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硬的
字体∶
谁的“爱国刀片”在飞

文炜 (发表日期:2006-07-29 17:59:28 阅读人次:1968 回复数:14)

  (一)不能越过法理去“爱国”

  
谁的“爱国刀片”在飞?爱国,本是一种高道德标准的情愫,何以与刀片相连?本文从中日关系中因“爱国”而生出的种种纠葛谈起。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7月6日收到一份发自香港署名中国人名字、附带刀片的恐吓信,威胁安倍如果参拜靖国神社将受到上天惩罚。日本警方已经就此展开侦查。安倍表示他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主张。同时,安倍晋三在山口县的办公室也接获来自香港的恐吓信。

  
发恐吓信的人显然是选了时机的,选在“七·七”这个敏感日子的前夕,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愤慨”顺理成章,可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爱国”。实际上,这是一种违反法理的愚蠢行为。在笔者眼中,香港是个很讲究秩序的地方,浩浩荡荡数十万人的大游行都能寸脚不乱,以民主之风求民主,让人叹为观止。如今个别人却使出“寄刀片”之下策,令人扼腕。这与给中国大使馆寄刀片、用气枪打中日友好设施的日本右翼有何区别?不管处于何种立场,用威胁的手段胁迫人,在道德上就已经将自身置于劣势。一些 “爱国者”以为自己在爱国的旗帜下任何过激的行为都是合理的,最起码可以“罪轻一等”。于是,有大学教师狂砸王直墓碑,有人拿石块扔向日本驻中国大使馆门窗,还言必称为了正义,还总有人把他们捧为英雄。

  
相比之下,日本的过激“爱国者”受到的谴责和惩罚比中国方面多得多。去年,日本富士施乐复印机公司董事长、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小林阳太郎由于在公开场合表示“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日本右翼分子向小林家中投掷燃烧瓶和邮寄子弹。对这一行为,日本舆论普遍给予谴责。耐人寻味的是,就连一向被视为“右倾报纸”的《产经新闻》也谴责起“爱国者”来,说是“只有保障言论自由,民主社会才得以成立,对他人的观点有所异议和不满,应该堂堂正正地展开辩论,而绝不容许以卑劣的手段封杀他人的言论”。从报纸的立场来说,同样“爱国排外”的《产经新闻》却坚决把自己与暴力“爱国者”划清界限,不说什么鉴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从宽处理肇事者等等。而是强调言论自由,谴责暴力行为,这是很高超的论调。看来日本右翼再丧心病狂,也逃脱不了法理的约束。

  
在如何冷静爱国,客观看待过激民族主义者的态度问题上,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些愤青的感情用事是横行无阻的,似乎骂得越狠越风光。说道德底线也许还是个模糊的概念,扯远一些,要引出国民素质、法制健全等问题。关键的一点是,绝不能对触犯法律的所谓“爱国者”手软。爱国的道德底线就是说不能越过法理去“爱国”,不能把怒火泼向对方国家。

  
中日之间,“爱国刀片”飞来飞去,民间仇视,如何谈得上改善关系?

  
(二)爱国,要宽容异见者

  
另一方面,有的“爱国刀片”是向内的。我们还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待本国的“叛逆者”?因为这也关乎如何爱国。中日两国都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讨论中日关系时,批判本国的对外政策的政府官员、学者或一般民众不乏其人,他们通常被视为替对方国家说话,甚至被称“卖国贼”。

  
比如,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以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被人熟知。前不久,二阶俊博收到了一个邮件,里面有一只刀片和一封信,信中警告他别跟中国走得太近。信中写道:“别迎合中国,你正在转移日本的资产和财富。我们劝你自杀谢罪。”二阶俊博是日本小泉内阁中为数不多的同中国政治家有着个人联系的大臣,他也因此在日本的“卖国贼”榜上有名。

  
还有一种“刀片”是看不见的,但它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那是语言上的威胁和谩骂,有的“爱国者”对不附和所谓主流的“持不同政见者”很苛刻,动辄把他们骂为“汉奸”、“卖国贼”,骂人的“爱国者”们是否也该拷问一下自己的道德底线,调整一下自己的爱国思维方式?最起码,请对照一句网上公认的准则:“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不能因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就不给你说话的权利。

  
在中日关系的讨论中,笔者以为,长期以来受感情和情绪支配的情况居多,特别是“爱国”的一方总是居高临下地批判异见者。在中国,主张对日友好或者对中国的对日外交政策提出批评的人,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被怀疑不爱国以致卖国。其实攻击者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倾向都是很有问题的。还是举二阶俊博的例子,他主张对中国友好,你能说他不爱日本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他是为了日本的利益才主张对中国友好,一小撮日本右翼以外的日本人应该都能理解他的言行。同样,我们的一些主张对日友好甚或批评中国的人难道真是背叛祖国吗?恐怕也不能这样轻易下结论。

  
“爱国者”对所谓叛逆者最理直气壮的论断就是:叛逆者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出现了问题。民族认同,这实际上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去年在中国出版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提出的“认同危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亨廷顿的观察,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传统的国家认同正陷入一场“认同危机”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发达国家内部的民族多元化。第二个原因是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越来越淡化,而一种新的“全球认同”则在慢慢取代传统的国家认同。特别是全球化使西方发达社会中精英层的国家认同感大大降低。而普通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爱国主义情绪远远高于精英分子。所以精英和民众之间不可避免地有国家认同差距。一位中国的IT精英曾告诉笔者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现在,国境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

  
与其说“全球认同”是“危机”,毋宁说它是潮流和趋势。我们这个社会既需要精英们冷静的纵横郫阖,也需要大众的单纯的热情。但是精英毕竟只是少数,他们常有不被理解的苦恼,甚或有被摈弃和孤立的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爱国情愫中掺和了爱地球的成分。爱地球,没什么不好,连北京奥运会口号不都说了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一些海外华人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但出国后,视野更加开阔,也可以说对中国的事可能看得更清楚了,说一说自国的“丑陋”,很自然被认为是忘了本。对中国人来说,爱国显然比爱地球重要多了。但,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异见中不见得没有真知灼见。一些人现在似乎还缺乏包容异见的宽广胸怀。1955年中国大陆发动了批判胡适反动思想的运动,官方组织了对胡适的大批判,出版了8卷本的《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约200余万字。当时胡适在美国,设法弄到了这八厚册批判自己的书并且全文读完。唐德刚(旅美历史学家)问胡:这几百万字里就没有一点学问和真理?胡适答曰:没有学术自由,哪里谈得到学问?

  
胡适的话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怎样避免言论一边倒和给“学术自由”一个适和的土壤,不管对社会还是对个体,都是个课题。社会在进步,可有时人们却被自己的影子绊住了脚步。

  
还是回头来说说中日关系。你不得不承认,在中日之间要做到“民族认同意识模糊”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这也是中日民间难以相互理解的原因之一。想强调的是,近年来,中日关系讨论欠缺的正是一种“学术自由”的氛围,中日关系中不是点子多,而是观点太单调。多是表现为多数的一方对少数或个别的一方的打压。中日关系讨论中需要一种第三方的立场,也就是说尊重对方的民族感情,不带偏见,不带自身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来探讨问题。中日关系中可以摆上桌面探讨的问题很多,包括历史问题的细节亦可重新挖掘和考证,历史本来就有多个侧面,如果历史是由某一方说了算了的话,也用不着中日韩三国来共同编撰面向青少年的历史教科书了。历史从属于意识形态的时代终会离我们远去。

  
当然做一位反主流的异见者是需要勇气的,中日关系中言论一边倒的情况让许多想发表意见的人也不敢说了,背叛国家和民族这样的帽子确实是很吓人的,这样的风气不利于打开中日关系的新局面,也不利于民主风气的形成。一些忍受误解和顶住压力为中国的利益而建言献策的人是可敬的,相信我们的“二阶俊博”们迟早会得到大众的认可的。

  
爱国的方式不是排外和仇外,爱国情感的基础应是理性和豁达。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宽容而开放的。不管刀片是对外还是对内,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都是一种变质的民族主义感情的反映。关于爱国,我们要考虑的也许不仅是怎么坚守道德底线的问题,而是怎样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标准,对内宽容,对外大气,谴责无知的过激的民族主义者,接纳用心良苦的“倒戈者”,当我们能以这样的道德准则来看待中日关系时,也许中日关系会变得简单明朗、容易把握一些。

  




 回复[1]:  邯子 (2006-07-29 22:43:08)  
 
  有道理

 回复[2]: 致文炜 吴卫建 (2006-07-29 23:48:14)  
 
  你好,大作拜读,同感也.

  
上世纪以来,很多文人骚客随着时代的演变黯然失色,但胡适的思想却越来越鲜明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在台湾连民进党人也很赞同胡适的民主主义思想.

  
你的博客网页也在看.

 回复[3]: 谢谢吴先生 文炜 (2006-07-30 12:52:47)  
 
  东洋镜有了您,我们就多了一座连接宝岛台湾的桥梁。

  
“现在台湾连民进党人也很赞同胡适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么?

  
胡适的思想值得慢慢琢磨。

 回复[4]: 复文炜 吴卫建 (2006-07-30 14:31:06)  
 
  谢谢.当然现民进党人是取其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用.胡适当时是温和的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也就是在体制内要求国民党实行民主统治,他和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是战后50,60年代台湾民主的第一声,雷震后被蒋政权判刑10年,雷震的平反是民进党执政后落实的.现民进党人常用这些攻击当年国民党在台如何专制等.

  
又,你此文现已上在美注册的多维新闻网,倒是迅速的啊.

 回复[5]:  文炜 (2006-07-30 15:09:54)  
 
  谢谢关注。像胡适那样在体制内建言是很可贵的,不满足于安逸。现在的中国缺少这样的敢言者。

  

 回复[6]: 这就是胡适 水双 (2006-07-30 16:19:08)  
 
  

  

 回复[7]: 照片好呵,题字有个性 文炜 (2006-07-30 17:10:27)  
 
  兴之所至,贴上季羡林写胡适的情趣一文。

  


  
胡适是一个好人

  
●季羡林

  


  
我从小就读胡适的书,从我这一方面来讲,我们算是神交已久。从年龄上来看,我们是相差一个辈分。当他在北大教书最辉煌的时期,我还在读中学,无缘见他,也无缘听他的课。上大学时,我上的是清华大学,所以始终没有一面之缘。我在德国呆了十年之后,由于我的恩师陈寅恪先生的推荐,当时北大校长正是胡适,代理校长是傅斯年,文学院长是汤用彤,他们接受了我,我才能到北大来任教。作为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门限是非常高的,学生进北大不容易,教师就更难。而我一进北大,只当了一两个星期的副教授——这是北大的规定,拿到外国学位的回国留学生只能担任副教授,为期数年——立即被提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当时我只有三十几岁。因此,我毕生感激他们几位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

  
我同适之先生共同工作了才短短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他还经常飞往南京,在北平的时间不算太多。但是,做的事情却真还不少。我是系主任,经常要向他这位校长请示汇报工作。

  
我们又同是北大教授会或校委会(准确的名称我记不大清楚了)的成员,同是北大文科研究所(有点像现在的文科研究生院,理科好像是没有)的导师,同是北京图书馆的评议会的成员。最后这一个职位一直到今天对我还是一个谜。评议会成员只有六七位,都是北平学术界的显赫人物。为什么独独聘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担任评议员?我是既喜,又愧,又迷惑不解。

  
适之先生对印度研究,很重视,很感兴趣。他对汉译佛经相当熟悉,他大概读过不少。尼赫鲁派来一位访问教授师觉月博士,他委托我照顾。印度政府又派来十几位研究生,他也委托我照顾他们。他安排师觉月做学术报告,亲自主持会议,用英文发表欢迎词。他曾多次会见师觉月和印度留学生,都要我参加。我写了一篇论文:《列子与佛典》,送给他看。他写了几句话说:“《生经》一证,确凿之至。”这表示他完全同意我那篇论文的结论。

  
适之先生待人亲切、和蔼,什么时候见他,都是满面笑容,从来不摆教授架子,不摆名人架子,不摆校长架子,而且对什么人都是这样,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我从来没有看到他疾言厉色,发脾气。同他在一起,不会有任何一点局促不安之感。他还不缺乏幽默感。有一次,在教授会上,杨振声教授新得到了一张异常名贵的古画,愿意与同仁们分享快乐,于是把画带到了会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胡先生把画拿起来,做装入自己口袋里之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适之先生对学生是非常爱护的。“沈崇事件”发生以后,北京大学和北平其他大学的学生们,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上街游行抗议。国民党在北平的宪兵三团和其他一些机构,包括特务机构在内,逮捕了不少爱国学生。我第一次看见胡适面有怒容。他乘着他那一辆在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国民党驻北平的各大衙门之间,会见当时一些要人,要他们释放被捕的爱国学生。震于胡适的威名,特别是在美国的威名,他们不敢不释放学生。据说现在还能找到胡适当时写给一些国民党军政要员的信。胡适不会不知道,当时的学生运动,如上述的“沈崇事件”,以及反饥饿、反迫害的运动等等背后实有中共地下党的推动力。但是此时他关心的是学生,而不是什么党员。平时我在他那一间相当简陋的校长办公室中也有时碰到学生会的领导人去找他,提出什么请求和意见,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左派学生,他统统和蔼相待,并无所轩轾。

  
我称胡适为“书呆子”,这决不是无根据的。有一次,记得是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前,他说他有其他约会,必须提前离开。然而,会开着开着就离了题,忽然谈起了《水经注》。一听《水经注》,胡先生的兴致勃然而起,座位上仿佛有了胶,把他粘住,侃侃而谈,再也不提“走”字,一直到散会为止。他的那个约会早被他忘得无影无踪了。难道这还不算有点“呆”气吗?

  
我同适之先生总共在一起工作了三年。三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留给我的印象却不少,上面所列举的不过是其中最主要的、最鲜明的而已。我的总印象是:胡适是一个好“朋友”,胡适是一个好人。

 回复[8]: 胡适的书 吴卫建 (2006-07-30 17:33:24)  
 
  季羡林前几年来台访问时,还特去祭拜了胡适的墓. 

  
最近在台有人赠我一本厚厚的胡适文集选,是62年胡适在台逝世后出版的,我正在读着,书虽旧些,但其思想不旧矣.

  

 回复[9]: 我也很想阅读呵 文炜 (2006-07-30 17:46:22)  
 
  您读后,把思想和大家分享呵。

 回复[10]: 复文炜 吴卫建 (2006-07-30 18:24:40)  
 
  ok,我以后会将此书带回日本的.

  
现看到书中有2个胡适的名句:一)多研求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以前中共批判过此语).二) 1,大胆的设想;2)小心的求证.

  
当然,任何人的话都是见仁见智的.

  

 回复[11]: 吴卫建先生 蓝方 (2006-07-30 22:44:59)  
 
  吴先生:

  
这本书的封面上的字,很喜欢。特别喜欢。请问有注明是谁写的吗?

 回复[12]: 致蓝方,封面字 吴卫建 (2006-07-31 00:14:05)  
 
  我亦有同感,每个字都有它好的地方,那适字的走字边旁的笔锋,很美,还有那的粹字卒部下部笔锋,亦很美.但此书中没查到书名题字的出处,由于此书是胡适去世后出版的,但字又较象胡适本人的字体,是否是后人仿胡适的字体.还有,胡适此照片我认为也很好,我看过一些胡适的照片,这照片的笑容是胡适晚年典型的笑容,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印象.

 回复[13]: 致吴先生 蓝方 (2006-07-31 00:49:08)  
 
  非常同意!我觉得除了“语”字,别的三个都精美无比。乍一看好像是石头上刻的--就是说有力度,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但是看看上面胡适年轻时候照片旁边的字,虽然也秀气,但是没有什么气力。

  
这一张照片,看上去很聪明,是谦谦君子的形象,但是却也有一点嘲笑天下愚人的作派(笑)。我手里有国内带来的《胡适自传》,上面有不笑的照片,更是了不起的作派。

  
(补充一句:我刚才看了吴先生的《四海为家》才知道吴先生实际上真的不是台湾人。以前我上日语学校的时候有个年长的很厉害的台湾男同学,也姓吴。我鬼使神差老把您当台湾人。以前还警告龙先生不要透露给您大陆消息呢。哈哈)

 回复[14]: 过河卒子 蓝方 (2006-07-31 00:53:59)  
 
  可惜我用了“蓝方”这个网名,不然就可以用胡适先生的“过河卒子”了。很帅的!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硬的
    构建中日平等的对话平台 
    “高铁”杂谈  
    对待中日历史问题需要大智慧 
    安倍为何对“美丽国家”走火入魔?  
    透视靖国神社的“与时俱进” 
    什么样的新闻值得报道 
    什么样的历史值得纪念 
    求同存异 跨越历史认识 
    安倍的“豹变”和中国的“渐变”  
    中日首脑会谈,同床异梦?  
    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  
    从日本人在中国自杀谈起 
    此“三光”非彼“三光”也  
    谁的“爱国刀片”在飞 
    中国向日本展示军事透明化的联想 
    应理解日本的“健康志向”  
    日本请中国律师“对付”中国企业 
    爱国与尊重他国 
    让民族感情诉求更符合中国战略──反思千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入常” 
    中日决战岂止在赛场  
    靖国神社问题在考验谁的智慧?  
    关于入境留指纹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