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柠 >> 新作
字体∶
“国家机密”与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

刘柠 (发表日期:2007-03-11 01:12:13 阅读人次:1963 回复数:0)

  2月16日,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航空自卫队一等校官因涉嫌向《读卖新闻》记者泄露“内部情报”,违反“自卫队法”,被自卫队警务队(自卫队内部的警察组织)强制搜查住宅的消息。

  
事件起因于一篇新闻报道:去年5月31日,中国海军的一艘“明”级柴油动力潜水艇在南中国海域起火,无法继续潜航而浮出水面,向海南岛方向返航的未署名报道刊登在《读卖新闻》的晨刊上。该报道内容,被认为包含美军所提供的防卫机密情报,遂被当时的防卫厅(现防卫省)调查课以涉嫌违反“自卫队法”(“机密泄漏”罪)的名义报案,旋即立案侦查。此番对自卫官的住宅强制搜查,即基于该调查结果的特定行动。

  
因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导致信息提供者遭司法调查,在战后日本社会是极端的异例。毕竟,对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和国民知情权的尊重,已然定型为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日最高法院于1978年做出的司法解释说,“对于以国家公务员为对象的秘密信息提供请求,只要基于真正的报道目的,采访手法并未逸出社会通识的范畴,应视为正当业务行为。”此后的一些司法判例,大多本着上述精神,给报道方(新闻媒体)以一定的理解和支持。但此次事件,暗含否定上述精神的危险,其背后,是假所谓“国家机密”的“国家利益”对新闻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的挑战,这涉及民主制度赖以支撑的重大价值问题,兹事体大。对此,日新闻传媒界反应强烈,四大报章(《读卖》、《朝日》、《每日》和《日经》)纷纷发表社论,质疑军方做法,强调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保护当事记者和媒体不受伤害,俨然结成了旨在抗衡以自卫队为代表的国家权力的媒体统一战线。

  
2月23日,《读卖新闻》发表的题为《防卫秘密与报道:今后也要践行“知的权利”》的社评指出:“防卫省对于关涉国家安全保障之根本的信息多有掌控,实行严格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规则强化乃题中应有之义,不容出现将防卫秘密泄露给外国情治人员,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体。但并不是说,可任意把包括那些国民理应通过新闻报道知晓的有相当公共性的公共信息截流,其做法何益之有?!”“如此应对,将导致作为采访对象的国家公务员退缩,其结果,不仅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有受到制约的危险,国民知情权的权利空间也会被挤压。”并重申报道机关的使命,“今后,仍将贯彻采访源头匿名制,为奉献‘知的权利’,不懈地坚持正当的采访、报道活动。”

  
事实上,鉴于自卫队屡屡发生泄密事件,2001年以来,随着“自卫队法”的修改,对“泄密罪”的罚则已几度强化,不仅针对泄露防卫大臣“指定”的“防卫秘密”者,从法律上设立了最高刑期可达5年的惩戒条款,惩戒对象甚至还包括所谓“教唆者”。若按此法“较真”的话,该事件中的记者及其所属媒体,也属于“教唆者”,原则上应受法律处置。

  
但是,“普通国家”化色彩日益浓厚的日本早已今非昔比:随着日美同盟的进一步强化和“反恐特别措置法”、“伊拉克特别措置法”等法案的出台,自卫队的海外活动日益频仍,大有恒常化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自卫队在海外的活动实态,越来越难以为国民所了解,这有悖于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因此,新闻媒体作为实现国民“知的权利”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不断要求军方积极公开公共性信息,以缓解防卫机关与社会的“信息不对称”矛盾。如果听任“国家机密”的内涵及其对象范畴和所谓“防卫机密泄露”之法理外延任意扩张的话,社会公共信息管理便会深陷“秘密主义”的窠臼,国民因知情权受到抑制而缺乏判断包括防卫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是非曲直的能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政策,未必不会在“国家利益”的名义下被部分政策幕僚和政治家绑架。在这方面,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日本主流知识社会,一向抱有很高的警惕。

  
还应该指出,此番防卫省方面“抓间谍”的背后,其实不无出于对盟国美国的“信义”,誓将日美军情共享机制建成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铁幕”体制的“效忠”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这种“以儆效尤”的做法被认为收到“一定实效”的话,日本战后引以为荣的“信息公开化”的公民社会成就未必不会大打折扣;而在这点上的后退,未必不会导致整个民主制度本身的后退。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新作
    叫父兄太沉重 
    我们还是不懂日本 
    谈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日本史称中国为“支那” ,从何而来? 
    反战还是美化战争? 
    神保町的细节 
    日本出版业的黄昏之美 
    如何看待钓鱼岛问题  
    知日当如李长声 
    东亚:抓间谍运动的背后 
    正面解读外部世界对中国现实的反应 
    金大中事件:让历史问题的解决去政治化 
    哈“不良”——时尚文化的原动力 
    包老,昨天我为您送过行 
    假如日本军舰开进中国港口 
    谁的公园 
    食品安全是国家利益 
    中国媒体,你的名字叫血汗工厂——谨以此文悼念原晓娟女士 
    那夜,夜凉如水——我所经历的18年前的那一夜 
    魏京生事件,考验日本“价值观外交” 
    “和平宪法”一甲子,志在必改? 
    奢谈“温颜融冰”为时过早 
    中日有多远 
    安倍访美: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国家机密”与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 
    在历史问题表态上的后退,实质是一种机会主义 
    新浪,请告诉我为什么?! 
    《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 
    民间对日索赔:都是历史惹的祸 
    旧话重提“光华寮” 
    要政策论战,不要狼狈为奸 
    警惕“历史修正主义” 
    日美联合作战计划起跑,台海朝鲜纳入照准视野 
    2006:日本转身 
    支持率大幅下降,安倍政权初亮红灯 
    中日关系的深度和谐取决于胡锦涛访日 
    朝核问题: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日本版”NSC:首相官邸“白宫化”的重要步骤 
    爱国主义教育的终极指向 
    “命令放送”与报道自由 
    "和平宪法"颁布 60周年,改宪机运趋成熟?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近忧与远虑  
    美,就是像情人一样地生活——塔玛拉·德兰姆皮卡的生涯和艺术 
    与鹰共舞——安倍其人及其新保守主义政治 
    超越“超越日本的激情岁月” 
    “特措法”再获延长,安保强化提速 
    大韩航空KAL858航班爆炸事件揭秘(旧文照贴) 
    金政权是日本军事大国化的协力者 
    张念:“蛋生”在中国 
    “小泉剧场”:最终谢幕,还是幕间休息 
    让历史问题成为两国关系的“出口” 
    石心宁:无限逼真的“捏造” 
    靖国问题“软着陆”与美国因素 
    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小泉”号起航 
    竹中平藏请辞,“小泉剧场”黯然谢幕 
    历史认识如何超越国境 
    皇室长孙的诞生与社会共识的流产 
    蕗谷虹儿的生涯和艺术 
    小泉,我来为你“盖棺” 
    “后小泉”政治:鹰派与鹰派的较量 
    “安倍政权”如何才能长期化 
    靖国神社问题能否实现“软着陆” 
    自民党总裁选举:小泉政治的最后答卷 
    朝日:从胶着到冻结 
    管他“8·15”,“后小泉”是正经 
    日皇中止参拜原因揭底,靖国问题解决出口乍现? 
    日本:离核国家有多远 
    朝鲜:绝地反击胜算几何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