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柠 >> 新作
字体∶
《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

刘柠 (发表日期:2007-02-12 02:08:02 阅读人次:2765 回复数:3)

  日右翼报纸《产经新闻》将从本月14日起连载长篇评传《邓小平秘录》,并从近一个月前就打出广告,在周知海内外“粉丝”、吸引方方面面目光的同时,自然也引起了北京的高度关注。

  
日前,中国驻日使馆已发出非正式照会,并邀请相关记者,就内容安排等问题,非正式性地交换了意见;尤其是对于有关“天安门事件”的内容,表达了恐对4月温总理访日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

  
对此,评传的主要撰稿人、《产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伊藤正说:“恰逢邓小平去世10周年之际,检阅其人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乃策划之初衷,与温总理的访日无关。天安门事件,无论对邓个人还是中国来说,均是带有历史意味,并且与其后的经济腾飞等变化有关联的重大事件,所以将其作为开卷第一章的标题。”

  
伊藤正(Tadashi Ito),著名政治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是日本公认的大众传媒知华派,以《30年后的林彪事件》、《天安门事件再思考》等重量级著作名世。此番担纲邓传的采访、写作,自然备受瞩目。

  
邓小平,在日本是超级名人,是日文Windows系统中为数不多的只消键入日语罗马字拼写(Toushouhei),无需转换就能自动出现的“固有名词”之一。日人历来少慕虚名,推崇实力人物:1978年10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公以副总理身份访问日本,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这位中国政坛的传奇人物,被当成中国政治的“执牛耳者”,受到了国家元首级的礼遇。事实上,邓公的访日,也间接促成了中国当代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转折:不到两个月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开幕,在清算“凡是派”,确立以邓为核心的新权威主义体制的同时,打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开始了一场已经吞噬掉整整一代人,至今难以望见出口的、被称为“改革”的惊天伟业。在日人眼里,在毛时代空前惨烈的政治斗争中被打倒,苟活而终于胜出——邓三上三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波澜万丈”的中国当代史。更为重要的是,曾被邓两次以非常手段拉动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已然结出了起飞的硕果。然而,这个超过一万亿外汇储备的、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既给日本带来“中国特需”的实惠,也正在成为日本的恐惧之源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如此文化上令人怀旧,政治制度迥异的大块头邻国,日本总难掩复杂的表情。

  
此番连载的栏目,是《产经新闻》晨刊的看家金牌栏目,在主流社会拥有众多的读者和广泛的影响力,历史上连载的《蒋介石秘录》、《毛泽东秘录》等力作,无一不曾成为斯时的重要话题。正是其当仁不让的影响力及《产经新闻》本身的反华右翼倾向,成为中共当局提心吊胆的由头。虽说是在言论自由的民主国家,但可以想象,对传主的盖棺定论之“厚道”与否,无疑会对日本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评价发生微妙的影响。

  




 回复[1]: 转眼10年了 陈某 (2007-02-12 08:50:53)  
 
  中国时报朱建陵/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正月十三)晚上九时○八分,邓小平的专属医疗组组长牟善初宣布“停止抢救”,宣告出生于一九○四年的邓小平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为了因应这一天,海外稍具规模的媒体都会提前准备,由于没料到邓小平如此高寿,有的提前准备了三年、有的提前准备了五年,关于“邓后”的中国大陆政治情势分析,因此每年都必须更新一次,以备不时之需。

  
当年的准备,当然不只是“分析”一项,最主要还是“新闻”。由于担心一旦邓小平病危,北京可能禁止台湾媒体记者进入采访,一些台湾记者改用“笔名”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方便在邓小平去世后以本名闯关进入北京采访。

  
此外,由于担心届时的新闻通讯出现问题(那还是手机、笔记型电脑未普及时代),关于邓小平死亡的消息,许多同业商定以“代志大条了”做为密语,以求能将北京发生的讯息,透过传真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告知台北。

  
D计画等死队密语通消息

  
与台湾相比,香港人更关心邓小平的健康。因此,早在“狗仔队”出现之前,为因应邓小平突然过世,香港媒体已经有“D(邓)计画”、“等(邓)死队”等名词出现。香港媒体以更庞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等待著这一天的到来。

  
或许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而过多的风吹草动假消息又影响了判断,因此,当这天真的到来时,许多媒体反而犹豫了起来。十年前的二月间,关于邓小平病危的消息虽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没有一家媒体敢于做出论断。

  
十年后的今天,究竟哪家媒体发出全球独家,报出第一则邓小平去逝的正确消息,仍然有争议。但根据大陆媒体的报导,抢得头彩的是《路透》。在邓小平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两个小时,一组神秘的号码65329999传入《路透》当时驻北京首席记者马珍的传呼机,这是马珍和北京消息人士关于邓小平死亡的传递暗号。之后,马珍的另两个消息人士也传递了同样的讯息,加总三个不同来源的消息,《路透》几乎已经九九%确定邓小平已经死亡,但他们仍候著,即使只剩下一%的不确定,他们选择继续等待。

  
路透再三确定传讯抢先报

  
最后,实在等不下去了,《路透》在隔天(二十日)凌晨二时四十二分发出消息,但这已经是邓小平咽气之后五个半小时。

  
事实上,另一家媒体,台湾《中天电视》的前身─香港《传讯电视》,当年在老板于品海的亲自操作下,早在二十日凌晨一时的整点新闻中,就“独家”发布了邓小平去世的消息,还请来大陆出身的新闻人杨锦麟在现场做评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传讯电视》的宣传广告都是“我们唤醒了世界”,告知世人他们才是那则全球独家新闻的发布者。

  
全球关注一人生死已成过去

  
二十日早上的各国报纸,日本各大早报只有《朝日新闻》在头版以怀疑的态度登了“邓小平死亡?”其他各报都只字未提;香港还有报纸说邓小平已经从医院返家,又是一尾活龙云云。此外,也有部分早报太过迫不急待,在十九日当天就报导了邓小平去世的消息。

  
十年后的今天,虽然究竟谁抢了这则独家新闻仍然有争议,但中国大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人的生死能引起如此的关注,这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邓小平的心愿。邓小平生前多次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

  


  

 回复[2]:  小林 (2007-02-12 13:34:50)  
 
  

  

 回复[3]:  丁潍潍 (2007-04-17 00:41:43)  
 
  举重若轻的风格和“先福”政策使得今天的中国如此“厚重”。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新作
    叫父兄太沉重 
    我们还是不懂日本 
    谈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日本史称中国为“支那” ,从何而来? 
    反战还是美化战争? 
    神保町的细节 
    日本出版业的黄昏之美 
    如何看待钓鱼岛问题  
    知日当如李长声 
    东亚:抓间谍运动的背后 
    正面解读外部世界对中国现实的反应 
    金大中事件:让历史问题的解决去政治化 
    哈“不良”——时尚文化的原动力 
    包老,昨天我为您送过行 
    假如日本军舰开进中国港口 
    谁的公园 
    食品安全是国家利益 
    中国媒体,你的名字叫血汗工厂——谨以此文悼念原晓娟女士 
    那夜,夜凉如水——我所经历的18年前的那一夜 
    魏京生事件,考验日本“价值观外交” 
    “和平宪法”一甲子,志在必改? 
    奢谈“温颜融冰”为时过早 
    中日有多远 
    安倍访美: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国家机密”与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 
    在历史问题表态上的后退,实质是一种机会主义 
    新浪,请告诉我为什么?! 
    《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 
    民间对日索赔:都是历史惹的祸 
    旧话重提“光华寮” 
    要政策论战,不要狼狈为奸 
    警惕“历史修正主义” 
    日美联合作战计划起跑,台海朝鲜纳入照准视野 
    2006:日本转身 
    支持率大幅下降,安倍政权初亮红灯 
    中日关系的深度和谐取决于胡锦涛访日 
    朝核问题: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日本版”NSC:首相官邸“白宫化”的重要步骤 
    爱国主义教育的终极指向 
    “命令放送”与报道自由 
    "和平宪法"颁布 60周年,改宪机运趋成熟?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近忧与远虑  
    美,就是像情人一样地生活——塔玛拉·德兰姆皮卡的生涯和艺术 
    与鹰共舞——安倍其人及其新保守主义政治 
    超越“超越日本的激情岁月” 
    “特措法”再获延长,安保强化提速 
    大韩航空KAL858航班爆炸事件揭秘(旧文照贴) 
    金政权是日本军事大国化的协力者 
    张念:“蛋生”在中国 
    “小泉剧场”:最终谢幕,还是幕间休息 
    让历史问题成为两国关系的“出口” 
    石心宁:无限逼真的“捏造” 
    靖国问题“软着陆”与美国因素 
    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小泉”号起航 
    竹中平藏请辞,“小泉剧场”黯然谢幕 
    历史认识如何超越国境 
    皇室长孙的诞生与社会共识的流产 
    蕗谷虹儿的生涯和艺术 
    小泉,我来为你“盖棺” 
    “后小泉”政治:鹰派与鹰派的较量 
    “安倍政权”如何才能长期化 
    靖国神社问题能否实现“软着陆” 
    自民党总裁选举:小泉政治的最后答卷 
    朝日:从胶着到冻结 
    管他“8·15”,“后小泉”是正经 
    日皇中止参拜原因揭底,靖国问题解决出口乍现? 
    日本:离核国家有多远 
    朝鲜:绝地反击胜算几何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