得很。但“芙蓉姐姐”是一根筋的,无耻也罢,可他却又想立牌坊,这就使他拿捏。当然也因为那些怀着各种目的抬花轿的,这使得余的出镜更出彩,直至搞起故居来了。这很不吉利。我也想“含泪劝告”余大师,用两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其实,作为一个写作者,写写文章,即便做做文化苦旅,我本来并没太多恶感。
回复[1]:
这个真的是说得好!
老三
(2008-09-20 10:35:05)
回复[2]:
雪非雪
(2008-09-20 10:56:39)
>直至搞起故居来了。这很不吉利。————哈哈,!
立牌坊也行,苦旅过了,也不容易,这叫苦尽甜来。
回复[3]:
哈哈!用不着功成名就,一会儿就改口
新局长 (2008-09-20 13:31:30)
16前的学生,2年前在北京碰到,坐在一起喝酒,酒前还称呼某某老师,酒到半醺,改叫老某某,酒终宴罢,俺成了“小某某”也。
注;是他请的我
回复[4]:
我一个熟人,女性,
陈希我
(2008-09-21 08:52:29)
见了谁都爱称“老师”(特别是对男性),问她为什么,她说是怕对方性搔扰,所以制造距离,把对方端起来。呵呵呵。
回复[5]:
说得好。
自带板凳 (2008-09-21 16:30:45)
老师——大师——太师——上师——僵尸。
让他直接去当僵尸更好。
没有师承关系不能叫“老师”,这个说法我赞成。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我的后悔录
“圣徒”之“恶”
后藤健二的责任感与无责任感——答日本某媒体问
为什么不能直面正常国家日本?
安倍的腰
张艺谋做错了什么?
大岛渚的“性政治”
夏目漱石:永远的困境
太宰治的“生”、“罪”、“死”
社会转型期与作家的选择
答《信息时报》“中国文学最好的时期?”专题
致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公开信
北京人
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公开信
答《晨报周刊》:我们易怒易怨像个怨妇
铁主席,请用“哲学”说服我!——致铁凝主席的公开信
自由下的囚徒
“爱国贼”以及“爱国奴”
生命不是用来糟蹋的
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魔咒
理想者的挣扎
败诉:战斗到2009
"审判"《冒犯书》
我们屡屡被“爱国”绑架
审前会议被委以“国家机密”
哭谢晋
我起诉!
亡民的饕餮
我与老师的劫缘
茶世界
答《东南快报》问:“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
我们该遭“天谴”吗?
母亲(小说)
罪恶(小说)
奥运:改头换面的战争
答《晨报周刊》问:索尔仁尼琴——文学、祖国与良心
过去,而无法过去
向“老愤青”柏杨告别
久入鱼肆之后
考试
我们什么时候学会道歉?
瞧人家境界
穿和服的女人
换个角度看重庆“钉子户”
打屁股
我的真善美
新书《冒犯书》代后记:一个作家的诞生
答《南国都市报》问:陈希我与文学:谁冒犯着谁?
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 中国作家四面楚歌
为《新京报》“鲁迅逝世70周年”专题而作:《超越和未超越的》
三岛由纪夫、平冈公威与我
两耳锅系草鞋耳
应台湾《中国时报》“中国印象”专题之约而作:《尴尬之土》
东京审判,审判了什么?
抽烟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三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二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一
另一种世界大战
第三只眼看道歉
小说《带刀的男人》连载二
小说《带刀的男人》连载一
小说《旅游客》连载二
小说《旅游客》连载一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三封信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三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二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一
小说《晒月亮》连载三
小说《晒月亮》连载二
小说《晒月亮》连载一
小说《上邪》连载三
小说《上邪》连载二
小说《上邪》连载一
战场---也为母亲节作
小说《遮蔽》连载之三
小说《遮蔽》连载之二
小说《遮蔽》连载之一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三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二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一
小说《风吕》连载四
小说《风吕》连载三
小说《风吕》连载二
小说《风吕》连载一
到丽江去
与命拉扯
被豢养的狼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我的后悔录
长寿则辱
大写意的吃
请让我成为您的孩子
何谓边缘生活
爱你,咬你!
又是一年樱飞时
手表如妻
开会
小说《抓痒》初版后记
小说《抓痒》台湾繁体版自序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