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硬的
字体∶
“高铁”杂谈

文炜 (发表日期:2007-03-29 14:44:39 阅读人次:1790 回复数:0)

  中国首列貌似日本新干线的子弹头列车1月28日从杭州开往上海,列车的车头写着“CRH”,意为“中国铁路高速”,可这三个字母竟被某些人歪称为“耻辱号”,网上甚至有人说:“铁道部内有汉奸。”

  
中国高铁和日本技术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以前,我们只知道,中国有不少人认为京沪高铁若采用日本技术就是国耻。最近,日本媒体逐渐透露了一些有关中国高铁的消息。殊不知,日本国内关于是否向中国输出新干线技术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政府和经济界千方百计地向中国推销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日本的技术外泄,怕中国成为强大竞争对手,反对向中国提供新干线技术。日本JR东海公司的会长葛西敬之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明言:不支持中国的高速铁路计划。他的理由是“日本值得骄傲的新干线技术被中国复制,这是很危险的,日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以后的后果”。在日本,还有一些右翼人士骂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单的川崎重工是“卖国”。深有意味的是,一方觉得采用日本技术是国耻,另一方觉得向中国输出技术是卖国,中日两国“愤青”真该好好沟通一下。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决策者、铁道技术部门做出了很明智的选择,为中国的高速铁路选择了最适合的技术,当然拿到订单的不止日本,还有德国、法国、加拿大,但“CRH”让明眼人一看就认出“日本体型”了。诚然,日本政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拼命要拿到高铁订单,但我们应该看到,新干线是很成熟的技术,40多年来没有出过重大事故,对中国的高铁来说,“拿来”新干线是最好的选择了。两年前,日、德、法三国开始竞争京沪高铁项目时,中国铁道部就粗略计算过,如果采用德国的磁悬浮,造价为4000亿人民币,而新干线为1700亿元。

  
中国看起来是遮遮掩掩地引进日本技术。3月23日,《朝日新闻》的“异乡的新干线”栏目透露了两个与中国高铁有关的细节,2004年,因当时的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陷入低谷,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引进日本“疾风号”新干线技术的签字仪式在北京的一间办公室悄悄地进行。与同样拿到一部分订单的法国、德国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会邀请中国铁道部官员参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1998年,日本政府内就有人主张,京沪高铁的南京路段用日本政府提供的ODA资金来建造,以此对南京大屠杀赎罪。应该说,这是很有诚意的提案。

  
这些与高铁有关的耐人寻味的消息若不为中国民众所知真是件遗憾的事,在中国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问题上,可以说中日从官方到媒体都缺乏透明度,这也造成两国民间的一些误解。有关高铁的讨论,中国民间多局限于民族主义感情,而不是从技术优劣、国家利益的高度去考量。而日本“愤青”又觉得中国占便宜了,好象中国白拿了日本的新干线似的,而忽略日本获得的经济利益。也许中国官方出于担忧激化民族主义情绪或者牵制日本等种种考虑而刻意掩盖部分事实,更有一种可能是:现在的中国充满“大国情绪”,因此而强调自主生产,引进技术、特别是引进日本的技术是不是与崛起的大国形象不符?日本方面之前不张扬得到中国高铁订单的事,恐怕是应中国的要求给予配合,得了便宜就不卖乖了,日本企业也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

  
所幸近期中国媒体也开始找突破口了,开始陆续地报道高铁的事——包括日本国内有关输出新干线技术的两种不同声音,但有关报道还是很克制和有所保留。但愿随着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国经济合作的加深,有关中国高铁的更多细节能够得以“透明”,要让中日民间都知道,中国高铁与日本新干线的合作是真正的“双赢”。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硬的
    构建中日平等的对话平台 
    “高铁”杂谈  
    对待中日历史问题需要大智慧 
    安倍为何对“美丽国家”走火入魔?  
    透视靖国神社的“与时俱进” 
    什么样的新闻值得报道 
    什么样的历史值得纪念 
    求同存异 跨越历史认识 
    安倍的“豹变”和中国的“渐变”  
    中日首脑会谈,同床异梦?  
    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  
    从日本人在中国自杀谈起 
    此“三光”非彼“三光”也  
    谁的“爱国刀片”在飞 
    中国向日本展示军事透明化的联想 
    应理解日本的“健康志向”  
    日本请中国律师“对付”中国企业 
    爱国与尊重他国 
    让民族感情诉求更符合中国战略──反思千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入常” 
    中日决战岂止在赛场  
    靖国神社问题在考验谁的智慧?  
    关于入境留指纹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